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出生後,3歲大寶變回嬰兒「爭寵」?只因媽媽忽略了這件事

2020-10-03 永動條的麻麻

前幾天,大學室友林華給我打電話,說她最近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自從她生了二胎以後,大寶就變得越來越難管了,她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林華的大兒子名叫豆豆,2018年出生,現在是2歲8個月,小兒子今年出生,還不到1歲。

豆豆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雖然才2歲多,但是吃飯、穿衣服、上廁所這些生活瑣事他都能自己完成,豆豆性格也很好,通情達理從不亂發脾氣,當初正是因為大兒子乖巧懂事,林華才決定生二胎,可沒想到,二胎出生後豆豆就像變了一個人。

林華發現,豆豆開始變得特別粘人,每天林華下班回到家,豆豆都要纏著媽媽陪自己玩,如果這期間林華去照顧弟弟,豆豆就會開始大吵大鬧,在和弟弟一起玩時,如果弟弟不小心破壞了他搭的積木,豆豆就會去找媽媽告狀,還用一種很兇的語氣對媽媽說

媽媽,你打弟弟,使勁打他!」

前段時間弟弟正在練習爬行,他爬的很好,大人們紛紛誇獎他,豆豆聽到了就立刻趴在地上也開始爬,並且用很快的速度超過了弟弟,還說:

「媽媽你看,我爬得更快!」

除此之外,豆豆也變得不願意自己吃飯了,每頓飯都讓奶奶喂,否則就鬧脾氣不吃,出門時也不願意自己穿鞋了,最可氣的是,明明已經學會用馬桶的豆豆,昨天卻尿在了地板上。林華很生氣忍不住朝著豆豆屁股上打了兩下,還說:

「你沒看到媽媽每天照顧弟弟多辛苦嗎?你還給我搗亂!」

其實在二寶出生前,林華也多次和豆豆討論過二胎的問題,當時豆豆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反對,可為什麼二寶出生後豆豆的態度就全變了呢?

我最近讀的一本書中就提到了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書名叫《童年不缺愛》作者是遊戲力創始人科恩親授的遊戲力育兒師、育兒博主心心媽,同時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在書中提到: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他覺得自己沒有被父母「看見」,於是通過極端的行為來爭取父母的關注。

《童年不缺愛》

一、已經提前和大寶溝通過,為何大寶依舊不能接納二寶?

1.二胎出生,讓大寶感受到了同輩壓力

在很多二胎家庭中,大人總是不自覺地對大寶說:「你是哥哥,你要讓著弟弟。」或者「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跟弟弟一起胡鬧。」

有了二寶以後,家長總會有意無意地提高對大寶的要求,認為他現在是哥哥姐姐了,就應該變得更加懂事,但這樣一來卻給大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為了逃避這種壓力,他們只好拒絕長大,在他們看來只要變得和小寶寶一樣,爸媽就不會這樣要求我了,於是出現了行為倒退。

2.大寶心理發展規律被忽視,出現「心理斷層」

很多家長認為,既然有了二胎,那麼大寶就升級成了哥哥姐姐,理應變成弟弟妹妹的榜樣,並且自然而然地接受把父母的愛分一半給弟弟妹妹。

但這種期待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大寶自己也不過才2、3歲而已,他不僅意識不到自己要對弟弟妹妹好,而且還希望有了二胎之後,爸爸媽媽能繼續像以前一樣把全部的愛都給自己

父母對大寶提出了過高的要求,忽視了大寶內心的真實需求,讓大寶產生了心理斷層。

3.家長無意識的對比,讓兩個孩子之間產生競爭

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大寶的成長給父母帶來的挑戰都是全新的,常常讓家長感到焦頭爛額,反觀二寶,因為照顧大寶積累的經驗,在面對二寶時父母就會覺得輕車熟路,自然也就覺得二寶更加讓人省心了。

很多家長都會對大寶說:

「你看弟弟(妹妹)多乖,你再看你,一天到晚不讓人省心!」

原本兩個孩子之間並沒有矛盾,但父母的這種話卻挑起了兩個孩子之間的不良競爭,不利於孩子們和平共處,同時也破壞了和諧的家庭氛圍。

那麼,作為二胎父母,到底應該如何解決大寶的心理問題,讓兩個孩子和平相處呢?

二、卸下「老大」的重任,讓他做回孩子

1. 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是希望被「看見」

去年媒體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河南一個3歲多的男孩,趁著父母不注意,給自己剛滿月的弟弟餵了3顆螺絲釘,萬幸的是父母及時發現並將孩子送去醫院,最終通過手術才把孩子腹中的螺絲釘取了出來。

滿月的寶寶腹中有3顆螺絲釘

按理說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生活常識,他肯定是知道螺絲釘不能吃的,那為什麼會對自己的親弟弟做出來如此可怕的事情呢?

原來自從弟弟出生後,男孩就覺得自己「失寵」了。其實在餵弟弟吃螺絲釘之前,男孩就打過弟弟,但當時父母只是狠狠地將他批評教育了一頓,並沒有反省自己的問題,最終導致男孩的行為越發極端。

《童年不缺愛》中提到「看見」孩子這個觀點,「看見」意味著理解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有家長真正"看見「孩子,孩子才能充滿安全感。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正是他們向家長發出的「信號」,他們在用實際行動告訴父母:我需要被理解,我需要被接納。

如果這個男孩的父母能夠在他第一次打弟弟時及時引導他,理解孩子的心情,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然後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告訴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會傷害到弟弟,我想就有可能避免之後的悲劇。

2. 將大寶樹立成榜樣

可以適當賦予大寶一些「大人」的權利,讓他體會做哥哥姐姐的好處,在他成功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務後,及時地表揚他,這樣就可以增強大寶的自我認同感,提升自信心。

林華家的兩個孩子每天都需要吃維生素D,我就建議她把這個任務交給豆豆去做,在交代的時候可以有一些儀式感。於是林華鄭重其事地告訴豆豆:

「從今天起,就由你來負責每天給你和弟弟吃維生素D,每人每天吃一粒,因為弟弟還沒有長牙,所以你要把維生素D軟膠囊掰開,擠進弟弟嘴巴裡。這個任務很有挑戰,但媽媽相信你可以完成。」

從那以後每天吃完午飯,豆豆就拿來維生素D,自己先吃一粒,然後再給弟弟擠進嘴巴裡,還學著大人的語氣叮囑弟弟:

「嘟嘟,你吃了這個就可以長高哦!」

這樣一件小事讓豆豆內心充滿了成就感,他真正體會到了當哥哥的好處,自從媽媽交給他這個任務之後,豆豆每天都盡職盡責,與此同時,林華還經常誇獎豆豆,她對小兒子說:

「你看哥哥多麼認真負責呀,你有一個優秀的哥哥!你要向哥哥學習。」

父母的誇獎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而且誇獎也讓豆豆知道媽媽依然很愛自己,這樣一來,豆豆和弟弟的關係也變得融洽了許多。

3. 安排大寶專屬的親子時光

每天保證和大寶有一段「專屬時光」,不用太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10分鐘到30分鐘就夠,在這段時間裡,家長們放下其他事情,只和大寶在一起,可以輕輕地抱著大寶,給他講故事和他一起做遊戲。還可以拿出大寶小時候的照片和他一起回憶以前的趣事,讓大寶知道,爸爸媽媽沒有因為二胎的到來而忘記他。

三、大寶和二寶發生衝突怎麼辦?

很多寶媽都會發愁怎麼處理大寶和二寶的衝突問題,心心媽在《童年不缺愛》中提到:比起計較東西分配不均,孩子更在意的是愛的分配不均。其實我們不必要追求這種絕對的公平,一個家庭所有的資源都是共享的,不需要給孩子灌輸狹隘的公平概念,也不需要對兩個孩子進行無謂的比較,更不能對大寶進行道德綁架。我們應該注意做的是多多傾聽、少表態,用遊戲的方式解決衝突。

1.多傾聽,少表態

如何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也是二胎家長頭疼的問題之一,其實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時,家長儘量不要輕易做出評判,而是多傾聽孩子們的想法,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演員胡可有兩個可愛的兒子,安吉和小魚兒,有一次安吉搶走了小魚兒的玩具,小魚兒立刻放聲大哭,跑去找媽媽告狀,希望媽媽幫自己要回玩具,但胡可卻沒有幫小魚兒撐腰,更沒有命令安吉把玩具還給小魚兒,她只是稍微安撫了一下小魚兒的情緒,沒有做其他事情,這時站在一邊的安吉忽然意識到了尷尬,於是主動唱起了英文歌活躍氣氛,在他的帶動下,弟弟小魚兒也不哭了,跟著哥哥哼了起來,壞情緒也一掃而光。

胡可和兩個兒子

2.用遊戲的方式解決衝突

心心媽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衝突的辦法,當兩個孩子打架時,與其給他們講道理、勸架,不如用遊戲力的方法,換個思路,讓解決問題的過程變得好玩和有趣。

她在書裡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媽媽帶著兄弟倆坐計程車,兩個孩子都覺得對方的座位比自己寬敞而發生了爭執,還動起了手,這時一個孩子生氣地找媽媽告狀,讓媽媽來評理,但這位媽媽卻沒有介入兩個孩子的爭執,而是說:

「誒,怎麼你們都打完架了我才看到,不行,你們要重新打一次,讓我再看一遍開頭!我還要用手機錄下來,好欣賞你們可愛的樣子。」

結果,兩個孩子被媽媽逗樂了,勉為其難地又「打了一架」,但這一次兩個人打著打著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看,原本兩個孩子已經是劍拔弩張的狀態,媽媽卻用如此巧妙的方式輕鬆化解了矛盾。孩子之間的矛盾很多時候都沒必要分出對錯,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從負面的情緒中走出來,鼓勵他們自己解決矛盾,這樣一來不僅增進了兩個孩子的感情,還讓他們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童年不缺愛》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暖色調。作為家長,只要我們能給孩子足夠的、持續而穩定的愛,孩子長大後就能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孩子出現的很多問題都無法迅速解決,但只要家長堅持「看見」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就一定能獲得親密無間的母子關係。

相關焦點

  • 二胎出生後,3歲大寶變成「嬰兒」爭寵?只因媽媽這件事沒做好
    前幾天,大學室友林華給我打電話,說她最近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自從她生了二胎以後,大寶就變得越來越難管了,她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林華的大兒子名叫豆豆,2018年出生,現在是2歲8個月,小兒子今年出生,還不到1歲。
  • 二胎出生後大寶爭寵,媽媽慶幸:爭是好事,不爭才令人擔心
    雖然二胎出生後兩個孩子經常爭寵,但是同事並沒有為此焦慮,她知道這是正常的,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競爭。雖然是親兄妹,親兄弟,可是在小的時候,「爭寵」是很正常的表現,如果完全不爭,才讓人更擔心,尤其是年齡差距小的,年齡差距大的知道讓,但年齡小的一般還不懂得讓,一點也不爭,父母可能會犯嘀咕了。
  • 生二胎之後,4歲大寶變回嬰兒「爭寵」,媽媽處理不當會害了大寶
    前幾天,朋友麗麗跟我說,自從她生了二胎之後,5歲大寶的行為越來越幼稚了,總是做出一些和自己年齡不相符的事情,讓家裡人很是驚訝和無奈。周末,大寶沒有去幼兒園,早上的時候,他看著麗麗給二寶穿衣服,大寶也開始哼哼唧唧地對媽媽說:」媽媽,幫我穿,幫我穿。」其實,大寶已經會自己獨立穿衣服了。不僅僅是在這件事情上,還有平時說話也不好好說,吃飯也開始不好好吃了。
  • 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 二胎後同胞競爭障礙怎麼破?
    微博中的9歲女孩叫小傑,小傑的父母生完二胎,妹妹只有三個月大。在此之前,小傑已和父母分床睡了2年,現在她堅決拒絕去自己的小屋一個人睡,也不想去上學。小傑很害怕一個人呆在房間,有時她像個受了驚嚇的小貓,時刻想往媽媽懷裡躲;有時她更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不停地要求媽媽「抱抱」「親親」,極度渴望那種在襁褓之中的安全感。
  • 二胎出生後,大寶總說牆角還有個弟弟,送醫檢查後媽媽自責不已
    文丨丹妮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了「二胎大軍」。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他們生二胎的初衷是為了給大寶找個伴,將來兄弟姐妹之間能夠互幫互助,但是這真的就能讓大寶感到開心快樂嗎?
  • 兩娃爭寵,二胎家長們應如何應對?
    現代二胎家庭普遍會存在一種兩個孩子爭寵的現象,這時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是小孩子心理,基本上都是無視去面對兩個孩子,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兩個孩子消停了。其實家長無視的做法只是讓兩個孩子表面消停了,背後的爭鬥還沒有真正開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二胎家庭如何應對孩子爭寵?
  • 「我不是3歲小孩了」,二胎寶媽照顧二寶,6歲大寶獨自冒雪學畫
    特別是二胎家庭裡的大寶。二寶的出生,像是給大寶成長安裝了「加速器」。父母再也不能全心全意地只照顧他一個,只能盼著他快點長大。「我不是3歲小孩了」,二胎家庭:6歲大寶獨自冒雪學畫糖媽收到一個二胎寶媽分享的小視頻,她的二寶剛滿月,還在嬰兒期,每天的日常就是圍著二寶轉,對6歲的大女兒有些愧疚。
  • 「我後悔生二胎了」,寶媽發朋友圈又秒刪,只因大寶這樣整媽媽
    但我們都知道,當小寶寶出生,1歲內尤其需要家人的關注與照料。比如說給二寶餵奶、哄睡、洗澡時,寶媽沒辦法立刻滿足大寶的需求。假如沒和大寶做好心理建設,久而久之,大寶就會認為媽媽不愛ta了,甚至會做出一些事情來添亂。我昨天睡得晚,深夜刷朋友圈,就發現了這樣一位二胎媽媽。
  • 二胎弟弟出生,4歲姐姐看到後說了這句話,寶媽聽到心酸不已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生育二胎。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希望兒女雙全;二是為以後養老做打算。但是很多大寶不願意媽媽生二胎,覺得弟弟或妹妹會和自己爭寵,這著實讓家長為難。
  • 39歲寶媽後悔生二胎,半夜發朋友圈又秒刪,只因大寶這樣對她
    但我們都知道,當小寶寶出生,1歲內尤其需要家人的關注與照料。比如說給二寶餵奶、哄睡、洗澡時,寶媽沒辦法立刻滿足大寶的需求。假如沒和大寶做好心理建設,久而久之,大寶就會認為媽媽不愛ta了,甚至會做出一些事情來添亂。我昨天睡得晚,深夜刷朋友圈,就發現了這樣一位二胎媽媽。
  • 二胎出生後,家裡的「老三樣」不要變,不然對大寶性格有影響
    老大之所以變得和弟弟妹妹爭寵,行為倒退,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不被人關愛沒人疼了,性格發生了變化。凡是覺得生完二胎老大變化大的家庭,看看自家的「老三樣」是不是也變了。如果真的是,最好讓它們重回正軌,不然對大寶性格有影響。「老大和誰睡」不要變很多家庭在生完老二後,急急忙忙要和大寶分房睡。
  • 關於二胎,也請不要忽視「大寶」
    隨著二胎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家庭有了兩個寶寶,父母難免會跟關注剛出生的小寶寶,從而忽視了已經長大甚至可以自理的大寶。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大寶行為退化」,原來的大寶也許可以自己吃飯、穿衣,但有了二寶後,大寶也要父母餵飯、穿衣,甚至一點不滿意就嚎啕大哭,宛如一個新生嬰兒一般。這就是由於二胎的出生,大寶覺得小朋友搶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自己也跟他一樣小,爸爸媽媽就會寵自己了。
  • 因不喜歡二寶,4歲姐姐將弟弟推下陡坡,生二胎一定做好這六件事
    important}如今生二胎這件事已經越來越常見了,身邊也經常會發現一些朋友或者鄰居都加入了生二胎的大軍之中,但生二胎這事除了夫妻之間以及長輩溝通一下之外,徵求一下大寶的意見同樣也是很重要的,可不要因為大寶還小就忽略了大寶的感受,以免大寶對二寶產生敵意,發生一些本不該發生的悲劇。
  • 二胎寶寶出生後,3歲侄女哭著告訴我,媽媽不喜歡她了
    我有個朋友是個標準的二胎辣媽,但是每天吃喝玩樂一樣不誤,還能帶著兩個孩子一起瘋,都快30歲的人了看起來卻像個孩子王,一點都沒有其他二胎媽媽的疲憊感。兩個孩子性格活潑,卻一點都不頑皮,讓人看了都不禁羨慕。孩子聽話帶著省心,這樣的媽媽真是太有福氣了。只有我知道,別看她只會玩樂,其實是帶孩子有一套。
  • 二寶出生後,大寶這句話讓媽媽哭了一宿
    琳琳二胎迎來了自己盼望的女兒,一天到晚,琳琳都忙著照顧小女兒,餵奶、換尿布、洗衣服、洗澡……才3歲的大寶本來每天都有媽媽講故事、陪著玩遊戲,可如今每次叫媽媽給她講故事、玩遊戲,琳琳通常都會急急地回一句:「媽媽正忙,你快自己玩去!」女兒2個月的時候,琳琳真心覺得照顧不了大寶,沒辦法,前天琳琳把大寶送到婆婆家。
  • 二胎弟弟「吃醋」表情走紅,只因媽媽先抱姐姐,網友:表情包有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媽媽就是和他最親近的人,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後的悉心照料,媽媽無時不刻不在他身邊。面對媽媽如此深情的愛,幼小孩子表達愛意的方式則是將媽媽「佔為己有」,以強烈的佔有欲渴望媽媽更多的關注、溫暖。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大寶和二寶爭媽媽、或是孩子和爸爸爭媽媽等場景,這樣幼稚的行為真是讓人看得又心疼又好笑。
  • 大寶工作很重要!|給已經二胎,或準備二胎的寶媽們的一些建議
    導讀:據說今年會有很多寶寶出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自從二胎開放以來,對於兩個孩子之間的爭寵問題就一直層出不窮,甚至有很多的悲劇的發生。所以面對二胎時代,如何做大寶的思想工作,如何安撫大寶的情緒問題變得至關重要。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困住的不僅僅是人,更是把那些曾經深藏內心的矛盾牽引出來。
  • 懷著二胎,照顧大寶的這幾件事千萬不要自己做,尤其第二件!
    要說懷孕的媽媽辛苦,那懷二胎寶寶還要照顧大寶的媽媽們更辛苦。此時的孕媽媽已經不再像第一次懷孕時那麼嬌慣,洗衣、做飯、做家務、上班……樣樣都沒落下,除此之外還要照顧大寶的生活起居。雖說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活動、多運動對順產有幫助,但是懷著二胎寶寶時,照顧大寶的這幾件事,千萬不要自己做。
  • 孩子爭寵,為什麼不要一碗水端平?3位二胎媽媽的自述,醍醐灌頂
    「本文原創/暮沐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要二胎,是本著兩個孩子可以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美好初衷,可是當二胎真正到來後,卻發現困難重重。小美生了二胎後,就下定決心一定要「一碗水端平」,絕不能讓兩個孩子感受到一點點不公,給哥哥買的任何東西,也一定要給妹妹買一份一摸一樣的;陪哥哥做的任何事,妹妹也一定要一起,以至於很多朋友都笑稱,小美生了一對龍鳳胎。
  • 二胎出生,大寶反常出現「行為倒退」,媽媽要改變需要這樣應對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開始著手計劃要二胎的準備,滿心歡喜地幻想著二胎的到來是多麼美好的事情。一家四口能夠和和美美地生活,孩子聽話乖巧、家庭幸福美滿。而真正二胎出生之後很多父母就會發現其實現實往往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很多的障礙和困難需要去克服,而其中如何緩解大寶的心理情緒,調節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了一項棘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