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多晶矽企業生存現狀:OCI關閉兩家工廠 瓦克虧損

2020-12-15 索比光伏網

韓國主流多晶矽生產商OCI 將關閉韓國的兩家太陽能級多晶矽工廠,因為其生產成本幾乎是當前平均售價的兩倍。

該公司此前曾在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中表示,旗下子公司將出現7,505億韓元(合6.36億美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尤其是位於韓國Gunsan的太陽能級多晶矽工廠,以及104億韓元的多晶矽庫存減值損失。

據報導,OCI已宣布計劃關閉其在韓國運營的兩家太陽能級多晶矽工廠,保留第三家生產電子級多晶矽的工廠。 該公司將繼續在馬來西亞運營其太陽能級和電子級多晶矽工廠。

多晶矽生產商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在高純材料的主要市場——中國,新的低成本多晶矽產能不斷增加。多晶矽工藝仍處於創紀錄的低水平,遠低於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小規模生產商。許多中國生產商已於2019年停產。

瓦克表示中國政府對其國內多晶矽生產商的支持,導致該公司需要對其在德國和美國的多晶矽生產設施進行重大減記,並計入7.5億歐元的減值支出

隨後,瓦克報告稱其多晶矽部門從2018年的EBITDA為2018年的7240萬歐元下降至2019年的EBITDA初步虧損5500萬歐元,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75%。

韓國的媒體報導還強調說,另一家韓國多晶矽生產商韓華(Hanwha)也考慮關閉生產廠,原因是多晶矽的生產成本低於定價,這是由於近年來中國對先進的低成本產能的投資所決定的。該公司最近一直在其麗水多晶矽工廠減產。

此前,通威集團已將產能提高至每年80,000噸,並已指導計劃根據市場需求將2023年的產量提高至290,000噸。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OCI將關閉韓國太陽能級多晶矽工廠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韓國多晶矽生產商OCI Chemical表示將關閉位於韓國的兩家太陽能級多晶矽工廠,因為生產成本幾乎是平均售價的兩倍。  該公司此前曾在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中表示,旗下子公司出現7,505億韓元(合6.36億美元)的資產減損,尤其是位於韓國Gunsan的太陽能級多晶矽工廠,以及104億韓元的多晶矽庫存減值損失
  • 光伏系列報告:OCI韓國多晶矽產能將退出 全球份額加速向國內龍頭集中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韓國OCI由於矽料成本與國內龍頭差距逐步拉大,在矽料價格位於低位的近6個季度,basic chemicals部門持續虧損,群山工廠大幅計提減值。OCI公告群山工廠產能將大量轉為生產電子級多晶矽,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其韓國太陽能級多晶矽料的生產。持續虧損將迫使OCI為代表的韓國矽料退出,進而減少全球近10%產能供給。
  • Wacker Chemie AG太陽能多晶矽工廠開始動工
    德國化學品製造商--瓦克化學(Wacker Chemie AG)日前已開始動工,斥資11億歐元(即16億美元)在美國田納西州建造一座太陽能多晶矽工廠。   駐慕尼黑的瓦克化學在8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座位于田納西州克利夫蘭的工廠每年的產量可達到15,000噸,預計將於2013年年底竣工。
  • 2020-2026年中國多晶矽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多晶矽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年,受下遊光伏市場疲軟影響,國內外多晶矽產業持續低位運行,國內全年總產量6.4萬噸,同比**年的8.4萬噸下滑23.8%。**年,我國多晶矽行業基本形勢可概括為:企業紛紛復產,國外傾銷依舊,價格低位徘徊,下遊需求向好。
  • 三星徹底關閉中國手機工廠!
    3,三星徹底關閉中國手機工廠 全球銷量第一敗走中國10月2日,據路透社報導,三星電子稱該公司已停止在中國生產手機產品,原因是來自中國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也意味著,三星在中國最後一家位於廣東惠州的工廠也已經停工關閉。
  • 瓦克與威獅達成有機矽混煉膠品牌協議
    27410次閱讀 作者:王秀蘭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1月17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上周,瓦克化學集團與上海威獅矽材料廠
  • 多晶矽標準曲線發展 工信部醞釀招標
    80千瓦時/千克的指標獲得了以工信部、科技部等代表的部委及相關企業支持,上述參與標準制訂的人士稱「新指標比較有可行性,只要是引進國外整套設備的話完全可以達到要求,國內設備進行改造也可達到這個水平」。  不過,新的電耗指標卻引起了發改委的反對。上述人士透露「因為這與38號文的要求不同,等於是否定了國家剛剛通過的文件」。
  • 索尼關閉北京手機工廠內情:近一年多產量像擠牙膏
    索尼北京工廠關閉 3月29日、4月2日,記者兩次走訪索愛普天工廠,工廠附近的一家印刷噴碼機的員工對記者說,早年能看到工廠上萬號人忙碌地工作,而近兩年感覺人都走光了。 在索愛普天工作近20年的員工于慧表示,在她印象中,最輝煌的時候,她所在的部門有3000名生產員工,且經常加班。「在3月20日,員工突然被告知工廠即將關閉的消息。
  • 德國Wacker瓦克擬調漲多矽矽價格
    德國Wacker瓦克擬調漲多矽矽價格發表於:2008-07-22 23:08:49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德國慕尼黑的瓦克集團(WACKER Chemie AG),是全球性的化學企業,全球據點分布於歐美亞三大洲。
  • 日本家電巨頭不堪虧損集體退出電視製造業 東芝關停大連廠
    隨著日企紛紛遭遇虧損之痛,甩掉一直虧損的電視業務成為日本家電巨頭們的首選,而且腳步正在加快。這其中,東芝關停大連工廠只是一個縮影。曾經以電視作為市場敲門磚的日系企業,早在努力抹去市場對其作出的「家電企業」定位,多元化已經成為了普遍選擇。現在,退出家電製造業的日企到底去了哪裡?
  • 從矽料供給和OCI產能退出看通威新規劃意義
    經過計算,我們預測2020年全球多晶矽料需求為40~47萬噸。按照2019年各廠商可變成本高低對有效產能進行排序,OCI和Wacker兩家海外大廠位於需求區間的邊緣。二者雖然具有高水平產品質量的優勢,但由於生產成本的限制,在光伏平價時代即將全面到來、矽料仍然面對較大價格壓力的今天,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機。多晶矽料生產有著非常顯著的後發優勢特徵。
  • 日本工廠又關閉了?日本電子企業敗走世界舞臺的真假面
    此前,日本最大媒體《日經消息》報導:「松下集團,由於多年虧損,經營不善,準備出售松下集團位於中國的工廠,標價是4.5億美元。」另一個側面是,在世界500強榜單中,1995年共有149家日本企業名列其中,20年後只剩下54家。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當年的日本彩電六巨頭,除了索尼、松下,別的品牌都被中國企業「接管」。
  • 2021-2027年中國多晶矽行業供需形勢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4、用戶研究:通過對多晶矽產品的用戶群體進行劃分,給出不同用戶群體對多晶矽產品的消費規模及佔比,同時深入調研各類用戶群體購買多晶矽產品的購買力、價格敏感度、品牌偏好、採購渠道、採購頻率等,分析各類用戶群體對多晶矽產品的關注因素以及未滿足的需求,並對未來幾年各類用戶群體對多晶矽產品的消費規模及增長趨勢做出預測,從而有助於多晶矽廠商把握各類用戶群體對多晶矽產品的需求現狀和需求趨勢
  • 磁縣開發區兩家企業獲「河北省綠色工廠」稱號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史習武通訊員沃倩倩 王遠飛)近日,喜訊傳來,河北磁縣經濟開發區內中化滏恆、中化鑫寶兩家企業獲得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評定的「河北省綠色工廠」稱號。據悉,獲得「河北省綠色工廠」稱號的邯鄲市有5家企業上榜,其中磁縣2家。
  • 歐洲削減光伏補貼 太陽能製造商逐漸關閉在美工廠
    3月底,EvergreenSolar關閉了其在麻薩諸塞州Devens地區的一家太陽能製造廠,解僱了800名員工。現在,跟隨這家公司的步伐,SolonCorporation宣布將在今年10月關閉其在Tucson地區的光伏組件廠,解僱近65名員工。
  • 奧林巴斯深圳工廠停工 跨國公司何去何從
    最大的變化就是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份額的「斷崖式」下跌,由此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比如曾經為中國消費者大為稱道的松下、東芝等日本家電品牌。2015年1月30日,松下關閉了自己位於山東濟南的彩電工廠,這是2014年關閉上海工廠後松下在華的最後一家彩電工廠。儘管松下強調今後還將以貼牌代工方式在中國銷售松下彩電,但其中國加工廠的邊緣化態勢已經註定。
  • 一些輪胎代理商嚴重虧損
    這起案件的發生,也讓國內輪胎代理商的生存狀況浮出水面。同時,回款時間延長、運營費用增加,許多輪胎代理商出現較為嚴重的虧損。一些輪胎代理商只能想辦法借款求生,把房產及實物抵押貸款,甚至去借高利來維持生存。國內一家頗具規模的代理商向輪胎世界網透露,個別資金周轉困難的輪胎貿易公司,因不能按時還貸,隨時都有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 2011—2019年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全球排名前十企業變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從2011年到2019年,全球多晶矽產量由原先的24萬噸遞增至50.8萬噸。2019年,我國多晶矽產能達到45.2萬噸,並以34.2萬噸的產量位居全球首位,佔比達到67.3%。
  • 韓國OCI泰興工廠陷環保糾紛 防護距離存爭議
    奧喜埃一位內部高層陳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其合資方確為韓國OCI,只是當時以香港企業名義來註冊,但出資方都是韓方,其主要生產氫氧化鉀約10多萬噸,加上韓國等地的多家公司規模,OCI總的氫氧化鉀產能高達50萬噸,為世界第一。不過,奧喜埃公司負責人、當地環境部門分別向本報記者解釋稱,拆遷主要是從環境治理角度來考慮,目前正在與居民進行商議,並在妥善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