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魔幻小說,為什麼《哈利波特》入選課本?莫言的小說卻不行

2020-12-25 小段給你說娛樂

前段時間,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書籍入選其中。

據悉,《指導目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由英國作家J.K.羅琳所著書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入選其中,分類為文學,推薦學段為小學5年級至6年級。

這讓很多家長感到意外,在家長們的眼中,這本書是魔幻小說的題材,和我們傳統心目中的語文課外書相差甚遠。部分網友也表示,同樣是魔幻小說,為什麼《哈利波特》入選課本?莫言的小說卻不行

大家翻看所有版本的語文課本,除了蘇教版選入了莫言的一篇《賣白菜》節選外,基本上沒有課本選錄他的作品。

而且頗有意思的是,這篇《賣白菜》也並非莫言最擅長的魔幻小說,只是他的一篇短篇回憶類小說,也就是說從題材上來看,莫言的經典魔幻小說其實是一篇都沒有進課本的。

其實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我國語文組的專家朱於國先生的觀點是:莫言的作品其實並不太容易理解。朱教授說得是沒錯的,莫言的小說雖然和《哈利波特》一樣,都是寫魔幻,但他是用魔幻寫現實,這是兩者不一樣的地方。

其次呢,莫言的小說並不適合孩子們閱讀,孩子不容易理解,而且他的小說裡有些內容描寫的比較露骨,所以更適合大人來看。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書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英國作家JK羅琳在24歲時第一次開始構思,於1997年開始寫作,大概一年多寫完了此書。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1歲的哈利·波特失去了父母后,便來到了姨媽家,過著極其痛苦的日子。一直到11歲生日那天,他一生的命運才發生了變化。

他收到了霍格沃茨寄來的信,成為了魔法學校的一名學生。哈利發現這裡到處充滿著魔力,他既找到了朋友,又學會了魔法和騎著飛天掃帚打魁地奇,還得到了一件隱形衣,他在這裡生活得很愉快。

當一塊魔法石出現了,它將關係到世界的現在和未來。哈利在好朋友羅恩和赫敏的幫助下,突破了重重困難,保護了魔法石,終於拯救了世界。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一部典型的融合了小說與童話敘事特點的作品,既可看作極具奇幻色彩的幻想小說,又被認為是最富有魔力的系列長篇童話。作品通過描寫主人公愛的缺失與回歸,以及人格的逐漸完整,表現出作者對兒童內心生活和成長過程的強烈關注。

校長鄧布利告訴我們:勇氣有很多種類,對付敵人我們需要超人的膽量,而要在朋友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同樣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赫敏說「我不過是死讀書,再靠一點兒小聰明,還有更多重要的東西——友誼和勇氣」,就像我們的生活,學習固然是重要,但生活中還有更多重要的東西,就像友誼和勇氣,能夠得到這些往往比能夠學好一兩本書更重要。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出版便好評如潮,榮獲了英國國家圖書獎兒童小說獎和斯馬蒂圖書金獎章獎。作品被譯成70多種語言。2001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獲得9.6億美元票房。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愛」的力量。哈利的父母雖然不在,但愛無處不在。而關心哈利的師長們也知道:真正的大愛,是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精神,使孩子能夠自己去爭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難。

這是一套適合孩子,也適合大人閱讀的惡魔小說,一本書42元塊錢,也就是平時的一段飯錢就能讓孩子在魔法童話中收穫愛與勇氣!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魔幻小說,為什麼《哈利波特》可以入選課本呢?
    不久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科書發展中心發布了全國範圍內中小學學生的第一本閱讀指南目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書籍入選其中。《指導目錄》分為三個部分:小學,初中和高中。英國作家J·K·羅琳(JK Rowling)所著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書被入文學類,並推薦給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孩子。這讓許多父母感到驚訝。在父母的眼中,這本書是一部神奇的小說的主題,與我們傳統的中國課外書相去甚遠;也有網友說這是一部奇幻小說,為什麼將《哈利波特》入選課本呢?
  • 莫言的《紅高粱》,是一本怎樣的小說
    《紅高粱》是當代作家,諾獎得主莫言的作品,由《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小說組成的書,叫做《紅高粱家族》。《紅高粱》是體現了莫言高水平的創作能力,也體現了民間力量的強大,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讓人印象深刻,小說所表現出來的氣節同樣讓讀者震撼。
  • 莫言小說的意義和藝術特質
    莫言獲獎,我們不僅感到驚喜,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要去反思,為什麼今天面對一個諾貝爾獎會讓我們這麼激動?我覺得這本身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固然是有西方百多年存在的文化的優越,另一方面我們本身一直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焦慮。這也表明我們文化交流工作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我們今後怎麼去面對?怎麼加大力度去做?這是很艱巨的一項工作,確實是需要我們思考的。
  • 莫言,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從不選錄他的文章
    最近又有人拿莫言的作品不能進課本說事,藉以批判莫言文章用語粗俗,多描寫社會陰暗面。並且認為他在創作過程中「心態沒有擺正」,甚至是「用心可疑」。我們先不說這種批判是否正確,僅就莫言小說不能入選語文課本,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 了解過魔幻現實主義,就知道中國文學巨匠—莫言
    莫言2000年,莫言的《紅高粱》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圍茅盾文學獎初選。2011年莫言憑藉作品《蛙》獲得茅盾文學獎。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有意識流小說的內心獨白、心理分析、感覺印象、幻覺夢境、時空顛倒等;有魔幻現實主義的隱喻、象徵、預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誕派戲劇的誇張、變形、荒誕;還有結構主義、感覺主義、象徵主義等等。在西方作家中,莫言最推崇兩位,即威廉·福克納和加西亞·馬爾克斯。莫言小說結構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斷的場景切換和時空顛倒,具有明顯的空間形式小說的特徵,與福克納的風格遙相呼應。
  • 莫言的強項就是他的故事——專訪莫言小說瑞典語譯者陳安娜
    他很真實,但又有像魔幻現實主義的很多奇怪東西,比如剛出生的孩子會和閻羅王一起談話,一個人變成豬或變成驢等等這種很奇怪的東西,把這些很真實很魔幻的東西都弄在一起。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看時就覺得很有滋味。」10月13日,莫言3部小說的瑞典語譯者陳安娜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電話專訪,聊起她讀莫言作品的感受。
  • 英國書店哈利波特首版精裝小說失竊,值4萬英鎊
    原標題:英書店一部哈利波特首版精裝小說失竊 價值4萬英鎊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一家二手書店內珍藏的一本價值4萬英鎊的哈利波特首版精裝小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日前失竊。2017年6月26日,是風靡世界的魔幻小說《哈利·波特》首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20周年的日子,英國各地「哈迷」們舉行慶祝活動,紀念這個「魔法世界」誕生20周年。報導稱,英國諾福克的一間二手書店本月上旬一個深夜遭小偷光顧,一本被珍藏的哈利波特首版小說,和另外5本也同樣是頭版的童話書都被偷走。
  • 魯迅先生除了這三部經典小說外,還有一部被莫言、殘雪深深喜愛著
    小說也像雜文一樣「尖利」,對萬惡的封建社會攻擊之勢銳不可當。隨著對「狂人」藝術設計的玩味,數月後,魯迅的小說筆鋒改迎面直擊為迂迴封殺。在《孔乙己》裡便小試牛刀。對於「上大人孔乙己」魯迅加入的藝術不比其他小說少,將主人公「我」和孔乙己置於同樣的時代大浪中,悲劇見著於所有在鹹亨酒店消費的人,以及夥計「我」和店老闆。
  • 中國小說學會2020年度小說排行榜揭曉 賈平凹《暫坐》入選長篇小說...
    近日,由中國小說學會主辦的中國小說學會2020年度小說排行榜在興化揭曉。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小說學會會長吳義勤,中國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趙利民,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27位評委經過細緻深入的遴選和討論,遵循嚴格的投票程序,最終評出45部上榜作品。
  • 本土、現實、小說的回歸丨莫言近作研討會實錄
    有了網絡,覃桂英巧舌如簧搞了幾個網站,最後賣謠言給莫言。這個壞人寫得入木三分,她一直是壞人,一直不是好人,就像季羨林先生說的,壞人只能變老,不能變好。為什麼變老不能變好?因為壞人沒有檢討反省自己的願望,不會反省自己。所以壞人寫得太生動了。還有一部作品沒有被收錄進來,這個作品在《上海文學》2019年一期發的,叫《一鬥閣筆記》。
  • 最新小說集《晚熟的人》面世,作家莫言「打破枷鎖」了嗎
    今天,作家莫言最新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上市,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引發廣泛關注。 這是一本「晚到的新作」,描寫的則是「熟悉的我們」,久違的重逢下,新故事正在不斷發生。從《透明的紅蘿蔔》開始,「故鄉」就成了莫言筆下不變的「主角」,無論是什麼人,在什麼時間,他們總是在「故鄉」這片土地上,演繹生活中的魔幻和現實。
  • 本土、現實、小說的回歸 | 莫言近作研討會實錄(上)
    莫言第一次非常有意識地把自己作為一個人物寫進了小說,書裡書外兩個莫言之間的關係是很有意思的。小說中的人物「莫言」可以說是現實中的作家莫言的一個鏡像,當書中的「莫言」旁觀他人的故事的時候,書外的莫言也在用審視的眼光打量著自己。作者本人經歷的介入打破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亦真亦幻,難分虛實,這也是《晚熟的人》給我們提供的閱讀樂趣。
  • 莫言第一次寫小說連「鼠」字都不會寫,小學畢業的他,要如何逆襲
    後來終於從事上了文科工作,可是一向要強倔強的莫言其實認識的漢字都是有限的,如果要創作小說,會遇上很多麻煩,但莫言並未放棄。因為會寫點小作文,就面臨了新的工作,所以莫言是又驚又喜,畢竟他獲得了提幹的機會,但同時自己識文斷字方面依然是弱項。怎麼辦呢?
  • 老書蟲心中的神,東方的哈利波特,十年龍族,中國魔幻小說之最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一本被譽為東方哈利波特,中國魔幻小說之最的小說—《龍族》。《龍族》絕對可以成作為青春的回憶。《龍族》是由作家江南創造的長篇魔幻小說。於2009年開始於小說繪上連載,並取得驚人的成績。十年過去了,《龍族》的歷程可謂是萬分艱難。它鼎盛過,它也低谷過。
  • 馬家輝:莫言小說《酒國》讓我感到性興奮
    鳳凰衛視10月25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馬家輝:在莫言那麼多的小說創作裡面,特別長篇小說,我個人讀的覺得一讀再讀,而且讀的最有強烈感覺的小說就是這一本《酒國》,我看這個小說的時候,一邊看,好多地方讓我一邊看一邊笑,因為太荒唐了,它也太好玩了,有點像馮小剛他們那種城市喜劇鬧劇一樣,怎麼會這樣子呢?
  • 莫言小說《蛙》在美出版,美國人能理解計劃生育政策嗎?
    莫言小說《蛙》繼去年11月被翻譯成英文在英國出版之後,小說美國版日前由企鵝蘭登旗下的維京出版公司出版發行。「充滿戲劇性的小說」       珍妮特·麥斯琳在《紐約時報書評》的評論中寫道,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獲獎作家之一。《紐約時報書評》認為,莫言《蛙》英文版由美國漢學家、翻譯家葛浩文用優美的文字地道地翻譯成了英文。
  • 莫言:第一部都市小說,人物關係混亂女主出場遭此凌虐
    說「西門」就有「紅樓」,後來莫言這部敘事龐雜的小說還獲得了第二屆「紅樓夢獎」。莫言寫盡農村題材,但所有的人物都超越了農村的局限。他們思想超前,行為怪誕。但要說起都市小說,莫言似乎不大碰觸,因為莫言是一個非城市主義者,他幾乎是痛恨城市的。像莫言這種尋根文學者,在我國有一個巨大的群體。
  • 本土、現實、小說的回歸 | 莫言近作研討會實錄(下)
    我認為這本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反諷的寓言,被看和看世界、被想像和想像世界,以及平衡被打破之後心理的失衡、情感觀念的失衡和行為的失衡。能夠看到莫言對自己同樣也有反省,他就是沉默的觀察者,時代發生這些波瀾,他沒有變,儘管他就是波瀾本身。面對這種現實他充滿了困惑、自嘲,乃至憤怒。他的幽默多了,困惑同樣也多了。
  • 專訪莫言作品翻譯家葛浩文:莫言小說的鄉土味最難翻譯
    特派斯德哥爾摩記者 師文靜  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的演講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翻譯到場,其中有莫言作品的日文翻譯吉田富夫、英文翻譯葛浩文以及瑞典文翻譯陳安娜。在莫言結束演講後,記者在瑞典學院樓梯口採訪到莫言的英文翻譯葛浩文。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譯家,曾經因為翻譯莫言的名著《紅高粱家族》而登上事業的頂峰。葛浩文說,莫言的演講讓他很感動,而莫言作品的鄉土味是翻譯中最難的環節。
  • 莫言中大開講 建議結婚後再看我的小說
    「快看,莫言來了!」11月30日,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中山大學開講「我小說中的人物原型」。講座一票難求,偌大的梁銶琚堂連過道都坐滿了觀眾,只為一睹中國第一個本土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風採。  作為中大90周年校慶日的最後一個大型名家講座,莫言談到了這是他第一次走進中大,但他對中大的印象則源於魯迅的《兩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