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研,畢業入職一線律所!這位華政人如何做到?

2021-02-16 華東政法大學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在成功籤約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後,法律碩士教育中心研三的郭豔玲由衷地感激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從大一時的懵懵懂懂、到研三時的忙忙碌碌,七年的華政時光對她來說就像一首尚未寫完的詩。

這首詩的結尾暫時定格在畢業之際獲得的「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卻也是人生新篇章的引子:「『優秀』二字既是對我的肯定,也是對我今後工作的一種鞭策,希望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年前,本科非法學專業的郭豔玲站在了讀研的十字路口。她的想法簡單而純粹:「那時還沒有形成很細緻的職業規劃,但想在未來從事一份專業性強的工作。」加之在華政園濃厚的法學氛圍中薰陶了四年,她毅然選擇考取法律碩士專業。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就要去澆灌它。郭豔玲在讀研之前就通過了法考,這為她成功「考研上岸」提供了很大幫助。「我覺得對於非法本轉法學的學生來說,法考是基礎。先法考再考研,效率會很高。」作為過來人的她如此總結。

對於研究生生活,郭豔玲早早地安排好了:她把三年時間分割成段,攻克不同目標,研一和研二上學期花較多時間在校園裡學習、寫論文、參加校園活動等;研二下學期開始實習,兼顧團學工作。清晰的規劃下藏著一顆熱忱的心,「再出發」的郭豔玲決心闖出一片天。

挑戰未知,超越自己


機緣巧合之下,讀研時她加入了研究生教育院的新媒體中心。「一是想通過這個平臺結交更多朋友,二是想挑戰一下之前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新媒體。」

就這樣,從部員到部長,從編輯到審核,一年多的研會生涯「逼」著這個新媒體「小白」在角色轉換之餘一步一個腳印地習得新技能。從第一次接觸微信編輯時,僅一篇簡單的講座通知就要編輯4個小時,到最後可以達成10分鐘完成一篇推送的目標,她的技能不斷提升,細緻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的工作精神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磨鍊。

「那年,新媒體發布了280篇推送,意味著我參與了280次新媒體工作。作為一個對外發布消息的官方平臺,新媒體人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新聞稿的用詞是否適當、照片是否精美、排版是否妥帖等方面都容不得細微差錯。我也在過程中學會不斷地要求自己謹慎、細緻。」

擔任部長後,郭豔玲負責「華政法碩中心」和「華政研究生教育」兩個公眾號的運營。她笑稱自己的工作態度是「宇宙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那時,我每天都固定花上半小時布置任務,根據稿件的輕重緩急安排新聞的推送時間,根據部員的課程給部員排班,不敢鬆懈。」在她任職期間,新媒體中心保持著日更的頻率,這對她是考驗,更是責任心的鍛鍊,「這既然是落在我頭上的事,就應該、也必須得做好。團學工作無小事,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督促整個團隊提升責任意識,認真對待每一天的工作。

夯實學業,知行合一


作為「非法本」的學生,夯實法律基礎在郭豔玲看來是不變的使命。為此,在校期間,她發表了三篇論文,參與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公序良俗原則司法適用類型化研究——基於司法裁判案例的實證分析」獲得校級三等立項。

除了理論,實踐在她看來同樣重要。參與社會實踐既是培養她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接觸社會、鍛鍊自己的好機會。社會實踐推著她踏出了「舒適圈」。「我一直是個比較內斂安靜的人,但為了調研要上街向陌生人發問卷,一開始覺得很不好意思,但還是逼著自己跨出那一步去和陌生人交談,學會在短短幾分鐘內展現自己的熱情。」

不僅如此,對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的鍛鍊也是社會實踐帶給她的收穫。「時間和組員任務的分配、組內的溝通等等,這些都是問題,都需要去解決,過程中就會鍛鍊你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她不禁回憶起一次艱難卻幸運的溝通:「我們的課題和行政相關,但很難聯繫到政府部門獲得相關資料。小組研討下來,覺得最有希望突破的就是學校所在的長寧區政府,所以我們不停地打電話網上的公開電話。幸運的是,有一天接電話的人正好是華政畢業的學長,他很熱心地幫助了我們。」憑著這股「豁出去」的勁頭,郭豔玲順利地完成了社會實踐。正如她一直堅信的那——機會總是會寵幸那些時時刻刻都在等待著它的人,堅持不懈的韌性最打動人。「社會實踐讓你走出校園,有機會觀察到各行各業的人們,了解他們的談吐、他們的工作,這是一份很寶貴的經歷。」郭豔玲真誠地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多多參與,做到知行合一,在猶如一面鏡子的社會實踐中,觀察和學習到其所投射出的社會千面。

受疫情影響,郭豔玲從研二開始在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的實習被迫中斷了一段時間。回到崗位的第一天,她心中的巨石得以放下:「老闆說準備給我發offer,讓我不要擔心。」聽到這個好消息,她反而很平靜,「這算是符合我預期的,雖然很驚喜,卻也在意料之中。」郭豔玲的職業規劃延續了她一貫敢闖敢拼的勢頭。「法律人的職業規劃大方向就是公檢法、法務和律所這三類。我的首選是律所,因為做律師能夠接觸到不同行業的人,能夠學到不少東西。」她為實習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詳細了解目標律所的招聘標準,並在衡量自身優勢、清晰定位的前提下,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多番權衡後,她選擇了錦天城開始實習,也幸運地被「反選」成功。「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錦天城很匹配我對自己的定位,能夠滿足我的期待和抱負。」

在律所實習的前三個月裡,郭豔玲的心理落差很大:「剛開始你在其他人眼裡是什麼都不會的,當時我只能做一些諸如列印、複印等非常基礎的工作。」這段「艱難」的適應期是每個走上實習崗位的學生必須要「熬」過來的,隨著時間推移,所裡慢慢會讓她做一些難度較大的項目,那種拾級而上、不斷進步的體驗令她振奮。「當你能夠獨立完成一個項目時,就說明你『可以』了。所以我的建議是,想要實習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堅持六個月以上,如果半途而廢的話,不僅浪費時間,也錯過了一個讓自己『升級』的機會。」此外,她也建議,若有志於成為律師,可以多嘗試不同的實習內容。「因為律所中訴訟和非訴業務有很大差別,如果不多體會幾次,即便懵懵懂懂地進了這一行業,也會一頭霧水。」郭豔玲在實習中接觸的第一個項目是關於公司上市私募基金的非訴項目。和訴訟項目不同的是,非訴案例之間鮮少有共通性,每次都會涉及全新的領域,要做的準備工作量多且繁雜,工作強度很高。去年秋天,她被調去雲南出差,公司、酒店兩點一線,常常忙到凌晨。「做非訴項目要主動接觸很多人,一開始可能還很生疏,多做幾次就練出來了。比如事先要多和客戶溝通,做足心理準備,特別要展現自己專業領域的底氣,讓客戶信賴自己能夠為其解決問題。」

除了「熬」和不斷嘗試,在實習中,勇於大膽請教也非常重要的。「律所前輩們大多不吝分享,只要懷著一顆汲取知識的真心,主動和自己的帶教律師溝通交流經驗,慢慢揣摩自己和前輩之間的差距,就一定能悟出一些道理。」她真誠地建議。回想起來,郭豔玲覺得自己的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完全像兩個人。「本科畢業之後感覺自己好像突然長大了,會有更多目標,有更多想要得到的東西。」

她希望未來的人生路能夠讓自己「忙」一點、果斷一點:「與其在原地躊躇不前,不如勇敢地往前或往後邁一步。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都是用熱愛製作~這位華政園名師想成為一名更強大的老師!

華政打造「金牌團隊」提升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水平!

3篇論文、2個課題、金杜實習、10+講座!這名華政人疫情居家成果牛!

相關焦點

  • 跨專業考研,畢業入職一線律所!這位華政人如何做到?
    加之在華政園濃厚的法學氛圍中薰陶了四年,她毅然選擇考取法律碩士專業。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就要去澆灌它。郭豔玲在讀研之前就通過了法考,這為她成功「考研上岸」提供了很大幫助。「我一直是個比較內斂安靜的人,但為了調研要上街向陌生人發問卷,一開始覺得很不好意思,但還是逼著自己跨出那一步去和陌生人交談,學會在短短幾分鐘內展現自己的熱情。」
  • 跨專業考研成功,畢業入職一線律所!華東政法大學女孩如何做到的?
    投身法學再出發三年前,本科非法學專業的郭豔玲站在了讀研的十字路口。她的想法簡單而純粹:「那時還沒有形成很細緻的職業規劃,但想在未來從事一份專業性強的工作。」加之在華政園濃厚的法學氛圍中薰陶了四年,她毅然選擇考取法律碩士專業。
  • 剛剛,大型央企應援華政!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及7個子公司或事業部來校招聘,提供法學類、人力資源類、財務會計類、思想政治類等各類招聘崗位,擬招聘近40人。費佳穎非常認可華政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和其他學校法學專業學生相比,我認為華政學生穩定性好,目標性強,尤其對法律和法務事業的專注度很高,這是華政學生的優勢和特點,也得到了我們用人單位的肯定。」
  • 跨專業考研人數最多的三個專業,網友:不好就業就跨專業考研吧
    現在大學生找工作不容易,提升學歷適應社會進步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專科生努力升本科,本科生去考研,為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去提升學歷優勢是當下比較時髦的做法。有些本科階段沒有選好專業的同學,畢業後幾乎很難就業,於是他們會選擇跨專業研。
  • 22考研|跨專業考研如何選專業?
    很多人在一開始選錯了專業,大學讀了一半才想換個新專業,所以,跨考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選擇。那跨考要怎麼選擇專業呢? 1、學碩還是專碩 碩士學位分為學碩和專碩,專碩是近些年才開始設置。
  • 電臺主持、跨專業考研、致力華語傳播……這位暨南博士生不一般
    本科從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後,他卻選擇從事播音主持工作,後又跨專業考研至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幾年後又以第一名的佳績考取本學院海外華語及華文教學方向的博士,投身華語傳播研究。省級電臺主持跨專業考研只為追隨內心5年前,在陝西廣播電視臺,演播室、播音稿、話筒,是王滌非生活裡的重點。那會兒,本科學習電子商務的他,入職3個月便有機會成為主持人。
  • 特稿|象牙塔裡的抉擇:轉專業與跨專業考研
    ,熱門的理科專業曾讓寧寧頭疼不已;孫卉佳很感謝本科的小語種專業,讓她考研時多了選擇的道路;吳雨涵說自己永遠忘不了身為跨專業學生,一路走來的孤獨無措。考入華政的法學曾是豆豆的願望,可遺憾的是,她並沒有如願進入華政法學,而是進入了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習。豆豆是一個比較佛系的人,大一時,她想過轉專業,但有時又不能堅定自己的想法,對於那時的她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好當前的事,這樣才有資格去談其他。經歷了痛苦與挑戰,大二,她終於進入了國際金融法律學院學習。不過,現實可不是那麼美好,新環境中繁重的課業任務,讓她猝不及防。
  • 會計專業大學畢業,糾結是否考研?這篇文章教你如何選擇!
    每個大學生在畢業之前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選擇,是選擇就此結束學生生涯進入職場就業,還是留在象牙塔深造繼續讀研究生?很多學生面對這個選擇都很迷茫,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貌似怎麼選都對另一個選擇留有遺憾。其實這是沒有找對思考方向導致的,我們就會計專業學生畢業是否考研來引導正確的思考方向,其他專業學生也可以借鑑這種方法。一、從職業規劃上來看是否應該考研其實選擇考研還是就業,最好就是從未來的職業規劃入手,即畢業之後想要進入什麼單位,從事什麼工作。
  • 鄭炳老師解析解析:跨專業考研會不會很難?如何跨專業備考?
    現在跨專業考研成為大趨勢,很多同學都打算跨專業考經濟學,但是在決定跨專業之前,很多同學心裡還是有幾個問題。跨專業考研會不會有影響?經濟學難嗎?如何搞定擇校?複習先看哪本教材?別擔心,炳哥一一解答你的疑問跨專業考研會不會有影響?有很多小夥伴們經常會問跨行業考研會不會受專業限制?
  • 大學生考研意願調查:近九成有考研意願 近六成不會跨專業考研
    有多少大學生有考研意願?考研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會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就大學生考研話題,對全國770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數據顯示,近九成大學生有過考研意願,近七成在大學前就有此想法,近六成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超九成認為跨專業考研難度大,「想找一份更好工作」成考研主因,就業前景成考研主要看重方面。
  • 考研需要跨專業嗎?細數這些跨考路上的「攔路虎」
    歷年的考研中,不少同學是因為高考報志願時選擇的是自己並不喜歡的專業,於是就想通過考研來「彌補」,因此考研大軍中,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不在少數。跨考人數的增多,一方面說明考生選擇餘地增加,高校政策開放,另一方面也說明,許多人跨專業考研究生,已經不再以「科研」為目的了。任何一個需要深造的專業和學科,都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而跨專業從某種程度上說,恰恰是斬斷了這個鏈條。
  • 法學專業想從事律師行業,應該考研還是直接就業?
    這是太多法學專業學生所困擾的一個難題,如何去分析和考量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而這項回答雖然沒有直白的告訴你應該如何選擇,但卻是最接地氣的聊一聊律所現狀和發展前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編輯對本文有所增刪。法學專業想從事律師行業,應該考研還是直接就業?
  • 跨專業考研=浪費大學四年?跨考如何選擇專業?又該如何準備?
    跨專業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學專業之外,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或是無關的非本專業課程,作為研究或是考研目標,進行的研究生考試複習,進行研究生考試的活動。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不少同學提問:打算跨考不知道該如何準備,剛好有聽別人說跨考=浪費大學四年?,不經開始退縮其實,跨考並不等於浪費大學四年,每一段選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 這位華政人是全國最美檢察官!
    她就是在全國範圍內評選出的10名「守望正義——新時代最美檢察官」之一,我校1993級商務法律專業校友,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委員、經濟金融檢察部主任吳美滿。「定將初心變恆心,把使命當生命,勇立潮頭,接續奮鬥。」這是她的莊重宣言。無論身處何方,華政園永遠是她心底的牽掛,是孕育她法治品格的搖籃。早在高一,吳美滿就堅定了法學專業方向。
  • 英語專業如何跨專業考研?
    不知道作為英語專業的你,周圍有沒有這樣的聲音:英語專業現在已經是雞肋專業了;英語只是一個工具,學得再精也只是一個工具;只要你不去學翻譯,英語差不多能交流就可以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這個「夕陽專業」,去跨考,去成為一名複合型人才,或者就直接學別的專業去了。
  • 2020考研:跨考如何跨和考?全方位解答在這裡
    二、哪些考生可以選擇跨考   有鑑於跨考的特殊性,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歸納了跨考考研的適用人群和專業分類。   1.從人的性格來看,符合跨考的考生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堅持不懈、不屈不撓。
  • 師範類英語專業跨專業考研,不想當老師怎麼辦?|讀者提問
    目前大二師範英語在讀在祖國北疆某不知名二本院校,對於考研來說很早就有了想法但是,考什麼、考哪裡一片茫然。學校考研上岸率不太高,班主任也建議我們不要好高騖遠,但其實還是很想跳出目前所在的環境,去到高考沒能去到的地方。因為專業是師範 但是自己還不是很想當老師,所以想過跨專業,也想過考翻譯 。目前比較困擾,還是很想聽聽您的看法,打擾啦。謝謝您。
  • 跨專業和N戰考生該如何準備考研複試
    每年考研大軍中都有一大批跨專業考研、N戰考研的考生,面對複試,他們有著更多的困惑和疑問等待解答。因此跨考教育複試教研室李老師在此為跨專業和N戰考生講解複試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一、跨專業考生   1、跨專業考生面對名校應該怎樣準備複試?
  • 什麼是跨專業考研?跨專業考研有難度嗎?
    許多跨專業考研者都存在一個念想,在高考時,由於各種原因沒能考上心儀的大學或心儀的專業,這個念想可能在很多人心中一直存在。對於他們而言,跨專業考研既能更換專業,也能圓了自己的心儀大學夢,兩全其美。所謂跨考,多指跨院、跨專業考研,以跨專業最為顯著。實話實說,跨專業考研有相當大的難度,尤其是跨地域、跨學校、跨專業考研,「三跨」的難度是最高的。據統計,選擇跨校或跨專業考研的考生佔總人數的60%,大部分名校研院的外校錄取人數超過了總人數的70%。這麼多的考生從二、三流院校奔向名校,過程中又交叉著或從經管跨到文學,或從理工跨到財經的諸多考生。
  • 跨專業考研=浪費大學四年?考研要不要跨專業?
    考研的時候有不少同學選擇了跨專業考研,有的同學選擇跨專業是因為興趣,有的同學跨專業是為了高薪。但是跨專業絕對不能是盲從,隨大流,跨專業是經過慎重思考做出的決定,跨專業考研也不意味著浪費大學四年學習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