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統計調查望您通力配合

2020-12-20 澎湃新聞

北京市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統計調查望您通力配合

2020-03-0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開展部分行業事業單位統計調查的通知》(國統字〔2019〕142號)要求,2020年,北京市繼續開展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統計調查!

根據國家統計局要求

結合北京市情況特點

我們制定了這樣的方案↓↓↓

01

調查目的

為健全服務業統計制度,全面反映服務業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同時滿足社會消費商品和服務零售總額統計監測工作的需求,國家統計局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部分行業事業單位統計調查,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方案要求,結合北京市情況特點,北京市統計局決定2020年繼續在全市範圍開展不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服務業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法人單位統計調查,特制定本制度。

02

填報單位

不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法人單位。

03

調查內容

調查單位的基本情況、財務狀況、從業人員及勞動報酬等。主要指標有:單位詳細名稱、單位所在地及區劃、資產、負債、收入、費用、期末及平均用工人數、應付職工薪酬等。

04

填報報表

《部分行業事業單位基本情況》

(X583表)

《部分行業事業單位主要經濟指標》

(X584表)

05

調查頻率、報送時間

調查頻率月報(1月免報),報送時間月後20日前。

06

填報方式

調查單位通過北京統計聯網直報系統填報,

網址:https://103.83.46.199/。

07

查看調查方式

1、登錄「北京統計」微信公眾號,點擊「服務」欄目裡的「年定報微站」查詢

2、登錄北京市統計局官方網站「通知公告」欄目進行查詢。

連結:http://tjj.beijing.gov.cn/

3、點擊「閱讀原文」即可。

2020年

北京市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

統計調查

望您通力配合

原標題:《北京市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統計調查望您通力配合》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北推進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傷保險工作
    日前,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會同省人事廳、民政廳、財政廳制定了《關於做好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推進河北省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工傷保險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 解讀《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為了規範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於2004年8月18日發布了《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以下簡稱《制度》),要求適用的民間非營利組織自2005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該制度是我國第一部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制度,標誌著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規範體系建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填補了我國會計規範的一項空白。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亟須修訂
    作者:戚任偉摘要:民非組織,作為與機關、事業單位、企業並行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近15年來獲得蓬勃發展。圖1:《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圖1:《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基本情況《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自2005年1月1日施行至今已逾10年。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比較
    為了進一步完善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法律法規體系,適應民間非營利組織快速發展的需要,財政部發布了《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從2005年1月1日起在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等民間非營利組織開始實行新發布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
  • 大力推進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2)
    (四)大力推進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是與時俱進,配合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服務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健全、促進民間非營利組織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各類社會保險基金等眾多非營利主體。
  • ...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啟動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及民間非營利組織...
    一、參保時間及範圍  自2007年1月1日起,全市範圍內的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及民間非營利組織都要為其職工和工作人員依法辦理參加工傷和生育保險手續,並按照規定的費率為職工和工作人員繳納工傷和生育保險費。
  • 非營利組織會計思考
    摘要:非營利組織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形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國的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也在市場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雖然制定了不少關於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規範,但顯得比較混亂,不成體系。
  • 非營利組織相關審計問題研究
    首先,從法律上定義:美國稅法中有多項條款對各類組織免徵所得稅,凡是符合這些條款的就可定義為非營利組織;其次,從資金來源上定義:聯合國國民收入統計系統規定,非營利組織的收入主要不是來自以市場價格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而是來自其成員繳納的會費和社會的捐款。再次,從目的或功能上定義:如果一個組織的目的是促進「公眾利益」或「特定公益事業」即可視為非營利組織。
  • 政府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從CPA考試大綱的錯別字聊起
    專業階段考試會計科目新增一章內容「政府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主要內容包括:政府會計概述政府單位特定業務的會計核算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大綱中章節標題「政府及民間非盈利組織會計」出現了錯別字,應為「政府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 充分認識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社會中的作用
    目前發達國家普遍存在龐大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就萬人擁有民間非營利組織而言,瑞典擁有230個,法國擁有110個,日本擁有97個,美國擁有52個;其經濟規模平均佔各國GDP的4.5%,僱傭人員佔非農業人口的5%,服務業人口的10%,政府公共部門就業人口的27%。有學者指出,民間非營利性組織在當代世界的蓬勃發展,其「具有的社會和政治意義有可能同17世紀民間國家的崛起相媲美」。
  • 會計相關知識學習筆記——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第三十章 政府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第三節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是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連續、系統、綜合的記錄、計量和報告,以價值指標客觀地反映業務活動過程,從而為業務管理和其他相關的管理工作提供信息的活動
  • 重慶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者今年有望享工傷保險
    本報訊(記者史永慶實習生郭曉光)昨天,全市工傷保險工作會傳出好消息———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及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工作人員,今年上半年將有望參加工傷保險。  事業單位工傷以前自賠  據統計,到去年底,全市參加工傷保險者達154.09萬人,預計今年底達到165萬人。今年以前,我市工傷保險對象是企業職工,事業單位職工不能參加工傷保險,工作中發生事故後也只能由單位自己負責賠償。  市勞動保障局人士介紹,將事業單位、非贏利組織納入工傷保險參保範圍,目的是分散風險,保障職工基本權利。
  • 建立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準則的思考
    再次,非營利組織發展迅速,分布範圍比較廣,但針對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會計制度出臺較晚,預算會計又不能滿足核算要求。而我國企業會計的發展生機勃勃,逐漸與國際慣例靠攏,特別是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我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極大地促進了企業會計的發展。相比之下,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發展滯後,研究相對薄弱。
  • 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與審計
    (二) 事業單位改革為非營利組織發展提供新契機  事業單位通常被認為是一類頗具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其改革所具有的強大推動力,將使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出現快速增長的拐點。以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為主體的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將成為公益化改革的主體,並參照現代非營利組織模式運營[1]。
  • 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的確認條件
    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確認收入時,應當區分交換交易所形成的收入和非交換交易所形成的收入。  3.讓渡資產使用權而發生的收入,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收入實現:  (1)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民間非營利組織;  (2)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 民間非營利組織如何確認收入
    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確認收入時,應當區分交換交易所形成的收入和非交換交易所形成的收入。  3.讓渡資產使用權而發生的收入,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收入實現:  (1)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民間非營利組織;  (2)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 民間非營利組織接受捐贈如何核算
    :[ 大 中 小 ] 日報訊 (記者李彤)疫情防控期間,民間非營利組織接受社會捐贈應如何做好會計核算?近日,市財政結合前期在市紅十字會、市慈善總會現場調研的情況,率先在全省出臺《關於做好民間非營利組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接受社會捐贈會計核算的通知》。記者昨天從市財政部門了解到,新政策從會計制度的適用、捐贈收入的確認、捐贈資產的計價、捐贈資產的核算、捐贈款物的管理和捐贈收入的納稅六個方面進行了明確規範。
  • 鼓勵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成長和發展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除了有大量的基金會提供公益慈善資金外,更依賴於大批專業化、優秀的非營利組織(民間社會組織)在政府(行政管理)和企業(市場競爭)失效的領域,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但當前中國非營利組織的整體發展滯後、緩慢,它們面臨著註冊審批難,資金籌集難、持續運作難等一系列問題。
  • 民間非營利組織 接受捐贈如何核算
    本報訊 (記者李彤)疫情防控期間,民間非營利組織接受社會捐贈應如何做好會計核算?近日,市財政結合前期在市紅十字會、市慈善總會現場調研的情況,率先在全省出臺《關於做好民間非營利組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接受社會捐贈會計核算的通知》。記者昨天從市財政部門了解到,新政策從會計制度的適用、捐贈收入的確認、捐贈資產的計價、捐贈資產的核算、捐贈款物的管理和捐贈收入的納稅六個方面進行了明確規範。
  • 我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改進
    民間非營利組織一直是會計間核算的薄弱環節,考慮到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數量少、業務相對簡單、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業務能力不強的現狀,筆者認為《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在制定時不但要完備、清晰,而且應更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