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丹東市召開推進集團化辦學工作會議。會議公布了《進一步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市教育局將依託優質名校、結合地域實際,採取「1+X+1」組建方式組建11個教育集團。
根據方案,「1+X+1」中的第一個「1」為教育集團總校,「X」為集團內分校區或新建冠名校(可以是1個或多個),第二個「1」為市屬各教育集團與各縣(市)區的結對學校。由直屬23所基礎教育學校與縣(市)3所朝鮮族學校,共組建11個教育集團(學前教育集團1個,小學教育集團1個,初中教育集團5個,高中教育集團3個,民族教育1個教育集團)。
各縣(市)區將結合本地教育實際,制定推進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在有效保障各集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高位均衡發展的同時,實現與區域內農村薄弱學校的全覆蓋對接,組建共同體,實行聯動辦學,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市屬各教育集團要與各縣(市)區結對學校加強交流合作,開展管理經驗共享、課程資源共建、教育科研互通,促進集團各校與縣(市)區結對學校共同發展。
根據方案,各教育集團將遵循統一辦學、共同提升和特色發展的原則,通過先進辦學理念輻射、幹部教師良性流動、教育教學資源共享、設施設備場地共用等策略,推進所有成員校優質均衡發展,塑造集團的文化品牌,形成集團特色。資源分配方面,各教育集團依據章程實施集團管理,開展集團內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整合分配集團內的教育資源。課程設置方面,各集團將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統一設置課程,開發名師課堂教學視頻資料,建立健全集團網絡平臺,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同時,在各教育集團內部實行幹部和骨幹教師培養及交流常態化管理,建立幹部交流常態化和教師良性流動機制,通過「統一教學進度、統一集體備課、統一教研活動、統一測試評價」的「四統一」方式整體提升集團教育教學質量。
各教育集團通過統一研究培養學生全面且個性發展的有效路徑與方法,為不同潛質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努力為學生發展提供個性化服務,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整體培養與提升。
此外,市教育局將根據教育集團的辦學規模、活動情況、辦學成效等,撥付一定的工作經費,加大對各教育集團在信息化裝備、教科研、課程改革、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確保集團化辦學正常運作。市教育督導部門將把集團化辦學工作納入督導內容,努力實現經過三年一周期的實踐探索,使集團內部及分校教育管理與教學質量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顯著提升。
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統將以推進集團化辦學工作為契機,發揮名校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縮小基礎教育城鄉和校際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辦全市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我市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此舉或將為破解
「擇校熱」、「學區房熱」
等社會熱點問題
促進教育公平
發揮重要作用
期待!
訂閱2021年晚報
三重好禮等你來
記者│侯春林
編輯│佳澤
©丹東日報社/丹東報業傳媒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