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逛一圈,就可以看見各種不同形狀大小的義大利麵,傳統印象中的直面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義大利麵的世界可謂博大精深,這次就介紹12種給大家認識,還要告訴你適合的料理搭配,讓你更加地愛上義大利麵!義大利麵種類介紹
吸管面
早期以平的麵皮包覆竹籤,讓麵皮中間形成孔洞,有如義大利直面呈現中空的形狀,外形如吸管般,方便醬汁夾藏在孔洞中,藉此豐富料理的味道層次。
蝴蝶面最夢幻的義大利麵造型,最早是由手工製法所製造,中間較厚,兩邊較薄的面身,可以一次體驗2種不同口感;最適合製作涼拌麵,即能與最傳統的調味品完美地結合,也適合用於富有想像力的組合。麻花卷面由兩側向中間捲曲而成凹槽,可以將醬汁一滴不漏的沾附。 其表面光滑的面體,帶有許多細微的毛細孔,適合各種烹飪方式,及所有醬汁的搭配。筆管面適用於任何種類的醬汁調味,如肉類或西紅柿為主的傳統風味,或蔬菜與奶酪相結合的獨特風味;由於造型修長,可以在製作焗烤麵食時保持外觀。
貓耳朵面外型呈現有凹槽的小圓形,有如貓的耳朵一般,所以得名。 其非常適合義大利的料理方式,可以跟不同醬汁任意搭配,尤其是魚肉及蔬菜。
直面為義大利麵最典型的面款,適合各種烹調方法,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面型。天使面適合清淡的調味料,且易消化。 最簡單的醬汁是以新鮮西紅柿、橄欖油和羅勒為調配;也建議與西紅柿、橄欖和蛤蜊搭配,味道鮮美之餘,也最能代表地中海的美味料理。細扁面細扁面呈現最原始的造型,扁平而略帶曲線的麵條形狀,增加沾附醬汁的能力,也保留該有的嚼勁。 適合各種醬汁,就算搭配清爽醬汁,也可以品嘗出義大利麵的美味。鳥巢面西紅柿肉醬是鳥巢面最經典的搭配醬汁;此外也非常適合清淡的組合,如蔬菜、奶油、火腿肉或魚類等。
螺旋面最適合搭配肉類或起司為主的濃鬱醬汁,也可用於清爽的涼拌方式。水管面其通透的空心能將清淡的蔬菜醬料包裹其中。 此外,由於烹煮時能保持勁道,耐嚼又易沾附醬料,常作為豐富菜餚的理想選擇,比如經典的烤麵條。千層面以麵團出長方形的麵皮,每張麵皮形狀相同,方便包住醬汁;只要以烤箱焙烤20分鐘即可上桌。
講到義大利麵,有一件事不可不知:一般大眾印象中的圖書館,是充滿各種書籍的場所,大家都可以自由去借閱,但你知道居然連義大利麵也有圖書館嗎? 在被稱為美食之都的義大利 ,有著世界最大的美食圖書館 - 百味來大學圖書館,館藏5000本歷史菜單,保存著義大利和全世界的美食歷史, 是不是很想親自去探訪一下呢?義大利麵在臺灣一直都是很流行的料理,也是許多餐廳都會販賣的人氣餐點,有數不清的口味可以選擇,還有許多好玩的形狀,Q彈的面體配上令人垂延的各種醬料,讓人一口接一口,回味無窮。 在介紹義大利麵的黃金煮法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它為什麼會長期受到大家的歡迎,原來它除了是義大利料理的要角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它是低升糖指數的健康食物喔!
高人氣健康食材義大利麵熱量低又不含膽固醇,而它在近幾年提倡的低 GI(低升糖指數)飲食中,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它的升糖指數約是一般白麵條的 1/3,可以避免血糖的急速上升與胰島素的快速分泌,不讓體脂肪過度儲存。 此外,義大利麵中的抗性澱粉,可以減緩澱粉在腸道的吸收,提升飽足感,因此有許多人把它當成控制血糖與體重的小幫手。義大利麵的原料使用的是蛋白質含量高的專門麥種,叫做杜蘭小麥(durum wheat),因此在料理義大利麵時搭配豆類的話,可以提高整體的蛋白質,甚至可以媲美牛排的蛋白質含量。義大利麵黃金比例煮法光滑的義大利麵應該很難吸附美味的醬汁才對,但其實大多數的義大利麵,不管是哪種形狀,都會刻上細紋或是本身就有洞,因此能夠很容易地吸附醬汁,不怕不夠味。 雖然義大利麵不易煮爛,但究竟要怎麼煮才是最好吃的呢? 以下為歷史悠久的知名義大利麵品牌 Barilla 百味來所提供的黃金比例煮法:在大鍋子中加入 1000g 的水煮滾,並加入一湯匙(約7g)的鹽。水滾後放入 100g 的義大利麵,並不時地輕輕攪動它。煮的時間請參考外包裝的建議時間。關火後,瀝乾水分,再搭配醬料拌勻就可以了喔。(黃金比例為水1000g:義大利麵100g:鹽7g)義大利麵醬的用法也有學問現代人生活繁忙,常常都會直接買超市現成的義大利麵醬來用,而有一部分人習慣把煮好的麵條盛盤之後,直接把煮熱的醬料淋在麵條上,接著拌一拌就完成了,不過其實有一個更美味的小撇步,是把煮好的義大利麵條放進還在鍋裡煮的醬料中, 趁熱和醬料一起拌煮之後再關火盛盤,這樣可以讓味道更豐富濃鬱喔!煮義大利麵時別忘了橄欖油! 喜愛歐式料理的人,家裡應該都有一瓶橄欖油,而達人建議除了直接用橄欖油來炒醬料之外,也可以等到料理完成後,再淋上一點橄欖油畫龍點睛,會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