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心傳》出版,「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的學者王豐解讀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的艱難自保
現代出版社 毛崑崙
關於蔣介石研究極有創新性的系列作品《蔣介石心傳》,從不同時間段、不同側面全面還原了蔣介石的人生際遇與心靈歷程。作者王豐是臺灣對蔣氏家族研究極有影響力的權威學者,「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他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關於蔣氏家族的私密檔案(這些檔案來自中國臺灣高層,甚至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隱秘渠道),對這些檔案的開掘與解讀,為我們勾勒出一個與往認知不同的、別開生面的蔣介石印象。一些個中機密內幕,讓人為之瞠目結舌。本書是《蔣介石心傳》系列的第一部,圍繞美國與蔣介石複雜的博弈關係,解讀了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內外交迫處境中艱難自保的境遇。
自中國臺灣高層,甚至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隱秘渠道的機要檔案
史迪威與蔣介石對中國軍隊的指揮權之爭、蔣經國被美國記者毆辱事件、孫立人「政變」謎案、蒙古國「入聯」事件、震驚輿論界的臺灣「劉自然」事件,到蔣介石企圖「反攻大陸」的「國光計劃」的未果、秘密研製核彈計劃的折戟……通過來自中國臺灣高層,甚至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隱秘渠道的檔案解讀,披露這一切的背後,蔣介石與美國明裡合作,暗裡掰手腕的歷史事實。
多位中國近現代史重量級人物的親身講述
本書的內容的另一大特色就在於,通過多位中國近現代史重量級人物親身講述,還原歷史的秘辛。比如,蔣介石次子蔣緯國曾在回憶錄中講了一段往事,形容蔣介石內心承受的壓力。蔣緯國說:「我小時候起,就常常聽到父親的長嘯!有時他是在臥房,有時則在浴室,常常持續5秒鐘以上。我想,這就是他在心頭壓力極重的情況下,以大叫來紓解鬱悶。除此之外,他還能把心頭壓力向誰訴說!」
再如,國民黨情報骨幹、曾任軍統局代局長的唐縱,曾回憶說,在抗戰時期,作為國民黨「皇太子」的蔣經國竟然遭到過美國記者的毆辱。而這份恥辱,在多年之後,在震驚世界的臺灣「劉自然事件」中,被蔣經國找到了洗刷的機會。
美國對蔣介石的殺意從未斷絕
「藍鯨行動」——這樣一個平和的行動名稱,背後卻隱藏著無限的殺意。美國在扶持蔣介石的同時,這種殺意時隱時現,從未斷絕。「藍鯨行動」也只是掀開了美蔣之爭歷史大劇的一角帷幕。肉毒桿菌毒素毒殺;製造人為空難使蔣介石座機撞上喜馬拉雅山;狙擊手持遠距離步槍狙殺;放置炸彈在必經之地趁其不備時炸死;組織反蔣青年軍官近距離擊殺……史迪威與蔣介石1942年至1944年間的惡鬥時期,這一系列的行刺殺計劃,即使多年之後仍猶如噩夢般不時浮現在蔣介石及其家人的腦海與記憶深處,令其午夜夢回時分驚醒之後全身冷汗直冒,誠惶誠恐。而一旦美國與蔣介石發生分歧時,殺蔣,就成為美國揮之不去的一個解決問題的選項。
國民黨內詭譎的政治生態深入講述
就在1950年春季,蔣介石警覺到情勢對他極為不利,情報顯示孫立人與美國人之間有不同尋常的勾搭,唯恐演變成一場悲劇性災難,甚至危及蔣氏父子性命。蔣介石被迫打出從不曾使用的一張王牌,利用剛從美國回到他懷抱的妻子宋美齡的影響力,發動孔宋家族的兩大代表人物孔祥熙、宋子文,緊急伸出援手。而在解決完事件後,蔣介石卻卸磨殺驢,不僅開除了宋子文、孔祥熙黨籍,還逼著孔祥熙把曾經吞沒的錢給吐出來!島內政治生態詭譎難測若斯。
反攻大陸計劃,秘研核武器……蔣介石執念終折戟
對於「反攻大陸」計劃,「秘研核武器」……這些1949年之後臺灣的重大歷史事件,始終被蒙上一層若有若無的面紗,讓人慾探其究竟而不得。而美蔣之間的博弈,使得這些歷史事件更為撲朔迷離,本書通過對相關檔案資料的抽絲剝繭般的梳理和解讀,還原出複雜而令人咋舌的歷史真相。
王豐,「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
王豐,臺灣著名傳記作家,「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蔣介石家族研究權威學者。歷任臺灣多家報社採訪記者;《時報周刊》《商業周刊》《TVBS周刊》《新新聞周報》等雜誌執行副總編輯及總編輯。兩岸三地電視節目民國歷史嘉賓及評論員,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天涯共此時•臺海記憶》等節目評論員與嘉賓。受國臺辦邀請,參加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與閱兵式。
作品有《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宋美齡的美麗與哀愁》《蔣家恩仇錄》《蔣經國愛情檔案》《蔣介石健康長壽一百招》《蔣介石死亡之謎》《宋美齡的臺灣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