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史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黨史有著密切聯繫,既是對中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不懈奮鬥、建功立業的記錄,也是對團幹部、團員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題材。為搞好團史工作,教育引導青年一代樹立良好的歷史觀, 深刻把握當代中國青年運動的發展規律,由西安工程大學服裝學院團學組織部分成員組成的西安工程大學赴全國各地「學團史、知團情、擔使命」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指導教師馬薏雯的帶領下,通過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就近就便的工作方式,調研當代青少年團員有關團史團情的學習現狀與學習效能,探究團史宣傳教育新形式。
一、前期準備及理論學習
實踐團師生通過網際網路訪問學習團中央官方網絡平臺、各省市共青團網站、網上共青團史展覽館,檢索中國知網、萬方等學術資料庫,再結合當地線下圖書館查閱資料等方式搜集整理有關共青團史的文獻、報導、視頻等資料,學習共青團歷史發展,對團史教育進行研究,分析團史學習的現狀問題,探尋團史學習的新形式,初步定製了實踐內容大綱,並圍繞實踐工作進行多次線上交流討論。
實踐團師生就實踐內容、難點以及預期成果進行多次會議討論
實踐團進行前期資料搜集及理論學習
二、福建團史館「雲參觀」
實踐團運用騰訊會議直播的方式進行了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的福建團史館參觀學習。福建團史館是全國省級共青團首個實體團史展覽館,總面積450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完成,2019年5月6日正式開館。展示內容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新時代共青團等四個篇章,呈現福建共青團自1925年第一個團支部成立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工作人員的導覽與講解下,實踐團全體成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聆聽、感悟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和陳列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意義,再次重溫了中國共青團的光輝歷史,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廣大青少年的關懷,對共青團工作的關心和指導。團徽團旗的歷史演變的再現、青年思想文化教育的圖文介紹,無聲卻有力地見證著共青團的與時俱進,更加堅定了全體團員的理想信念和繼承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
實踐團正在進行福建團史館「雲參觀」
實踐團成員林詩鎣與福建團史館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三、街頭採訪及問卷調研
實踐團設計了《青少年團員團史團情學習現狀與學習意願調查問卷》,以「問卷星」軟體和紙質問卷結合運用的方式,在保證數據來源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前提下開展街頭採訪和問卷調研。線下,實踐團所有成員在不同地域,就近就便,面向16至25歲的青年團員完成220人的採訪調研工作,然後通過網際網路軟體進行調研數據收集和分析,共回收有效問卷176份。周末,所有隊員在騰訊會議上對調研數據、視頻、照片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雲分享和探討。青少年團員當中存在團史團情學習效能不高的情況。55.68%的團員主要通過團課學習團史團情,形式單一。網際網路時代下,88.64%的團員會關注政務微博、微信或者團中央、學校共青團的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84.66%的團員贊同開展網上團史團情教育,認為這樣緊跟時代,團員意識教育更加潛移默化。在對除團課之外的網絡團史團情教育形式的期望方面,被訪團員們將短視頻、漫畫、紀錄片的形式列為前三名。
實踐團創作街訪手持展板並設計調查問卷
被訪團員在街頭進行問卷填寫
四、藝術創作及實踐總結
在充分了解共青團史,調查青少年團員團史團情的學習現狀與學習意願,以及分析共青團史教育現狀之後,實踐團成員結合藝術專業特長,運用PS、AE等專業軟體技術嘗試創作《團旗團歌誕生記》等「手繪共青團史」主題學習視頻,製作街頭採訪調研紀實視頻、團情宣傳招貼畫,以豐富實踐隊的成果形式和內容。同時繼續探索更加豐富的共青團史教育方法,進行調研報告和實踐總結撰寫。
實踐團成員進行團史教育主題動畫視頻創作
實踐團成員林詩鎣說:「非常感謝福建團史館在疫情防控期間給予的這次『雲參觀』活動的支持,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共青團員,我這次不僅要在專題社會實踐工作中發揮帶頭作用,更要將實踐中的所見所學,體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爭做同學中的表率。」
實踐團成員王辛爍說:「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不僅深入思考和分析了共青團史教育現狀,而且促進了自身政治覺悟、精神思想和行為素質的提高。在主題創作中,我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努力更加生動地呈現團史的一個小小片段,這樣追求精進的過程,也是對我們技術和意志的磨練。希望我們設計出的作品能為大家所喜愛。」(王辛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