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開始著手計劃要二胎的準備,滿心歡喜地幻想著二胎的到來是多麼美好的事情。一家四口能夠和和美美地生活,孩子聽話乖巧、家庭幸福美滿。而真正二胎出生之後很多父母就會發現其實現實往往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很多的障礙和困難需要去克服,而其中如何緩解大寶的心理情緒,調節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了一項棘手的事情。
生完二胎之後,你是不是突然發現家裡一向乖巧的大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例如:
平常很乖巧懂事的大寶突然變得脾氣焦躁、跋扈;
平常自己會吃飯的大寶突然間變得不會吃飯,把飯菜撒的到處都是;
平常自己喜歡看電視的大寶看見媽媽抱著弟弟(妹妹)的瞬間也要媽媽抱抱;
平常自己獨立睡覺的大寶突然變得很膽小,睡覺總要往媽媽懷裡鑽;
......
仔細觀察會發現大寶的變化真的很大,不理解的媽媽們甚至一度對大寶的舉動感到煩躁,媽媽們會認為自己帶二寶已經心力交瘁,大寶不但不懂事反而還在「湊熱鬧」給自己找麻煩。這時候的媽媽們常常會對大寶一頓吼或者拍打兩下以示自己的權威,想要讓大寶乖乖聽話,可最終的結果往往差強人意,大寶反而變得越來越「不懂事」。
其實大寶的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媽媽們不必過多擔心,大寶這種情況俗稱「行為倒退」。
在早期兒童心理學中,心理學家把這個現象稱作「退齡行為」。行為倒退是指個體在遭遇挫折時,表現出其年齡所不應有的幼稚行為反應,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退行其實是一種自我逃避保護機制。
例如當大寶看見媽媽抱著哄弟弟(妹妹)時,孩子會認為弟弟(妹妹)搶奪了媽媽的愛,於是大寶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在媽媽面前故意表現出倒退行為,其目的是為了通過自己的誇張行為引起媽媽對自己的注意,從而自身得到相應的關懷和愛。
每個孩子出現相應的行為之前大腦中都會產生相應的思考和想法,孩子做出相應的舉動一定是能夠代表和反應當下的某些想法,這些行為往往與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態度分不開。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幾個:
1、父母眼裡只有二寶
二胎出生後因為孩子小的緣故,家人很可能都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二胎身上,對于大寶的關注度就會隨之下降。這種過山車式的心情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地失落,原本屬於自己的關懷和愛都被這個弟弟(妹妹)奪走,好像爸爸媽媽的眼中再也看不到自己一樣,自己完全被人拋棄。
這種極度失落的心情會讓孩子感到萬分沮喪,但是迫於自己行為能力不足,於是大寶就會想出各種招數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其目的並非真正的搞破壞,而是在表達「爸爸媽媽,我需要你們的愛!」
2、在大寶的面前不停地誇讚二寶
兩個孩子之間一般會相差幾歲甚至是十幾歲,重新懷胎十月生下孩子,重新開始做媽媽照顧孩子,這種感覺會讓媽媽瞬間再次陷入這種美好當中。二胎寶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媽媽簡直愛不釋手,對於二胎寶寶的誇讚也是不離嘴。
媽媽經常性地在大寶面前誇讚二寶,甚至說出一些對比性的話語會讓大寶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大寶會認為自己不夠優秀,媽媽這麼喜歡弟弟(妹妹),而對於自己完全就可以忽視。這種錯誤的判斷會讓孩子變得犀利、聒噪,外在表現就是不聽話和胡攪蠻纏,但其實大寶只是想要表達自己同樣需要被愛!
3、「你是老大,你要讓著弟弟(妹妹)」
「你是老大,你要讓著弟弟妹妹」、「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這麼大了還不讓人省心」這些話是不是特別耳熟,都是媽媽們隨口就來的話語。經常性地對著大寶說這些話意味著媽媽們刻意強調大寶需要獨立,媽媽需要分給更多的關愛給弟弟(妹妹),因為你是大孩子了。
於是,大寶就會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出現行為倒退的行為,孩子會認為當自己不長大、變回小寶寶的樣子媽媽就會像照顧弟弟(妹妹)那樣照顧自己了。其實孩子內心渴望的仍然是爸爸媽媽的愛!
其實面對大寶的「行為倒退」的問題最終要幫助大寶解決問題的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舉止完全影響著大寶的行為。因此父母需要做到這幾點:
1、經常性地誇讚大寶
「在媽媽的眼裡,大寶和弟弟(妹妹)一樣乖巧可愛,都是媽媽的好寶貝!」;「大寶真棒,自己吃飯吃的這麼棒,弟弟(妹妹)都沒有大寶厲害呢!」面對大寶多說一些類似的鼓勵性的話語誇讚大寶,讓大寶感受到自己是被媽媽關注的,自己也擁有著媽媽的愛。
當大寶常常被鼓勵時,孩子內心會增強自信、內心會有滿足感和信任感,孩子看待周圍的人和物都會充滿了喜愛之情。這種語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能夠給予人非常大的精神鼓舞,能夠讓人精神振奮、幹勁十足。
當然,誇讚孩子是一方面但也不能過度,媽媽需要掌握一定的分寸和尺度,避免大寶做事過度依賴媽媽的誇讚,反而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2、給大寶「設定角色」,讓大寶作模範
大寶之所以出現行為倒退實際上還是因為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自己還需要媽媽對待弟弟(妹妹)那樣對待在自己;甚至孩子內心會拒絕長大,期待一直受到媽媽的照顧。
面對這種情況,媽媽可以給孩子「設定角色」,通過「角色」的力量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讓孩子能夠主動去迎合這個「角色」,從而變成媽媽的好幫手。
例如媽媽可以對大寶說:「寶貝,你都是大孩子了,弟弟(妹妹)需要換尿片,可是媽媽現在很忙,你可以幫媽媽給弟弟(妹妹)換嗎?」
給孩子「拔高」,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小大人了,再也不是那個小屁孩了,自己可以幫媽媽做很多事,成為媽媽的好幫手。久而久之,孩子會用心地投入並樂在其中,孩子學會了成長,自然就會擺脫行為倒退的習慣!
其實,不論孩子多大都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關心,多給予2個孩子同樣的對待和愛護,孩子們自然能夠給予暖心的回饋!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化解大寶的倒退行為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七悅媽,關注我和我一起輕鬆聊育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