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改革之「喻」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記者 黃玥

  製圖 樊珊珊

  【學習進行時】談及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常用比喻,「喻」意深長。「啃硬骨頭」「牛鼻子」等生動表達早已耳熟能詳。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習近平改革之「喻」》,以「喻」為主題詞,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

  「堅冰已經打破,第一艘開出的帆船,是農村改革。」論及中國改革,「帆船」之喻引領我們破浪駛入一段縱跨40年的航程。

  40年前,中國改革巨輪啟程時吃水尚淺、由江河漸入瀚海;40年後,這艘意氣風發的巨輪駛進更深水域,面對的是洶湧浪濤、廣闊前程……

  「我國改革已經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用「深水區」明確標註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所處的歷史方位,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喻」形勢與決心

  現在,同過去相比,中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

  「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2014年2月,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習近平用形象的比喻向外界闡釋了中國改革駛入「深水區」的形勢。

  「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任何一項改革都要破解錯綜複雜的矛盾,都要突破認識和利益的掣肘。

  這其中,有的牽涉複雜的部門利益,有的在思想認識上難以統一,有的要觸動一些人的「奶酪」,有的需要多方面配合、多措施並舉……「硬骨頭」如同「攔路虎」,全面深化改革面臨「躲不開也繞不過」的重重羈絆。

  愈難愈進,逆流而上,正是改革者的品格。

  「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連續幾個比喻言近旨遠,習近平的鏗鏘話語顯示出迎難而上的堅定決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改革「再出發」的一次總宣示、總部署、總動員。「軍令狀已經下達,集結號已經吹響」,習近平為改革這場戰役吹響號角。

  國企國資、戶籍制度、財稅金融、農村土地、公立醫院……隨著一系列標誌性、關鍵性改革舉措落地生根、漸次開花。「硬骨頭」一一被撬開砸碎,歷史性的變革悄然發生。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習近平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發出有力號召。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一個個比喻帶著百折不回的堅定。在一次次旗幟鮮明的宣示中,改革的決心愈加彰顯。

  2018年10月,習近平時隔6年再赴廣東考察調研。習近平說:「40年來,中國發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既然是越走越好,為什麼不繼續走下去呢?」在這條「越走越好 」的「路」上,他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喻」智慧與方法

  從頂層設計到民間俗談,改革「比喻」不僅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印記」,也是邁出改革步伐的寶貴經驗。

  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到我國改革開放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經驗時強調,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智慧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方法。

  他生動地說,「不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摸著石頭過河要按照規律來辦。他進一步歸納升華,「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改革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必須「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

  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就是辯證統一的方法論。除此之外,「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2014年11月,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演講中,用「點火器」寓意點改革之火激活創新。

  「改革和法治是兩個輪子」「不能讓一些過時的法律條款成為改革的『絆馬索』」,習近平用「雙輪驅動」詮釋了改革和法治要同步推進的深刻邏輯。

  這些改革「比喻」蘊含辯證思想,飽含改革智慧,是方法論,更是行動指南。

  類似的改革「比喻方法論」比比皆是:

  用「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用「發揮改革試點的偵察兵和先遣隊作用」,指明要大膽探索、試點先行;用「戰術上則要穩紮穩打」,要求克服畏難情緒、浮躁心態,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用「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強調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

  用切當的修辭,從紛繁複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習近平用鮮活形象的語言勾勒出一套系統的改革方法論。

  「喻」方向與共識

  「我們將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發展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讓老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獲得感。」這是習近平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向世界的宣告。

  用「蛋糕」作比喻,習近平回答了改革「為了誰」的問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歸納了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

  這一論述,開宗明義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依靠誰」的問題。一切為了人民,是中國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標;緊緊依靠人民,是改革深入推進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強調,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改革開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

  「公約數」比喻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利益的共同點。改革進入深水區,找到「最大公約數」才能匯聚更大範圍的改革力量,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凝聚共識絕非易事,特別在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利益格局思想觀念面臨深刻變化之時,形成合力的難度在加大。

  習近平要求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肩負起政治責任,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他妙喻新時代的改革者形象:「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幹家」;「既要掛帥、又要出徵,親力親為抓改革」。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強調,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的關係,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改革的「最先一公裡」是破局;「最後一公裡」是「衝刺收官」;

  在改革進程中勇於突破各種形式的「中梗阻」,讓改革方案的設計充滿百姓獲益的「含金量」……字字句句都滲透著總書記的為民情懷。

相關閱讀:

習近平的改革之「諾」

習近平的改革之「道」

習近平的改革之「策」

點擊查看專題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改革「喻」言
    對於改革開放,習近平還有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既是中國波瀾壯闊改革歷程的真實寫照,又生動形象地回答了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圖片來源:新華社「喻」改革決心   「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將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把改革進行到底
  • 品讀習近平講話中的詩中「花」「花」之喻
    在這春暖花開之際,黨建網微平臺帶您一起品讀總書記講話中的詩中「花」、「花」之喻。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時的講話   談奮鬥青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鬥無悔。
  • 習近平之江新語: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二○○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良好的精神狀態,能極大地激發人的智慧和潛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從而克難制勝,成就事業。當前,改革正處攻堅時,發展又到關鍵期,穩定呈現新特點。
  • 習近平引經據典談改革
    習近平曾用這樣一句古語,形容中國不畏艱險走過的不平凡歷程,穿越風雨取得的不平凡成就。他在談到改革開放時還曾多次引經據典,寓意深邃。央視網特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天行有常 應之以治則吉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
  • 習近平的十大改革論點:增強改革定力 勇擔改革責任
    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改革開放在當代中國發展中的決定性意義和關鍵性意義。 回顧歷史,改革開放決定了當代中國的命運。正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改革開放前30年歷史經驗教訓,實現了改革開放這一次偉大覺醒,打出了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才讓中國人空前之近地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曙光。展望未來,改革開放更決定著民族復興的前途命運。
  • 習近平:司法改革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司法體制改革。關於司法改革,習近平有哪些重要論述,新華社《學習進行時》為您梳理。   為什麼要改革司法體制?政法戰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
  •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20句經典話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改革,話開放。其中,許多經典話語擲地有聲、意蘊深遠。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習近平的改革開放「金句」。  ·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 習近平:堅定不移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司法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居於重要地位,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
  • 習近平:認清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央軍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會議13日至14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解決軍事政策制度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全面釋放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效能,開創強軍事業新局面,掌握軍事競爭和戰爭主動權,迫切需要適應形勢任務發展要求,對軍事政策制度進行系統、深入改革。
  • 「人民」成為習近平改革理念的關鍵詞,有何深意?
    「人民」成為習近平改革理念的關鍵詞,有何深意? 原標題: 習近平這一系列講話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是什麼?  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深改組1000天」系列之《習近平的改革本質論》,為您解讀。  光陰荏苒,留下奮鬥者深深的足跡。回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1000天來習近平的27次講話,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人民」二字。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惟改革者進 惟創新者強 惟改革創新...
    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而將更多機遇留給勇於和敢於、善於改革創新的人們。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要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銳意改革,激勵創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斷尋求新增長點和驅動力。」  隨著我國進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改革創新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 習近平的教育觀:公平、立德、改革-搜狐評論
    在十八屆一中全會後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把「更好的教育」列為人民的期盼之一,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此後,在全國兩會上,在教師節慰問信中,在多次考察、講話、批示中,他從教育公平、改革創新、立德樹人等多個層面發表論述,讓我們從總書記的這些觀點中來探尋一些脈絡,把握住「人生出彩的機會」。
  • 習近平: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堅定信心增強定力 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月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 習近平講話詞頻分析:「人民」、「改革」最多
    為回應讀者關切,進一步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解,更好地把握重點,我們此次圍繞「習總書記為何反覆強調這些」進行梳理,對習近平同志就任黨的總書記以來人民日報刊發的50篇重要講話報導進行詞頻統計分析,以供參考。
  •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這20句經典話語擲地有聲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這20句經典話語擲地有聲   4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他指出,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 習近平在廣東再談改革開放 這十句話旗幟鮮明
    編者按:時隔6年,習近平總書記再赴廣東考察調研,再次強調改革開放。「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這些旗幟鮮明的話語再次宣示了改革開放的決心,新時代學習工作室特為您梳理,一起體味其中深意。
  • 習近平: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以下就是這篇重磅報導的大量乾貨:   ▌首次披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始終牢記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 習近平關於改革開放論述中的這些用典 意義非凡
    40年的歷史成就充分表明,中國的改革開放符合歷史規律,契合時代潮流,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引用「『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旨在強調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重要性。
  • 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 抱殘守缺不行 國企一定要改革
    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 抱殘守缺不行 國企一定要改革 2018-06-14 07:00:00來源:央廣網
  • 習近平的法治觀:依法改革依法反腐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學習路上·習近平「治國理政觀」系列之九    習近平的法治觀:依法改革依法反腐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編者按:「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2013年2月23日)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政法戰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