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現在,夜深了,洗完澡,和微信上的朋友說完晚安,年輕人們一天的生活才真正開始。
有劇要追、有小說要看、有狗要遛、有天要聊、有班要加、有宵夜要吃、有遊戲要打……
當人們想要清醒的時間多了,最終只能擠佔睡眠時間,「熬最晚的夜,缺最多的覺」成了當代人的真實寫照。
當代人越睡越少
「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這句諺語正在逐漸失效。從人均睡眠時長上看,中國人睡的越來越少。在2013年的睡眠指數報告中,中國人均睡眠時間長度為8.8個小時;而2020年,國民平均睡眠時長僅為6.92小時,相比2013每天少睡1.58個小時;入睡時間通常在凌晨左右,相比2013年晚睡了2小時;同時,擁有深度睡眠的比例不到1/3。
而年輕人是當之無愧的熬夜冠軍。米動大數據顯示,69.3%的年輕人表示23:00之後才會睡覺。但其實我們都了解,12點睡覺,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也算早睡了。
數據顯示,90後和00後平均睡眠時長顯著低於全國平均睡眠時間,其中雖然90後睡得最晚,但也許是早課時間限制,00後睡眠時間最短,僅有6小時45分。
那麼,本該用來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幹什麼了呢?無非三個選項:工作、玩還有乾耗著。
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寫道,「夏天是生命的重生」,而對於夜貓子型的打工人來說,夜晚才是他們生命的重生,靈感的來源。當然,也存在不少人是通宵加班,被迫欣賞著城市四五點鐘的太陽。而為了「玩」而熬夜的,則更好理解。「當你的爹媽都睡了,老闆睡了,競爭對手睡了,全世界都睡了,你用著好不容易偷來的時光,趕緊做點快樂的事情。」
在頭條新聞做的一個熬夜原因調查中,2.5萬參與者把票投給了「白天屬於自己的時間太少」,還有近萬人認為學習工作壓力太大導致熬夜。
但無論是為了延長白天而自願熬夜,還是為了學習工作被迫晚睡,為了其他的事情壓縮睡眠時間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最理所當然的選擇。雖然滿屏的科普文章和視頻都在告訴我們,優質睡眠帶來的好處以及熬夜對身體的傷害,但這些顯然沒有完成工作的如釋重負、追劇看小說吃宵夜的快樂來得實在。
自願不睡是熬夜,你焦慮不安叫失眠
而比起不捨得入睡,失眠則要痛苦得多。曾經有失眠者稱:比死還難受的是睡不著,而比睡不著還難受的,就是一直都睡不著。通過基於50餘萬人的大樣本調研,一份發表在《睡眠醫學》的結果顯示,中國人中有失眠症狀的比例為16.8%。從整體數值來看,這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但不同年齡段的差別其實很明顯,《睡眠醫學》上的結果顯示,年齡越大,越容易受到失眠的困擾。
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科學研究顯示,睡眠是腦部的一種活動現象,而腦部的神經細胞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減少,腦部神經活動便開始出現異常,從而導致老年人出現睡眠障礙,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睡眠減少。另一方面,隨著老年人日常活動的減少,白天時間比較放鬆,身體不容易產生疲勞,睡眠的規律性也容易被打亂。
然而數據顯示,在青年人群體中,難以入睡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所調研的30~39歲人群中,失眠症狀比例為10.8%,平均睡眠時長達到7.73小時。其中,有約23.1%的人為短睡眠,即每日時長不足6小時。中國醫師協會於2018年發布的「90後睡眠指數研究」顯示,90後的睡眠指數僅66.26。這意味著大多數人睡眠狀況不佳,呈現出「需要輾轉反側,才能安然入睡」的狀態。
一邊熬夜,一邊自救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無論是熬夜還是失眠,夜裡不睡的川端康成,明天不用上班。而90後要通勤上,00後有早自習。年輕人們不僅晚睡,還早起。
晚睡早起所導致的睡眠不足問題對年輕人的身體造成了巨大的損傷。艾瑞諮詢的調研數據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晚睡黨認為熬夜晚睡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較大,還有近三成的晚睡黨認為影響很大。與此同時,57.3%的晚睡黨發現熬夜晚睡會是自己的身體機能下降,加速衰老。
而這些身體的變化最直觀的呈現在臉上。黑眼圈、皮膚發黃沒起色、皮膚鬆弛顯老成了熬夜黨們最為困擾的皮膚問題。
因此,除了無序的作息和無間斷的熬夜,當代年輕人的夜間生活的另一半是由熬夜修復保養品組成的。
「熬最晚的夜,敷最貴的面膜」,雖然這是流行於年輕人中的養生段子,但還是道出了年輕人們想通過傳統的保養方式來修復身體狀態的願望。
一方面,面膜體驗感較好,那種溼潤而粘稠的質感為很多人提供了一種滋養補水的「安慰劑」效果。另一方面,不同價等級的面膜,低至每片五元,高至單片上千,也滿足了不同人士的需求。因此一直以來,雖然面膜並不屬於乳液面霜這類基本護膚品,但卻幾乎受到了不同年齡群體的一致歡迎。
隨著熬夜這一細分分類在護膚品市場興起,近幾年以全新高機能產品線在行業內打下忠實受眾基礎的化妝品品牌玫琳凱便針對年輕人的「抗初老」「熬夜修復」細分需求推出了全新的「幻時5X柔潤煥活晚安凍膜」、「LumiVie亮採原液精華面膜」等產品,有針對性的解決晚睡黨的肌膚需求。敷完之後立竿見影的「美白、亮膚、煥顏」效果也安撫了人們的健康焦慮。
熬夜修復產品的流行也帶動了整個修復品類。根據天貓的數據,以面部精華為例,修復功效的商品周均訪問用戶數量今年同比去年增長46%,增幅比抗衰老、祛痘、保溼和美白功效商品都要高。2019年消費者對「熬夜」、「深夜」、「夜間修復」等商品關鍵詞的搜索大漲50%,與此同時,夜間搜索和購買熬夜護膚品的消費者數量正在持續增長。睡眠經濟由此開始發展。
而失眠熬夜黨們為了睡眠也使出了渾身解數。他們尋找助眠床墊、保健枕,吃褪黑素、喝安神茶,隨身攜帶眼罩和耳塞,從藥品到飲食,從日用品到儀器,用助眠產品從頭到腳將自己武裝起來。據北京日報報導中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2019年1~9月,90後購買進口助眠類商品的增幅為118%,佔總消費人次的62%,超過其他年齡群體的總和;2019年的雙十一期間,購買進口助眠產品的00後增長了四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