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2020-12-20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汕尾海豐縣新山村曾是一個「空心村」,海豐縣深入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將其打造成為「紅色村」。新山村如今成為海陸豐革命老區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條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子,記者從中共汕尾市委宣傳部的《關於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調研報告》獲悉了這一消息。

紅色文化資源底蘊深有332處革命遺址

據介紹,汕尾是承載著紅色記憶的全域革命老區。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楊其珊同志等為代表的眾多海陸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早期農民運動和武裝鬥爭,建立了中國最早的縣級蘇維埃政權,開創了中國土地革命先河。汕尾市海豐縣紅色文化資源底蘊深厚,汕尾市617革命遺址,海豐縣就佔了33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紅場紅宮)、國家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處(烈士陵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赤山約農會、彭湃故居、得趣書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海豐總農會-天后宮)。

近年來,海豐縣深入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助力推動紅色旅遊和鄉村振興發展。新山村,就是其中一個縮影。這個曾經淪為「空心村」的地方迎來萬千賓客,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成為海豐縣的「紅色村」、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樣板村,並先後被市、縣相關部門定為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關心下一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海豐縣以新山村為「樣板村」「示範村」,推進全縣全域紅色村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

「紅色村」扛旗引路立標樹杆

據了解,海豐縣將「紅色+黨建」深度融,堅持「紅色村」扛旗引路、立標樹杆,啟動全域紅色村建設。如不斷挖掘開發紅色村的紅色革命遺址,統籌建設了一批如「薪火學堂」「紅色長廊」等「黨味」濃、有影響力的紅色項目和一批基層黨建示範點。並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紅色鑄魂、綠色發展、振興鄉村」經驗做法,有力推動紅色村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振興等,越來越多的「空心村」「半空心村」「貧困村」逐步成為「網紅村」「打卡點」,周邊地區的群眾、遊客聞名前來

該縣力推「紅色+旅遊發展」深度融合。以紅色旅遊吸引人,以生態、風情旅遊留住人,形成紅、綠、藍「三色」(紅色――革命遺址,綠色――生態環境,藍色――濱海風情)有機結合的旅遊新品牌。如精心策劃2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海豐縣坡平村—海豐縣新山村—海豐縣縣城—海豐縣富足園;海豐縣蓮花村—海豐縣埔仔洞;承辦了首屆廣東(汕尾)紅色文化旅遊系列活動,打造以國家4A級旅遊景區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和彭湃烈士故居為重點、紅色文化街為主體的網紅旅遊線路等。一批紅色村成為旅遊新熱點、靚麗風景線。2019年,僅新山村就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年旅遊總收入達7900多萬元。

該縣分期分批對全縣紅色革命資源普查成果進行挖掘整理、保護修繕和展陳提升。2018年以來,在發改部門立項的紅色項目14個,累計總投資約25億元。如提質升級紅宮紅場,對其進行全面裝修升級,打造了一面名為「海陸英魂 不朽豐碑」的海陸豐革命烈士紀念牆。打造紅色文化街,把紅宮紅場周邊路段打造成為集地標觀景、文化品牌、市民活動、城市形象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紅色經典景區。開展海豐紅色故事徵集活動,挖掘出「一家八烈士」「革命家書」等一大批紅色故事,還打造了西秦戲《燒田契》、白字戲《赤山記憶》等一批紅色故事文藝精品。

為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澎湃活力,該縣深化紅色文藝創作。創新用非遺文化形式演譯紅色文化,精心打造「不朽豐碑·紅色華章」大型紅色故事匯(海豐站)、白字戲《彭湃之母》、西秦戲《馬援伏波》《留取丹心照汗青》、畫作《支援蘇維埃》、紅色經典歌曲《奔向海陸豐》等一系列紅色文藝精品。在深化紅色正面宣傳的同時,深化紅色主題教育,搭建新時代紅色文化講堂和百姓舞臺,組建各類紅色故事宣講隊伍和「紅色文化輕騎兵」,講好紅色故事。

相關焦點

  • 廣東汕尾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搭臺」生態旅遊「唱戲」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通訊員 美善):記者從廣東省汕尾市獲悉,近年來,汕尾堅持紅色引領,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以「紅色+黨建」「紅色+旅遊發展」「紅色+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盤活了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推動紅色旅遊和鄉村振興發展
  • 紅色文化「搭臺」生態旅遊「唱戲」,汕尾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如何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奪目的光彩?汕尾堅持紅色引領,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以「紅色+黨建」;「紅色+旅遊發展」;「紅色+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盤活了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推動紅色旅遊和鄉村振興發展。
  • 海豐縣平東鎮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汕尾市海豐縣平東鎮了解到,該鎮全面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圍繞全會精神和戰略部署,把握「灣+區+帶」區域發展新機遇,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把舵定向,錨定未來。
  • 盤活資源重塑空間,從化走出鄉村振興新路
    記者了解到,這三個重要項目都是改造鄉村「沉睡」的閒置用地建成的。去年,從化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屢獲好成績,今年從化區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打好鄉村振興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戰,積極探索廣州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充分盤活閒置資源,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的典型項目。
  • 海豐縣聯安鎮全力打造「黨建引領、紅色傳承、田園沐歌、綠色休閒...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汕尾市海豐縣聯安鎮了解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該鎮黨委書記吳恆衛表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記總書記視察廣東的殷殷囑託,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奮勇前進,全力打造「黨建引領、紅色傳承、田園沐歌、綠色休閒、藍色崛起、美麗鄉村」和美新聯安,以實績實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汕尾市各區縣面積人口:海豐縣面積最大,陸豐市人口最多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汕尾市海岸資源粵東第一。海岸線長455公裡,轄內海域有93個島嶼、12個港口和3個海湖。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國沿海開放第一類口岸,發展臨港工業、物流產業的資源十分優越。汕尾是全國十三個革命老區之一,海豐縣是全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
  • 新坡鎮合水村活化紅色資源振興鄉村
    紅色碼頭雕像。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國漢 攝茂名網訊  茂南區新坡鎮合水村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底蘊深厚。近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記者來到合水村,看到施工人員正在建設該村與紅色歷史相關的人物雕塑。
  • 象山黃避岙盤活閒置資源,鄉村發展提質增效
    近年來,象山縣黃避岙鄉按照「盤活閒置資源、融合產村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思路,以深化「三權分置」改革為基礎,創新驅動「旅遊+」招商效應,通過政府引導、農民自願、社會參與的方式,積極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民閒置用房、農村閒置集體資產,有效促進了產業融合發展,閒置資源盤活成效不斷顯現
  • 【打造紅色文化名城 建設綠色生態家園】黑泉鎮:盤活特色資源 助推鄉村振興
    黑泉鎮將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抓好全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工作,奮力開創黑泉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尋求與企業共同發展的結合點,深入挖掘我鎮老紅軍符澤攀、我國石油戰線的尖兵「銅人」孫得富等名人事跡,積極爭取項目,建設紅色記憶展覽館,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
  • 文化引領 鄉村旅遊提質增效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網訊 今年以來,泉州市文旅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以文化引領、品質提升為抓手,健全「文化振興、項目帶動、培育精品、完善配套」的建設機制,大力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優化鄉村旅遊供給,助推鄉村振興。
  • 土地整治如何助推鄉村振興?深度分析二者的內涵、關係及未來
    其中, 人口作為鄉村地區的發展主體, 通過資源的開發利用、企業的經營管理等生產和生活活動為鄉村地區創造經濟、社會及生態價值, 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動力之源;土地資源在鄉村振興中肩負著提供資源支撐的基礎性作用, 以其多功能性發揮著保障鄉村居民生產、生活及生態空間需求的多元價值, 土地資源稟賦作為區域發展的本底因素, 也催生了不同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產業發展通過利用土地資源和吸納人口就業將鄉村人口與土地有機結合
  • > 海豐縣
    ,最新海豐縣信息,海豐縣的最近新聞資訊,海豐縣是什麼,海豐縣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海豐縣赤石鎮明溪村65歲老人劉華英很困惑。   日前,記者在走訪海豐縣黃羌鎮和赤石鎮的幾個鄉村時了解到,大部分村莊只剩下老人,房屋倒塌,農田拋荒,基層政...
  • 平定縣南莊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原標題:平定縣南莊村:紅色旅遊引領鄉村振興「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看過電影《地道戰》的人,肯定會對抗日戰爭時期人民運用地道抵禦和打擊日寇的情節耳熟能詳。電影裡展現的地道戰,在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也曾發生過。
  • 借力紅色旅遊扶貧 海豐新山村加速振興
    農會舊址(義平社)、農民自衛軍赤衛隊隊部舊址、革命紀念館和紅色一條街等項目裝點一新,備受遊客青睞。 新山村位於汕尾市海豐縣城東南部,距離縣城5公裡。這裡曾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小村莊,村民普遍以農耕為主。2015年底,新山村更是被定為省定貧困村,當前納入精準扶貧的貧困戶有109戶348人。
  • 湖北潘崗村舉辦草莓文化節:加速三鄉工程 助推鄉村振興
    依託草莓產業,在國家、省市相繼出臺農場一二三產業融合與發展政策的利好前提下,潘崗村禾盛吉將原計劃定位為農業生產的綠色農莊打造成草莓及果蔬種植生產、果醬/脆片/淨菜初加工、商務/休閒觀光旅遊樂園三位一體的綜合發展模式,帶動周邊村民就業。  在當天草莓節活動現場,武漢黃陂-苗慄大湖草莓產業交流合作基地、武漢木蘭草莓種植專業合作聯合社、全國園藝協會草莓基地正式揭牌。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閩清縣三溪鄉上洋村黨支部書記鄭東演:「紅色」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閩清縣三溪鄉上洋村黨支部書記鄭東演:「紅色」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2019-06-26 07:24:08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林瑞琪
  • 靈川潭下鎮:以土地增減掛鈎為抓手 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橘紅甘棠江 近年來,潭下鎮將土地增減掛鈎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科學規劃,深挖土地資源,有效改善人居環境,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複製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 助推鄉村振興!臨沂沂南鄉村振興服務隊因地制宜謀發展
    臨沂市沂南縣鄉村振興服務三隊駐大張莊村的於素華說,入村以後通過調研發現,這個村的土質特別好,種出來的獼猴桃甜度達到了19.6!而且獼猴桃易管理,收入高,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劉玉偉試種成功以後,村民的種植意願非常強烈。
  • 棗莊2020項目觀摩會「十二」|盤活閒置資源 帶動鄉村產業振興!雲...
    這次觀摩會重點圍繞幹部作風轉變、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發展轉型、項目引進實施等方面,對各區市(開發區)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等工作進行現場觀摩、考核點評。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7日訊 9月27日下午,觀摩團一行觀摩位於棗莊市嶧城區的雲深處飛行小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