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聞】法律人士提醒:信用卡「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2020-09-22 南皮普法



  信用卡協商分期?中介談判有「劇本」

  法律人士提醒:「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張先生去年年底失業,現在也沒找到合適工作,信用卡的帳單已逾期三個月,這讓他焦慮不安。經朋友推薦,張先生發現網上有中介可以幫著客戶跟銀行「協商分期」,不僅不計利息,本金還可最多分60期還,他瞬間動了心。

  這些自詡「神通廣大」的中介真能幫無力還錢的「卡奴」翻身上岸嗎?他們號稱的「協商分期」業務真有那麼美嗎?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協商分期」「債務重組」

  廣告信息遍布各大平臺

  北青報記者在淘寶平臺上搜索「逾期協商」「協商分期」「債務重組」等關鍵詞,都會彈出一大串店鋪。他們的廣告詞基本雷同,賣點都是「不被起訴」「停止催收」「停掉高額違約金」「個性化分期方案最長60期」。很多店鋪的名字和介紹裡就有「法律分部」「法律中心」「法務諮詢」等字樣。

  社交平臺上的相關內容也很多。微博上「協商分期」博主有近40個,最火的粉絲超過了50萬。除了介紹信用卡逾期的相關知識,主要是推介協商分期的服務,發出的圖片基本都是幫客戶協商成功後的對話截圖。

  知乎上「停息掛帳」「協商分期」的博主也多如牛毛,各種成功案例和攻略滿天飛,但是具體跟銀行怎麼談,還是需要私信聯繫,會有業務人員對接。

  抖音、西瓜等短視頻平臺上也有大量 「協商分期」「債務重組」的課程出售。有博主詳細教授卡奴如何跟銀行周旋;還有人親身示範,放出自己與客服溝通的錄音。

  中介一般有兩種服務方式

  一單業務最少收1000元

  據了解,這類辦理協商分期的中介一般有兩種服務方式:一種是代替客戶與銀行談判,可以籤代理合同;另一種是進行「場外」指導,讓客戶按他們的方案準備材料,用他們教的話術與銀行交涉。

  這些號稱「債務規劃師」「法務顧問」的中介當然不是免費諮詢。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中介收費標準不一,收費比例基本為欠費金額的4%-10%,一單業務最少也要收1000多元,但也有議價空間。

  北青報記者與淘寶上一家月銷2000多份的店鋪取得聯繫。對方直接給了一個微信號,讓具體情況跟工作人員諮詢,還強調「所有付費流程都走淘寶,正規公司,隨時可查資質」。

  北青報記者微信跟他們聯繫上後,以幫朋友的名義進行諮詢。朋友有三張卡要逾期了,其中一張5萬左右,另外兩張都是3萬左右。對方表示,協商分期各銀行情況不一樣。有的銀行談成後,違約金停,利息不停;有的銀行可以免費靈活分期;還有的銀行需要先付10%-15%的首付款。最終還要看各家銀行的具體政策,但「大部分能談到18-60個月分期」。他們直接代客戶與銀行溝通,但需要客戶提供一些資料,收費是每張卡1200元,一共3600元。

  「你先在淘寶上下單,協商成功之後我再發貨。如果搞不成,我也收不到你的錢。」張先生也在淘寶上與這家店鋪取得聯繫。他告訴北青報記者,他有一張信用卡有6萬元逾期,希望銀行能免費分60期,這樣每月只需還1000元。可對方表示,60期難度大,最多48期,開出的價格是2400元。張先生嫌太貴,對方回答「這家銀行最難說話」。

  另一家中介表示,安排律師全程代理的費用高一些,需帳單金額8%+500元的材料費;指導協助的便宜一些,1888元,名下所有卡都包搞定,實際收費都 「可以談」。

  卡主若要「協商分期」

  需提供信用卡密碼等信息

  經過一番諮詢後,張先生最終放棄全權代理,因為「他們要的個人信息太多了,還有銀行密碼,我有點兒怕」。原來,中介要求停息掛帳的客戶提供身份證正反面照片、銀行名稱、卡號、辦卡方式、查詢密碼、額度、目前未還金額、預留手機號碼、聯繫人姓名電話、聯繫人關係、帳單日、還款日、當時預留郵箱、當時單位名稱、當時單位地址、現在單位名稱等。

  「我要是把這些都提供給他,當然方便他替我去跟銀行談判,但是他們也同時掌握了我的隱私信息,感覺不妥。」張先生說。

  中介協商有「劇本」

  賣慘、表決心、投訴威脅

  有網友在平臺發表評論稱:「之前我自己跟銀行客服溝通過好幾次,都沒有申請下來停息掛帳,有的客服直接說銀行沒這項業務,誰知中介卻辦成了。」

  為什麼客戶自己與銀行談不攏,中介卻能「無往不勝」?「他們這都是套路,都有劇本。」資深信用卡研究專家董崢表示。據了解,被中介視為「尚方寶劍」的就是2011年1月實施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七十條,即「在特殊情況下,確認信用卡欠款金額超出持卡人還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還款意願的,發卡銀行可以與持卡人平等協商,達成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達成協議後,銀行不會再催收或起訴,除非持卡人再次逾期。

  有股份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透露,無論是中介親自上陣還是場外指導,一般都會在三方面做足功課。第一步是「裝可憐」,講述自己遭遇失業、生病、車禍等重大變故,通常會提供各種證明。第二步是向銀行證明現在的收入情況,表示願意在能力範圍內按期還款,有的會寫下承諾書表決心;第三步,如果感覺銀行不是很好說話,他們就會指責銀行客服或催收有問題,揚言馬上向當地監管部門投訴。

  內存

  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

  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

  2011年1月實施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七十條規定,「在特殊情況下,確認信用卡欠款金額超出持卡人還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還款意願的,發卡銀行可以與持卡人平等協商,達成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達成協議後,銀行不會再催收或起訴,除非持卡人再次逾期。

  律師提醒

  「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別存僥倖心理

  據了解,目前從事信用卡「債務重組」業務的中介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律師,另一類是原來從事催收的人員。他們為逾期持卡人「出謀劃策」算不算違法呢?

  北京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桂林律師認為,相關中介機構現在應算遊走於「灰色地帶」,法律沒有明文禁止這類業務。但是,對於持卡人來說,必須提防其中的風險。

  許桂林指出,有些中介騙了服務費,沒有辦成也不退錢。有些中介會教唆持卡人編造謊言,慫恿甚至直接幫助持卡人出具虛假證明材料。比如偽造貧困證明、住院證明等。這種行為其實已構成欺詐。一經核實,借款人不僅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已付高額中介費也打了水漂。即使銀行沒有查出來,中介也可能利用造假的「把柄」,對持卡人進行敲詐勒索。

  另外,這些中介在服務過程中獲取了持卡人大量個人隱私信息,如果他們非法使用,可能會給持卡人帶來更大損失。

  許桂林提醒逾期持卡人,一定要謹慎對待這些「債務重組」的中介機構,勿心存僥倖,別因貪圖小利帶來更多風險。

  據了解,廣東銀保監局去年9月曾發布風險提示指出,代理「處置債務」「延期還款」「減免逾期息費」等違規騙局和行為本身對債務清償並無作用,反而存在很大的風險,有可能對消費者個人徵信和經濟財產等造成嚴重危害和損失,消費者不要聽信「代理處置債務」的宣傳,以免導致更大的損失。

  專家觀點

  「反催收」聯盟擾亂金融秩序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些中介現在攛掇逾期持卡人想方設法賴帳,我認為破壞了社會誠信體系,敗壞了社會風氣。」資深信用卡研究專家董崢說。

  「他們其實就是鑽法律法規的空子,利用持卡人的弱點,賺信息不對稱的錢。」董崢指出,如果持卡人一向還款記錄良好,因為特殊情況暫時遇到困難,完全可以自己跟銀行協商,正常辦理。可是相當一部分持卡人在辦卡的時候毫無規劃,用卡的時候隨心所欲,真到了沒錢還債的地步,不想辦法掙錢還債,反而到處尋找賴帳的「妙方」。這些中介正好迎合了這部分需求。

  「欠銀行的錢就應該按時還本付息。這些人介入後,債主倒成了弱勢群體,怎麼還錢還得聽欠債的。我覺得社會不應該是這種風氣。」董崢說。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分析認為,與逾期協商相關的產業需要放到一個更大的框架下去看,也就是「反催收聯盟」這種黑灰產業鏈雖然市場有需求,但反催收聯盟並不是存在即合理。目前來看,其教程內容多樣,既有信用卡逾期協商,也有故意教唆逃廢債的,不論何種形式,都影響到了金融業務的健康運營,是擾亂行業秩序、阻礙行業發展的一顆「毒瘤」。她認為,有關部門應針對「反催收聯盟」採取行動,在政策層面及時打上補丁,防止逃廢債者鑽空子,助長社會不良風氣。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銀行可以考慮為符合條件的持卡人提供個性化分期的正常申請通道,避免灰色中介擾亂市場,幹擾銀行正常工作。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法律人士提醒:信用卡「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中介談判有「劇本」  法律人士提醒:「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張先生去年年底失業,現在也沒找到合適工作,信用卡的帳單已逾期三個月,  律師提醒  「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別存僥倖心理他們為逾期持卡人「出謀劃策」算不算違法呢?  北京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桂林律師認為,相關中介機構現在應算遊走於「灰色地帶」,法律沒有明文禁止這類業務。但是,對於持卡人來說,必須提防其中的風險。
  • 信用卡協商分期能信嗎 持卡人千萬別被中介忽悠了
    信用卡協商分期?中介談判有「劇本」法律人士提醒:「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張先生去年年底失業,現在也沒找到合適工作,信用卡的帳單已逾期三個月,這讓他焦慮不安。經朋友推薦,張先生發現網上有中介可以幫著客戶跟銀行「協商分期」,不僅不計利息,本金還可最多分60期還,他瞬間動了心。
  • 債務中介宣稱幫客戶跟銀行「協商分期」律師:「灰色地帶」風險多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王利 河南臺記者梅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如今,超前消費很流行,小到花唄,大到信用卡,到處能見到超前消費的身影。超前消費,顧名思義是在你還不具有消費實力的時候,銀行先把這筆錢借給你。不過享受完了,還不上錢怎麼辦?
  • 信用卡欠款成投訴熱門 法律人士:需摒棄「不勞而獲」心理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北京銀保監局上述提示的辦理及使用信用卡普遍存在的五大「誤區」是:1、信用卡越多越好;2、分期付款撿便宜;3、「以卡養卡」不用還;4、「最低還款額」免費;5、疫情期間不還款。在法律人士看來,這些「誤區」不容忽視,很可能讓持卡人因此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 信用卡五大誤區不容忽視 不還款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原標題:信用卡欠款成投訴熱門 疫情期間不還款是最常見誤區近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消費提示稱,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因經濟壓力加劇、償還能力下降,導致短期內無法及時償還信用卡欠款,引發大量信用卡還款方面的投訴。北京銀保監局提醒,切莫陷入信用卡使用的五個「誤區」。
  • 多家銀行提醒:信用卡不得套現、惡意刷單 否則上報風險黑名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行又雙叒提醒:信用卡不得套現、惡意刷單,否則上報風險黑名單或人行徵信疫情之下,商業銀行的信用卡風控再次收緊。甚至有的銀行指出,不得通過非正規交易渠道或虛假手段惡意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積分、權益等,否則將保留上報風險黑名單或人行徵信的權利,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多家銀行密集發布用卡警示 六大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信用卡中心近日明確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
  • 信用卡欠款成投訴熱門,投訴真的有用嗎?權威專家這樣解讀
    近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消費提示稱,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因經濟壓力加劇、償還能力下降,導致短期內無法及時償還信用卡欠款,引發大量信用卡還款方面的投訴。北京銀保監局提醒,切莫陷入信用卡使用的五個「誤區」。
  • 銀聯旗下安全平臺揭秘信用卡違規代還平颱風險!九色優選超級管家被...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還吧、賺賺科技等多家代還平臺關停代還業務,智能代還平臺的關閉說明監管的整治起到了應有的效果,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也會有更多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智能代還迎來關閉。今日「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安全聯盟」在其官方公眾號發文《信用卡違規代還平颱風險大揭秘》,文中表示近期,市場上湧現大量信用卡代還平臺,吸引了眾多囊中羞澀的持卡人。其中少部分是平臺出錢幫持卡人還信用卡,持卡人後續再償還平臺的代償類代還平臺。
  • 信用卡「降額封卡」調查:交行中信等多銀行均有持卡人反映被降額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降額主要發生在股份行,交行、中信、民生、招行等多家銀行的持卡人都曾反映出現這一情況,但這並非是大規模的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信用卡使用頻率較低或被懷疑為「高風險」人群。所謂「高風險」,是指銀行在貸後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套現、倒卡等用卡行為。有的銀行會要求持卡人「做分期,否則降額」,甚至直接降額、封卡。
  • 醫生提醒:發病率雖低,也不要心存僥倖
    醫生提醒:發病率雖低,也不要心存僥倖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譚盼盼株洲日報訊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乳腺癌是女性的「專利」,殊不知,男性也會患乳腺癌。近日,省直中醫院乳腺外科就接診了一位男性乳腺癌患者。趙希提醒,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一旦發現乳房出現疼痛、腫塊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來源:株洲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人若意外死亡,信用卡欠款如何解決?
    現在存在著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年輕人賺的永遠沒有花的多,但是偏偏卻能一直生活下去,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事實很簡單,現在的信用卡、借唄、花唄滿天飛,根本不用愁沒錢花,只要在還款日之前把錢給還上,下個月依然可以瀟灑。
  • 信用卡多了有什麼壞處?多張信用卡循環套現後果?
    信用卡依然已經成為年輕人人手必備的「時尚單品」,有人更是擁有十幾張信用卡,原因很多,如追求高額授信、消費優惠、辦卡禮、薅羊毛等。擁有多張信用卡真的百無一害嗎?其實不然,多張信用卡使用的背後也深藏著很多不利因素。但有人申辦多張信用卡動機不純,只是為了試圖利用信用卡免息期和循環授信,相互循環套現。本文便和大家講講信用卡多了有什麼壞處及多張信用卡循環套現後果。
  • 信用卡借別人使用逾期責任誰擔?出借的一切後果由持卡人承擔
    此外,在阿濤未及時還款時,小萍作為持卡人,有義務及時還款以避免損失擴大,故因阿濤未按時還款產生的後期利息、違約金等,由小萍自行承擔。法官提醒:銀行信用卡關乎個人信用,僅限合法持卡人本人使用,一旦出借給他人使用,而借用人逾期還款,將直接影響持卡人的個人徵信記錄,造成不良後果。
  • 買賣信用卡積分成灰色產業
    沒有任何障礙,過了幾天,她的支付寶帳戶中便多了150元錢。    好奇之下,她問這位收購者,你積那麼多飛行裡程做什麼用呢?對方說,我兌換成機票賣出去。    小岑的先生算了一筆帳後,兩人被這個行業的暴利嚇了一跳。    目前,中國銀行信用卡積分與國航裡程積分之間的兌換比為16∶1,小岑賣出的6萬積分可以換成3750飛行裡程。
  • ...光大、興業…多家銀行「圍剿」信用卡,與收單機構「分手」誰最...
    興業銀行、農業銀行又相繼發布規範用卡、合理消費的提醒。 招行行長田惠宇在業績會上表示,信用卡的還款能力、意願都在下降,2月信用卡逾期率同比大幅度提升。 卡友等在內的多家持牌第三方支付交易不再累積積分後,國內至少幾十款Pos機受到影響,經常使用信用卡的用戶基本將拋棄此類Pos機。
  • 信用卡抓人是嚇唬人嗎,信用卡坐牢的人多嗎
    信用卡由於其「先消費後付款」的功能,成為了人們日常消費中最常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雖然信用卡使用起來十分方便,並且也有一定期限的免息期,但這也會讓一些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的人產生過度消費的風險。信用卡雖然是提前消費,但同樣也是需要按時還款的。
  • 平安、民生、廣發、光大等多家銀行「圍剿」信用卡,POS機拋機潮再起!
    信用卡積分是鼓勵持卡人刷卡消費的一種手段,但是通過三方支付交易累積積分存在監管漏洞,有職業「羊毛黨」利用三方支付POS機薅信用卡積分,存在套現、套碼等灰色地帶。 信用卡大面積降額來了!
  • 交通銀行信用卡專家為您的信用卡安全支招
    持卡客戶首先要知己知彼,摸清楚這些新套路,才能為信用卡安全係數加分。  警惕,網絡「殺熟」陷阱多都說網際網路讓人和人之間變成「零距離」,殊不知距離縮短了,風險卻隨之產生。據交通銀行信用卡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不少信用卡詐騙都是依託網絡「殺熟」,讓持卡人掉以輕心從而實現竊取卡片信息、盜刷信用卡的目的。
  • 7.56億張信用卡持卡人!銀行提示:這樣做會被降額
    多家銀行提示:這樣做會被降額、凍結、鎖卡) 股市、樓市的熱潮,讓信用卡套現這一「黑產」又活躍了起來。近來,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出提醒:嚴禁信用卡資金用於炒股、理財、買房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