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定縣南莊村:紅色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看過電影《地道戰》的人,肯定會對抗日戰爭時期人民運用地道抵禦和打擊日寇的情節耳熟能詳。電影裡展現的地道戰,在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也曾發生過。
記者走進南莊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晉察冀「小延安」的字樣。「你們是我今天接待的第三波客人了!」巨城鎮黨委書記陶世俊高興地說。
南莊村位於陽泉市平定縣北部,北依神山,南臨景山。溫河穿村前峽谷東流,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有石甕聽濤、河畔沓音、景山紅葉、旱池倒影、槐蔭夜話、石橋飛虹、五龍傳說,以及水渠流韻、富硒飄香等景觀景點;保存下來的歷史遺蹟明清故居、漢槐唐墓、宋廟元碑、地道和大橋見證了南莊村悠久綿長歷史和積澱厚重文化。
抗戰時期,南莊村的人民群眾憑藉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在地道中巧妙地設計了各種工事,協同八路軍以及當時的路北抗日武工隊,利用地道積極開展抗日遊擊戰,有效保護了我黨抗日力量和方圓數公裡人民群眾,1945年,被平定(路北)縣政府授予晉察冀「小延安」稱號。
南莊的地道是抗日戰爭重要的、少有的戰爭遺址和歷史遺蹟,它是一本優秀的教科書,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景教材,是國防教育基地,是為後人留下永恆寶貴的歷史財富。電影《地道戰》拍攝過程中曾在該村取景,當地村民還參與了影片的拍攝。
近年來,南莊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憑藉資源優勢,加強文旅融合,盤活旅遊資源,強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至今,累計投資800多萬元,修建了古地道1300餘米,更換了LED電路燈光,新建3400平米的「小延安英烈園」以及革命烈士紀念碑;新建大型停車場2處和抗戰英雄紀念展覽室,新建將軍亭、烈士亭、休閒亭3座,標識標牌24處;發展農家樂8家,採摘園30畝,修建公廁8處;新建自然景觀溫河3華裡的人行步道,直通五龍廟、菩薩廟和停車廣場。
據介紹,南莊村先後獲得「中國傳統村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陽泉市國防教育基地」「陽泉市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陽泉市黨史教育基地」「陽泉市文物保護抗戰地道」「山西省AA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國家AA級景區」等稱號。年接待遊客量達86000人,旅遊收入達54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8500元。
隨著文化旅遊的不斷提檔升級,南莊村大力實施旅遊+公司+農戶的融合發展格局,以紅色經典景區為核心,打造南莊村紅色聖地旅遊區,帶動農、工、商等全面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南莊村有一種特殊稀缺的資源,就是當地產的富硒食品。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南莊村利用本地土壤中鋅和硒的含量較高的特點,建成了1000畝的富硒小米生產基地,開發了富硒醋、酒、休閒零食等系列產品很受遊客歡迎,並銷往全國。
如今,南莊村通過發展紅色旅遊,已成為陽泉市一張獨特的靚麗名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參觀。本報實習記者孟國宇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