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閻錫蘊院士做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應用化學講座—新聞—科學網
2017年6月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院士做客「應用化學系列講座」,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作了題為
-
袁鈞瑛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
袁鈞瑛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揭開細胞死亡的秘密 清華新聞網4月9日電 4月2日,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承辦的第26期「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在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舉行。袁鈞瑛教授做學術報告。 人物簡介: 袁鈞瑛博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終生教授,美國藝術及科學學院院士。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和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外藉顧問,美中生物醫學專家協會理事。
-
...院院士程津培做客第153期大師講壇帶領交大師生走近「化學鍵能...
程津培以「化學鍵能學,發展理性化學的有力工具」為主題,從化學鍵能學的重要意義、對化學反應研究重要應用價值以及近期取得的成果等三個方面,深入淺出、風趣幽默地向師生們闡釋了化學鍵能學,這一發展理性化學的有力工具。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Harm-Anton Klok教授做客「高分子科學系列講座」
Harm-Anton Klok 教授作學術報告5月31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 Harm-Anton Klok 教授應邀做客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科學系列講座」,作了題為在報告中,Harm-Anton Klok教授結合實例介紹了通過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製備生物功能高分子刷的方法及其應用。Harm-Anton Klok 教授出生於1971年,1989年至1993年就讀於荷蘭Twente大學化學工程系。1997年在德國Ulm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Twente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
諾獎得主Jean-Marie Lehn作客「化學學堂系列講座」
諾獎得主Jean-Marie Lehn作客「化學學堂系列講座」 展現超分子化學的魅力 清華新聞網10月29日電 10月23日下午,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法國斯特拉斯堡路易斯-巴斯德大學Jean-Marie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2020-11-18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做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蒲慕明做客清華水木清華講座講解大腦的可塑性
蒲慕明做客清華水木清華講座講解大腦的可塑性 清華新聞網1月9日電 近日,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做客清華大學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在醫學科學樓報作題為「大腦的可塑性:
-
佟振合院士做客國科大化學與化工學院夏季學期《超分子化學》
6月17日上午8點,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成功邀請到中科院佟振合院士為大家帶來了《超分子化學導言》和《超分子體系中的光誘導能量傳遞、電子轉移和化學轉換》的精彩講座盛宴。 講座首先介紹了超分子的概念、研究內容和面臨的基本科學問題。
-
「超分子化學」之父做客浙大 講述化學的無窮魅力
浙江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嚴粒粒 攝10月25日,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an-Marie Lehn(讓-馬利·萊恩)教授來到浙大,向浙大師生做了題為「從物質到生命:化學化學!」的講座。這次報告會是浙江大學迎接120周年校慶重要活動「學術大師大講堂」系列講座之一。Lehn是最早從事超分子領域化學研究的化學家之一,第一個提出了「超分子化學」概念,被譽為「超分子化學」之父。1987年,在Lehn年僅48歲時,因在超分子領域化學研究的傑出貢獻獲得了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得主都與他也頗有淵源。
-
汪衛華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非晶合金材料研究進展
哈工大報訊(黃永江/文 汝果/圖)12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汪衛華做客科學家講壇,為師生作了題為「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進展」的報告。汪衛華院士長期從事新型大塊非晶及其它亞穩材料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研製出多種釐米級大塊非晶合金等亞穩材料,並系統研究了其微結構及物理性能,建立了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製備和研究亞穩材料的方法;近年來致力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通量設計、製備及表徵工作。汪衛華院士在報告中詳細闡釋了非晶合金的發展對於材料學科以及凝聚態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
-
吉大校長周其鳳院士受聘「楊石先講座教授」
楊石先親屬代表楊耆勳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正名以及化學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致聘儀式,儀式由化學學院院長劉育主持。 薛進文在致辭中說,楊石先先生是我國化學界的泰鬥。設立「楊石先講座」,旨在繼承和發揚楊石先先生的精神,禮聘國內外一流化學家指導南開化學學科的教學科研。周其鳳院士長期以來對南開化學進行了精心的指導和幫助,希望今後繼續得到周其鳳院士的指導。
-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蒞臨甘肅建投礦業開展專題學術講座
7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武強蒞臨甘肅建投礦業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專家學者共同開展專題學術講座當天下午,礦業公司舉辦「礦物加工」系列專題講座。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潘永泰在總結近幾年團隊科研成果和國際破碎技術與裝備最新進展的基礎上,與大家分享了對礦物破碎的理解、破碎技術綠色發展、破碎裝備智能化、破碎設備的最新進展等內容。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系主任、教授王衛東就礦物加工過程的自動控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設備的遠程健康診斷與維護、機器視覺在礦物加工的應用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
院士風採丨我國化學化工領域的傑出女科學家——謝毅院士
謝毅,女,1967年出生於安徽省阜陽市,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 。1984年謝毅從阜陽一中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1992年考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研究生;1996年博士畢業後留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化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1998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0年入選教育部第三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是化學領域第一位女性長江學者 ;2003年謝毅作為學術帶頭人主持化學科學部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
講座回顧 | 超分子化學,帶我們走近生命
11月2日下午咱們華商在圖書館大廳舉辦了一場富有含金量的講座「步向生命的學科:化學?化學!」
-
諾獎得主做客上海交大:喜愛中國文化、認可家族觀念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和藝術及科學院雙院士卡爾?巴裡?夏普萊斯教授做客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 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4月22日電 (記者 許婧)點擊化學是一種實用的哲學概念在合成化學上的映射,已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化學、聚合物材料合成、生物分子標記、抗體修飾、藥物開發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和生產領域。
-
丘成桐做客南開名人講座 省身樓內念省身
北方網消息(通訊員張國):應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的邀請,世界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院士近日做客南開名人講座,在省身樓內發表題為「時空的歷史」的演講。300餘位師生聆聽了這場學術講座。 丘成桐是當今活躍在國際數學前沿的領軍人物之一。
-
李蓬院士、林聖彩教授做客科學家講壇
哈工大報訊(楊明欣/文 商豔凱 楊明欣/圖)7月16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李蓬院士、廈門大學長江學者林聖彩教授做客科學家講壇,分別通過學術報告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應用。會後,校長周玉會見李蓬院士和林聖彩教授,並為他們頒發科學家講壇主講嘉賓聘牌。
-
吳碩賢院士做客華僑大學60周年校慶院士報告會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僑大學雙聘院士吳碩賢做客華僑大學建築講壇,作《繼承弘揚傳統文化,提升人居環境品質——重視開展聲景學、香景學及光景學的研究與實踐》主題報告,慶祝華僑大學60華誕。華僑大學副校長劉塨主持講座。
-
王仁力學講座 | 楊衛院士介紹固體力學及其學科交叉
2017年春季新一期「王仁力學講座」。最後,通過圖像模擬、數據分析、實驗模型結合實例分別詳細闡釋了「固體與流體、大數據、物理、化學、材料、能原材料、醫學、神經科學」及「醫學材料」等多學科交叉理論及應用研究前景。通過參加本次報告,在場聽眾對力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學科交叉,以及亟待研究和解決的新問題、新增長點等方面有了新的了解與認識。
-
【學術講座】南山藝堂——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系列講座
全校師生: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加強國際化交流,藝術教育中心邀請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田軍副教授做客南山藝堂開展系列講座,敬請期待。活動信息:1、英語學習有效性的研究方法(中文講座)6月4日16:00長安校區啟真樓四樓4162、The East Meet the Wes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英文講座)6月6日16:00友誼校區誠字樓2013、加拿大高等教育和維多利亞大學介紹(中文講座)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