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的學者王豐解讀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的...

2020-12-13 中國新聞出版網

《蔣介石心傳》出版,「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的學者王豐解讀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的艱難自保
現代出版社 毛崑崙

  關於蔣介石研究極有創新性的系列作品《蔣介石心傳》,從不同時間段、不同側面全面還原了蔣介石的人生際遇與心靈歷程。作者王豐是臺灣對蔣氏家族研究極有影響力的權威學者,「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他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關於蔣氏家族的私密檔案(這些檔案來自中國臺灣高層,甚至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隱秘渠道),對這些檔案的開掘與解讀,為我們勾勒出一個與往認知不同的、別開生面的蔣介石印象。一些個中機密內幕,讓人為之瞠目結舌。本書是《蔣介石心傳》系列的第一部,圍繞美國與蔣介石複雜的博弈關係,解讀了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內外交迫處境中艱難自保的境遇。

自中國臺灣高層,甚至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隱秘渠道的機要檔案

  史迪威與蔣介石對中國軍隊的指揮權之爭、蔣經國被美國記者毆辱事件、孫立人「政變」謎案、蒙古國「入聯」事件、震驚輿論界的臺灣「劉自然」事件,到蔣介石企圖「反攻大陸」的「國光計劃」的未果、秘密研製核彈計劃的折戟……通過來自中國臺灣高層,甚至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隱秘渠道的檔案解讀,披露這一切的背後,蔣介石與美國明裡合作,暗裡掰手腕的歷史事實。

多位中國近現代史重量級人物的親身講述

  本書的內容的另一大特色就在於,通過多位中國近現代史重量級人物親身講述,還原歷史的秘辛。比如,蔣介石次子蔣緯國曾在回憶錄中講了一段往事,形容蔣介石內心承受的壓力。蔣緯國說:「我小時候起,就常常聽到父親的長嘯!有時他是在臥房,有時則在浴室,常常持續5秒鐘以上。我想,這就是他在心頭壓力極重的情況下,以大叫來紓解鬱悶。除此之外,他還能把心頭壓力向誰訴說!」
再如,國民黨情報骨幹、曾任軍統局代局長的唐縱,曾回憶說,在抗戰時期,作為國民黨「皇太子」的蔣經國竟然遭到過美國記者的毆辱。而這份恥辱,在多年之後,在震驚世界的臺灣「劉自然事件」中,被蔣經國找到了洗刷的機會。

美國對蔣介石的殺意從未斷絕

  「藍鯨行動」——這樣一個平和的行動名稱,背後卻隱藏著無限的殺意。美國在扶持蔣介石的同時,這種殺意時隱時現,從未斷絕。「藍鯨行動」也只是掀開了美蔣之爭歷史大劇的一角帷幕。肉毒桿菌毒素毒殺;製造人為空難使蔣介石座機撞上喜馬拉雅山;狙擊手持遠距離步槍狙殺;放置炸彈在必經之地趁其不備時炸死;組織反蔣青年軍官近距離擊殺……史迪威與蔣介石1942年至1944年間的惡鬥時期,這一系列的行刺殺計劃,即使多年之後仍猶如噩夢般不時浮現在蔣介石及其家人的腦海與記憶深處,令其午夜夢回時分驚醒之後全身冷汗直冒,誠惶誠恐。而一旦美國與蔣介石發生分歧時,殺蔣,就成為美國揮之不去的一個解決問題的選項。

國民黨內詭譎的政治生態深入講述

  就在1950年春季,蔣介石警覺到情勢對他極為不利,情報顯示孫立人與美國人之間有不同尋常的勾搭,唯恐演變成一場悲劇性災難,甚至危及蔣氏父子性命。蔣介石被迫打出從不曾使用的一張王牌,利用剛從美國回到他懷抱的妻子宋美齡的影響力,發動孔宋家族的兩大代表人物孔祥熙、宋子文,緊急伸出援手。而在解決完事件後,蔣介石卻卸磨殺驢,不僅開除了宋子文、孔祥熙黨籍,還逼著孔祥熙把曾經吞沒的錢給吐出來!島內政治生態詭譎難測若斯。

反攻大陸計劃,秘研核武器……蔣介石執念終折戟

  對於「反攻大陸」計劃,「秘研核武器」……這些1949年之後臺灣的重大歷史事件,始終被蒙上一層若有若無的面紗,讓人慾探其究竟而不得。而美蔣之間的博弈,使得這些歷史事件更為撲朔迷離,本書通過對相關檔案資料的抽絲剝繭般的梳理和解讀,還原出複雜而令人咋舌的歷史真相。

王豐,「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

  王豐,臺灣著名傳記作家,「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蔣介石家族研究權威學者。歷任臺灣多家報社採訪記者;《時報周刊》《商業周刊》《TVBS周刊》《新新聞周報》等雜誌執行副總編輯及總編輯。兩岸三地電視節目民國歷史嘉賓及評論員,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天涯共此時•臺海記憶》等節目評論員與嘉賓。受國臺辦邀請,參加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與閱兵式。
  作品有《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宋美齡的美麗與哀愁》《蔣家恩仇錄》《蔣經國愛情檔案》《蔣介石健康長壽一百招》《蔣介石死亡之謎》《宋美齡的臺灣故事》等。

相關焦點

  • 國民黨敗退臺灣時,蔣介石帶走了多少黃金?
    1949年,蔣介石帶領國民黨開始退守臺灣,在撤退時帶走了大量的黃金,那麼究竟帶走了多少呢?數量之大,就連臺灣學者李敖都曾放話直言:對不起大陸同胞。蔣介石退守臺灣一事,早就有了謀劃。他知道國民黨敗局已定,提前就給自己找了後路。當時陳誠是蔣介石的心腹,任臺灣省主席,蔣介石屢次聯繫陳誠,讓他在那邊做好準備。有了地方之後,蔣介石開始搶人。
  •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在經過三大戰役之後,特別是淮海戰役之後,蔣介石的精銳基本被全殲,因此導致他人生第三次下臺,由李宗仁擔任總統,蔣介石擔任總裁,而此時的蔣介石知道憑一條長江是擋不住中共的,不管怎麼樣他還是想式一式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三人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隨著人民解放軍的勢如破竹,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中國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軍必將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此時的蔣介石深知國民黨的敗局一定,於是決定退守臺灣。不過,蔣介石在1949年敗退臺灣時,不僅把那些收斂來的錢財都帶去了臺灣。
  • 蔣介石敗退後,到底有多少真金白銀被帶到了臺灣?
    1949年,隨著解放軍的高歌猛進,國民黨的節節敗退,蔣介石意識到國民黨的敗亡已經成定局,他開始為以後做打算,開始將大陸的人才和金銀珠寶運往臺灣。1942年2月初的一天,在香港的蔣介石親信俞鴻鈞接到了蔣介石的命令,讓他把國庫裡的黃金提前秘密運往臺灣,因為這時的蔣介石已經意識到李宗仁會把這些黃金作為「和談」談判的條件。2月18,這些黃金被一箱一箱運送到了軍艦上,倆天后軍艦到達了臺灣基隆港,然後被當時的臺灣省主席陳誠的安排下,放進了臺灣銀行的保險庫中。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經過一系列戰爭的洗禮,蔣介石的十三太保結局迥異,尤其是1949年後,十三太保中有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還有兩人早逝。那麼,作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呢?第一,劉健群劉健群屬於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不過他的這個黃埔嫡系有點與眾不同,他不是黃埔學生,而是黃埔總教官何應欽的機要秘書。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尤其是在1949年4月,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之後,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攻破了南京政府,南京得到了徹底解放。緊接著,接解放軍又南下。總之在整個解放戰場上,解放軍是勢如破竹,國民黨軍是兵敗如山倒。1949年12月,蔣介石率領殘部,倉皇逃到了臺灣。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開始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
  •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命人去大陸接一個漂亮女人,她是誰?
    1946年3月17日下午,國民黨軍統局頭子戴笠乘飛機從北平途經青島飛往上海時,因飛機遭遇雷雨天氣,在距離板橋鎮大約十公裡處的馬鞍山撞山,機毀人亡。從北伐戰爭初期,戴笠就開始幫助蔣介石打天下,定天下,管天下,蔣介石能夠統一,戴笠功不可沒,戴笠領導的軍統局,負責監管全國官員,大小軍閥,負責刺殺蔣介石政敵,及抹除一些對蔣介石施政有意見的反對者。蔣介石在敗退臺灣之前,曾說: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周恩來總理曾說:戴笠之死,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 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為什麼要清洗黃埔系將領?
    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一個又一個的省份相繼解放,國民黨終於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1949年底蔣介石從成都飛往臺灣,在臺灣度過了最後餘生。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此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尤其是在1949年4月,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之後,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攻破了南京政府,南京得到了徹底解放。緊接著,接解放軍又南下。總之在整個解放戰場上,解放軍是勢如破竹,國民黨軍是兵敗如山倒。1949年12月,蔣介石率領殘部,倉惶逃到了臺灣。
  •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沒有回臺北而是去了這個地方,原因太荒唐
    大家都知道1949年,蔣介石因無力反抗共產黨軍隊而不得不敗退臺灣。按理來說,蔣介石應該直接去往臺北,但是他的專機先是停在了距離臺灣不遠的澎湖,到臺灣後也是直接去了高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時已去職在香港逗留的蔣介石的親信俞鴻鈞,突然接到蔣介石從溪口拍來的電報,要他想方設法將國庫中的黃金提出來秘密送到臺灣,並叮囑再三:「千萬要守秘密!」因為他們早已預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庫存黃金作為「和談」的條件之一。
  • 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在蔣介石逃往臺灣前到了美國,結局如何?
    蔣宋聯姻後孔祥熙投奔蔣介石。 孔祥熙投奔蔣介石後官運亨通,孔祥熙自幼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而且又是蔣介石迎娶宋美齡的關鍵人物,因此蔣介石對孔祥熙非常器重。蔣介石曾經在日記中提到孔祥熙,說他是一個忠厚老實之人,自己對他特別信任。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孔祥熙和平處理西安事變的動機更令蔣介石對他深信不疑。
  • 假如當年臺灣失守,蔣介石有沒有為自己安排後路?
    解放戰爭中,隨著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勝利結束,國民黨主力軍隊基本被消滅殆盡,眼看大勢已去的蔣介石開始為撤退做準備,1949年12月蔣介石正式敗退臺灣。退居臺灣後,國民黨軍隊加強了臺灣的軍事防禦工事,依靠大陸和臺灣之間的天險臺灣海峽作為抵抗解放軍進攻的屏障。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還剩下多少軍事力量?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蔣介石在當時能夠成為民國時期的統帥,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妻子宋美齡。我們仔細想一想蔣介石的經歷,蔣介石一開始就是中國革命黨裡面的一個非常普通的成員,當時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革命黨來阻止袁世凱的時候,蔣介石幫著了孫中山先生建立起了民國政府,但是這個時候的蔣介石也還是一個普通的成員。
  • 蔣介石創造中國臺灣經濟奇蹟史(下)
    蔣介石以改善「社會福利」為贏取「民心」的方法,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孫中山主張將由於社會發展所增益的地價「歸公」,但是,他並未提出具體辦法,因此無法可依,無律可循。臺灣當局提出徵地「土地增值稅」,這就為解決「漲價歸公」找到了具體可行的辦法。蔣介石對此高度肯定。1967年6月7日,他研究中國稅收史後,在日記中寫道:「總理當時所說的地價稅,餘以為即今日之增值稅。
  • 揭蔣介石百萬黃金運臺之謎 鼓浪嶼輾轉臺灣
    [楊青對話王豐] 老蔣運黃金意在打仗問:運到臺灣的黃金總量是357萬兩,這是從哪裡來?答:吳嵩慶兒子吳興鏞寫了一本書估算運臺黃金總量等,大概有800萬兩。其實在8月,蔣介石已讓部屬在深夜時把黃金運到艦艇上,鼓浪嶼中國銀行地下金庫已經沒有黃金。C 「黃金船」沉沒之謎64年前的除夕前夜,有一艘「太平輪」的大船搭載著一群為逃離戰亂、去臺灣尋找「後半生太平歲月」的人。
  • 蔣介石敗退臺灣前,派哪位心腹主政臺灣?他是黃埔系二號人物
    解放戰爭蔣介石以黃埔起家,許多黃埔系的將領都會稱他一聲「校長」。在眾多黃埔系將領中,蔣介石最信任的人無疑是陳誠了,他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也正是這一戰,陳誠才真正受到蔣介石的青睞。1927年寧漢分流,一直提攜陳誠的鄧演達站在了蔣介石的對立面,而陳誠卻選擇了蔣介石。至此之後, 陳誠和蔣介石的命運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蔣介石第一次下野時,陳誠也受到了牽連,被何應欽免去要職。
  • 臺北草山行館官邸,蔣介石宋美齡敗退臺灣後的第一居所
    草山行館位於臺北市近郊北投區湖底路,陽明山公園第一停車場旁。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草山行館為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招待所。1920年,裕仁訪問臺灣,為迎接這位日後天皇特建造了這處別墅。1949年12月,國民黨政府遷臺。12月10日,蔣介石、宋美齡抵達臺北後,第一個晚上就住進了草山行館。
  • 找尋蔣介石的楊天石:蔣氏父子一開始就堅決反對「臺獨」
    在蔣介石日記未公開前,《蔣介石日記類抄》一直是中國大陸學者的重要研究資料。他非常重視這次意外發現的蔣介石檔案,2002年據此寫出《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這是楊天石首部研究蔣介石的專著,其中披露的史實很多都是第一次公布,比如蔣介石早年在「天理」和「人慾」 之間的掙扎、加入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經過、1923年作為孫逸仙軍事代表團團長的蘇聯之行、盧溝橋事變前的對日謀略等。
  • 「黃埔三傑」賀衷寒,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他的最終結局如何?
    1924年,得知黃埔軍校成立後賀衷寒格外興奮,第一時間乘坐輪船由上海前往廣州,參加黃埔軍校的招生考試。賀衷寒到廣州時已經錯過了黃埔軍校的招生時間,不過他的文化功底深厚,趕緊給當時負責招生的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寫了一封類似自薦信的材料,材料中闡明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廖仲愷看後非常欣賞賀衷寒的才華,特意允許賀衷寒等人複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