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如何變成賭博?

2020-10-10 信任酷

文丨能似水


借錢很常見。為了建立信任,借到錢,債務方會同意放款人使用重要的手段——法律。也就是,經過對方考慮,預判我說話算話,到時能按約定還錢,即便他錯付信任,還可以去告我,讓法律強制我「說話算話」。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卻發布了新規,修訂了民間借錢利率的保護方案。總體來講,降低了民間借貸司法保護的上限,「由過去的24%和36%,調整為15.4%」。


網易財經鄧新華老師對新規的解讀,《降低利率保護上限對經濟影響很大》,寫得非常好。看了他的文章後,分享一下我的觀點,當然,我主要是談新規對「信任」的影響。


這兩天恰好看到一篇短文也在談「信任」,題目是《信任是什麼?信任就是一場賭博!》,其中寫道:


小鳥對大樹信任,才敢停留棲息,

蒼鷹對天空信任,才敢直衝雲霄,

小魚對河流信任,才敢遊來遊去。


作者比喻用得挺好,但明顯類比錯誤。


人和人的信任,與「小鳥對大樹,蒼鷹對天空,小魚對河流」的信任截然不同。


人有意識,會思考,還會通過自由行動去和他人搭建信任


所以,人與人的信任並非是簡單的賭博。


最明顯的地方是借錢,特別是在借高利貸時。


債務方為了借到錢,得千方百計向對方證明自己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接受違約的懲罰等,以此獲取放款方的信任。


對放款方來說,如果對方還款能力不足,自己風險太大,就會提高貸款利率,對方同意這種約定,才會信任對方,借錢出去。


這就是高利貸。


不管是「高利貸」還是「低利貸」,都是借貸雙方,自願約定的借款合同,是最樸素的「說話算話」。也就是,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借了不還,我會告你。


有了法律武器,雙方借錢的信任,建立相對容易,也會更加穩固。

但是現代法律的詭異之處是,明明都是自願約定,達成相互信任之後才籤訂的合同,法律只保護《規定》的「正常」利率,超出部分,不予追回。


顯然,這會破壞,阻礙個體之間信任的搭建。


基於這種法律,即便債務人想通過高利率補償放款方的高風險,對方也會擔心他不按事先約定還款,從而放棄借錢給對方。


即便債務人坦誠表白,將來不會利用《新規》毀約,但誰又能保證你不會出爾反爾呢?


之前你要毀約,我還可以訴諸法律,以後你毀約,法律根本不支持我們之前的約定,我就很難信任你。


所以,防範高利貸的法律必然造成尷尬的局面。債務人想借更難借,放款人想放不敢放。


倘若法律一視同仁,所有合同的違約,不管利率高低,都按雙方的約定執行,借貸雙方建立信任,就容易得多。


如果法律偏袒自願約定中的某一方,增加好人耍賴的機會,把人們通過法律創造信任,保護信任的過程複雜化,就會增加建立信任的成本,更會摧毀建立信任的機會。


它甚至還會把信任變成一場賭博:我賭他不會用《新規》耍賴。如果對方耍賴,我就只能認栽。


你看,「賭」極大增加了雙方信任的風險。


信任是人們合作的前提。沒有信任,或者建立信任成本過高,都不利於市場的交換,個人的生活,更不利於社會的繁榮。


也只有堅守「自願約定」,定紛止爭的法律,才會讓人們相互之間建立信任更容易。


另外,說話算話,是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互動法則。如果法律不保護它,就值得商榷。


畢竟,法律既不能命令一個人長生不老,也不能規定放款方必須信任一個高風險的債務人,更不能強制所有人互相信任。


因為,信任自在人心。

(完)


信任前文:若發生戰爭,平民和川普的13個差距

信任酷推薦:文明的倒退:從「天下無賊」到「認賊作父」 (近500人投票,去看看你對「賊」的認識,是不是也錯了)


信任酷旨在幫助你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


人類不滅,"信任"永在。
你有遇到信任危機嗎?
你想贏得家人,朋友,老闆的信任嗎?
信任酷將為你提供:
豐富實用的信任案例,

可靠的信任理論體系,

專業的信任度參考,

助你贏得良好的信任。


本期知道「法律影響信任」,可增加自己的信任度。


更多信任度,可查看專輯「30個底層思維重塑你的信任度」。

相關焦點

  • 借錢給他人賭博,法律都不幫你
    一名周姓女子在村裡打牌的時候認識劉某,隨後劉某便經常與周某到郴州附近各處非法賭場打牌賭博,周某賭博輸光後,多次向劉某借錢。一個月內,周某就已向劉某借款十多萬元,劉某又曾將38000元通過手機銀行轉帳至周某老公的帳戶上。事後周某向劉某寫了一份11萬的借條。但是到了約定還款時間,周某卻以自己承包的一間小食堂賺錢再還為由拖延,於是劉某便提起了訴訟,要求周某歸還148000元。
  • 借錢賭博無力償還?男子向警方報警
    近日,男子曾某借錢參與賭博,結果輸光欠下3萬餘元債務。由於無力償還,曾某選擇向警方報警。香洲警方在查明事實真相後,對曾某及與曾某一起參與賭博行為的債主張某,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張某接聽電話後,聽說曾某說他「出千」,立刻就趕到派出所,將當日賭博的經過從頭到尾向民警作了詳細陳述,稱是見到曾某輸錢後才將3萬8千借給曾某翻本的。張某生怕有任何一處細節被他講漏,並再三強調自己賭博沒有「出千」。民警經過細緻調查,查明了案件的來龍去脈。原來,10月30日凌晨,曾某到前山某地參與他人的賭局,張某也在其中參與賭博。曾某輸掉隨身攜帶的現金後,急於翻本,遂向張某借錢繼續賭博。
  • 護士李某賭博成癮,與男子借錢發生性關係,事後生氣肢解男子
    人人皆知賭博危害,但依然有人深陷其中。出身廣西貧苦人家的女護士李某,家中老母有精神病史,下邊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家中老父出去打工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十分拮据,因村子裡極少有能考上大學的,李某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 女護士賭博成癮,找男子借錢發生性關係,事後越想越氣肢解男子
    女護士賭博成癮,找男子借錢發生性關係,事後越想越氣肢解男子李某來自廣西一戶貧窮的人家,母親有精神病史,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家中只有父親出去工作維持家中生計,生活過得很是拮据,而李某也是那個村子裡極少數能夠考上大學的女孩,靠著建檔立卡貧窮子女國家補助每學期
  • 老公親戚網絡賭博負債借錢,妻子要求出借條過分嗎
    【答疑】一、借錢時,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寫借條,要求合理且合法借條是雙方債權債務的直接體現。正所謂,親兄弟,明算帳。若是怕寫借條傷感情,那就不該開口借。實務當中,存在不少親戚好友之間因為錢的事鬧矛盾。債務人只想著自己借錢舒心,卻不讓債權人安心,世上哪有這麼美的事?二、賭債不合法,不受法律保護題主稱老公親哥是網絡賭博輸的錢,若是要借款用於清償賭債,那真的是大可不必。縱然債權人起訴要求欠債人還款,法院也不會支持。相反,還可舉報對方開設站點賭博,追究相應刑事責任(賭博的人可能被追究賭博罪,需個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願你們不會變成放羊的孩子——致賭博成癮的人
    原本是一個很完美的家庭,但卻因為他賭博成癮,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到處借錢…最終逼得妻離子散,妻子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女兒很懂事也很努力,如今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而他的兒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可能因為從小受到他的耳濡目染影響,去做所謂的「時時彩」走上了不歸路。
  • 賭徒輸得一無所有,為什麼還要借錢去賭?戒掉賭博才能走出困境
    賭徒的心裡不服輸,心理感覺能贏回來,跟吸菸差不多有癮,只要錢湊夠了就想博一把,朋友拉著去,知道輸得很慘了,他說讓去了不要玩每天給幾百費用我,但是每次去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輸完了總感覺是本錢不充足,又到處借錢想湊多一點再玩,也許真的一下單車變摩託贏個幾萬塊,但是只要你繼續玩遲早遲早是要輸進去的,試問一下只要你是經常愛玩的人哪個不是輸個幾十萬幾的。
  • 不能借錢給同事的四種情況,你知道幾個?
    一、同事借錢用於去賭博,只會縱容對方越借越多大家要明白一個借錢規則,只要是涉及到賭博性質的錢,是必須要拒絕對方,大家要明白參與賭博的人,對這樣的事情都是會上癮的,只會越堵越厲害,甚至是弄得自己傾家蕩產,這些同事借錢的目的,一般都是要翻本
  • 借錢的人注意了:「借錢不還」可能構成詐騙罪!
    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行為人的主觀意圖不同詐騙人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的故意,即行為人在借錢時就具有不歸還的意圖。詐騙罪以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因此,詐騙人「借錢」只是其虛構的幌子,主觀上根本沒有歸還的意圖。
  • 借錢的人注意了:「借錢不還」可能構成詐騙罪!
    區分行為人「借款不還」的性質,應充分考慮行為人借錢時的主觀故意、有無償還能力以及對所借款項的使用情況等綜合因素。至案發前,羅小兵歸還李興梅27.6萬元,其餘204.31萬元借款全部用於償還債務和賭博。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
  • 借錢的人注意:「借錢不還」可能構成詐騙罪!
    至案發前,羅小兵歸還李興梅27.6萬元,其餘204.31萬元借款全部用於償還債務和賭博。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  二、如何判斷行為人非法佔有的主觀意圖  在司法實踐中,很多借貸式詐騙的犯罪人在歸案後
  • 【案例】借錢的人注意:「借錢不還」可能構成詐騙罪!
    至案發前,羅小兵歸還李興梅27.6萬元,其餘204.31萬元借款全部用於償還債務和賭博。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詐騙罪以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因此,詐騙人「借錢」只是其虛構的幌子,主觀上根本沒有歸還的意圖。而正常的借貸人在借款時卻具有歸還的意思,往往只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債務不能及時歸還。
  • 經開區抓娃娃機變成抓香菸,遊戲就變成了賭博
    抓娃娃變成抓香菸,遊戲就變成了賭博    最近,幾個想打「擦邊球」的老闆涉嫌開設賭場罪被提起公訴    常報全媒體訊 商場裡的娃娃機想必很多人都玩過,裡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玩偶,投硬幣進去,就可以抓一次,是不少人消遣的選擇。
  • 【總第571期】以案釋法|借錢的人注意了:「借錢不還」可能構成詐騙...
    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行為人的主觀意圖不同詐騙人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的故意,即行為人在借錢時就具有不歸還的意圖。詐騙罪以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因此,詐騙人「借錢」只是其虛構的幌子,主觀上根本沒有歸還的意圖。
  • 朋友又來找你借錢?該不該借?看了你就明白!
    好朋友找你借錢,該不該借給他?借錢一直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每個人都會遇到借錢的事情,有的是自己的同學找你借,有的是自己的好朋友,找你借,有的甚至是自己的親戚,看著這層關係似乎是應該借給他,但畢竟是自己的錢,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怎麼捨得這麼容易就借給別人?我是不提倡借錢給朋友的人,有一句老話就是借了錢就沒有朋友做了,這句話說的是有道理的,在金錢面前有的人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 借錢的人注意了:「借錢不還」可能構成詐騙罪
    「借錢不還」型詐騙,即借貸式詐騙,是指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借貸的形式,騙取公私財物的詐騙方式。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詐騙罪以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因此,詐騙人「借錢」只是其虛構的幌子,主觀上根本沒有歸還的意圖。而正常的借貸人在借款時卻具有歸還的意思,往往只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債務不能及時歸還。
  • 資料夾 | 「借錢不還」型詐騙罪如何認定?與民間借貸有何區別?
    以工程資金需求為名向他人借款,並全部用於償還欠帳和賭博,到期無法償還借款,應認定為詐騙罪。 區分行為人「借款不還」的性質,應充分考慮行為人借錢時的主觀故意、有無償還能力以及對所借款項的使用情況等綜合因素。  公訴機關: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 玉林女護士殺人事件:被網絡賭博吞噬的人生
    她稱,自己因網絡賭博輸錢,找羅某借錢,但後者要求發生性關係,這令她覺得「很恥辱」,在殺害羅某之前,她曾多次自殺未遂。其辯護律師稱,羅某曾強行與李鳳萍發生性關係。但是,李所述的羅某的性侵行為,缺乏證據認定,司法機關也未能再作調查;她的言辭也存在諸多矛盾之處。踏入網絡賭博,令李鳳萍的人生急速墜落。判決書載明,李鳳萍共向網絡賭博平臺「幸運飛艇」投入290萬元。
  • 富人借錢去投資,窮人借錢去消費,作為普通人,你應該明白這些
    三是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但是他們借錢去炒股、買基金、買期貨,其本質就是借錢去賭博,正規的銀行機構是絕對不會借給他們錢的,於是他們轉向小額貸款。這些都是什麼人,要麼是窮人、要麼是賭徒,其實想想也是,但凡有正經工作的人,誰攢不下個萬把塊錢。
  • 借錢不還可能會構成詐騙!
    但如果借錢的人主觀上有非法佔有的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並且取得的財產數額達到了詐騙罪立案標準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構成詐騙罪。例如以工程資金需求為名向他人借款,並全部用於償還欠帳和賭博,到期無法償還借款,應認定為詐騙罪。區分欠債人「借款不還」的性質,應充分考慮借錢時的主觀故意、有無償還能力以及對所借款項的使用情況等綜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