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媽最近晚上睡覺總是出現小腿抽筋的現象,很多老年人可能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半夜翻個身或者伸一下腿,就出現抽筋。小腿抽筋的時候,非常的疼,甚至可以把人疼醒,還會影響睡眠質量。有時第二天起來還能感覺到小腿會酸疼,很多人都說是缺鈣了,吃點鈣片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小腿抽筋的原因不單單都是因為缺鈣吧。
小腿抽筋,不一定就是缺鈣!還有其他原因
睡覺著涼:如果晚上睡覺小腿著涼的話,小腿肌肉就會因為寒冷刺激發生痙攣,就會抽筋讓人疼醒。
疲勞過度:如果白天腿部的用力比較過度,就比較容易導致小腿肌肉處於疲勞的狀態,在晚上也會因為小腿上的肌肉處於緊張的狀態,一直沒有得到緩解和改善,腿部的代謝產物無法及時的代謝出去,就會刺激腿部的肌肉而出現抽筋。
局部壓迫:如果長時間仰臥,被子會壓在腳上,長時間的俯臥,腳面抵在床上,就會使小腿肌肉長時間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引起被動的肌肉痙攣。
缺鈣:身體如果缺鈣,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就會降低,肌肉就很容易因為過度興奮而導致抽筋。因為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較快,就比較容易出現缺鈣而導致小腿抽筋的現象。
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如果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降低,會影響到鈣的吸收,所以經常抽筋也可能是維生素D的缺乏。
經常出現抽筋小心是疾病的信號!
腰椎間盤突出
如果總是出現小腿抽筋的情況,就需要注意,可能已不是普通的抽筋了,有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後,脊椎會變形,就會壓迫到神經,長期的壓迫神經會導致腿發麻,以及腿抽筋的現象。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
經常出現腿抽筋,而且半夜還加重的人,可能真得並不是缺鈣造成,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造成。在睡覺的時候腿部的血液流動會減慢,代謝產物就不能及時排出,積聚在腿部的肌肉中,如果達到了一定的濃度,就會刺激肌肉產生收縮,出現腿抽筋的現象。
比如患有糖尿病的人,很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就很容易出現血管閉塞,這樣血液供不上去,有可能會出現壞疽,嚴重甚至會面臨截肢。
所以,如果經常反覆的出現抽筋,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排查血管、神經等器質性的病變。
幾個小動作緩解突發性的抽筋
扳腳趾:在小腿抽筋的時候,可以用手握住腳趾,腳尖用力往上翹,或者用腳掌蹬住牆,腳跟往下用力蹬,用力伸直膝關節,這樣可以緩解小腿的抽筋。
局部按摩:可以用雙手快速的按摩搓揉小腿,或者用手輕叩小腿的肌肉,就可以幫助緩解小腿肌肉的痙攣。如果不行,可以用熱毛巾敷在小腿肚上,這樣可以促進腿部肌肉的血液循環,緩解痙攣。
預防小腿抽筋要對症下藥
1.補充營養
如果是缺鈣引起的腿抽筋,單純的補充鈣不行,還需要同時適當的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可以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海帶、蝦皮等。平時飲食也注意多吃含乳酸和胺基酸的瘦肉、奶製品等,可以促進鈣鹽的溶解,幫助鈣吸收。
2.做好保暖工作
平時要做好保暖,避免腿部肌肉受寒。睡前可以按摩小腿的肌肉,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
3.運動適當
如果白天的運動過量,或者工作原因導致腿過度疲勞時,就要注意讓腿得到適當的放鬆,睡覺前可以按摩小腿,這樣可以讓小腿的肌肉充分放鬆,可以減少半夜小腿抽筋的情況。還要注意,在大量運動出汗後,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如果經常小腿抽筋很嚴重,就要及時檢查一下血鈣、血磷的水平,以及甲狀旁腺素的水平,也要檢查一下下肢靜脈,看看是否有靜脈曲張存在,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