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參與辦文化,文商旅融合講好禪城故事

2020-12-19 佛山在線

每天下午,在佛山嶺南天地中心的元吉黃公祠內,悠揚的嶺南古腔響起,總會讓市民遊客駐足聆聽。這是禪城政企共建的文化惠民活動基地之一。嶺南天地提供場地設備,禪城區文化體育局聯繫文化社團,共同在城市的黃金地段,為市民提供充滿嶺南韻味的公共文化服務。

「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過程,就是公共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禪城區文體局副局長劉芳表示,文化建設若僅靠政府,力量有限,禪城引入社會力量,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方投資的公共文化發展新格局,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凸顯城市文化品牌,讓文化成為發展新引擎。

 水上關帝廟主體建築結構已完工。(資料圖片)/佛山日報記者甘建華攝

民辦場館成為公共文化空間

「原來蠔油是由生蠔熬煮而成的,我之前還不知道。」踏進海天味業百萬打造的「中國調味文化館」,吉林人小欣在醬油香味中,邂逅舌尖上的禪城。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參與禪城公共文化建設,建成餘仁生博物館、知隱博物館等民辦博物館,並向社會免費開放,打造公共文化空間。

作為佛山的文化中心和嶺南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禪城人文積澱深厚,除新建文化場館,也有為數眾多的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築。如何對其保護活化,成為文化展示空間,禪城找到政企合建的實踐路徑。

「這是老佛山的標誌之一,我每天都來走走。」老佛山陳惠貞笑說。位於汾江河邊的水上關帝廟,始建於清代順治八年,在1978年被拆毀,經政企共建,於去年復建並開放。

復建工程由禪城區文體局牽頭,祖廟商會捐建,建成後由第三方文化公司負責日常管理,整個項目從投資建設到後期管理都有社會力量的參與。

禪城區文體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禪城鼓勵發動佛山東建集團、廣東宏宇陶瓷集團等企業,參與文保單位及歷史建築的修繕重建。除水上關帝廟外,還順利完成了李廣海醫館舊址、天后廟等修繕。今年下半年,由企業參與建設的豐寧寺、蓮峰書院修繕工程也將完工。

社會團體活躍公共文化舞臺

「滿庭的芳草,一定要有一顆充滿繽紛色彩和關愛的心靈才能感受到芬芳。」上月,禪城區話劇展演活動走進南莊鎮紫南村文體藝術中心。

《滿庭芳》 是佛山首部本土原創話劇,由本土文化藝術工作者編劇、導演、演出。自去年6月首演以來,他們以接地氣的題材,專業化的表演,到學校、軍區、企業、醫院、社區等巡演,把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這個表演團隊能提供專業、高端的公共文化服務,已巡演32次,受到大家歡迎。」禪城區文體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組織已經達到52個,正在成為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支撐力量。

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禪城出臺扶持政策,對《滿庭芳》等文藝精品以及非遺項目等給予資金扶持。就在上月,禪城發放首批非遺保護專項資金459.84萬元,其中獎勵經費357萬元、項目和基地補助經費99萬元、區級傳承人補助經費3.84萬元。

「該資金將有助於各保護單位和傳承基地更好地傳承自身的文化項目,使禪城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發揚光大,惠及市民。」劉芳表示。

多方參與擦亮禪城文化品牌

「市民觀眾能欣賞表演,我們演出更有成就感,商圈人氣也能聚集起來,禪城的文化名片就出來了。」多方共建下,嶺南曲藝社成為元吉黃公祠文化惠民活動基地的常駐私夥局,負責人朱木生表示,每次表演都能吸引不少觀眾特別是外國遊客。

全民共建共享,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禪城創建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以來,以文化為依託,積極調動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讓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從2010年起,禪城區連續八年舉辦中國(禪城)嶺南年俗歡樂節,通過舉辦臘八詩會、行通濟、藝術展演、金牌導購大賽、商家節慶文化大聯動等特色活動,既讓市民感受到濃濃的嶺南年俗風情,又以人氣帶旺財氣。

其餘大型民俗文化品牌活動還包括三月三北帝誕、陶瓷藝術節、粵劇華光誕、秋色巡遊、行通濟等。這些活動均以民俗文化為特色,融合商業、旅遊、創意等元素,是全民的文化盛宴,也是一個現代的商貿嘉年華,成為集聚遊客參觀消費的巨大磁石,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據統計,去年禪城區實現旅遊營業收入206.98億元,比上年增長23.8%。

來源丨佛山日報

記者丨何綽瑤

編輯丨梁楚靜

相關焦點

  • 文商旅產跨界融合助力佛山高質量發展
    今年,佛山陶藝建陶設計周繼續與第32屆佛山陶博會同期舉行,以「設計助推智造」主題,走「跨界融合」線路,整合文化、藝術、設計、產業、旅遊等多個要素,探索「文化+設計+產業」的跨界融合之路,希望通過陶藝與建陶在國內外的領銜地位,集聚國內外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頂尖設計力量,帶動提升禪城全產業的設計水平,助力禪城打造「設計之都」。
  • 商旅文融合:廣州邁向「現代商都」
    據悉,新一年廣州將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建設國際會議和旅遊目的地,打造國際商貿中心,實現廣州「千年商都」向「現代商都」躍升。  ●南方日報記者劉茜  1商旅文融合打造最佳旅遊目的地  在全球經濟復甦緩慢、電商衝擊大背景下,實體商業困難重重,突破點在哪裡?  至少從三年前開始,廣州天河路商圈就已開始探索商旅文融合之路。
  • 荔灣:推進文商旅創新融合發展
    原標題:荔灣區:推進文商旅創新融合發展  廣州日報訊:昨日,記者從荔灣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乘廣州市旅遊發展大會東風,荔灣將加快獨具嶺南特色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步伐,活化資源,提升品質,按照「以文帶旅,文旅興商
  • 以文興旅 以旅促商 商旅融合隆基泰和·圓歌文商旅產業融合再提速
    在新時代背景下,文化、旅遊、商業融合發展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趨勢。但在另一方面,文商旅產業鏈涵蓋多個方向的內容,各領域在積極實現跨界與融合的過程中,囿於不同產業特性,做到「無邊界」的深度融合尚需時日。此外,業內人士還指出,文化、旅遊和商業的融合打造,共同核心都要回歸到人的需求這一核心。通過資源價值化、價值品牌化、品牌故事化、故事情景化、情景體驗化、體驗社交化方式,與消費者達成溝通、交流的目的,以多元化發展模式滿足消費客群的各類需求。
  • 「講故事」助力文旅融合
    原標題:「講故事」助力文旅融合
  • 千年古邑變身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示範區
    遊覽風光秀麗的蓮花山、古色古香的寶墨園、一步一景的餘蔭山房;到長隆旅遊度假區找尋快樂、到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技魅力;品嘗市橋白賣、紫坭魚皮角、沙灣薄罉等本地特色美食,感受「食在廣州、味在番禺」的魅力……坐高鐵,遊番禺,看美景,嘆美食,如今的番禺正逐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示範區。
  • 佛山禪城深挖傳統文化資源 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在此基礎上,去年以來禪城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通過祖廟嶺南文薈小鎮和石灣陶谷小鎮建設,推動傳統文化資源活化。  日前,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發布《關於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擬入庫名單(第二批)的公示》,禪城嶺南文薈小鎮榜上有名。禪城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禪城將繼續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以文化引領城市創新發展。
  • 佛山禪城:打造精品城區、精品產業、首善之區
    未來五年,禪城區將積極參與「一環生態圈」和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高水平建設王借崗森林公園等千畝生態公園、東平河水軸線等碧道和城市濱水核心帶,以及河心島生態修復、生態景觀廊道等重點項目,加快構建生態圈、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綠化體系,打造高品質「花海禪城」。
  • 新天地商業董孫華:以人為核心的文商旅的融合之道
    2019年10月31日,由陝西省商業聯合會、贏商網及文商旅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在西安隆重舉辦!   本次活動以「賦能·融合·變革」為主題,匯聚國內外200+知名開發企業、300+全業態品牌、30餘位文旅地產行業意見領袖、國際國內文旅行業翹楚、度假目的地及景區項目操盤手、旅遊學者大咖出席了此次盛會,一同探討文旅商業的前沿變革。
  • 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文商旅產業融合促進中心揭牌
    這次在新時代經濟的發展中,與時俱進地成立文商旅產業融合促進中心有著深遠的意義。文商旅產業融合促進中心將以文化為主導,商業為橋梁,旅遊為載體,把各個有利於文商旅發展的產業和平臺融合進來,為傳播文化,帶動商業經濟發展和落實文化深度遊做好促進融合作用。
  • 聚焦精品 禪城打造商貿發展新高地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夜經濟業態的持續豐富、文商旅深度融合以及連鎖經營行業發展壯大,禪城商業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也為做大做強精品服務業提供有力支撐。事實上,近年來禪城不斷豐富夜間經濟業態,從最初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到重視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持續提升夜間經濟活動的科技含量與文化內涵,從「重內容」向「重體驗」轉變,形成了一批夜間經濟集聚區。
  • 「文商旅融合」激發理塘全域旅遊新活力
    縱貫全縣的國道318線和省道217線東至成都,西往西藏,南到雲南,北通青海,是康南交通、文化、商貿中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形成了理塘融合漢、回、彝、土家、納西、苗、羌等民族和川、藏、貴等地區特點的獨特人文文化和商旅文化。理塘縣充分激發自身人文優勢,推動文商旅融合,助推旅遊大區建設。
  • 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格局,熱帶雨林風光進廣州 CBD
    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格局,熱帶雨林風光進廣州 CBD金羊網  作者:溫智雄  2019-08-01 今年7月亮相的廣州正佳雨林生態植物園迅速成為
  • 打好「文化+」融合牌 紹興著力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產業集群
    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明確了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重點任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圍繞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進一步堅定信心,明確思路,落實舉措,加快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順應產業跨界融合發展趨勢,突出文化產業發展重點。」
  • 番禺文商旅融合發展 助力全域旅遊
    廣州市番禺區積極鼓勵旅遊業與區內其他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搭建平臺、打破邊界、提升價值、實現共生」的綜合帶動作用,推進旅遊業和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附加值。近日,隨著兩個主要「花節」在番禺拉開序幕,文商旅融合的化學反應為市民帶來豐富的體驗。這個夏天去番禺旅遊,與花來一場約會,感受「旅遊+」的驚豔吧。
  • 同程文旅榮登「2018蘇州文商旅融合發展旅遊品牌榜」
    11月25日下午,「2018蘇州文商旅融合發展品牌價值評價發布」活動頒獎典禮在蘇州工業園區國際博覽中心B1館順利舉行。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專家評審、線上投票環節,從企業信息、財務指標、品牌影響力、管理指標等角度綜合評估,同程文旅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榮登「2018蘇州文商旅融合發展旅遊品牌榜」。文商旅融合,是當前最具市場熱度的話題之一,文化、商業、旅遊三大元素的碰撞,激發出千變萬化的實體形態與線上體驗。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大力推進下,中國文商旅的發展引起了世界的矚目。
  • 廣州文商旅復甦 可依靠「造節」引流
    我們從2012年就考慮進軍文旅行業。從一開始的地產商業化,到文商旅融合發展,這期間經歷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海外遊客增多,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如何做好文商旅綜合體,是正佳當下和未來十年考慮的核心問題。疫情對正佳的反思,是我們可以做得更慢些。疫情期間,雖然客流量減少了,但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重塑我們的形象,重新組建供應鏈。
  • 加快「古城項目群」建設高水平打造文商旅融合標杆
    加快「古城項目群」建設高水平打造文商旅融合標杆 發布日期:2020-12-17 10:21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花巷」品牌沉澱,助力雪松文商旅融合探索
    (原標題:「花巷」品牌沉澱,助力雪松文商旅融合探索) 當「在路上」
  • 隆基泰和·圓歌文商旅集團丁林:尋求文化共鳴,與城市共生長
    來源:贏商網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作者 | 袁昭圖片來源 | 隆基泰和·圓歌文商旅集團「文商旅」概念作為近幾年行業探討的熱門話題,無疑從側面論證了商業和文旅之間的融合,在未來將會是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