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學赴多地開展「學團史、知團情、擔使命」社會實踐

2020-09-03 陝西高校資訊

共青團史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黨史有著密切聯繫,既是對中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不懈奮鬥、建功立業的記錄,也是對團幹部、團員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題材。為搞好團史工作,教育引導青年一代樹立良好的歷史觀, 深刻把握當代中國青年運動的發展規律,由西安工程大學服裝學院團學組織部分成員組成的西安工程大學赴全國各地「學團史、知團情、擔使命」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指導教師馬薏雯的帶領下,通過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就近就便的工作方式,調研當代青少年團員有關團史團情的學習現狀與學習效能,探究團史宣傳教育新形式。

一、前期準備及理論學習

實踐團師生通過網際網路訪問學習團中央官方網絡平臺、各省市共青團網站、網上共青團史展覽館,檢索中國知網、萬方等學術資料庫,再結合當地線下圖書館查閱資料等方式搜集整理有關共青團史的文獻、報導、視頻等資料,學習共青團歷史發展,對團史教育進行研究,分析團史學習的現狀問題,探尋團史學習的新形式,初步定製了實踐內容大綱,並圍繞實踐工作進行多次線上交流討論。

實踐團師生就實踐內容、難點以及預期成果進行多次會議討論

實踐團進行前期資料搜集及理論學習

二、福建團史館「雲參觀」

實踐團運用騰訊會議直播的方式進行了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的福建團史館參觀學習。福建團史館是全國省級共青團首個實體團史展覽館,總面積450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完成,2019年5月6日正式開館。展示內容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新時代共青團等四個篇章,呈現福建共青團自1925年第一個團支部成立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工作人員的導覽與講解下,實踐團全體成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聆聽、感悟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和陳列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意義,再次重溫了中國共青團的光輝歷史,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廣大青少年的關懷,對共青團工作的關心和指導。團徽團旗的歷史演變的再現、青年思想文化教育的圖文介紹,無聲卻有力地見證著共青團的與時俱進,更加堅定了全體團員的理想信念和繼承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

實踐團正在進行福建團史館「雲參觀」

實踐團成員林詩鎣與福建團史館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三、街頭採訪及問卷調研

實踐團設計了《青少年團員團史團情學習現狀與學習意願調查問卷》,以「問卷星」軟體和紙質問卷結合運用的方式,在保證數據來源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前提下開展街頭採訪和問卷調研。線下,實踐團所有成員在不同地域,就近就便,面向16至25歲的青年團員完成220人的採訪調研工作,然後通過網際網路軟體進行調研數據收集和分析,共回收有效問卷176份。周末,所有隊員在騰訊會議上對調研數據、視頻、照片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雲分享和探討。青少年團員當中存在團史團情學習效能不高的情況。55.68%的團員主要通過團課學習團史團情,形式單一。網際網路時代下,88.64%的團員會關注政務微博、微信或者團中央、學校共青團的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84.66%的團員贊同開展網上團史團情教育,認為這樣緊跟時代,團員意識教育更加潛移默化。在對除團課之外的網絡團史團情教育形式的期望方面,被訪團員們將短視頻、漫畫、紀錄片的形式列為前三名。

實踐團創作街訪手持展板並設計調查問卷

被訪團員在街頭進行問卷填寫

四、藝術創作及實踐總結

在充分了解共青團史,調查青少年團員團史團情的學習現狀與學習意願,以及分析共青團史教育現狀之後,實踐團成員結合藝術專業特長,運用PS、AE等專業軟體技術嘗試創作《團旗團歌誕生記》等「手繪共青團史」主題學習視頻,製作街頭採訪調研紀實視頻、團情宣傳招貼畫,以豐富實踐隊的成果形式和內容。同時繼續探索更加豐富的共青團史教育方法,進行調研報告和實踐總結撰寫。

實踐團成員進行團史教育主題動畫視頻創作

實踐團成員林詩鎣說:「非常感謝福建團史館在疫情防控期間給予的這次『雲參觀』活動的支持,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共青團員,我這次不僅要在專題社會實踐工作中發揮帶頭作用,更要將實踐中的所見所學,體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爭做同學中的表率。」

實踐團成員王辛爍說:「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不僅深入思考和分析了共青團史教育現狀,而且促進了自身政治覺悟、精神思想和行為素質的提高。在主題創作中,我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努力更加生動地呈現團史的一個小小片段,這樣追求精進的過程,也是對我們技術和意志的磨練。希望我們設計出的作品能為大家所喜愛。」(王辛爍)

相關焦點

  • 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科技實踐團藍田縣開展社會實踐
    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科技實踐團藍田縣開展社會實踐 時間: 2015-07-30 11:31:23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西安工程大學實踐團重溫黨史國史,傳承紅色基因
    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重溫黨史國史團史,通過社會實踐了解國情社情民情,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結合全國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堅持「就近就便,當地實踐」「線上線下結合」原則,2020年7月21日至24日,西安工程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兩課教育專項」暑期社會實踐團赴陝西榆林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紅色攻城獅,重走初心路實踐團 到多地開展尋史訪史學史傳史實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紅色攻城獅,重走初心路」暑期社會實踐團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實踐的方式赴浙江、江西、湖南、河北等地開展暑期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按「尋史、訪史、學史、傳史」的思路走訪了嘉興南湖、南昌八一紀念館、橘子洲頭、西柏坡等地。
  • 西安思源學院多舉措紮實開展實踐育人工作
    長期以來,西安思源學院始終堅持應用型複合人才培養理念,加強實踐育人平臺建設,紮實開展了實習實訓、實踐能力競賽、社會實踐等實踐教育活動,強力提升實踐育人實效,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成才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廈門大學「典」入民心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
    近日,廈門大學法學院組建民法典宣講團,將民法典學習宣傳與學院人才培養和實踐育人任務緊密結合。7月30日至8月1日,宣講團派出「典」入民心暑期社會實踐隊,聯合學院共建單位福建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深入廈門市詔安縣組織開展為期3天的「啟法典徵程,尋『四史』初心」主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群眾新聞網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安德學院赴銅川市耀州區暑期支教實踐團開展線上線下支教活動
    近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安德學院「雲窗行動·情暖童心」暑期實踐團赴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崇德社區,了解當地留守兒童生活現狀,展開了一系列線上線下支教活動。探索疫情背景下「雲支教」模式可行性雲支教扶貧方式以「網際網路+教育扶貧」為創新理念,旨在為鄉村學校提供長期、免費、開放的網絡直播教學雲平臺。
  • 浙江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再獲佳績!
    經過高校推薦、團隊自薦、展示投票、技術篩查、專家評審等環節後,浙江大學獲得「最佳實踐大學」的稱號,電氣工程學院赴各省市「新長徵路上的追夢人」暑期社會實踐團獲最佳實踐團隊、醫學院赴新疆阿克蘇地區暑期社會實踐團、動科學院赴麗水暑期社會實踐團獲得百強實踐團隊。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大育人工程」協同推進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大育人工程」協同推進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 2015-09-21 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今年暑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058支社會實踐隊、上萬名獲立項資助的學子開展了分層次
  • 乘時代東風,擔時代使命,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劉曉君寄語新生
    今天的你們,是西安建大最靚麗的風景、最新鮮的血液、最懇切的期待和最蓬勃的力量。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是一所底蘊深厚的學府。我校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年創辦的天津北洋西學學堂。1956年,我們的四所母體院校——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的土木建築類學科,應第三次高等學校院系調整而整建制合併,匯聚了中國高等教育史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類學科精華,鑄就了我校獨特而厚重的大學文化和辦學精神。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乃是一所人才輩出的學府。
  • 下鄉瑣記 西北大學「勤義鄉畔」暑期社會實踐團赴蘭考縣活動全記錄
    咽喉地,扼東西命脈, 南北交通。        在河南這片土地上,蘭考也始終煥發著生機。2016年7月10日-15日,西北大學「勤義鄉畔」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十人抵達蘭考,在為期六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看到了一位黨員的高尚與奉獻,一片土地的重生與騰飛,一個民族的奮鬥與堅韌,一個國家的富強之夢。
  • 以「團」之名,勇擔使命| 知行書院舉行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第一屆線上團學工作會議
    2020年4月23日晚,知行書院開展了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第一屆團學工作會議。本次會議通過「騰訊會議APP」以線上會議的形式舉行,知行書院團總支書記劉金聖老師,團學各部門部長、全體學生幹事以及各團學成員共計158人參加會議。
  • 東華大學學生深入滬黔兩地開展社會實踐 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臺上,小學生的詩歌朗讀感情真摯,歌舞《美麗浦東更輝煌》唱響改革開放新徵程……這是由浦東新區惠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搭建平臺、因地制宜開展的情景黨課。精彩的黨課內容、接地氣的表演形式,讓東華大學「傳『四史』教育共話新時代 助文明實踐共承新擔當」社會實踐團成員振奮不已。
  • 浙江大學港澳臺學生實踐團首次到普洱市景東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11月14日至19日,浙江大學港澳臺學生實踐團一行20人在浙江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和國際合作交流處3名老師的帶領下,赴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進行社會實踐及文化交流活動
  • 中北大學學子開展暑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路飛飛)2020年暑期,中北大學團委組織開展了以「以奮鬥之姿,獻禮建黨99周年」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和學校實際,該校團委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在上級團組織和校黨委領導下,堅持「安全第一、就近就便」的原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認真落實了社會實踐的各項工作。
  • 上海交大1233支社會實踐團用青春告白祖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舉國抗疫,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時代主題,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社會實踐以「行萬裡路,知中國情」為主題,以屬地實踐為原則,全年組織1233支實踐隊伍,10500餘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學四史,守初心」「勞動教育」「聚焦上海新經濟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合陽路井鎮開展實踐活動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合陽縣路井鎮開展「燕歸巢」晨牧鄉村學習實踐活動中廉網廉政陝西訊(王芳雲 通訊員 雷蕾)2018年暑假,由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組成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合陽縣路井鎮開展了「燕歸巢」晨牧鄉村學習實踐活動。
  • 湘潭大學馬院赴湘大社區社會實踐團開展民族舞蹈教學活動
    (通訊員 朱夕夜 蔣豔 秦玲)8月10日,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赴湘大社區社會實踐團開展了民族舞蹈教學活動,針對學生薄弱的舞蹈基礎和年齡身心特點,隊員積極探索教法,將舞蹈的專業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鍛鍊社區兒童身體協調性,掌握所學舞蹈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讓孩子們很快喜歡上舞蹈這門課程。
  • 青春正好,行在路上:上海東華大學實踐團赴江西萍鄉科技支農實踐
    「實踐照亮青春路,科技支農我先行」——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赴江西省萍鄉市實踐團7月12日上午,上海市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赴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實踐團抵達江西,於7月12日-7月18日開展了歷時7天的以「實踐照亮青春路,科技支農我先行」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 湘潭大學馬院赴湘大社會實踐團開展化學基礎知識普及課堂
    (通訊員 蔣豔 秦玲 朱夕夜)​8月6日上午,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赴湘大社區社會實踐團聯合湘大社區開展了化學基礎知識普及課堂。本次活動邀請了化工學院研究生會主席蘭學東作主講人、化工學院研究生馬怡然、陳玉潔等六名同學作實驗員,湘大社區部分兒童和我院赴湘大社區社會實踐團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
  • 「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讓青春向山向海」,上海交大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用青春告白祖國
    「行萬裡路,知中國情」。暑假伊始,上海交大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正式啟動,全校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超過7200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不同形式的屬地實踐活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總體形勢下,今年的暑期實踐組織嚴格按照共青團中央、共青團上海市委的相關規定要求,屬地實踐,就近就便,加強動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