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舉國關注,作為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的一次重大考驗,7月7日至10日舉行的高考,無疑是當前最令人矚目的社會熱點之一。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的高考全國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達到94.5萬,無論從落實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來看,還是從做好考試的組織保障來看,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從形勢上看,由於受重大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高考顯得尤為特殊,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以最嚴舉措做好高考工作,確保實現「平安高考」「陽光高考」「公平高考」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結合疫情實際情況,從防疫物資、考點設置、應急值守、環境保障等方面,因地制宜出臺了一攬子保障措施,為廣大考生營造健康、平安、溫馨的考試環境。
● 在護航高考這方面,首都北京的做法無疑讓人印象深刻。
01
完善高考疫情防控方案
作為國內一線城市,今年北京約有近5萬考生,為了確保高考的順利進行,讓考生們都能考出水平,全市上下都在往年常規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保障服務。
7月3日下午,市委書記蔡奇專程到海澱區檢查高考準備和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完善高考疫情防控方案,紮實抓好健康管理等。從人臉識別系統、體溫檢測、隔離通道、考場消殺等設施,到考點監控室、醫務室、備用考場、考務室等設置,再到每個考點增設「副主考」等做法,每一個細微暖心之處,都折射了北京堅持以考生為本,用心用情服務好這次大規模集體性活動的愛心擔當。
02
強化高考政策保障
除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外,在政策保障方面,北京也於7月2日及時發布了《關於做好2020年北京市高考組織保障工作的通告》,從夜間禁止產生噪聲施工作業、減少考點噪聲幹擾、部分公交線路繞行等熱點方面,進一步強化了更嚴格的管理措施,既有效排除了外界環境對考生的諸多幹擾和影響,為在京考生按下了「靜音鍵」,也回應了民眾的現實關切,體現了政府部門主動作為,真正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情懷。
03
社會暖心助考
從社會的層面看,每年高考期間,媒體總會報導許多關於計程車「愛心送考」、開闢綠色通道和各類志願者助人為樂、熱心服務高考的暖心故事。
筆者相信,在今年這個的特殊高考季,全市上下會有更多愛心人士行動起來,在不同的崗位上用各自的文明善舉,為保障高考工作而默默堅守、辛勤奉獻,助力廣大考生交出優異答卷。
文/李祥磊
圖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