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品牌「灣仔碼頭」水餃創辦人、人稱「臧姑娘」和「水餃皇后」的臧健和,11日被證實在香港過世,享年73歲。
獅子山下奮鬥的傳奇故事
「灣仔碼頭」是家喻戶曉的水餃牌子,也是臧健和於獅子山下奮鬥的傳奇故事。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來自山東的臧健和,自小為補貼家計輟學到縣醫院工作,認識了泰國華僑醫生,結成夫妻,不久誕下兩個女兒,丈夫後來回國,之後她帶著女兒到泰國找到丈夫,發現對方居然另有老婆孩子,就這樣被夫家拋棄。
1977年,當時32歲的臧健和帶著年僅4歲和8歲的兩個小女兒,輾轉停留在香港,因不熟悉廣東話,曾為生活所迫跑去當酒樓洗碗工和電車清潔員,甚至一天工作20小時,之後因受傷丟了飯碗。
後來朋友到她家造訪,對其親手煮的餃子讚不絕口,提議她到街邊擺攤,做累了又可以休息,為她的人生重燃希望。
臧健和東湊西拼自製「搵食」木頭車。她開始在當時人來人往的灣仔碼頭賣北京水餃養家,「碼頭上的雜賣區是低層人謀生的舞臺」,她從不收取碼頭水手和司機的餃子錢,大家都當她是自己人。
感謝走出困境 水餃取名「灣仔碼頭」
由於香港人與北方人的口味有別,客人大多吃掉餃子餡,卻把餃子皮留在碗裡,她下定決心進行改良。吃的人越來越多,她的檔攤排滿人,更曾創下六小時賣1000份的最高紀錄。
1982年,機緣巧合下,日資大丸百貨公司老闆的12歲女兒對臧健和包的水餃情有獨鍾,臧健和因而獲邀合作,水餃進軍商場,自此發跡。
她為了感謝讓她走出困境的碼頭,水餃品牌取用「灣仔碼頭」。
其後,「灣仔碼頭」水餃賣遍全港、內地和臺灣市場,「水餃王國」不斷擴大規模。據悉,目前「灣仔碼頭」共有15個大型生產基地。
臧健和因此得到「水餃皇后」的稱號,1995年,她的故事被香港無線拍成20集電視劇《水餃皇后》。
成為無人不識的品牌
星島日報網11日稱,如今「灣仔碼頭」在香港成為無人不識的品牌,產品包括速凍水餃、煎餃、雲吞及湯圓等,一直深受港人歡迎。1997年,「灣仔碼頭」與美國通用磨坊公司合作,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近幾年,臧健和因受糖尿病困擾較少露面,上一次還是去年4月坐輪椅出席中文大學敬文書院臧健和堂命名典禮。
港媒認為,臧健和這個山東姑娘憑餃子發跡的傳奇故事,也印證著香港人的拼搏精神。香港文匯網提到,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夕,她周圍一些生意夥伴和朋友選擇移民去加拿大或歐洲,但臧健和從未想過要離開。當被問到為何如此堅定時,直爽的臧健和朗聲笑道:「吃餃子的人在中國,我不走!」
1997年,「灣仔碼頭」與美國通用磨坊公司合作,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升級了產品標準。香港回歸伊始,臧健和就開始著手於投資內地的計劃。
1998年,「灣仔碼頭」在上海建立冷凍食品合資企業,又在北京、廣州推出手工包製的「灣仔碼頭」餛飩、水餃和湯圓。經過幾年的耕耘,從2002年開始,「灣仔碼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水餃市場的銷量穩居前列。
從1977年到現在,40年如一日,臧健和一直用心鑽研如何做出最好吃的水餃。在她看來,水餃總令人想起團圓、溫暖、笑臉。
你吃過這個品牌的水餃嗎?
來源:上觀新聞綜合環球網、中國新聞網、網友評論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