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8日,和君商學面向企業家與青年人才,以「創新、轉型與升級」為主題,依循歸屬於和君商學院一貫的核心知識體系——「國勢+產業+管理+資本」,限時開放四堂課程。
本文是和君諮詢董事長、和君集團戰略性客戶顧問委員會主任王豐為全體學員帶來的主題為「大勢觀瀾2018與企業轉型」的課程分享。
王豐先生認為,在美國興盛和歐盟動蕩之時,中國應有定力,師於美國,從強健自身開始,培育內部市場健康發展,振興鄉村,加強教育,推動科技飛速發展的同事要振興中國文化,提高全民審美素質。做到這些,我們才算是迎來了真正的新周期、新時代!
口 述:王豐
編 輯:靜水流深
圖 片:站酷海洛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對內有戰略,對外有定力!
正如川普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強大」,美國正不顧一切上演「吸星大法」,力圖營造一種「萬事俱備」的超強經營環境。
然而,猶如中國曆朝的「勵志中興」時刻,階層的固化和利益集團的保守仍是阻礙歷史進步的絆腳石,不發生「南北戰爭」那樣的動蕩,美國是沒法解決自身發展矛盾的,此時的振興只是掩蓋矛盾、延緩危機而已!
美國的「一意孤行」必將在全球製造動蕩與混亂,「英國脫歐」後必會導致歐盟進一步解體,屠刀正向歐洲舉起。穩定歐洲、俄羅斯需要進一步「輸血」,中國是否有此意願和能力?
美國的興盛,有助於中國的興盛崛起。儘管美國申明中國為其競爭對手,但我們不能與美國為敵,反而應該師於美國,向美國學習!「國多財,則遠者來,地闢舉,則民留處」,集中力量降低體制運行成本,引導並培育內部市場健康發展,推動鄉村振興,這就是御外的最好策略。
中國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和中產階層,物有貴賤,民必爭之。破除資源和體制壟斷、推動供給端高質量發展,方能不貴「難得之貨」。對此,企業家當有所作為,致力於普惠的、大眾的、創新的需求,為中國普通大眾的未來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立規矩,抓實訓!
實體經濟由於供求矛盾問題必然存在周期性,金融業應該服務於平抑周期穩定市場,而不是推波助瀾追漲殺跌,經濟危機都始於金融業的貪婪和無序擴張。發展是硬道理,必然導致體制不健全與監管缺失,中國金融業成為了製造不平衡不充分的源頭。
面向未來,一方面要利用新科技提升壟斷的運營效率和外部性,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樹立規矩,「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的時代過去了,但資本市場的春天將來了……
以「基建+世界工廠」模式的增長紅利已基本耗盡,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升級到新的軌道。
「自足循環+中國創造」理應成為未來的模式,由於人口因素這一任務十分緊迫,一方面必須通過體制優勢集中解決「自給自足」中的薄弱環節,另一方面必須給市場以充分的活力,讓各種競爭力量野蠻生長,讓市場力量成就「中國創造」。
中國教育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是銳意進取,還是克守成規,這確實一個重要的問題。少年強則國越強,應如當年推行「掃除文盲」、「希望工程」一樣,國家應集中力量推行一些適應未來的教育工程,讓全體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參與進來,讓民間提供多元的供給,提升人口素質這是最好的投資。
創新總是帶有破壞性的,也往往從灰色的邊緣地帶誕生,社會對此沒有一定的寬容度就會扼殺一切創新,那「規訓」就將成為教條,「權力」就將肆掠,「油膩」就將當道,「危機」終將爆發!
科技賦能,人文賦魂
「新周期」的提法是不適宜的。中國經濟在一定時期內仍是L型,新舊動能的轉換不能鼓吹周期擴張老路,這只會激發新一輪基建投資「加槓桿」衝動,推高社會邊際成本;
新動能必須是發育能夠帶來社會邊際成本下降的新經濟。把茅臺炒到「天價」、市值過萬億,不是什麼價值投資勝利,實是資本市場資源錯配的悲哀。
「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原是人體自覺系統,將面臨一次「智能革命」,從個體感知逐步發展到共享感知、替代感知,這是一場感官信息的連結盛宴,全面重塑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5G最大的改變就是實現從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走向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實現萬物互聯,推動社會發展。5G的誕生,將進一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推動一場新的產業革命,「智能+」時代就要到來!
「王者榮耀、吃雞、百萬答題、二次元的文化……」被批評打壓,要批判的不應是這些事物本身,而是文化沒有振興造成精神生活匱乏而引發的「娛樂至死」。
科技極大地提升了感官的物質刺激,具有成癮性,如果缺乏人文關懷和健康的精神指引,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科技病」。中國文化必須振興,影視、文學、藝術等必須連結智能科技,來一次文化大繁榮。人民缺乏「審美」能力,何來追求美好生活?!
2018年大勢觀瀾:
無問彷徨,只問立心
2018年是中國人的立心時刻!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們之間的鬥爭是生死鬥爭。」
毛澤東《心之力》:「故吾輩任重而道遠,若能立此大心,聚愛成行,則此熒熒之光必點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翻天覆地,扭轉乾坤。」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沒有人能在40年前預判到今日之中國。改革開放讓10億中國人參與到一場「與世界生產力競爭」的賽跑當中,造就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十億人口」級別的統一經濟循環圈。
我們的勤奮、艱忍、好學、包容讓我們在這場賽跑中成為了領先者。繼續向前跑,如何治理和發展這麼一個超級經濟體已沒有先例。
今年又逢戊戌之年,120年前的戊戌譚嗣同以一死為中國革命「立心」,十九大提出了「強起來」之心,今年必將推出一系列的新政立起這顆「強心」。「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開放包容、經濟繁榮、文化多元」鑄就了一個舉世嚮往的唐朝。
未來之中國,理應因包容而自信,因自信而開放,因開放而吐故納新,因吐故納新而生生不息,因生生不息而雄踞於世;未來之中國人,理應敬畏而內省,因內省而修身,因修身而進德,因進德而致良知。這樣,我們就一定能迎來一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政通人和」的新時代!
未來會這樣嗎?!但問「立心」處……
1.一場財富分化運動正在上演,99%的人卻渾然不知
2.30年來首次,華為全公開!這事對任正非有多重要?
3.所有隕落的企業,都犯了同一個錯誤
4.25天燒了1.5億!戴琨親述優信瓜子對決內幕
5.給你講個笑話,我是創業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