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玩具租賃連鎖店「逃鋪」停業
所在購物中心稱關門前欠房租;運營公司表示會員可轉換籤約
近日有市民反映,位於朝陽區長楹天街購物中心的「玩趣玩具租賃」(簡稱玩趣)門店,在未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突然關門停業。隨後,其餘幾家連鎖店也接連關門。「會員均繳納了至少2000元押金,如今負責人失聯,押金也被捲走」。
昨天下午,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上述玩具租賃店大門緊閉。購物中心運營部相關負責人稱,該門店於去年12月25日「逃鋪」,目前正嘗試與該店所屬公司聯繫。
事件
門店關停會員討押金
市民張先生稱,2015年11月自己在「玩趣」門店辦了張會員卡,使用期為三年。其提供的租賃合同顯示,繳納會員費2166元,另付押金2000元,收款方是玩趣(北京)經貿有限公司。
「一周前來消費時,發現關門了,門外貼有暫停營業的告示。」張先生說,自己聯繫客服熱線被告知,公司各門店已不再運營。至於如何退還押金,對方未給出說法。
市民孫先生也反映,今年1月初,其持有會員卡的另一家玩趣門店也突然關停,其多次致電公司負責人討要押金無果,後來對方不再接聽電話。「該公司在北京開設並直接管理的門店至少3家,都在去年12月底相繼關門」。
張先生透露,各家門店會員聯繫並建起微信群,兩天就有300人入群。其從長楹天街管理方了解到,僅位於該購物中心門店的會員就有1000餘人。「會員一般需交2000元至5000元押金不等,算下來押金總額達數百萬元。」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上述購物中心西區三樓。玩趣門店大門緊閉,貼文稱「設備維修暫停營業」。可看到店內各類玩具陳放整齊,電腦等辦公設備齊全,營業執照仍掛在牆上。記者多次撥打貼文中的聯繫電話,均無人接聽。
鄰店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家店已關門半個多月,負責看店的3名工作人員也「消失」,近段時間常有會員前來問詢。
記者查詢企業信息發現,玩趣(北京)經貿有限公司2014年1月在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州分局登記成立,註冊資本10萬元,目前登記狀態為開業。對此,通州分局工作人員表示,如果登記狀態為開業,說明該公司尚未進行工商註銷。
進展
運營公司稱停業清算
長楹天街購物中心辦公處任姓運營部負責人介紹,玩趣門店2014年就已入駐,並籤了3年的租賃合同。去年12月25日,該店私自閉店,並未向購物中心說明情況,屬於「逃鋪」,關門前還欠1個月房租。
「購物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該門店管理方負責人聯繫,對方稱公司無法繼續運營。」任姓負責人稱,目前仍在積極與這家公司聯繫溝通。
記者搜索玩趣玩具租賃微信公號發現,北京共5家連鎖店。記者致電其中3家均無法取得聯繫,另兩家工作人員稱,與其餘3家並非同一個老闆經營,目前正常營業。
記者留意到,1月9日,上述公號發布《解約協議》,稱會員可填寫相關信息,辦理退押金。1月15日,該公號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無力繼續運營,正式宣布停業清算」,已邀請同行救助,會員可轉換籤約至另一家公司。
孫先生表示,除上述微信公告外,玩趣再未有人出面提出任何解決方案,而轉換籤約由於條款限制也不被會員接受,事情陷入僵局。
對此,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優銀稱,會員辦卡屬於預付式消費,雙方應嚴格按照合同履行義務,門店經營不善正常關門屬合理行為,但關門前應按合同合理清算與消費者的債務關係,合理解除協議。
就此事而言,門店或公司未提前告知會員非正常停業,如果是經營問題,則構成違約,消費者可維權討回押金;若存在主觀惡意套取消費者錢財的行為,則涉嫌合同詐騙。王優銀表示,如果涉及人數多,金額大,消費者可先報警,由警方查證。如果無法立案,消費者應保留相關消費憑證,採取法律手段及時維權。
新京報記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