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南莊村:「探花故裡」闖出融合發展新路

2020-12-23 佛山在線

「汙水有治理,環境升了級,生活更富足,觀念在進步。」談起村裡的變化,禪城區南莊鎮南莊村村民羅福英如數家珍,站在羅園水鄉的大榕樹下,年過八旬的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羅福英居住的羅園村是南莊村的一條自然村,200年前,高中探花的羅文俊正是從這條小小鄉村走進了當時翰林院,成為南莊村歷代最負盛名的歷史文化名人,「探花故裡」也因此得名。

新時代下的南莊村,通過深化自身文化資源,打造「探花故裡·崇文南莊」的鄉村品牌,走出了一條發揮自身資源稟賦、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發展之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加堅定了南莊村闊步前行的信心。

「接下來,我們會謀劃好『建、管、聚』三篇大文章,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質、提速,闖出一條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南莊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永祖說。

打造「四園一中心」擦亮「探花故裡」名片

過去兩年,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南莊村尤其注重環境升級改造與人文景觀的建設。村集體規劃投入8000多萬元用於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鋪設總長41.8公裡的汙水管網,升級改造了全村31.6公裡的自來水管,讓村民飲上乾淨水,清理了3.1公裡的環村湧,打造出水清岸美的「美麗河道」。

為消除村民擔心高投入影響集體分紅的疑慮,村幹部向村民們許諾每年的集體分紅照舊發放,並租用了幾十輛大巴車組織全村18歲以上的村民,到周邊先進村參觀學習,實地感受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成效。最終,該村以高票通過了《南莊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案》。

南莊村圍繞「探花故裡·崇文南莊」的文化品牌打造荷香園、耕讀園、崇文園、探花園和探花文化中心。/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與環境升級改造同步,還有一批人文景觀。引人入勝的荷香園,書香四溢的耕讀園,厚德載物的崇文園,文脈綿長的探花園以及精雕細琢的探花文化中心,南莊村傾力打造的「四園一中心」,勾勒出獨特的嶺南水鄉美景格局。

開埠建村數百年的南莊村,一直都有耕讀傳家、崇文尚學的文化傳統。探花羅文俊身後的「探花文化」,則是南莊村最為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財富。「我們從中提煉了『崇文』這一核心文化價值元素,作為全體南莊人的行為標尺。」羅永祖自豪地說。

為了擦亮「探花故裡」的品牌,南莊村大力開展「探花」文化的挖掘研究與傳承弘揚的工作,包括修繕羅文俊故居及村內傳統建築,增建羅文俊生平事跡名人館、村史館等;並聘請歷史文學研究專家編寫《羅文俊詩文集》《南莊村村志》,「探花」文化也在這一系列實舉中得到活化。

做好建管聚 闖出發展新路

發展永無止境,奮鬥未有窮期。當下的南莊村正牢牢抓住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奮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質、提速。

羅永祖介紹,作為「中國鄉村振興十大先鋒榜樣」,今年初,南莊村就謀劃了「建、管、聚」三篇大文章,實施了包括提升改造村級工業園、實施「廁所革命」等在內的共10個具體計劃,現階段,項目正按部就班地在推進中,爭取在鄉村振興的路上不掉隊。

前不久,南莊村就大手筆投入了45.5萬元,對羅元文明樓以北公廁進行升級重建,面積從35平方米增加至67.5平方米,採用了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的設計,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公廁,升級後的公廁外立面的磚色古樸,頗具嶺南建築風格,成為當地居民的「打卡點」。

同時,南莊村還對標廣東特色名村的要求,在農房風貌提升上堅持做到統一規劃設計,力求「規劃先行」且「規劃長行」,成功入選「廣東農房風貌提升名村」實地考察名單。漫步在羅園水鄉,一條濱水生態廊道不僅令人流連忘返,新增1公裡長的自行車綠道,已經串聯起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探花故裡的人文氣息。

環境提升了,村莊變美了,進一步凝聚村民的共識。對此,羅永祖深有體會。「剛開始在村裡提出要搞建設提升環境,有村民質疑是『玩虛』的,現在羅園的試點做出成效後,其他村紛紛爭著要加快建設。」羅永祖明顯感受到,現在推動鄉村建設、管理的工作比以前更順利了。

展望未來,南莊村還將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用好用活基層黨建、產業選擇、村民培訓、技術服務等農村發展「八要素」,在新一輪鄉村振興中,努力讓鄉村更美麗、鄉親更富足。

原標題:禪城南莊村:「探花故裡」闖出融合發展新路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劉玉超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禪城南莊村再獲省級榮譽!
    南莊村主動求變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新樣本——在南莊村4.3km⊃2;土地上,有著下轄南莊、羅園、杏邊、澳衝4個自然村共13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加外來人口近9000人。村內擁有大小商戶超2000家,2018年村集體經濟合同總收入達1.09億元,人均分紅19240元,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 禪城羅園村先賢羅文俊:探花及第揚功名 書窗更有萬燈青
    在禪城的鄉賢文化史上,來自南莊村委會羅園村的清朝探花侍郎羅文俊,留下過深深烙印。以羅文俊故居為中心,方圓數裡的地方,分布著與他有關的多個歷史淵源:探花巷、鎮洲府邸、光祿祠、功名橋、鄰村孔家村文昌閣題字……百多年前的崢嶸歲月,猶如歷史寶藏,如今得到不斷挖掘和激活,羅文俊輝煌出色的人生履歷、滿門才俊的佳話、引領一時學術風氣的擔當,以及崇文尚學的優良傳統,為人所津津樂道,讓「探花故裡」重新閃耀出時代新光芒。
  • 平定縣南莊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抗戰時期,南莊村的人民群眾憑藉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在地道中巧妙地設計了各種工事,協同八路軍以及當時的路北抗日武工隊,利用地道積極開展抗日遊擊戰,有效保護了我黨抗日力量和方圓數公裡人民群眾,1945年,被平定(路北)縣政府授予晉察冀「小延安」稱號。
  • 探花故裡 文化名村——張嶽崧故居
    本期《海南地名故事》我們走進探花故裡張嶽崧故居。 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及告謂子孫後代,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意思是只有高大的林木,才可以拿來當棟梁用;用以鼓勵後人,應以探花公張嶽崧作為榜樣,勤奮讀書,為國家出力,爭當國家的棟梁之材!
  • 南莊村晚樂融融 自編自導話發展
    記者卓佳洋通訊員章亞麗  新年臨近,越溪鄉南莊村年味漸濃。1月30日晚,在南莊村文化禮堂裡,一場村民們自編自導的晚會精彩上演,鑼鼓喧天,掌聲雷動,大家載歌載舞,你方唱罷我登場,共同演繹著南莊人自己的村晚,整個小村都洋溢著喜慶歡樂的氛圍。
  • 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需要「時代鋪路人」
    近日,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在長沙召開,湖南日報刊發了署名「瀏陽河」的文章:「奮力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五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文章指出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聚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謀篇布局,著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順應發展階段、發展條件、發展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湖南經濟行穩致遠的根本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國如此,湖南省亦然。
  • 聚焦精品 禪城打造商貿發展新高地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夜經濟業態的持續豐富、文商旅深度融合以及連鎖經營行業發展壯大,禪城商業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也為做大做強精品服務業提供有力支撐。從祖廟商圈到季華商圈,從東平河北岸的城南片區到佛山大道北的城北片區,禪城夜經濟版圖正不斷拓寬,特色越來越鮮明,為禪城打造精品服務業注入新動力。
  • 山西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魯網11月19日訊 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11月18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美麗宜居的南莊村,探尋這裡深厚的人文底蘊。  南莊村位於晉中介休市龍鳳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2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享有「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遊村」等榮譽稱號。
  • 禪城向哪裡要發展空間?
    而在隨後的數月內,「傳承發展 開拓創新」成為禪城發展的關鍵詞,佛山名鎮重啟、三舊改造持續推進;魁奇路打通 擺上議事日程、禪城打開「雙臂」謀求更大發展空間……「強中心」戰略是禪城提升廣東第三大城市中心城區發展水平的大機遇。 南方日報記者 張由瓊 攝等不起的中心城區2011年的禪城,在一片焦慮的情緒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 多方參與辦文化,文商旅融合講好禪城故事
    禪城區文體局副局長劉芳表示,文化建設若僅靠政府,力量有限,禪城引入社會力量,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方投資的公共文化發展新格局,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凸顯城市文化品牌,讓文化成為發展新引擎。
  • 【網媒看山西】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南莊村內的古街巷。新華網 發  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11月18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美麗宜居的南莊村,探尋這裡深厚的人文底蘊。
  • 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以五大發展平臺,打造面向大灣區的發展高地
    6月23日,佛山市禪城區委四屆八次全會召開,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表示,集中財力、人力、物力,建設聚錦科創園、東平數字創新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城北大健康城、鳳翔灣都市產業區、佛山綜合保稅區等五大發展平臺,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對接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的發展高地。
  • 介休南莊村:一顆冉冉升起的「旅遊明珠」
    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這裡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直觀折射出明清時期的建築文化與生活狀態,美麗宜居的南莊古村就這樣浮現在眼前。完善了旅遊廁所,三處標準公共衛生間已投入使用,解決了遊客「如廁難」的問題;新建汙水處理站,新打機井開鑽並安裝飲水直飲系統,保障了村民和遊客飲水安全;把原先的垃圾堆放處建設成為小遊園,全面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極大地促進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 禪城3個TOD項目有新進展 張槎項目將帶動禪西片區新發展
    記者日前從禪城交通部門獲悉,截至目前,湖湧TOD項目、張槎TOD項目以及石灣廣場石灣地鐵站交通樞紐一體化項目均取得新進展。其中,石灣廣場石灣地鐵站交通樞紐一體化項目計劃2021年完工。TOD開發,就是以公共運輸站點為中心,對周邊400~800米半徑範圍內的土地進行高強度的開發,建成集居住、商業、辦公、教育、文化等混合功能為一體的社區。
  •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打造臺胞登「陸」的「第一家園」,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建優勢獨特,同時也責無旁貸。業界指出,此舉在大陸法院尚屬首次,有助於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回應涉臺案件當事人多元司法需求,增進臺灣同胞對大陸的理解和認同。
  • 「聯百會助千企」 福建工商聯領跑全省民營企業闖出發展新路
    談起企業轉型發展,莆田市涵江華豐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濱十分動容,」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企業陷入停工停產。福建醫用設備商會伸以援手,引導幫助企業研發生產紅外額溫計和電子體溫計,闖出了發展新路子。」庚子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復工復產帶來巨大衝擊:企業用工難、疫情防控難、交通物流難、供應鏈協同配套難、市場拓展難……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實處,服務領跑闖新路?
  • 禪城南海三水今日「桃園三結義」
    南都訊 記者朱利輝 今日,禪城、南海、三水將「桃園三結義」,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佛山高新區發展。南都記者獲悉,三區將建立聯席會議及工作協調機制,成立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三個專責小組。而在未來三年內,在佛山高新區核心園區將形成聯通三區的「四縱六橫」10條主骨幹路網。
  • 新改擴建學校按下「加速鍵」!禪城兩年新增18所公辦幼兒園!
    從禪城面向廣州的「東大門」,三龍灣創新集聚區的「龍頭」奇槎國際社區出發,沿東平河和魁奇路一路向西,僅這條線,今明兩年共新增公辦幼兒園8所。從新的站位和城市發展格局出發,以廣佛極點三龍灣這條軸線為例,禪城教育正在為這條「創新軸」築牢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公共服務基礎。從而服務於高端人才和創新要素的持續聚集,為佛山打造東平河城市客廳和對接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築牢基石。
  • 禪城南海順德高明領導與代表共話發展
    禪城  要實現「近悅遠來 幸福禪城」的目標,最有效的模式就是「政府強勢引領+市場主體+借勢借力」。  昨日,當選禪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的市長助理、禪城區委書記劉宏葆表示,禪城區兩會明確了建設「近悅遠來 幸福禪城」的目標,接下來關鍵在於落實。他表示,要在廣佛同城化日益緊密的形勢下,充分挖掘禪城深厚的嶺南文化底蘊,順勢而為打造廣佛都市圈歷史文化客廳。  劉宏葆認為,要實現「近悅遠來 幸福禪城」的目標,最有效的模式就是「政府強勢引領+市場主體+借勢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