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將設樹木醫院 樹醫生走紅(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臺灣將設樹木醫院 樹醫生走紅(圖)

2015-03-13 08:39:54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2015年03月13日 08:3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

)

    大樹成為景點 臺東池上鄉田間小道的行道樹成為風景,吸引各地遊客來此騎行度假。

  草木無言,無論是鄉村還是都市,只要有新的建設,最先被犧牲掉的就是樹,仿佛樹毫無價值。只有等到水土流失、空氣汙染、景觀破碎時,人們才會回頭想到樹是地球之肺的珍貴,但10年樹木,追悔莫及。

  保護樹木的呼聲在臺灣已喊了多年,還有民間團體發起各種護樹活動,有人面對建築工地的電鋸日夜守在樹上。只是,民間的力量仍然微弱,毀樹消息不斷從各地傳來:臺南芒果樹林被砍,南投路邊上千棵樟樹被水泥封死,臺北建築工地的老樹朝不保夕……有識之士指出,只有法規加專業,才能救樹木之即倒。

  臺灣雖有《森林法》,但只保護山區森林,鄉村、城市的樹木保護無規可依,比如臺南芒果樹林被毀,雖然批評聲不斷,市長也表「震怒」,也只能給玉井區區長記過一次後,不了了之。此外,樹木管理單位不一,責權不清。「農委會」管森林,城市行道樹由公園路燈管理處主管,老樹又歸文化局管,但文化局的上級單位卻沒有管樹的權限,一旦民間護樹團體與開發商或政府工程產生爭議,往往曠日持久難有了斷,不僅引起社會紛爭,也令不少老樹最後還是命喪工地。

  因此,曾任臺「環保署副署長」的「立委」邱文彥提案修法,目前已初審過關,他希望在今年通過。如果新規通過,將來臺灣不管是都市還是鄉村,只要是公告受保護的樹木,都要原地保留,如需要移植,必須公開讓居民參與,並召開樹木保護審議會通過,如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砍伐、移植甚至修剪破壞樹木,可處12萬元(新臺幣,下同)至60萬元罰款。

  雖說原地保留是原則,但樹也難免要為建設讓路,一旦需要移植或者護理,專業便顯現出重要性。原臺北松山煙廠因建設於去年4月移樹,結果樹死了一半,引發護樹聯盟新一輪抗議。專業人士指出,4月老樹發芽,正需營養,此時移樹傷根,難免傷其元氣,難以回天。

  為避免無知傷樹,臺「農委會」宣布今年上半年將成立首家「樹木醫院」,持證上崗的樹醫生才能替樹修剪、除蟲、移植。樹醫生待遇不錯,起薪最少4萬元,但人才奇缺,去年舉辦首次證書考核,只有7人過關,現在全臺灣僅有11位合格的樹醫生。此前,「農委會」成立了「樹木醫學中心」,在網上開辦「問診」業務,雖然能提供諮詢與診斷,但也因人手不足不能派人到場解決問題。因此,當臺東那棵因為與金城武一同入境而出名的金城武樹被颱風吹倒後,還要從日本請來專業人士救樹。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在植樹節栽的樟樹遲遲長不大,也是請日本樹醫到場鬆土、填有機物改變土壤結構後才解決了問題。

  「農委會」認為臺灣的樹醫培養起步已晚,落後於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地區10年,此次一定要辦好樹木醫院,建立樹醫隊伍,將來在全臺各地設立「樹木健檢中心」,有需要者只要打個電話掛號交費,樹醫就會上門,解決樹木的疑難雜症。如遇到護樹與建設的衝突,須由樹醫出面評估樹木能否移植、移植何地,並負責移植的監督與護理。邰文欣 文/圖

相關焦點

  • 臺灣將設樹木醫院 樹醫生走紅
    原標題:臺灣將設樹木醫院 樹醫生走紅 臺東池上鄉田間小道的行道樹成為風景,吸引各地遊客來此騎行度假。 草木無言,無論是鄉村還是都市,只要有新的建設,最先被犧牲掉的就是樹,仿佛樹毫無價值。只有等到水土流失、空氣汙染、景觀破碎時,人們才會回頭想到樹是地球之肺的珍貴,但10年樹木,追悔莫及。
  • 臺灣未來修剪樹木也要考證照 最快明年施行(圖)
    原標題:臺灣未來修剪樹木也要考證照 最快明年施行(圖) 臺灣未來修剪樹木也要考證照,最快明年施行(《聯合報》圖)   臺灣樹木不當移植事件頻傳,養護樹木也成為一門學問。臺灣「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3)初審通過修正草案,建立樹醫制度,以後修樹業務,須具林業、園藝等相關專業技師資格才可承攬,最快明年初就會配合辦理官方考照。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提案修訂法規的國民黨「立委「邱文彥表示,目前相關法規僅對山林樹木進行保育,但平地都市與非都市計劃地區的樹木,卻沒有適當的管理機制,導致不當修剪與樹倒事件頻傳,修訂通過後可提升都市樹木保護質量。
  • 給樹看病的醫生,卻被樹治癒了一生
    文|李婷婷編輯|柏櫟樹木醫 43歲的詹鳳春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世界上最愉快、最幸福的工作之一,因為她的工作對象是樹。這位全臺灣地區僅有的擁有日本「樹木醫」執照的女士每天都雀躍地出門和她的樹朋友見面。當然,大部分樹都愛好和平,它們唯一的願望就是伸展枝葉,努力開花,「樹是最愛漂亮的生物,它很無私地讓人家去欣賞它,就很傻啊。」 和樹打了17年交道,詹鳳春已經相當摸得清樹的脾性。作為樹木醫,她常常需要給樹診斷——用木槌敲一敲,拿類似於醫院的聽診器聽聽,有時還要給樹量體溫——那些被她觸摸的樹也會敏感,「樹也有很多神經啊,你手只要伸進裡面,它就開始緊張啊。」
  • 「樹木銀行」出手相救 臺灣百歲榕樹長出綠葉(圖)
    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3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去年因蘇迪羅、杜鵑兩個強臺侵襲,臺灣彰化縣溪湖鎮西溪裡一棵老榕樹被連根拔起,「廣田樹木銀行」伸出援手派大吊車來救樹,如今該棵百年老榕樹重新長出綠葉,欣欣向榮,在種苗場內與另一棵百歲「茄苳榕」作伴。「光救這棵樹,董事長就花了十多萬元(新臺幣,下同)。」
  • 註冊攀樹師日薪上萬元 亮絕活觀眾大開眼界(圖)
    註冊攀樹師日薪上萬元 亮絕活觀眾大開眼界(圖) 2008年12月28日 14:26 來源:羊城晚報 昨天,香港攀樹師來到中山古鎮,展示「樹木醫生」和「樹木偵探」的絕活,觀眾直呼大開眼界。
  • 臺灣火車翻車事故原因查明 因樹木腐朽自然墜落
    4月28日,在臺灣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來自青島的李仙榮在病房中接受治療。新華社發  臺灣當局「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8日下午在嘉義舉行記者會,宣布經專家勘察,27日發生的阿里山小火車翻車事故無人為疏失因素,是樹木腐朽自然斷裂導致。
  • 臺灣醫院是如何給醫生定工資標準的?
    現在,薪酬設計理念在醫院裡是複雜的,但在全世界歐美進步的國家醫生薪資都是較高的,不幸的是,在東方的國家,尤其是臺灣與中國一樣,醫生很難受到尊重,也很難接受醫生要錢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有必要弄清醫生的價值所在。
  • 「綠大褂」樹木醫生大有可為!北京樹木醫學研究會成立
    北京的「樹木醫生」們有組織了!日前北京樹木醫學研究會成立大會即第一次會員大會在中國插花藝術博物館舉行,首批有36家單位會員和200多名個人會員申報入會,「樹木醫生」們將引領園林綠化步入植物醫學新領域。據悉,北京樹木醫學研究會的成立將為政府、科研單位、企業和個人搭建起樹木醫學的相關領域的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建立樹木醫生制度,培養高素質樹木醫學專業人才,為樹木醫療機構(樹木醫院)的建立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為首都樹木健康管理提供支撐,為首都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目前,北京樹木醫學研究會已有第一批單位會員36家,個人會員200多人申報入會。
  • 對接臺灣健保 蘇州明基醫院設「臺商門診」
    中新網蘇州12月19日電(黃梅)「蘇州有30多萬的臺籍就醫人口,因之前沒有合適的臺籍醫保產品,一些臺商生病後會選擇返島就醫」,如今,這一問題將得到解決。19日,蘇州明基醫院正式對外營業,其專設的「臺商門診」,將為蘇州以及長三角地區的臺商就醫帶來便利。
  • 沒爬過樹不知敬畏大自然?臺灣高校教學生攀樹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係為了讓學生親近樹木、體驗自然、尊敬環境,邀請專業團隊到校指導該系大一及大二120餘名學生學習低風險的繩索攀樹。學生藉助繩索攀樹。臺灣《聯合報》/臺灣南華大學供圖校方表示,樹藝學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並有大專院校納入課程。樹藝學中,攀樹是最具挑戰的專業活動。助理教授方芷君表示,臺灣少子化使得學生長時間受到家庭的「過度保護」,不像早年學生兒時有爬樹經驗,對於環境保護與親近自然的態度更是無法相比。
  • 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暖心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
    在大家的眼中,醫生是高尚的職業。妙手仁心、華佗再世……人們對醫生的讚美不勝枚舉。不少醫生憑藉著醫術和醫德流芳百世,他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心系患者。 近日,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畫的一幅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
  • 沒有大樹就沒有歷史 保護樹木臺灣愛「小題大做」
    東南網3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3月12日是植樹節,與大陸一樣,臺灣各處也忙著植樹造林。他們在植樹造林的同時,對現有樹木的保護也非常重視,甚至近乎「小題大做」。與大陸有所不同,臺灣人在樹木保護方面的理念更為細緻,對樹木身上所積澱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很是看重。
  • 臺灣醫生下月東莞坐診 掛號費200元
    持臺灣地區行醫執照的醫生,在大陸行醫將成為現實。記者昨日了解到,《臺灣地區醫師在大陸短期行醫管理規定》實行後,東莞瑪麗亞婦產醫院將開設首個臺灣門診,首個持臺灣地區行醫執照的將從4月起在我市坐診。  瑪麗亞婦產醫院首次引進臺醫  從去年3月1日開始,我國《臺灣地區醫師在大陸短期行醫管理規定》已正式實行,臺灣地區的醫生在大陸執業將成為現實。記者昨日獲悉,東莞瑪麗亞婦產醫院將飲頭啖湯,在東莞首次引進臺灣醫生。  「我們一直在籌建臺灣門診,現正在著手申辦相關手續。」
  • 東莞臺心醫院獲得醫保資格 逾20位臺灣醫生入駐
    南都記者 陳奕啟 攝    預計12月26日試業,逾20位臺灣醫生將入駐  臺灣來的醫生在醫生隊伍佔20%,大約有20多個。  臺心醫院已經確認獲得醫保資格,可能在開業一個月左右正式使用;同時在臺心醫院就醫的臺灣人,可以由醫院幫忙報臺灣健保體系報銷。
  • (港澳臺·香港故事)香港「樹醫生」李國文:治癒樹,被樹治癒
    新華社香港12月13日電 題:香港「樹醫生」李國文:治癒樹,被樹治癒 新華社記者洪雪華 2009年的一天,一群人聚集在香港觀塘瑪麗諾書院裡一棵樹齡70多年的南洋杉前,一遍又一遍地喊著「反對砍樹」的口號。
  • 《樹的秘密語言》:樹木是大地寫上天空的詩,生命的奇蹟樹知道
    作者說:「樹幹是樹的名片,樹葉是樹的眼睛,樹根是樹的心臟,樹木能夠與其它所有的樹木對話。」我曾嘗試讀懂樹的語言,試圖從樹的形象中讀懂生命。《樹的秘密語言》,帶給我的是無與倫比的親切感,是的,這就是我想讀了很久的書。看著一棵樹,就像看著一個人。這本書寫的不僅是樹,更多寫的是人與樹之間的連結。
  • 這家醫院是如何給醫生定工資標準的?
    醫院薪酬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確是基礎。現在,薪酬設計理念在醫院裡是複雜的,但在全世界歐美進步的國家醫生薪資都是較高的,不幸的是,在東方的國家,尤其是臺灣與中國一樣,醫生很難受到尊重,也很難接受醫生要錢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有必要弄清醫生的價值所在。
  • 廢煙囪長樹 臺灣宜蘭也有「天空樹」(圖)
    廢煙囪長樹 臺灣宜蘭也有「天空樹」(圖)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宜蘭縣五結鄉1個荒廢約30年的煙囪,可能是鳥類的排遺帶來樹種,煙囪中段的缺口近年來居然長出1株榕樹,展現旺盛的生命力,成為另類的天空樹。
  • 法桐樹樹皮大片大片脫落,會不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
    其實,他們的這種擔心並不是不無道理的,畢竟有一句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樹木如果沒有了樹皮就很容易發生死亡!為什麼樹皮對樹木這麼重要呢?其中木栓層是樹皮外層的主要成分,能隔絕外界水分和氣體的通過,對樹木有保護作用;木栓形成層通常只有一層或兩層細胞,屬於分生生長木栓的組織,向外可以生長分化成木栓層,向內形成栓內層。而韌皮部內的篩管組織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從上向下將植物葉片光合作用所製造的營養物質運送到植物的根部及其他部位。
  • 臺南百年刺桐「夫妻樹」 可望4月開花(圖)
    原標題:臺南百年刺桐「夫妻樹」 可望4月開花(圖)   臺南市安南、安定區交界的刺桐夫妻樹,因近期都沒連續1周以上的低溫,所以尚未開花。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南安南區、安定區交界的兩株百年刺桐樹隔著柏油路「深情相望」,2003年時在前臺南縣長蘇煥智與前市長許添財見證下,命名為夫妻樹並完成「結婚儀式」,但這對「老夫老妻」也難逃釉小蜂蟲害,難以開花,請專家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