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艾米共享農場亮相從化首屆農民豐收節

2020-12-22 金羊網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從此,中國的農民們有了專屬自己的節日。2018年9月23日是我國首屆農民豐收節,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了慶豐收活動。近日,廣州從化西塘童話小鎮就舉辦了首屆農民豐收節活動。


(圖:從化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大會)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從此,中國的農民們有了專屬自己的節日。本次從化區從化本次舉辦的首屆農民豐收節以「鄉村謀振興·農民慶豐收」為大會主題。大會聚焦鄉村,著眼農民,謀劃振興之路,慶祝豐收之喜。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有著怎樣的新變化,科技在其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現場進行非遺表演 農產品定製預售上線

9月20日當日上午,從化西塘童話小鎮的會場先是進行了醒獅、麒麟舞等從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表演,,把從化區農村的新氣象新風貌活躍了活動現場氣氛在了舞臺上。同時還為「從化新鄉村攝影與書法比賽」優秀作品頒獎,舉行農產品定製預售上線啟動儀式。


(圖:大會精彩現場)

新鄉村攝影與書法比賽使得藝術文化融入到鄉村文化中,既滿足了從化鄉村群眾的精神需求,也讓更多的人透過攝影作品看到從化鄉村生活風貌的轉變。而農產品定製預售上線則令廣大農產品參展商倍受振奮,例如,在多款定製預售的農產品中,一款來自艾米共享農場的胚芽米頗受參會者青睞。據悉,艾米共享農場通過對產業鏈的全面把控,保證了胚芽米的安全、新鮮、營養,讓更多的城市家庭可以享受到健康的主糧。消費者可以通過定製大米年度會員,即可享有農場當季的新鮮胚芽米,亦可定製專屬禮品裝。最新鮮的胚芽米快速及時地送達消費者。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可以更快速更便捷的購買到心儀農產品。


(圖:精彩的非遺表演)



(圖:從化新鄉村書法大賽優秀作品展)


(圖:艾米共享農場胚芽米禮品裝)

科技助農 質優農產品頻亮相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會場上,科技屬性強、高產質優的農產品著實不少,讓參會人員大開眼界。例如,通過研發新技術,成功實現當年種植當年掛果的紅棗;例如,上文提到的艾米共享農場,它使用無人機採集數據、遙感衛星、,應用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等技術,堅持零化學農藥、零化肥、生態防蟲,施有機肥等零除草劑的生產種植全過程,其理念。艾米共享農場依照嚴格全生態標準種植標準產出的胚芽米,是通過科技手段助力農業發展的代表。總的來說,艾米共享農場創新的科技手段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切實讓農業有了幹頭,農民有了盼頭,農村有了看頭。自此農業有了奔頭,農村得以安居樂業,農民這個職業足以令人羨慕。


(圖:新聞媒體全程報導)


(圖:艾米農場的胚芽米)

鄉村振興廣受歡迎 生態式種植添信心

從化是廣州市乃至「珠三角」重要的農業主產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從化區農業得到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種植作物地位一路高漲,市場上,這些農產品往往供不應求。據艾米品牌負責人透露,艾米胚芽米經由這種基於生態種植的定製模式,在產值上相較傳統種植水稻提升至350%,而且每當插秧時,胚芽米就已經被預售一空,備受城市家庭的追捧與認可。由此可見,科技結合的生態式種植對實施鄉村振興的幫助是巨大的,它減少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生態防蟲和有機肥使得產出的作物更安全更健康,艾米共享農場生產的胚芽米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對農民而言,他們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中間,科技結合的生態式種植重要性不言而喻。


(圖:生態養殖場進行生態防治)


成績斐然 艾米共享農場助力鄉村振興繼續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

據了解,從化區今年春收和夏收農作物播種面積共32.6萬畝,總產量約27萬噸,稱得上是大豐收。這當然離不開從化區近年來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農業。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從化全區農業總產值達到16.51億元,同比增長2.6 %。在這樣的成績鼓舞下,從化區將繼續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創新農業財政支持方式,加大農業風險支持,培育和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這樣的政策為區域性農產品走出地區帶來了契機,可以預見,在這樣的政策引領下,下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的隊伍將會進一步擴大。

長期以來,艾米共享農場堅持解放思想,積極探索, 以生態水稻種植為核心產業,堅持自主創新,加大科技投入作,依託新技術新理念成為從化當地的標杆性高新農業企業。農業良種、良法、加工產業化水平的整體提高,改變了以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種植模式,同時深入挖掘上下遊產業資源,促進鄉村一二三產高度融合。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譜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

編輯:蔣蔣

相關焦點

  • 艾米人工智慧生態農業再創佳績 農業智能化成必然趨勢
    廣州艾米生態人工智慧農業有限公司(下稱「艾米」)以「打造稻田上的AI晶片——艾米生態人工智慧農業實驗室」項目不負眾望,在成立7個月之際拿下了初創組三等獎的優異成績。突破農業「大數據+知識圖譜」關鍵技術,建立一批單品大數據全產業鏈應用模式,建立基於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語義識別、機器學習的農技農藝和災害防控與應急處理服務體系,有效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說的正是艾米現階段的成果以及未來應該發展的方向,也再一次證明智能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和壯大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必然條件。
  • 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 日日順樂農從源頭助力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2018年9月23日,是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下,海爾集團旗下日日順樂農依託鄉村社群生態體系,創新扶貧模式,多舉措推進農村美好生活的實現,全面助力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 5G加持,從化這個農場的農民用「一張圖」管農田
    而在從化的艾米農場裡,農民將不需巡田,只要坐在空調房裡就能了解農田實時情況,調度各種農用設備,進行精準管理。使這種情景成為現實的,正是時下備受關注的5G信息技術與IoT物聯網技術。10月15-16日,由華為公司主辦的第十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艾米人工智慧農業作為5G智能農業代表面向國際同行進行展示。
  • 從化艾米農場迎來秋季大豐收 ,共享農場如何改變傳統生產方式?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彭琳 實習生/梁鍶明)近日,位於從化的共享農場——艾米農場迎來了2017年的秋季大豐收,現場舉辦艾米稻田金色交響音樂以及大豐收慶典活動。  當日,艾米農場創始人唐飛、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黃慶以及從化區當地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  「共享」這個詞在當下社會並不陌生,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單車....將閒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是共享的核心定義。  唐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4年共享經濟進入民眾視野,有人覺得房子、車子閒置很可惜,其實美好的鄉村資源被閒置同樣很可惜。
  • 膠州"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 本地農副土特產集體亮相
    膠州本地產葡萄亮相「中國農民豐收節」。青島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隋麗君)2018年9月23日,是國家確定設立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膠州鋪集鎮農民種植的「西施紅」蘋果,色澤味俱佳。
  • 從化風雲嶺艾米農場獲批2018年廣州市科普基地
    2018年10月26日,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舉辦廣州市科普基地運行專題培訓,並對從化風雲嶺艾米農場自然教育科普基地等第十一批廣州市科普基地正式授予證書和牌匾。艾米農場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正式掛牌作為此批科普基地中唯一一個以稻米自然科學為主的基地,從化風雲嶺艾米農場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於2015年設立,旗下主要特色科普項目——艾米自然課堂以一粒米為載體,以生態稻田圈為背景
  • 從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煉成記
    廣州貫徹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舉全市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努力在全省鄉村振興中當好示範和表率。從化區地處廣州北部,是全市農業農村大區和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陣地。
  • 佛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暨第二屆農業嘉年華即將開鑼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很快就到農曆秋分了,億萬農民朋友將第一次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全國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慶祝活動,國家農業農村部推出了1+6+N的慶祝活動,即以北京為1個主會場,浙江、陝西、安徽、黑龍江、四川、廣東為6個分會場。
  • 2020·第九屆廣西柳城生態蜜桔文化旅遊節暨柳城農民豐收節舉行
    本報訊通訊員鄧克軼 陳圓媛  11月20日,第九屆廣西柳城生態蜜桔文化旅遊節暨柳城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在柳城縣拉開序幕。本次活動以「甜蜜柳城  醉美桔鄉」為主題,主要活動內容有開幕式慶典、八桂民俗盛典·廣西稻田文創作品展評暨首屆廣西大學生稻田藝術節、「食·光旅行 尋味柳城」美食評選大賽、鄉村扶貧成果攝影展、名優特產、扶貧產品展銷及美食一條街和古砦仫佬族鄉依飯節系列活動等等
  • 摘果、野炊、農耕文化科普…下周日到順德玩轉首屆農民豐收節
    9月23日,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來了!佛山五區將同時開展系列慶祝活動!訪順德新地農場體現休閒農業,看順德傳統民俗節目表演,摘果、野炊和農耕文化科普……順德會場將為你帶來一場美妙派對。活動地點:順德新地農場(大良街道五沙三村海豐圍)。一個專屬於農民的節日今年6月7日,國務院同意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讓全國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
  • 清遠艾米農場打造新型農業模式
    清遠艾米農場打造新型農業模式一名研究社會學的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傳統農耕的勞動力減少,大部分農民選擇進城務工,糧食的減產,導致近年來,大多數農業生產為了短期內增產增量,盲目地使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糧食的營養價值、糧食的安全問題逐步成為了大問題,城裡人吃不到放心的糧食,農民的收入也不斷降低。
  • 珠光集團跨界生態農業,為主業從化定製農場
    4月23日下午,位於從化風雲嶺森林公園山腳下的珠光艾米定製農場正式揭牌。這意味著,珠光集團如今不只為業主提供起居,還將涉獵他們的飲食。下轄廣州艾米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廣州艾米農場有限公司,現已擁有廣州從化艾米農場,清遠石湖艾米農場,和廣州增城正果艾米農場,並逐漸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安全生態的土地建設艾米農場。 而其從化艾米農場,就位於珠光雲嶺湖附近。據了解,早在2015年,珠光集團就與艾米會相熟並惺惺相惜。在2016年,雙方完成跨界合作,艾米會為珠光打造專屬農場,開創了房地產與生態農業跨界合作的先河。
  • 謀定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李加映: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
    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借農民豐收節之際舉辦好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即將舉行的首屆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最高領導人關於打造鄉村振興中國樣板的指示精神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暨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成為全球具有影響力的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農民豐收迎盛會,鄉村振興開新篇,鼓足農民幹勁,提升振興質量。農,天下之大業也。
  • 歡度首屆農民豐收節 洛江虹山村民喜說新變化
    閩南網9月23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 黃紫燕 林瑩瑩 見習記者 吳圳烽 文/圖)今年秋分,全國迎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2日上午,洛江虹山首屆農民豐收節在洛江石龍谷森林公園大停車場舉辦。中共洛江區委常委、副區長陳天年,洛江區政府副區長馬瑞英等領導出席現場,共同開啟洛江虹山首屆農民豐收節。
  • 中大農學院科教創新基地落戶從化艾米稻香小鎮
    7月15日下午,艾米稻香小鎮慶豐收活動暨中山大學農學院科教創新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從化區街口街艾米稻香小鎮啟動。艾米稻香小鎮將立足生態,以與中山大學共建科教創新基地為契機,培育現代都市農業領域技術的專業人才和特色學科,為廣州探索城鄉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注入科技興農的力量。
  • 民權縣首屆農民豐收節現場會在雙塔鎮召開
    9月17日上午,民權縣首屆農民豐收節現場會在雙塔鎮大棚蘆筍產業園召開。副縣長孟祥亮,縣政協副主席劉偉,縣農牧局長趙自紅,雙塔鎮黨委書記葛運剛、政府鎮長梁付營,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分管農業副鄉(鎮)長、副主任及農辦主任,雙塔鎮全體機關幹部、各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及獲獎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縣政協副主席劉偉主持,該鎮黨委書記葛運剛作了典型發言,縣農牧局長趙自紅就全縣當前農業生產作了講話,該鎮鎮長梁付營宣讀了獲獎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名單。
  • 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韶關生態農業博覽會開幕
    9月23日,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韶關生態農業博覽會在廣東省翁源縣開幕。翁源縣是今年全國最具特色的70個慶豐收會場之一,也是韶關市主會場。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韶關生態農業博覽會以「蘭香韻翁源 粵北悅豐收」為主題,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並採取了「1+3+6」的多點聯動模式全域舉行,著重突出展示「節味、鄉味、美味」。啟動儀式上, 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在致辭中表示,韶關地處北部生態發展區的核心位置,是廣東省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戰場。
  • 臨潭左拉村:建設「共享農場」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今年以來,臨潭縣城關鎮左拉村以實現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和增收致富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探索建設共享生態農場,打通群眾增收、集體受益的「新路子,全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鋪設產業發展新路子。
  • 「雲勢力」聚焦沿黃現代農業 濱州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10月23日,首屆濱州農民豐收節成果展示會暨「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示範區」發展論壇舉辦。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的專家學者和濱州農民代表匯聚一堂,在全國人民歡慶首個農民豐收節之際,總結濱州現代農業發展成績,探討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
  • 從化再提速 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年初,新開花谷精品花街、「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和荔枝蜜公園等項目同日揭幕,為美麗鄉村注入新動能;連日來,從化香米、中國電信數據中心、華瑞冷鏈、荔枝定製營銷等鄉村振興的大手筆、新舉措先後啟動,吹響2020年鄉村振興全面奮進的號角。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屏障和後花園之一,從化近一年來在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上做對了什麼,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又取得了什麼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