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江
成都恆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EO段江:
留蓉11年 他讓每個人都成為設計師
歸國11年,也是留蓉11年。這11年裡,在網際網路顛覆改變世界的大背景下,在這座城市高速發展的快節奏下,他立鴻鵠志,研發數字圖像處理軟體,佔領海外市場;他求真學問,3年成為西南財經大學教授,3年晉級博導;他知行合一,創業伊始,頂級投資商就青眼相加,紛紛拋出橄欖枝。他就是段江,也是成都恆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EO。回到中國,選擇成都,在他看來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世界向東,中國向西,他說,中國有未來,成都有關懷,是「蓉漂」的家園,更是創新創業的樂土。
段江看好國內網際網路發展態勢,2007年,隨人才引進計劃回國在西南財經大學任教。他在教學上得心應手,所教的圖像處理專業課頗受學生好評,開設的IT創業選修課更是一座難求,30歲當上學校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科研道路上,他也取得顯著成績:參與或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多項國際和國家專利。
「為什麼國人都在使用國外研發的數字圖像處理軟體?我們就不能設計一款軟體佔領海外市場?」 在成為名教師、科研工作者後,段江又有了新的目標。
2009年,段江創辦了成都恆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自己獲得的專利與市場需求對接,創建跨平臺攝影圖像處理平臺Fotor。用戶不需要學習複雜的技巧,就能以「最傻瓜」的方式作出與專業水平媲美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成為設計師。如何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先機?段江開玩笑地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有更努力、更迅速。」
「依託落戶西南財大的中國區塊鏈研究中心,公司還有一項全新嘗試,就是把區塊鏈技術與圖像處理進行結合。」段江介紹,該中心是西南地區第一家高校成立的級別最高的官方區塊鏈研究機構,能夠迅速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科技金融領域形成技術和應用的突破。
「在成都創業的這些年,是沒日沒夜埋頭計算、編程美化程序的奮鬥時光,也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幸福時刻。」談及當年來蓉創業的初衷,段江說,感到很幸運。
溫雪倩
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董事長溫雪倩:
精耕文化產業10餘年 助力天府文化「走出去」
「10多年前,我因為求學來到成都,並深深地愛上了這座溫潤而富有詩意的城市,愛上了獨特的天府文化,以及因此而孕育出的和諧、包容、創新、堅韌的城市氣質。」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董事長溫雪倩10餘年來一直精耕於文化產業,致力於把中華文化、天府文化推向世界。
對於溫雪倩來說,在成都的10多年,是傳播天府文化的過程,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光色年華,更是安居樂業的幸福時光。「2014年,我們打造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重點布局對外文化貿易服務和文創開發服務兩大領域,向全世界分享中國文化、成都文化的魅力。」她介紹,公司分別被授予四川省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成都市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成都市優秀版權服務站等稱號。
成都自古以來就是西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如何藉助一個平臺,使天府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2014年,溫雪倩在成都投資建設了全國第四座、西部唯一一座專注於文化藝術的保稅倉庫,並搭建起對外文化貿易服務平臺和文創開發服務平臺,創造、整合更多可國際消費同時又具有濃厚的四川、成都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助推巴蜀文化、天府文化的傳承發展和「走出去」。
「2017年6月,兩座「Heart Panda」藝術熊貓雕塑,帶著1000萬成都人民的美好祝願,永久落戶於德國柏林,成為中德友好往來的見證。」 溫雪倩介紹, 以大熊貓文化為核心,融傳統文化、非遺文化、民族文化和當代藝術於一體,「天府熊貓」文化活動已在美國、德國、波蘭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巡迴展出。
以文化為媒,溫雪倩率先在西部地區打造對外文化貿易服務平臺,為眾多文化企業、文化機構提供相關的對接服務,幫助他們走出國門。「同時,我們將波蘭文化節、義大利文化節、爵士音樂節等幾十個國家的優秀文化分享到成都,讓市民近距離接觸、零距離感受來自海外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
懷著傳播天府文化的初心,溫雪倩從未停止奮鬥的腳步。2015年,她還發起並創建了「紅美術館」,讓藝術融入生活、讓藝術進入社區、讓藝術走進校園。「為了最大範圍地推廣文化藝術,我們每年都舉辦近20場公益性的展覽,讓數以萬計的民眾免費參觀。」
張濤
天智創客影城總經理張濤:
成長路上 要咬定青山不放鬆
32歲,擁有超過600家電影院——這是許多「草根」年輕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天智創客影城總經理張濤卻做到了。經過自身不懈努力,張濤在成都打造了中國高校影院的第一品牌。
創業初期,不足50平方米的辦公面積、二手市場採購的辦公用具,寥寥無幾的業績,公司發展並不順利。「我真的有年輕人特有的固執,認為做影視就是我的夢想,於是不顧一切走下去。」張濤說,年輕,就不要怕被撞得頭破血流。為了走過危機,張濤白天邀請金融信貸機構來公司參觀,晚上約客戶、談合作。經過團隊的努力,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在首個試點汶川縣城,成功籤約150多家商戶,創收28萬多元,這成為了張濤「第一筆金」。
在隨後這些年,張濤邁向夢想的腳步越來越大。去年3月,四川第一家高校影院天智創客影城成都大學店開業,同學們看電影再也不用跑那麼遠。這便是張濤所精心謀劃的——他打算以高校為切入點,建造全國連鎖的高校影院品牌,給高校學子帶去商業院線大片的同時也帶去創新創業平臺。
「作為在校的學生,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平臺來實現『雙創』夢想。」張濤笑稱自己擔任一名創業者的同時,還在幫助別人創業。「像一些優秀的青年導演,他們的電影很難到院線上映,於是我們就幫助他們。」這兩年來,張濤在為各大高校提供學生創業孵化、資金扶持、培訓輔導、校企對接的基礎上,還邀請更多成功的企業家在高校內舉行創業分享會與名家講座等,激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因為你的幫助,可以讓更多人受益,幫助更多人實現夢想。」張濤說,他在成都就學,在成都創業,在成都成家,成都儼然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希望咱們成都的年輕人尤其是青年創業者,能以持之以恆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鬆,美好的未來一定屬於你們。」
許波
四川聚峰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波:
軟體工程師跨界變身「橄欖王」 在荒山書寫綠色人生
「啊,獲獎?大概是我運氣比較好吧。」接到記者的祝賀,剛剛獲得「『青春奮鬥群英譜』青年代表」稱號的四川聚峰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波愣了幾秒,隨後是謙虛的淡淡一笑。從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後,許波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轉型投身現代農業,從軟體工程師跨界變身「橄欖王」,開啟了致力於以油橄欖產業為基礎、特色產業為配套、一二三產業互動的綜合農業園區建設道路。說起金堂縣淮口鎮龔家村曾經的荒山被青翠的油橄欖裝點,種植規模從當初的3000畝油橄欖擴展到7000畝,再到油橄欖主題園一天天建成,許波難掩內心的激動。「工程師的頭銜或許光鮮,但我更願在荒山書寫綠色人生!」
輾轉徵戰於平安科技、華為成研所肯亞駐地及南非總部,許波的內心一直有個呼聲「回成都創業!」「『東進』戰略讓我們的項目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我們既是建設者也是受益者。」許波告訴記者,公司之前從事房地產行業,2012年開始有了發展鄉村旅遊的想法,隨後花了3年時間做市場調研,最後將油橄欖項目選址在金堂。為了發展油橄欖產業,金堂縣引進四川聚峰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龔家片區4個村開發總規劃面積約3萬畝,以油橄欖科研、育苗、種植、加工、運營全產業鏈為基礎,以鄉村旅遊為配套的一二三產業農旅融合項目。
目前,聚峰谷園區按照AAAA級景區標準,已栽植油橄欖7500畝、藍花楹800畝、紅楓800畝,引進油橄欖千年古樹55株,建成油橄欖主題園、山頂花海、巴西嘉寶果(樹葡萄)精品園、疊水公園觀光區、千米步遊棧道,具有西班牙風格的酒店、徽派民宿主體框架已經完成,油橄欖主題公園粗具雛形。
記者 王雪鈺 楊彩華 趙榮昌 王李科 宋妍妍 張家華 李萌
原標題:和成都一起 為夢想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