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約瑟投資」)總裁陳九霖最近在各種場合奔波,他的髮小兼事業夥伴吳虹覺得他現在活得太累了,「不管什麼樣的飯局他都要去參加」。
可在陳九霖心中,約瑟投資就是他的人生抗住大喜大悲後重新出發的新原點。2012年5月,知天命之年的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前總裁的他辭去葛洲壩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行政司局級)一職,全心投入這次創業。對於當年轟動全球的中航油巨虧事件,陳九霖並不願細說真相。直到今天,中航油事件的真相依然支離破碎,這其中隱含的國家利益、中外企業暗戰、金融陰謀、政治人事鬥爭等僅被偶然提及。「有一家美國著名媒體花大價錢請我披露真相,我拒絕了。」陳九霖淡然地表示,「現在還不是說出真相的時候。」
這種隱忍的態度,令陳九霖在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油」)那段「上天堂、下地獄」的經歷已漸成往事。在陳九霖看來,2010年1月復出後任職央企葛洲壩的經歷,不但可以為他「平反」,還能使他「將來做事情順一點」。
無論是牢獄之災還是外界質疑,都無法擊垮扛得住壓力的陳九霖,他正以「不忘初心」之志,迫切地希望從當初摔倒的地方爬起來。這註定是一場艱苦甚至漫長的復出之路。
韜光養晦
陳九霖可能永遠無法抹去2006年「中航油事件」的標籤。在他執掌期間,中航油淨資產由17.6萬美元增至1.5億美元,他因此被稱為「航油大王」。可在2004年被爆出的石油衍生品交易巨虧,卻成為了他順風順水人生經歷的「滑鐵盧」。
但陳九霖很看重他的身份,認為重回央企可以力證自己清白,「別人不會理解,但我相信這步棋走得對。」
2009年1月,陳九霖刑滿出獄回國,向組織提出重回中航油工作,哪怕低級別的工作也可以,但這一要求被拒。陳九霖向上級寫了一篇報告,詳細闡述了中航油事件的因由,並請求重回「國家隊」。
此時,也有不少民企對他伸出了橄欖枝。2009年4月為了運作湖北神農架一個磷礦項目,陳九霖和其他兩位投資夥伴共同在北京成了約瑟投資公司,「約瑟」為陳九霖的英文名字Joseph,陳擔任總裁。按照他的構想,約瑟投資將以投資為紐帶,以基金為資金源,以投行業務為支持,發展一個「實業+金融」的創新型投資運作體系。但公司成立一年多,基本沒有做成任何項目,原來的投資方因與其理念不合撤資。
隨後,陳九霖的報告得到了高層領導的批示,他再度敲開了央企葛洲壩的大門。但全職創業前在葛洲壩任職的近三年,陳九霖一直處於邊緣地位。而他曾多次對筆者暗示,葛洲壩無法給他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這不過是一段韜光養晦的過渡期。他的解釋是:「如果剛出獄自己就出去跟人談合作,別人認為我是一個囚徒,在葛洲壩過渡後,我是以一個從央企出來的管理人員的身份跟別人去談合作。」
外界將國資委默認陳任職葛洲壩解讀為對陳九霖當年獨自承擔過錯的一種補償。實際上,在2006年3月9日,陳九霖獲刑前,國資委向新加坡初級法院遞交了《關於從輕處罰陳九霖先生的函》。國資委在信函中表示,「陳九霖先生觸犯新加坡法律行為的動機是善意救助,儘可能維護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價值,未有個人私利。」
陳九霖反對別人將他比為尼克·李森,後者作為巴林銀行的交易員,因對金融衍生品投機失敗而令有著125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倒閉。國資委在上述函件中也表示,「我們認為,『CAO事件』與當年『巴林銀行事件』存在較大差別。」2011年,陳九霖還獲得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獨立董事資格,進一步洗白了自己的身份。獲得獨董資格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不能有案底。
細心的人早就可以看出,在葛洲壩的邊緣職位容不下陳九霖的鴻鵠之志。在那段時間,他談得最多的依然是石油業和資本運作,並想盡一切辦法接近央企主管和國家能源領導,闡述他的投資思路。
鴻鵠之志
在葛洲壩工作期間,陳九霖沒有停止運作約瑟投資公司,並找到了新的投資夥伴。抗住人生風浪的他,一直在尋找一條自己掌舵的大船。這為他悄然離職葛洲壩埋下了伏筆。
終於,52歲的陳九霖再次完全脫離了體制,將精力集中在約瑟投資上。本次創業,(北京)蘭德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入股給約瑟投資帶來一筆不小的資金。約瑟投資的股東還包括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美洲杯帆船賽中國隊創始人汪潮湧。
正式運作一年有餘,陳九霖帶領團隊經歷著艱難的創業磨合期。他將家鄉湖北定為約翰投資前期最主要的客戶來源地,「從一個個小項目做起」,傾向於投別人看不上眼的企業。這些繼而慢慢支撐起他在能源領域的立足點,因為能源的投資門檻太高,需要大量資金。
如今收穫初顯。比如,在天津股權交易所和「新三板」的巨大商機尚未引起重視時,約瑟投資就運作湖北遠東卓越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湖北省首家企業到天交所上市,並促成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等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在市場還沒有意識到武漢孚安特、北京太奇公司發展潛力時,約瑟投資就對其投資、孵化或協助併購,並分別引入首創集團、美國託普基金合伙人加盟;在頁巖油的開發價值尚在質疑時,約瑟投資就幫助海默科技併購美國Carrizo頁巖油區塊……根據公司提供的資料,約瑟投資已控股和參股30多家公司,部分項目今年開始獲利。
近期他的較大手筆投資是澳大利亞一家上市礦業能源公司,陳九霖通過約瑟投資的5.46%股權,以0.35澳元一股的價格換取上市公司13%的股權,緊接著,以增資方式將股權提升到14.25%,成為這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他正在運作將約瑟投資屬下的一家油田技術服務公司裝進這個上市平臺,以便實現控股。接下來,陳九霖期望通過不斷置入優質資產做優業績,並促成澳大利亞上市公司與香港上市公司換股增強股票流通性,以促使約瑟投資公司和澳大利亞公司的價值一同得到大幅提升。
這些離陳九霖的夢想依然很遙遠,對他來說,在國家能源業獲得舉足輕重的地位,才是他的終極目標。而陳九霖當年的體制內高級領導曾非常含蓄地對筆者評價陳的復出,他認為,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稀世之才,就看他跌入谷底後能不能再爬起來。
·對話·
《21世紀》:在商海生涯中,讓你保持堅持的內在動力和外部因素是什麼?
陳九霖: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一個夢想——做一個儘可能大的事業,做能夠創造價值和有益於社會的人。本人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父母先後生育了六個子女,但因為當時缺衣少食,尤其是農村醫療條件極差,最後僅留下三個孩子。但是,生活的艱辛並沒有擊敗我,相反,我很早就懂得用自己的拼搏和奮鬥來減輕父母的辛勞。因為我的懂事和孝順,家裡的日子雖然清貧但不乏溫馨。我沒有任何背景、只是一個靠讀書改變命運的農村孩子,因此,斷然不會因為一次牢獄之災和備受冷落的處境而放棄夢想。
《21世紀》:在遭遇重大壓力或危機時,你保持「扛住」心態的秘訣或方法論是什麼?
陳九霖:本人身處困厄依然自信,並能夠較快地走出逆境,得益於三個信條:一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二是「有志者,事竟成」;三是「盡人事,聽天命」。
我之所以能夠挺過來,可能還得益於這幾個方面。首先,我從小看書較多,孤身困在異國他鄉的監獄,陪伴我熬過1035個漫長黑夜的,就是書。第二,我自己知道我在中國航油事件裡所扮演的角色,我的作用無非是一個管理者的作用,我的作用無非是時時刻刻為大眾的利益考慮。第三,我還在思考,我相信我還有未來。企業界將我的名字「九霖」笑稱為「90後勵志哥」,說明我心態還不錯。
(責任編輯: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