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再提速 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19 大洋網

從化在南平村打響今年全省荔枝營銷「第一槍」。鄔影紅 李曉彤 攝

4月8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在廣州召開。

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基礎上,從化鄉村振興馬不停蹄。年初,新開花谷精品花街、「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和荔枝蜜公園等項目同日揭幕,為美麗鄉村注入新動能;連日來,從化香米、中國電信數據中心、華瑞冷鏈、荔枝定製營銷等鄉村振興的大手筆、新舉措先後啟動,吹響2020年鄉村振興全面奮進的號角。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屏障和後花園之一,從化近一年來在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上做對了什麼,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又取得了什麼實效?我們試圖通過幾組關鍵詞去觀察。

補齊「三農」短板

鄉村振興銜接脫貧攻堅

春天的從化西和村,鮮花綻放,花香撲鼻,近50家花卉企業沿路鋪展,直播帶貨、花卉研發、研學旅遊等業態給村民帶來致富奔康的希望。

西和村黨支部書記鄭汝相回憶,2000年以前,西和村是典型的鎮街交界、城鄉結合地帶,路網不通導致發展滯後。

西和村打造萬花風情小鎮,吸引了不少花卉企業的入駐,也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以正欣園藝場為例,該園藝場裡70多名員工中有超過40名是當地村民。「這些村民年齡多在50歲—60歲之間,對於他們而言,能在家門口工作,並且每個月收入最高能達到四千多元,是非常理想的了。」西和村第一書記劉輝鵬說。

「我們紮實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堅持精準脫貧「不獲全勝,絕不收兵」,2019年繼續投入1.77億元,實施鞏固扶貧成果項目169個。

南粵家政、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家政+養老、鄉村建築工匠等特色勞務品牌持續注入就業和增收的動力。

西和村2018年成立了廣州第一家粵菜師傅培訓室,吸引了村鎮的年輕人前來拜師學藝。「每一節課我都會來!」西和村何溪農莊老闆周燕瓊是培訓室的常客,此前她正苦於農莊的轉型,在鄭國忠大師的指導下,她學會了玫瑰花雞、西和醉鵝、荔枝柴碌鵝等新菜式,許多遊客慕名而至。

去年以來,從化持續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向粵菜創新、「南粵小吃」品牌化運營發展,打造永不落幕的「粵菜廣交會」,讓鄉村旅遊提質增效,為村民創新創業注入新動能。「我們還注重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以專項扶貧為手段,重點加強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把數據中心等新基建落戶機遇,加快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前述負責人說。

打好綠色牌

美麗行動串聯最美鄉村群

水陸輝映,滿目綠意、撲面煦風。遊船緩緩行駛在流溪河水上綠道中,河面時而蕩起層層漣漪,這是從化衛東水陸綠道——廣東省唯一一條陸上綠道與水上綠道相結合的綠道。

貫穿流溪河沿岸的綠道猶如「美麗廊道」,將散落在各村鎮的「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和「美麗園區」聚合起來,輻射帶動沿線農村形成帶狀發展。

近年來,從化重點建設43公裡流溪河碧道示範段、百裡生態溼地公園和300公裡水陸生態廊道,打造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加快治理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廁所革命」、垃圾汙水治理工作持續走在前列,農戶無害化衛廁實現100%普及……

「農村汙水收集率達到82%的全國領先水平,以全省第一名成績入選國家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從化有關負責人說,優良的人居環境是民之所盼,深入推進「五大美麗」行動讓美麗環境成為區域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縱橫交匯的湖泊水道,綠意盎然的觀賞植物讓流溪河從都溼地公園,成為了一片獨特的景致。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提起這裡的「前世今生」不禁感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共治共享,原始生態正逐漸恢復本來的面貌。

家鄉變得越來越漂亮,人們更加珍視這片來之不易的美麗家園。從化在全省率先出臺農村建房管理指引和建房工匠管理措施,以管農村工匠管理農村建房,堅持「一戶一宅、帶圖審批」,以繡花功夫推進舊村微改造工作,全力打造嶺南特色鄉村風貌帶。

促要素流動

緊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

去年底,從化成功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城鄉關係正在步入新階段,城鄉融合發展的步伐更快、範圍更廣。作為廣東唯一入選的廣清接合片區將為全國提供哪些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本經驗,備受外界關注。

從化日前籤約動工28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達457億元,不少企業看中城鄉融合發展機遇。新合作商貿連鎖集團在從化投資建設中國供銷商貿流通綜合產業園項目,圍繞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交易及結算中心,以及服務於上述功能的冷庫、保鮮庫、常溫庫、冷鏈車等功能,打造廣清一體化農產品電商綜合基地。

伴隨著廣連高速、從埔高速動工,生態功能區與大灣區城市群便捷的交通互聯打開發展新空間。

從化發揮超大城市生態功能區優勢,乘勢打造生態經濟總部集聚區,推動84家生態設計企業落戶生態設計小鎮,成功引入全球規模最大的酒店集團企業—溫德姆酒店集團項目。

國內特大城市的產業布局,在疫情影響之下,有可能會從以中心城區CBD為核心的單一布局,逐漸演變為在中心城區和生態功能區,實現錯位布局的區域協作發展格局。生態經濟總部集聚區的新構想越來越受到關注,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城市資源要素前來。

「一手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依託廣東從化經濟開發區、溫泉風景名勝區等平臺載體,紮實推動城鄉要素跨界流動、高效配置。」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說,還要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加快推動20個特色小鎮人居環境標準向周邊延伸,特色產業鏈條向周邊拓展,全力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

做好「新農活」

都市農業賦能鄉村振興

果農們正忙碌著為荔枝樹疏花,香甜的花蜜也引來了蜜蜂光顧。30萬畝荔枝花盛放,在人氣網紅的引領下千萬網友在線共同歡樂「雲」賞從化荔枝花海,定製荔枝,率先打響2020年廣東荔枝營銷戰役「第一槍」。

經過連續三年的打造,荔枝定製充分展現了鄉村振興發展的成果,從美麗環境衍生出的定製經濟逐漸成為從化在大灣區乃至走向全國的一張嶄新的名片。以定製荔枝、定製果蔬為切入點,從化力爭三年內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站式全產品定製。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重中之重。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守穩基本盤。堅持面向灣區、服務灣區,從化推進「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水缸子」工程,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建「從化香米」產業園,生豬產能預計今明兩年可連續翻番。

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更要技術支撐。建設國家級現代花卉產業園和省級荔枝產業園、壹號蛋雞產業園,加快建設植物工廠、柑橘星球等農業主題公園;著力發展「5G+智慧農業」,艾米稻香小鎮5G數字農田方案向全球首發,率先構築現代農業物聯網……一系列動作,讓人工智慧、5G等數字經濟新技術與農業融合。

被鍾南山院士點讚的玫瑰柑是一種從以色列引進的沃柑,在創新使用肥料本地化改良種植後而誕生的新品種,廣州啟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翠玲說,未來將整合資源把蛋糕做大,帶動周邊三萬畝土地動起來,充分利用玫瑰柑果實,延伸拓展產業鏈,預計每年將形成15億元的現代農業產值規模。

組織強起來

探索鄉村治理的新路子

以「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為中心,從溫泉東路出發,一路上灣區設計開放大學、聖託利浪漫溫泉莊園、廣東溫泉賓館、荔枝蜜公園、佳都人工智慧實驗室、「一站式」婚姻登記處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從化實施「頭雁高飛群雁齊飛」九大行動,設立鄉村頭雁培訓指導中心,提拔重用一批優秀第一書記和村社黨組織書記,有力推動「村裡來了年輕人」成為常態。

米埗村發展民宿經濟、塘尾村做好生態設計服務、蓮麻村打響頭酒品牌、西塘村展現文明新風尚……從各行各業集中選出優秀黨員幹部,派駐到該區超過全部行政村半數的100多個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以「頭雁」領航雁陣,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與戰鬥力,帶來發展的新氣象。

抓住國家賦予重任,推進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從化加快建設「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調度平臺、海塱「鄉雲」智慧治理雲平臺等新型鄉村治理平臺。

以溫泉片區為例,老溫泉煥發新活力要推進60項重點工作。破解條塊分割溝通協調,從化聚焦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以紅色文化傳承地著稱的溫泉片區23個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為試點,實施黨建統領鄉村振興「六呼六應」工作模式,推動實現中央有部署、黨委有行動,企業有需求、政府有服務,群眾有呼聲、黨員有回應。

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工作,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一場文藝匯演、一次講座、一次會議也成為宣傳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平臺。「用好用活『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鄉村振興實踐館等一批特色實踐平臺,持續引導村民崇德向善、移風易俗。」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說。

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相關焦點

  • 盤活資源重塑空間,從化走出鄉村振興新路
    去年,從化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屢獲好成績,今年從化區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打好鄉村振興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戰,積極探索廣州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充分盤活閒置資源,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的典型項目。閒置物業大樓變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溫泉歷來是從化的名片。
  • 從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煉成記
    奮力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打造與粵港澳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美麗鄉村、努力打造大灣區「後花園」的從化,為廣州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提供哪些啟示?為了探索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現實通道,南方日報記者近日深入田間地頭,解碼從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
  • 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新型城鎮化助推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也是新型城鎮化的必然結果。作為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的平臺,特色小鎮已成了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式,同時是農村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作為廣州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從2015年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從化已在全區謀劃布局20個特色小鎮,10個已對外運營,歷經發展建設,從化闖出了一條以建設特色小鎮為重要抓手的鄉村振興之路。
  • 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艾米共享農場亮相從化首屆農民豐收節
    本次從化區從化本次舉辦的首屆農民豐收節以「鄉村謀振興·農民慶豐收」為大會主題。大會聚焦鄉村,著眼農民,謀劃振興之路,慶祝豐收之喜。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有著怎樣的新變化,科技在其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從化區農業得到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種植作物地位一路高漲,市場上,這些農產品往往供不應求。據艾米品牌負責人透露,艾米胚芽米經由這種基於生態種植的定製模式,在產值上相較傳統種植水稻提升至350%,而且每當插秧時,胚芽米就已經被預售一空,備受城市家庭的追捧與認可。由此可見,科技結合的生態式種植對實施鄉村振興的幫助是巨大的,它減少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 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從化新春馬力全開
    新年新氣象,奮力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從化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打好鄉村振興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戰,紮實地把鄉村振興工作推向新的高度。邁入2020年,吹響奮鬥的號角,在鄉村振興路上的從化馬力全開。
  • 粵菜名廚進駐從化鄉村 省級重點項目「天人山水」預計明年開放
    據了解,從化域內省級重點項目「天人山水」正式啟動後,將引進粵菜名廚進駐從化鄉村,進一步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及全域旅遊雙向共贏發展,為從化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排頭兵報告|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鄉村振興也是新型城鎮化的必然結果。作為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的平臺,特色小鎮已成了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式,同時是農村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作為廣州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從化2015年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在全區謀劃布局了20個特色小鎮,10個已對外運營。歷經發展建設,從化已闖出一條以建設特色小鎮為重要抓手的鄉村振興之路。
  • 從化區全域推進「五個美麗」行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最美鄉村
    在學習借鑑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經驗的基礎上,從化通過特色小鎮規劃引領,將田間地頭、城中村、工業園區、河湧池塘、農房等全要素、全方位納入整治內容,抓好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和美麗廊道「五個美麗」行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最美鄉村,讓從化區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升級提檔」,建設具有嶺南風情從化特色的
  • 從化鄉村度假別墅專題-從化漁鄉可釣魚度假別墅(600多方大魚塘)
    從化鄉村度假別墅專題之-廣州郊外從化漁鄉可釣魚6房度假別墅,配有600多方的私家大魚塘,就位於別墅院子正前方,釣魚愛好者或喜歡農家樂鄉野度假的遊客非常合適。在鄉村振興的戰落背景之下,從化政府鼓勵當地人民不斷推出、鄉村休閒、農業摘採、田園體驗、農家美食、特色民宿等個性化的旅遊產品,由此吸引了眾多的遊客走進從化鄉村基層,深度品味從化特色鄉村的底蘊。這棟特色的漁鄉度假別墅位於從化良口鎮,6房2廳3層戶型,包含一個大院子和對面的可供釣魚的大型魚塘。
  • 《青年大學習》探索什麼的超大城市發展之路答案是什麼?
    《青年大學習》探索什麼的超大城市發展之路答案是什麼?時間:2020-12-07 23: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年大學習》探索什麼的超大城市發展之路答案是什麼?
  • 阿爾達米拉之夜點燃廣州從化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一直以來,鰲頭鎮認真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努力將環境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動能,紮實推進西塘童話小鎮建設,奮力創建全省重要的研學文旅基地、現代都市休閒農業基地和產城融合的兒童鄉村樂土。
  • 打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超大城市美麗鄉村,李強赴嘉定區調研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今天下午(7月24日)在嘉定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上海長遠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緊密結合郊區鄉村實際,始終堅持規劃引領,健全完善治理體系,有效釋放資源價值,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更加彰顯品牌特色,全力打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超大城市美麗鄉村,更好順應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嘉定區華亭鎮聯一村是上海第二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 廣州從化入選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國際大都市鄉村振興發展再添新動力
    6月12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廣州從化區正式入選。這標誌著從化的全域旅遊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新進展,對促進廣州國際大都市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經過近年來的創建工作,從化區在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高端會展會議、特色民宿、馬術產業、新老溫泉一體化發展、文旅體融合等方面取得成效,從都國際論壇,生態設計大會、全國登山健身大會、全國露營大會、全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速度馬術比賽等品牌活動,已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形成知名度和影響力。
  • 「五星級」大廚從化鄉村傳手藝
    這是廣州文明實踐的一個探索樣本。實踐先行,不懈探索,廣州正以陣地網絡化、場所規範化、內容項目化、活動常態化等經驗做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踐行新思想、傳揚新風尚的主陣地。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文明內容項目化:「粵菜師傅培訓室」開到從化走進廣州東北鄉村,令遊客們流連忘返的不僅是風情小鎮的美景,還有這裡的美食。5月6日,在從化區城郊街西和村的「粵菜師傅培訓室」,荷塘月色、陳村粉撈桂花魚等一批特色粵菜成品正作為培訓成果被展示出來。
  • 走進漳平·永福 探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之路——「福建省鄉村振興...
    海峽之聲網8月23日消息(作者 鄧秀萍 郭雪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關乎鄉村發展和百姓福祉,也牽繫著黨和國家「三農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奮鬥的號角已然吹響,八月的烈日照在我們的身上,但日曬並沒有打亂我們前進的步伐和實踐探索的決心。
  • 廣州從化對標民宿發展,打造鄉村民宿品牌
    (全媒體主任記者/劉付雲 見習記者/翟翠晶 通訊員/從文廣旅體 劉展鴻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民宿行業對相關政策掌握,促進從化區民宿行業健康發展
  • 從化仙娘溪村幸福書屋落成 教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教育+文化 書屋助力鄉村振興  據介紹,從化仙娘溪村幸福書屋的落成源於嶺南教育基金會打造的鄉村振興品牌項目——嶺南幸福書屋項目。該項目通過「一村一書屋,一鄉一傳承」的模式,以書屋為載體,立足家鄉,打造具有本地鄉土元素的閱讀空間,並結合鄉村特色資源,開展口述史、社區學堂、自然導賞等系列文化教育活動,同時加強城鄉互動,逐步建立起以書屋為平臺的社區營造體系,重新激活鄉村的文化生命力,助力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意義
    從世界各國現代化歷史看,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鄉村衰落,大量農民湧向城市貧民窟,有的國家甚至造成社會動蕩。我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吸取和借鑑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處理城鄉關係的經驗教訓,使城鄉發展實現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 劉玄奇 | 探索鄉村振興的大本大源——從青年鄉村振興峰會到國仁鄉村振興論壇
    為了探索鄉村振興的大本大源,這兩個月有選擇性的參加了一些鄉村振興相關論壇。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樟樹:探索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賴文武 攝  近年來,樟樹市以鄉村振興引領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全力推進集鎮「十個一」、行政村「十個有」為重點的工程建設,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創建活動,走好鄉村振興「一盤棋」。  該市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