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國大愛擔使命 宏志精神譜芳華——北京宏志中學20年辦學實踐與思考
北京宏志中學校長林劍
北京宏志中學的誕生,是黨和政府為高質量推進教育公平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宏志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特殊樣態,不僅承載了普通教育的責任與使命,更由於其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被賦予了特殊的教育內涵與期待。筆者通過梳理宏志中學20年發展脈絡與走向,以期分析出宏志的「特質」,為同行所佐證與品評——
2000年4月10日,北京市在第一四二中學的基礎上創辦了全國首所辦學規模較大的專門招收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公益性學校——北京宏志中學。從此,宏志中學就肩負起兩大使命——教書育人和教育扶貧。2004年教師節,時任中央領導看望宏志師生時就曾說:「北京宏志中學的創辦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創舉!」
黨和國家對宏志中學高度重視並寄予殷切期望,北京市以及東城區和教育部門也給予充分關注和大力扶持,各級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指導工作,為學校準確定位、指明方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北京宏志中學歷經20年可喜可貴的發展,3000餘名宏志畢業生全部考入大學,學生個人及其家庭均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為首都教育和教育扶貧作出巨大貢獻。學校現有28個教學班,學生1000餘人。
大力弘揚「公、勇、勤、樸」核心價值觀,矢志「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
要育人,先鑄魂,而先進的教育理念是育人鑄魂的基礎。20年來,北京宏志中學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公、勇、勤、樸」為核心價值觀,秉持「立宏志、育宏才、報宏恩、創宏業」的辦學理念,以「修德宏善,秉志篤行」為校訓,努力營造「敬業樂群、知行合一」的校風,培養具有「真摯家國情懷、超強責任擔當、深厚人文底蘊、執著科學精神、持續實踐創新、雅致健康生活」的宏志人。
在「公、勇、勤、樸」核心價值理念感召下,在「愛滿天下」教育宗旨和原則的指引下,全體宏志人矢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業已畢業宏志生在各行各業均能踏實肯幹、銳意進取、勇敢創新,翹楚精英們的優異表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更值得驕傲的是,大多數宏志生很早就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經過組織考察、培養,30多名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年大膽探索與不懈努力,北京宏志中學公平、優質、和諧的宏志教育成為基礎教育戰線上頗具影響力的品牌。學校被評為「全國百所德育示範校」「國家級別健康促進校」「全國法治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北京市高中特色學校」「北京市綠色學校」「北京市文明單位」「北京市校園文化示範校」「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翱翔計劃』人文社科領域課程基地校」「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
合力構建勵志鑄魂育人體系,「宏志文化」「宏志品格」熠熠生輝
1.培育宏志文化,鍛造宏志品格
文化標識、文化烙印是重要的教育財富。宏志中學根據宏志生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宏志生「六最」精神,即全體宏志生要做到「語言最文明、待人最禮貌、紀律最嚴明、意志最堅強、生活最簡樸、學習最刻苦」,「六最」精神的提出與實踐,鍛造了學生的宏志品格,形成「自立、自信、自強不息」和「感恩於心,責任於行,志存高遠」的宏志精神。
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以「優秀同齡人激勵同齡人」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學校積極開展「感動宏志十佳學子」評選活動,在校園營造學習和踐行宏志精神的濃厚氛圍。學校組建宏志宣講團,挖掘優秀宏志生踐行宏志精神的感人事跡,宣傳宏志精神……正是有這種互相學習、彼此激勵的氛圍,學校優秀學子層出不窮:「全國正泰品學獎」特等獎獲得者米碩、張驍,北京市十佳中學生王暄怡,北京市勵志榜樣——拾荒少年葉天生,甘當村官的吳從亞,北京市最美孝心少年高正全,感動京郊十大人物霍龍巖,2015年感動東城學子張文馨、李丹瑩,2016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黃迪,2017年全國孝心榜樣黃海寧,2018年全國最美中學生孫帥等。他們都是品學兼優的宏志人,成為在校宏志生的勵志好榜樣。
藉助專業教育媒介進行勵志教育同樣十分重要。學校依託央視等主流媒體,將《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尋找孝心榜樣》《我是演說家》等欄目引進課堂,引領學生樹立向善向美的價值取向。近兩年,學校依託百家講壇、跨代對話等品牌活動,讓學生走近社會精英,引領學生立足當下、規劃未來、奮發有為。「三年宏志路、一生宏志情」,學校還對宏志畢業生進行持續跟蹤,研究宏志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通過優秀畢業生的成長事跡,讓在校學生看到自己未來的影子,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
2.構建「宏·志」課程文化,提升綜合素養
課程、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主渠道。學校通過多層次、多樣態的各類課程建設,為學生搭建廣闊的發展平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構建勵志鑄魂、勵學敦品的「宏·志」課程文化。課程由興趣課程、學術課程和公民素養課程三部分構成。
(1)做寬興趣課程。此類課程以激發學生潛質、培養學生的愛好特長為主,涵蓋校本的藝術、體育、科技、社團、人文課程,如藝術課程涵蓋了京劇、崑曲、排舞、合唱、校園劇、動漫、篆刻、書法、器樂等內容,體育課程涵蓋了滑雪、滑冰、旱地冰球、蹴球、遊泳、高爾夫、攀巖、擊劍、花式籃球、足球等內容,科技課程涵蓋了3D創意設計、物聯網、人工智慧、創客等內容。學校校園內活躍著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發組織的20多個學生社團,為校園注入靈動生機。排舞和啦啦操課程,讓學生更加自信陽光,在「舞動中國—排舞聯賽」中榮獲全國賽一等獎,全國首批「陽光排舞進校園」三星級示範校落戶學校。
(2)做精學術課程。以國家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為學生專業發展奠基為主,建立學科課程群,主要包括國家課程校本化改造,學科延伸拓展課程、學科培優課程、學科補償性課程。結合新高考改革,學校提出將國家課程「分層分類,多元整合」的課程建構思路,利於不同學生的選擇性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優勢。
(3)做厚公民素養課程。主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構建學生文化自信,還有心理健康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宏志教育課程、國際理解課程構建學生健全人格、培養其社會適應力。
以國學和中醫藥文化課程為核心的人文課程,將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與文化追求融入到與學生的對話當中;作為北京市東城區「京劇進校園」實驗校,學校特聘請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京劇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何廣君老先生與國家一級演員吳小平指導學生京劇社團;作為北京市100所「傳統文化進校園」實驗校,特聘請百年崑曲世家傳人周好璐老師為學生開設校本課程,讓學生傳承戲曲藝術,並在傳統文化中學習美、收穫美、展現美。
3.持續實踐創新,涵養深厚家國情懷
走向社會大課堂,方能開闊眼界、涵養家國情懷:走進中國工程院,學生感受到新中國的科技成就和偉大民族精神,在學生心底埋下了「科技夢」「強國夢」的種子;舉辦青島航海夏令營,增強學生海洋意識,進一步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背景下,走進唐邱和懷來,開展「天下益家 慈善童行」活動,培養學生公益意識;走進國際青年訓練營,開展一周的「體驗式學習實踐營」活動,開拓國際視野,提升綜合素養;組織學生參觀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頤和園、科技館等,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現代科技的力量;在鳥巢舉辦首屆冰雪嘉年華,讓學生體驗冰雪,強健體魄,也展示了宏志人期盼冬奧、支持冬奧、共享冬奧的巨大熱情……
除此以外,學校組織拍攝主題電影——《沒有音樂照樣跳舞》,由宏志生擔任主演,中影公司特把此片定為「主旋律重點影片」,此片成為全國首部反映宏志生題材的故事片,並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導演評價說:「中國有這樣一批青少年是國家的大幸!望教育部門好好總結培育宏志生的經驗,對改進和推動我國的德育建設十分有利!」
倡導「博學善導、貴和尚美」教風,引領「樂學善思、求真崇高」學子
博學、純樸和擁有大愛情懷是宏志教師的特質。在具體教書育人過程中,教師們構建互動、探究式生態課堂,並通過陪伴式、引導式、啟發式等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助力學生成長。真誠以待,追求和諧;大道至簡,追求極致。
在教師們的精心呵護和引領下,宏志學子「紅葉經霜而赤,臘梅沐雪而馨」,風雨的淬鍊使他們獲得了精神上的強大和思想上的富有。宏志中學開放包容的教育理念讓他們很快適應融入課堂,變得「視野開闊、思想活躍、善於溝通、樂於交往與合作」。
宏志生張珊在一篇名為《天使在身旁》的文章中寫道:「宏志生活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諦,是一種精神一直鼓舞著我、鞭策著我——那就是宏志精神。每當我在深夜依舊冥思苦讀的時候,我感到我是那麼幸福,因為是宏志中學為我重新燃起了一盞明燈,是宏志精神讓我學會了在困苦中磨鍊意志,在無奈中學會堅韌,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在成功中收穫喜悅。在這裡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的認知得到了升華。是宏志生活錘鍊了我,使我更堅強,更成熟了。」
芳華似水二十載,累累碩果看今朝。宏志人奮進,把教書育人與國家發展大計優化組合;宏志人思索,把立德樹人的內涵一再揣摩、拓展與升華;宏志人開放,把教育的社會性、公益性演繹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宏志精神成就了宏志人。只要宏志在,宏志精神就永不會褪色!並必將激勵一代代宏志人立宏圖、成宏才、創宏業。因為,宏志精神浸染了宏志教育。而勵志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教育、人格教育這些耳熟能詳的德育範式,正是宏志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莘莘學子茁壯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祝福宏志教育,祝福北京宏志中學!
國力辦學為民謀,
杏壇惠澤利千秋。
公勇勤樸育棟梁,
宏志精神傳五洲。
(北京宏志中學校長 林劍)(林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