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寶華
圖:來自網絡
讀過沈從文的《邊城》後,湘西邊陲讓我產生了無數的想像畫面,從而更想了解作者的人生,看到了,文章背後作者如詩似畫的愛情。才明白愛情是從橋的這頭到那頭,愛情是從青絲到白髮,愛情是天空的雲,是足下的路,是眼裡的水,是心中的思念......
讀過林清玄《邊城之夜》後,讓我更多去想了解兒童,激起了我的保護欲望。我發現原來兒童的不幸,是不分國家、不分地域。在很多地方,還有那麼多的幸與不幸。合上書後,心中會有濃濃的愛戀湧上心頭,在另一個國家,在異域他鄉,儘管不同的種族,但是愛卻相同。不忍心再次翻開書讀一遍,內心還會激起一層層漣漪......
讀過張賢亮的《靈與肉》後,看到了那個年代的人,所特有的純真、樸素、自然,男女主人公來到美麗的草原,不是只有美好,還背負「右派」的帽子,但是祁連山的風雪,不曾磨滅他們的意志。
即使後來有機會遠離,他也不會選擇逃離,因為在他的心中,有家國情懷、有學校責任感,不會為一已私念,而放棄邊塞草原、那群留守的孩子、還有那塊像「大公雞」的中國版圖。
讀過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通過英子的眼睛,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童年。儘管社會存在諸多不如意,但是給她留下的大多還是美好。於是,激起我關愛學生想法。
2019年我來到蘇北平原的邊陲小鎮,遇到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像此刻窗外的麥苗一樣,茁壯成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成長,還有思想上的成長,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觀念。並用自己的想法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他們開始從頑皮走向懂事與聽話,不會因為零食而吵嘴,不會因為磕磕碰碰而相互推諉。
他們逐漸成熟,他們像此刻院子裡盛開的櫻花,在不經意間,微風撫過,處處繽紛。
我想要的生活,就是活在你們其間,陪伴你們健康的成長,自由的成長,無羈無束的成長,期盼你們有自己的思想,有獨立的觀念,獨立判斷對錯的能力,在你們畢業揮手告別時,沒有遺憾,只有留戀。
我多想你們就是我的孩子,轉念一想,你們就是我的孩子,無論年齡上,還是我們曾一起學習上,都應該值得我們彼此珍重。
我多想和你們說,以前不知道愛是什麼,當遇到你們,我才發現愛原來就是你們臉上開心的微笑,發自內心的那句「老師好」。
世間最美的情話,對我來說,就是「你們若幸福,我的內心便鮮花盛開」。我從千裡迢迢的遠方,來到這裡,遇到你們是我此生的緣分,看到你們的開心更是我堅持下來最大的希望。
時間在我們彼此無限的生活中生長著,如同此刻窗外的綠樹紅花,如同此刻窗外的桃紅柳綠。而我很想表達對你們的愛,在這個美麗的春天裡,我的愛似飛翔的小鳥,明亮的歌唱,想告訴蘇北邊陲小鎮的你們:我的開心,就是看你們幸福微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