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資源重塑空間,從化走出鄉村振興新路

2020-12-25 廣州日報

「一定要帶小孩來看,這個從化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溫泉,不僅是泡溫泉那麼簡單。」從化溫泉鎮第一中心小學的鐘老師說;「這個公園特別好,晚上街坊鄰裡都過來散步,我們農村又多了一個好去處。」溫泉村村民鄧北新說;「我們今日第一次來賣多肉(植物),這條精品花街是一年四季都有花看,有花賣。」入駐精品花街的一位商戶說……1月19日,從化各地村民都在津津樂道什麼?

原來,1月19日從化喜迎三件大盛事——從化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荔枝蜜公園、新開花谷精品花街,三個涉及文化、產業、民生的重要項目同時建成啟用。

記者了解到,這三個重要項目都是改造鄉村「沉睡」的閒置用地建成的。去年,從化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屢獲好成績,今年從化區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打好鄉村振興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戰,積極探索廣州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充分盤活閒置資源,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的典型項目。

閒置物業大樓變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

溫泉歷來是從化的名片。「以前總說我們的溫泉二十年如一日,現在是月月新。」溫泉鎮居民鍾老師說。

推動老溫泉煥發新活力是近年從化區積極探索並付諸實踐的重大事項。幾年下來,從化區推進溫泉環湖綠道建設、引入灣區設計開放大學、雙創中心等一批高端資源注入溫泉,改造建設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溫泉東路、荔枝蜜公園等,推動溫泉地區面貌實現質的提升。

去年4月,從化區召開溫泉地區優化提升啟動工作動員大會,明確提出要全面提升溫泉地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快實現老溫泉新活力,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作出貢獻、提供支撐。

按照把溫泉地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文化傳承地、生態經濟核心區的目標定位,從化區緊抓機遇,全面啟動「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的規劃建設。

經過6個多月努力,「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正式落成。值得關注的是,這個實踐館落建在從化區溫泉鎮溫泉東路37號,這裡原來是一座閒置的物業大樓。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一個既具嶺南古韻特色,又具有現代風格的實踐館,氣勢宏偉,莊重典雅。實踐館總建築面積為3107平方米。第一層為「紅色溫泉」的內容,打造「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第二層是「文化溫泉」,主要以「實物+多媒體」的融合形式,多維度展現溫泉魅力。

舊宿舍變荔枝蜜公園

無獨有偶,實踐館不遠處的荔枝蜜公園也是溫泉地區一道引人注目的「綠色」風景線。

碧綠的湖水倒映著湖上的百年老樹,亭臺樓閣,鑲嵌在湖上的木棧道也為這池綠水增添了許多生機。新落建的荔枝蜜公園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村民以及來溫泉鎮旅遊的遊客。住在附近的鄧北新最近常常帶孫子孫女來這個公園玩,「我們村又多了一個娛樂的好去處。」

很難想像,在三個月之前,這裡還是一塊閒置的荒地,只有溫泉賓館舊宿舍等物業。後經過物業遷移改造,一座佔地面積約23250平方米的荔枝蜜公園落建於此。荔枝蜜公園的設計和命名充分體現了溫泉元素和歷史文化,整個公園是根據廣東嶺南和從化地方特色打造而成。

同時,這座公園的設計保留了公園內三棟歷史建築,還充分考慮挖掘溫泉文化,建有四座菠蘿格原木蘇式古亭、四大活動平臺,巧妙利用景觀水池、景石、坡地綠化、環湖木棧道等設計,將建築與景觀融為一體。

荔枝蜜公園新建景觀池面積3200平方米,擁有約400米木棧道環繞,景觀水池內種有睡蓮、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供遊客觀賞;公園綠化種植面積達7530平方米,保留種植了上百年的英雄木棉、荔枝、龍眼、針葉松樹等大樹,園內繁花似錦,種有桂花、仁面子、小葉紫薇、九裡香、紅繼木、毛杜鵑、進口大紅花、龍船花等,此外園內還種有百年秋楓、樟樹、榕樹、木棉、荔枝、龍眼等喬木110多株,為周邊居民和廣大遊客提供了休憩場所。

閒置廣場變現代花卉交易中心

「和傳統的花市不一樣,我們這裡一年四季都有花,我們要打造一個時尚、潮流的新生代精品花街。」西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劉輝鵬說。

位於從化城郊街新開村的一個閒置了多年的萬盛廣場搖身一變,成了「新開花谷」。這個廣場臨近西和萬花風情小鎮,周邊豐富的花卉產業資源為這裡建造花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萬花盛放」,廣場原來的名稱仿佛與如今的花谷不謀而合。

兩個月時間,閒置多年的廣場被重新盤活,改造成一個集合花卉展覽、銷售、賽事於一體的現代化美麗花谷,並將致力打造成為華南現代花卉交易中心。

記者了解到,從化的花卉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從化區農業農村局介紹,從化區花卉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經營,承接了芳村、順德、南海等花卉生產企業,其中多肉植物和小盆栽產業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

據劉輝鵬透露,如今已經有127戶商家進駐了「新開花谷」。一位從鰲頭鎮來的商戶原來沒有線下實體店,只做網絡銷售,如今也打通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對於發展前景,他表示很期待。

未來通過各大花卉企業的陸續入駐,新開花谷將進一步壯大從化花卉的產業集群,並通過與西和萬花風情小鎮的聯動,有效延長花卉產業鏈條,為全區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活力。下一步,從化將加快新開花谷項目二期建設,發展壯大現代花卉產業,承接老城區花卉交易產業轉移,激發從化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盤活閒置資源,鄉村振興新道路:

這條盤活閒置或舊資源,創建一批文化、民生、產業用地的道路是從2018年開始的。當時為了迎接首屆世界生態設計大會,從化花了89天建成了生態設計小鎮。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從化生態設計小鎮在建設過程中充分運用了生態低碳環保技術,大量採用了竹、石、花、草等大自然原生態素材,建設過程中沒有增加一平方米土地,小鎮上的生態設計大會永久會址就是從廢置市場改造而成的,小鎮配套建設的灣區設計開放大學也是在原來的舊學校基礎上改造而成。

生態設計小鎮落建兩年以來,第一屆生態設計大會、全國民宿大會、綠水青山從化大會、珠三角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第二屆生態設計大會等一系列高端會議在此舉辦,見證了這個小鎮的成績,也印證了這條盤活閒置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是行得通的。

今年從化區委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加快盤活城鄉閒置資源要素,加快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要奮力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紮實有效地把鄉村振興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新年伊始,三大落建的新項目也都是從鄉村「沉睡」的閒置用地改造建成的。

山好水好是從化的最大優勢,在此基礎上,從化真正念活了「山水經」,探析出一條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歸結出一條鄉村振興的獨特之路——不搞大拆大建,依靠微改造、盤活閒置或者舊資源,重塑新空間。這將有效推動從化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劉冉冉 通訊員 覃永贈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駱昌威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相關焦點

  • 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從化新春馬力全開
    來源: 南方Plus客戶端19日,在迎接新春的歡樂氣氛中,從化新開花谷精品花街、「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荔枝蜜公園同日揭幕。三大項目涵蓋花卉產業、創新載體、紅色文化傳承、城鄉品質等領域,不僅為美麗鄉村注入新的動能,更是秉持綠色生態理念、盤活舊有資源的典型範例。
  • 從化再提速 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從化在南平村打響今年全省荔枝營銷「第一槍」。鄔影紅 李曉彤 攝4月8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在廣州召開。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基礎上,從化鄉村振興馬不停蹄。年初,新開花谷精品花街、「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和荔枝蜜公園等項目同日揭幕,為美麗鄉村注入新動能;連日來,從化香米、中國電信數據中心、華瑞冷鏈、荔枝定製營銷等鄉村振興的大手筆、新舉措先後啟動,吹響2020年鄉村振興全面奮進的號角。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屏障和後花園之一,從化近一年來在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上做對了什麼,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又取得了什麼實效?
  • 從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煉成記
    奮力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打造與粵港澳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美麗鄉村、努力打造大灣區「後花園」的從化,為廣州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提供哪些啟示?為了探索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現實通道,南方日報記者近日深入田間地頭,解碼從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
  • 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汕尾海豐縣新山村曾是一個「空心村」,海豐縣深入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將其打造成為「紅色村」。新山村如今成為海陸豐革命老區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條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子,記者從中共汕尾市委宣傳部的《關於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調研報告》獲悉了這一消息。
  • 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艾米共享農場亮相從化首屆農民豐收節
    本次從化區從化本次舉辦的首屆農民豐收節以「鄉村謀振興·農民慶豐收」為大會主題。大會聚焦鄉村,著眼農民,謀劃振興之路,慶祝豐收之喜。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有著怎樣的新變化,科技在其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圖:大會精彩現場)新鄉村攝影與書法比賽使得藝術文化融入到鄉村文化中,既滿足了從化鄉村群眾的精神需求,也讓更多的人透過攝影作品看到從化鄉村生活風貌的轉變。
  • 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新型城鎮化助推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也是新型城鎮化的必然結果。作為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的平臺,特色小鎮已成了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式,同時是農村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作為廣州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從2015年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從化已在全區謀劃布局20個特色小鎮,10個已對外運營,歷經發展建設,從化闖出了一條以建設特色小鎮為重要抓手的鄉村振興之路。
  •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發布日期:2018-12-13 07:2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新山河村位於邳州市邳城鎮,土地面積3156畝,人口5864而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新調整的村支「兩委」班子,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發展現代產業:輸血變造血壯大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條件,貧困村要長遠發展,基礎在產業。新山河村依山傍水,擁有270畝龍鳳鴨河的開闊水域。依託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該村多方引進產業盤活資源,引進了漁光互補項目。
  • 從化仙娘溪村幸福書屋落成 教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教育+文化 書屋助力鄉村振興  據介紹,從化仙娘溪村幸福書屋的落成源於嶺南教育基金會打造的鄉村振興品牌項目——嶺南幸福書屋項目。該項目通過「一村一書屋,一鄉一傳承」的模式,以書屋為載體,立足家鄉,打造具有本地鄉土元素的閱讀空間,並結合鄉村特色資源,開展口述史、社區學堂、自然導賞等系列文化教育活動,同時加強城鄉互動,逐步建立起以書屋為平臺的社區營造體系,重新激活鄉村的文化生命力,助力鄉村振興。
  • 排頭兵報告|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鄉村振興也是新型城鎮化的必然結果。作為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的平臺,特色小鎮已成了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式,同時是農村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作為廣州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從化2015年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在全區謀劃布局了20個特色小鎮,10個已對外運營。歷經發展建設,從化已闖出一條以建設特色小鎮為重要抓手的鄉村振興之路。
  • 「五星級」大廚從化鄉村傳手藝
    粵菜師傅培訓室教學現場去年9月,全省首個「粵菜師傅培訓室」落戶廣州從化西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啟了廣州十大名廚、國家級烹飪裁判評審員等粵菜大師「下鄉」的傳業授藝路,「希望農家樂不僅有農家菜,還有五星級酒店的菜」。
  • 粵菜名廚進駐從化鄉村 省級重點項目「天人山水」預計明年開放
    據了解,從化域內省級重點項目「天人山水」正式啟動後,將引進粵菜名廚進駐從化鄉村,進一步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及全域旅遊雙向共贏發展,為從化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以花為媒,這個從化桃花小鎮旺了
    在從化這片土地上,桃花小鎮只是個中案例,近年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從化以花為媒,發展「新花漾」,擦亮「廣州花城」的招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新道路。桃花農:在家鄉找到了致富之路舞龍、舞獅、鑼鼓喧天……18日下午,廣州從化錦二村的廣場上的桃花盛會比過年還熱鬧。
  • 從化美麗鄉村成廣州印象新名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攝大洋網訊 春節馬上就到了,近日在「城市記憶廣州印象」2019十大廣州印象評選中,「生態從化,美麗鄉村」躋身「十大廣州印象」榜單。廣州日報記者實地走訪,揭開從化成為生態家園的秘訣。
  • 廣州從化入選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國際大都市鄉村振興發展再添新動力
    6月12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廣州從化區正式入選。這標誌著從化的全域旅遊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新進展,對促進廣州國際大都市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經過近年來的創建工作,從化區在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高端會展會議、特色民宿、馬術產業、新老溫泉一體化發展、文旅體融合等方面取得成效,從都國際論壇,生態設計大會、全國登山健身大會、全國露營大會、全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速度馬術比賽等品牌活動,已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形成知名度和影響力。
  • 三水樂平鎮:產業強鎮 唱出鄉村振興「聯字訣」
    核心提示:乘著三水打造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的新機遇,樂平鎮作為三水中部片區的領頭羊,率先探索整片聯動、連片振興的鄉村振興模式,以「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拉開鄉村振興示範區新格局。
  • 鄉村振興·東營策丨河口區新戶鎮肥城村:大棚「架起」脫貧路 盤活土地拓增收
    2016年底,肥城村對外承包120畝耕地,但因承包方經營不善,存在項目無人管理、土地合同沒有解除、不按時繳納土地租金、資產閒置等問題,造成了資源浪費,制約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為盤活村內閒置資產,駐新戶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和新戶鎮政府不斷地調研論證,引進和潤(東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肥城村實施「黃河·潤土」產業聯合體項目。
  • 土地整治如何助推鄉村振興?深度分析二者的內涵、關係及未來
    鄉村振興是為應對鄉村內部要素的流失與衰退, 通過經濟、政治及文化建設等手段激發內部動力和吸納外部資源重新組合鄉村人口、土地和產業等發展要素, 從而優化要素結構、提升地域功能、重塑鄉村形態, 實現鄉村地域經濟、社會及生態的全面復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 阿爾達米拉之夜點燃廣州從化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一直以來,鰲頭鎮認真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努力將環境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動能,紮實推進西塘童話小鎮建設,奮力創建全省重要的研學文旅基地、現代都市休閒農業基地和產城融合的兒童鄉村樂土。
  • 「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廣州從化對標民宿發展,打造鄉村民宿品牌
    今年6月12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從化區榜上有名,文旅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近年來,從化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機遇,在旅遊業態方面不斷探索發展新思路,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特色產業,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有力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據介紹,從化區依託區內優質的生態資源,在山清水秀、地域廣闊的生態功能區重點布局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的鄉村特色產業,其中特色民宿是支柱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