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位於「一線城市」,發展快,能否進入頂尖211行列?

2020-12-11 塔尖

上海大學,是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的211大學。上海大學以一線城市上海命名,下面我們討論下上海大學能否進入頂尖211大學行列。

上海大學,簡稱「上大」,是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211大學。現在的上海大學是在1994年由上海工業大學(成立於1960年)、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於1958年)、原上海大學(成立於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組建而成。

我們下面看一下上海大學的綜合實力究竟如何。上海大學有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國家重點學科:鋼鐵冶金、機械電子工程、流體力學、社會學。雙一流學科是機械工程,上海大學多次獲得國家「三大獎」。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上海大學社會學和美術學入選A-,還有7個學科入選B+。這個學科評估成績在211大學中還是很不錯的。

上海經濟發達,名校雲集,有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重點高校,而上海大學相對這些名校,顯得並不突出。但是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又有雙一流這個平臺,導致了上海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水漲船高,不管是本科還是考研究生,上海大學都是熱門學校。

上海大學作為上海市市屬的211雙一流大學,近些年發展很快,有人說,上海大學有成為國內頂尖211大學的潛力。根據2020年校友會大學排名,上海大學位列全國65名,上海市第八名。

我們以上海大學在山東的理科錄取分數線為例,2019年上海大學在山東的理科最低錄取分數是618分,文科的錄取分數是最低分611分。

小夥伴們如何看待上海大學?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這三所211大學是報考的新方向,地處新一線城市,發展快潛力大
    每年的高考一結束,考生就考慮研究報考學校的事情,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在報考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選擇一些一些一線城市的大學,還是選擇一些學校比較好,但是地方比較偏僻的。畢竟一線城市發展比較迅速,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教育資源是有就業機會也都是比較多的。
  • 近些年發展最快的大學,學校實力不弱於211,附高校排名
    什麼是好學校,什麼是名校,相信很多家長一定會說那肯定是985和211大學了,沒錯,985和211大學確實是我國重點建設高校,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部分高校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211大學,這些大學部分學科實力強勁,社會口碑極好,畢業生就業率很高,不一定非要讀985或者211那麼目前國內發展最快的大學有哪些呢?
  • 蘇州大學和上海大學,兩所「土豪211」,能否達到末流985水平
    上海大學和蘇州大學,長期以來都是眾人眼中的「土豪211」。上海大學位於中國最發達城市上海,優勢自然不必說。蘇州大學所在的蘇州市,躋身全國十大城市,是江蘇經濟最強的城市。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上海大學社會學和美術學入選A-。
  • 華南師範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擁有頂尖學科的211師範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都是211工程和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兩所高校都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科底蘊。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所高校都有一級學科評估為A+,擁有並列全國第一的頂尖學科。東北師範大學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入選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入選數量位列非985的211大學之首。有2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 上海中醫藥大學3個A+學科,位列國內高校第一,為什麼卻不是211?
    地理位置優越的上海市,不僅經濟發達位於全國前列,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是很令其他省市羨慕的。上海市還被國內的網友戲稱為魔都,能夠選擇去上海打拼的人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頗具實力的人才,能夠留在上海市的都是社會精英人士。
  • 一線城市大學or偏遠地區985/211,該如何選擇?
    一線城市大學or偏遠地區重點大學如果在志願填報時,你可以選擇一個不是那麼好的偏遠地區的985或211大學,和一個很好的一線城市的非重點的大學,你會怎麼選呢?可以說是左右為難,那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第一保研、推免生,隨著國家的發展,對於人才需求要求提高,學歷確實成了重要門檻,也看出來越來越多的考研,但人數的激增也越來越難,保研是怎麼分配的呢?
  • 中國新一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浙大第一,東南大學、西工大進前十
    雖然目前我國一共擁有112所211雙一流大學、39所985工程大學,但是,大多數高校都是位於中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的大城市。相信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之前也都會參考各種大學排名資料來了解自己理想院校的情況。在中國新一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中,浙江大學位居第一,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進入前十。
  • 中國十大高校數量、GDP、工業上海全超越北京:世界頂尖一線城市
    #長期以來上海和北京都是中國最大兩座城市,兩座城市經濟、教育、工業、金融、醫療各有優勢,今年上海擁有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後,這種旗鼓相當的綜合實力平衡已經打破,代表著上海綜合實力已經全方位超越北京,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國際大都市、世界頂尖一線城市。
  • 能考上211大學的9所牛校,不比985大學容易,要考過本一線90分
    考上211大學之中的頂尖專業牛校,從招生錄取分數線上來分析,其難度並不比考上985大學容易。考生進入211大學之中的此類頂尖大學,需要考出的成績至少要比本一線多90分,而個別大學的提檔線甚至已經超過本一線一百五十多分。由此可見,好學校並不都要掛上985大學的頭銜。
  • 西南三所211大學,背靠新一線城市,發展迅速潛力大,報考新選擇
    每年填報志願時,眾多考生和家長都會面臨一個問題:究竟要不要選擇一線城市的高校? 不少人都傾向於報考一線城市的大學,因為他們覺得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更好、就業機會更多。實際上,不同地區在綜合發展上各有優勢。比如說過去大家都覺得西部經濟發展緩慢,這一點也是事實。
  • 我國「名揚全國」的11所學院,雖不叫大學,但個個業內頂尖
    一般情況下,叫「學院」的高校綜合實力不如「大學」,所以有些人就覺得考上某某學院好像檔次低了一點。其實不然,即使是「學院」也有三六九等,有些學院因為專精某一領域,雖然綜合實力比不上綜合大學,但在該院校的領域內可是頂尖名校。
  • 國內被稱作「984.5」的大學,位於一線城市,實力超越一般985
    國內勝似「985」的大學,坐落在一線城市,被戲稱為「984.5」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很多211大學的教學水平都在不斷的提升,到目前為止
  • 中國唯一一座沒有211、985大學的一線城市,網友:真是悲催了!
    中國唯一一座沒有211、985大學的一線城市,網友:真是悲催了!在中國,北上廣深這四座一線城市的高等教育實力都非常不錯,也分布著許多知名的大學,國內的一線城市幾乎都擁有一所985或211工程大學,又或者是「雙一流」大學。
  • 我國「名揚全國」的11所學院,雖不叫大學,但個個業內頂尖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名揚全國」的10所學院,雖不叫大學,但個個業內頂尖:中央音樂學院-211工程、雙一流、音樂名校中央音樂學院位於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雖然名字只是「學院」,但卻列入了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行列,而且還是雙一流高校
  • 北上廣之外5個新一線城市發展前景、重點高校和推薦專業
    在《2019二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中,應屆生最期望前往就業的15個城市除合肥外,全部為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這15個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杭州、深圳、武漢、鄭州、西安、南京、重慶、長沙、天津、合肥、蘇州。其中杭州和成都均進入前五名,甚至超過了上海和深圳。
  • 中國最具「潛力」的城市,稱中部地區的領導者,有望進入一線行列
    今天國內經濟發展很好,每個城市內都有獨特的資源,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更具特色,但是在中部地區,另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非常好,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存在著很大的發展潛力,很有希望可以進入到一線行列,你知道是何處嗎?
  • 上海大學、廣州大學、深圳大學哪所實力更強?網友:首選上海大學
    高考之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填報志願,在填報志願之前相信很多學生都會先參考各種大學排名來了解各個院校的相關情況。而一線城市是考生理想院校所在的城市,而在我國的北上廣深中,北京大興是實打實的頂尖名校,而位於一線城市的上海大學、廣州大學、深圳大學哪所實力更強一點?網友:首選上海大學。
  • 北上廣之外5個新一線城市發展前景、重點高校和推薦專業,乾貨
    《2019二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中,應屆生最期望前往就業的15個城市除合肥外,全部為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這15個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杭州、深圳、武漢、鄭州、西安、南京、重慶、長沙、天津、合肥、蘇州。
  • 新一線城市杭州大學排名 排名第三的學校都完勝某些省份頂尖大學
    浙江省省會杭州,作為長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被稱為「東南第一州」, 是長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古語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風景也全國有名。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杭州杭州以117.2萬的人口增量排名第二位,可以說發展前景也比較被看好,並且在創業創新這一塊,被人們稱為「天堂矽谷」,因此也是很多高三學子求學的首選之地,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杭州都有哪些大學值得報考。
  • 高考生去一線城市讀普通大學,還是去二三線城市讀211大學好?
    985、211大學是所有高考生夢寐以求的理想高等教育學府,在他們的心裡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普通大學所不能及也!如果要排一個名次的話,一線城市的985、211大學要優於三線城市的211大學,三線城市的211大學則優於一線城市的普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