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由於身體發育不完全,十分脆弱,可能很小的一件事。都會給他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即使家長平常照顧孩子時足夠小心,也無法避免孩子會發生類似磕碰的情況。
大多數孩子被磕碰到的第一反應都是哭出來,家長的反應則是一把將孩子抱起,或是幫他揉揉磕到的部位,以此達到穩定孩子情緒的目的。
但這些做法並不完全正確,而且往大了說,甚至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
1歲寶寶掉下床,奶奶的這個舉動讓娃沒了呼吸
閨蜜是市醫院兒科的護士,昨日聊天跟我說前幾天接收了一位小朋友,父母工作沒在家,由爺爺奶奶看管。
寶寶剛滿一歲不多久,正是容易哭鬧的時候。奶奶好不容易才將寶寶哄睡著,便趁這會兒功夫喝口水,休息一下。
萬沒想到,正是這倒杯水的時間,臥室突然傳來一聲悶響。
原來是孩子睡覺翻身時從床上掉了下來,奶奶趕緊放下水杯,往屋子裡跑,孩子正一動不動地在地上趴著。
這可把孩子奶奶嚇壞了,因為孩子的反應不太正常,連一句哭聲都沒有。
奶奶將孩子抱起後,發現她的小臉憋得紅裡透紫,只是表情痛苦,張大嘴卻不哭出來。
奶奶覺得孩子應該是被嚇到了才會這樣,抱著轉圈哄了一會後,見其哭出聲來就放下心了。
可沒過多久,發現寶寶的面色不好,而且也沒有精神頭,呼吸變得越來越微弱。
這下奶奶也不敢怠慢了,趕緊帶孩子去到醫院。
可搶救後還是無能為力,閨蜜說孩子的死因是:摔在地上後引發了顱內出血,再加上後來的顛簸,這才導致一條小生命逝去。
孩子奶奶這才知道,正是自己直接抱起娃轉圈搖晃的這個舉動,最後讓娃沒了呼吸,追悔莫及。
孩子摔倒,很多人都在犯這樣的錯誤
其實,類似的情況發生後,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也都是如此。
實際上,家長的處理方式,得結合孩子摔倒的具體情況。如果沒有目睹孩子摔倒的姿勢與過程,直接抱起來的方式真的很危險。
尤其是後腦率先著地的情況,很可能導致顱內出血,一定不可以急著將孩子抱起,反而要穩定住,搖晃和顛簸都會讓傷勢加重。
具體的判斷方法:
先觀察孩子是否大哭,孩子如果不哭,就要立即撥打120,讓醫護人員幫忙處理。
照顧孩子就是這樣,即使再怎麼經驗豐富,也仍然會遇到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也需要家長們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
孩子摔傷後,正確的打開方式: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個正確的處理案例,這是一位孩子媽媽的親身經歷。
當時孩子也是從床上滾了下來,媽媽發現後也嚇了一大跳,但很快冷靜了下來,並未立即展開行動,而是先觀察孩子的動作。
媽媽見孩子摔下後先是一懵,接著就開始胡亂揮舞手腳,還伴隨著大哭聲。
媽媽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這代表孩子的手腳並無大礙。
媽媽把孩子抱起來後,先觀察了一會,可過會餵奶時,孩子卻發生嘔吐的情況。
這時不敢再大意,她立刻就帶孩子去了醫院,做完腦部檢查後,沒發現什麼大礙,這才放心回家。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這時父母的處理至關重要,一定要做到不慌不亂,冷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