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護士節」。對於戰鬥在抗「非」第一線的護士來說,這也許將是一個令她們終生難忘的節日。在隔離病房、在發熱門診,在每一個非典患者需要她們的地方,護士們正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自己「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的職業承諾。在這裡,我們隨機採訪了幾個護士代表和她們的家屬,聽一聽她們的肺腑之言,也代表百萬讀者對她們誠摯地問候一句:辛苦了,護理一線的「白衣天使」。
轉自搜狐
護士李嵐:想對老公說聲「謝謝」
轉自搜狐
李嵐是省人民醫院非典救治第一梯隊的成員,住進省人民醫院隔離病房已半個月,在護士節來臨之際,她收到了來自南京醫科大學護理系學生親手摺疊的千紙鶴和幸運星。雖然在危險的第一線工作,但李嵐卻說,有這麼多人關心和支持自己,感到很幸福。說起來,李嵐心中最想說聲「謝謝」的是自己的家人。她說,老公在南京市公安專科學校做後勤工作,為了防「非」也忙得焦頭爛額,才上一年級的女兒只好被送到奶奶家。李嵐告訴記者,當初告訴家人自己要進隔離病房時,心裡還有點害怕,怕他們有想法,哪知道老公沉默半晌後什麼也沒有說,只問她防護措施做得如何,是否真的很安全。在李嵐眼裡,老公是個「粗線條」的實在人。讓她再也想不到的是,在她住進病房第4天的時候,他竟然冒著雨大老遠地跑到省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樓下,執意要看一眼李嵐,聽聽李嵐的聲音。聽到老公在樓下深情的呼喚,她羞紅了臉,趕緊跑到隔離病房的陽臺上,遠遠地看到了雨中的丈夫。不太會說話的老公溫情地說,自己只想看看她這幾天過得好不好,讓她別擔心家裡,他每天都會打電話去李嵐父母家問情況。簡單的表白撞擊著李嵐的心房,她噙著眼淚讓他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轉自搜狐
劉媽媽:我為女兒驕傲
轉自搜狐
「護士節」就快到了,省中醫院發熱門診的劉莉護士卻忙得團團轉,連遠在上海醫院裡動手術的母親都顧不上了。劉媽媽雖然也擔心,但還是很支持女兒,她在電話裡激動地一再說要向記者「揭謎」。原來,29歲的劉莉早在4月底就瞞著家人報名參加發熱門診工作了,當時因為母親遠在上海將要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她也曾猶豫過,畢竟這是母親第二次做這種手術了,自己是護士,照顧媽媽是女兒應盡的義務。但考慮再三,劉莉還是在手術前夕撥通了長途電話,告訴媽媽自己來不了,單位有急事。劉媽媽追著問出了什麼大事,劉莉怕媽媽擔心,支吾著不肯回答,成了劉媽媽心中的一個「謎」。直到後來劉媽媽從報上得知南京的非典形勢嚴峻,才恍然大悟:在呼吸科工作的女兒一定是上了抗「非」一線。劉媽媽說,女兒有這樣的敬業精神,做媽媽的感到很驕傲,但也有一個小遺憾,劉莉的老公已經33歲了,兩個人都已去婦幼保健醫院做過諮詢,準備這段時間好好調養,要一個孩子,61歲的她也盼著能早點抱上外孫呢,但是這件家庭大事現在不得不耽擱一段時日了,她從心底裡祝願女兒護士節快樂,好好工作,至於媽媽的身體,手術很成功,「一點也不要記掛」。
轉自搜狐
母子情在相互勉勵中升華
轉自搜狐
奮戰在南京市第二醫院非典病區的白衣天使中,今年51周歲的李秀琴是最年長的一位。記者昨天對她和她的家人進行了採訪。
轉自搜狐
李秀琴:我是4月30日進入非典病房的,被分在非典疑似病例較集中的14病區,工作雖然十分辛苦,但我覺得作為一個老護士,大事發生時就應該挺身而出。這段時間裡,我最牽掛的還是兒子王濤。王濤在南京國際貨運公司工作,20出頭的小夥子,還像個大孩子,有時工作一忙起來就顧不上自己了。「五一」期間幸虧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回到南京,總算有個人照應他了。「五一」一過,丈夫又去外地了。所以我只能跟王濤同學的媽媽打了聲招呼,讓王濤在同學家暫住一段日子。這段時間我和王濤常常通電話,說一些互相勉勵的話。今天是母親節,王濤特地給我買了條真絲圍巾,說等我勝利歸來了,要親手給我戴上。我希望王濤不要太牽掛我,在這個非常時期更要好好工作報效祖國。
轉自搜狐
王濤:4月30日得知媽媽進入非典病區工作的情況後,還是蠻擔心的。因為我平時經常看報紙、電視,知道非典病毒的厲害。媽媽剛進非典病區那天,我特意在電話裡跟她講,要把防護服什麼的都穿戴好,千萬要保護好自己,不能被非典病毒打倒。這些日子通電話,這些話每天都要講一遍,但每次她都說自己的防護工作做得很好,叫我不要牽掛她,還叮囑我要注意保重身體,身體好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今天是母親節,明天又是國際護士節,我為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媽媽特別感到自豪,希望媽媽在非典病區安心工作,保重好身體,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等待她凱旋。 平西 小平 雙江 薛兵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