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橫水鎮洹河之濱——繡出山水田園!

2020-12-20 騰訊網

關注林州新視界,知曉林州新資訊

洹河溼地公園(呼豔兵 攝)

洹河之濱繡出山水田園

——林州市橫水鎮鄉村振興走筆

記者 劉劍昆

綠樹鮮花隨著四通八達的道路向前延伸,洹河溼地公園護佑生態、扮靚家園,涉農及光伏等產業形成規模效應,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興起,掩映於青山綠水中的鄉村呈現文明和諧的新氣象,人民的幸福感顯著提升。近年,橫水鎮黨委、鎮政府帶領9萬名幹部群眾砥礪奮進,圍繞民生福祉實施鄉村振興,在洹河之濱繡出了山水田園的美麗畫卷。

洹河溼地公園入畫來

「家鄉美,美得山水如畫百姓醉,美得人心歡暢歌聲飛。」10月30日,在新落成的洹河溼地公園健身廣場上,橫水鎮文化站和民間文藝家分會舉行了「洹水放歌、展我風採」文藝展演,晉家坡村戰鼓隊的領頭人郝建國在演出間隙用手機拍攝照片,並發微信讚美家鄉。

廣場上龍騰虎躍、歌聲飛揚,廣場邊的洹河宛如玉帶,綠波蕩漾。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圖畫!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我覺得用這樣的詩句來描述我們的溼地公園再恰當不過了。」橋東村黨支部書記朱永法帶著記者穿行洹河溼地公園,言語中透露出的是滿滿的自豪感。

洹河自西北向東南穿過橫水鎮,歷史上多個村莊因水而秀、因水而潤。然而,20世紀末,這裡也曾被人漠視,被盲目發展的企業汙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跨入新時代,橫水鎮黨委、鎮政府牢固樹立這個理念,久久為功,對洹河進行治理和保護。2018年,該鎮先後投資1200餘萬元,重點對範家莊村至東橫水村段進行深度治理,打造佔地將近6公頃的洹河溼地公園。

溼地公園依託洹河原有生態環境,通過擴充水面、栽種植被,打造由天然河流、人工湖面、草本沼澤、喬木樹陣為主體構成的溼地景觀,設置健康步道、景觀廣場、木棧橋、景觀亭、親水平臺等娛樂休閒配套設施。今年國慶節期間,該溼地公園建成開放。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洹河沿線水清岸綠、魚蝦嬉戲,白鷺、灰鶴飛翔其間,為溼地公園增添了生機和活力,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們穿行其中,感受到的是「水在腳邊流、花在身邊開、鳥在樹上叫、人在畫中遊」的生態美景。

橫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立告訴記者,洹河溼地公園將充分發揮涵養水分、調控水量、淨化水體、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調節功能,逐步修復洹河生態,充分滿足群眾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休閒需求,並把鎮區附近8座橋梁連接起來,形成八橋連映、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的美麗景觀,打造洹河文化新地標。

產業興旺高奏富民強鎮旋律

鄉村田園裡處處碩果纍纍,山嶺溝壑處亦可見土石生金。記者徜徉於橫水鎮的鄉村,感受到了產業富民強鎮的蓬勃力量。

新莊村村東,拖拉機穿梭于田地間,紅薯從土裡滾出來。數十名農民正在收紅薯,臉上洋溢著喜悅。這些農民在為該村的綠健農場打工收秋。

不遠處的山坡上是農場的加工廠,農場主劉志軍帶著記者參觀。小時候,他愛吃家鄉的紅薯,成年後到山西省從事建築業,2017年回鄉投資1400萬元開辦了綠健農場,建設了紅薯加工廠,流轉了近100公頃土地種植紅薯和花椒。加工廠裡運行的是現代化的流水生產線,許多村民正在作業,紅薯從原料口進去,到包裝工段就出來了澱粉。劉志軍告訴記者:「收秋結束後,我們的粉條流水作業線就要開動了,這幾年我們生產的粉條在山西省很受歡迎。」

談到未來,劉志軍有更宏偉的計劃:「明年計劃與其他村合作,將紅薯種植面積擴大到2000公頃,我再投資8000多萬元擴大規模,達到年產1萬噸澱粉的生產規模。」

從「紅薯戀」到「紅薯鏈」,劉志軍在家鄉的熱土上書寫了這樣的創業故事。記者獲悉,新莊村充分調動社會賢達人士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先後建起4個生態農業園區,用生態農業託起了強村富民夢。

在橫水鎮北部的山坳中,後白村田地裡的累累碩果展示著合作社的成效。鮮紅的尖椒映紅了村民的笑臉,紅薯帶給村民豐收的喜悅,一行行果樹迎著秋風歌唱。村民忙碌著,在田野上收穫希望。

2016年,後白村成立了德旺農業合作社。今年春天,合作社流轉13公頃土地,種植蘋果、櫻桃、冬桃等果樹,同時,發展林下經濟,種植紅薯、尖椒、豆角、芝麻等作物。

「今年是個嘗試,果樹還不到掛果的時候,有收穫的是農作物,紅薯和尖椒的收成不賴。」後白村幹部劉保順告訴記者,「合作社有了收入,既能壯大集體經濟,還能帶動和幫扶了我們村和鄰村的18戶貧困戶脫貧。」

從後白村向東翻越山嶺,可見大山腹地有一個環境優美的工廠,如果不是橫水鎮農工辦主任石振剛介紹,記者難以想像這裡竟然是一個建材企業——林州中寶骨料建材有限公司。3年前,橫水鎮根據國家的產業和環保政策,整合這一帶的小礦山組建「建材航母」。研究生畢業的劉少輝返鄉創業,投資1.8億元,目標是在「建築之鄉」林州打造建材標杆企業。

由此工廠向北行約3公裡,可見山坡上布滿了太陽能電池板,蔚為壯觀。2015年,橫水鎮引進新創太陽能有限公司,在上臺村投資6億元建設裝機容量為60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這是林州市第一個大型地面式光伏電站項目,僅荒山租賃費每年就為上臺村帶來50萬元的集體收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借綠水青山,聚發展之力,橫水鎮奏響了產業振興的鏗鏘旋律。

城鄉融合扮亮「東大門」

橫水鎮扼守林州市東部的出入口,被譽為林州市的「東大門」。

「林橫一體化,扮亮『東大門』。」這是橫水鎮黨委、鎮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之一。「林橫一體化」,即林州城市與橫水鎮發展一體化。

背靠青山,門迎綠水,這是洹河南岸九家莊村引以為豪的地理優勢。近年,九家莊村以淳樸的民風、幹群一心的正氣和美麗鄉村的高顏值,亮麗出鏡。

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該村幹部群眾在財政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捐款270萬元,修建了「挽兩岸如畫卷,變天塹為通途」的九家莊新橋。近年,該村組建合作社發展涉農產業,建設了街心廣場、遊園,改善了村居環境。今年,該村進行舊村改造、實施土地復墾,騰出近3公頃土地。因此,九家莊村成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

長春大道東延路段,南莊村清潔家園的活動也如火如荼開展。今年7月以來,該村按照鎮政府的部署實施「三清一變」:「三清」即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一變」就是將清理後的閒散地變遊園、變微景觀、變車位。該村投資20多萬元建街心花園、小廣場、車位,美化村民居住環境。村委會主任楊永兵說:「長春大道東延,加快了橫水鎮與林州城市一體化的步伐,南莊村要亮起來、美起來了。」

林橫一體化,規劃要先行。

橫水鎮黨委書記張鵬說:「我們的思路是,以『提質、提速、提品、提效』為目標,搭建高效路網,建設便捷交通,打造亮麗街景,優化城鄉環境,努力繪就幸福橫水、美麗橫水的亮麗畫卷。」

林橫一體化,更有大手筆。

投資8100萬元建設長春大道東延道路,縮短了橫水鎮北部到市區的時間,助推橫水鎮與市區的「呼應發展」,使橫水鎮融入林州市發展框架內。

投資1500萬元,完成安林路焦家灣至鎮區2.4公裡路段的拓寬改造、綠化亮化,便利的交通使鎮區和林長高速公路連為一體,實現了鎮區與重點區域的完美對接,橫水鎮由原來的安林公路「配角鎮」,變成促進林州發展的「樞紐鎮」,增強了橫水鎮的發展競爭力。

國慶節前夕,林州市重點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全長9.6公裡的安林路升級改造工程竣工通車。該項目以暢通的車流溝通了中心城區和周邊區域,不但進一步提升了林州的城市品位,完善了國道、省道路網布局,而且為林州市尤其是橫水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以林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園區、林州市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太行國際學校建設為契機,該鎮借梯上樓,主動融入,加快對周邊南莊村、石家壑村的配套商業開發,大力引進養老、養生、教育等產業項目,打造醫教產業園區。

實施石家壑棚戶區、馬家莊和焦家灣棚戶區改造,加速推進橫水鎮城市化、社區化和產城融合,建設林東新城,橫水鎮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把打造美麗宜居城鎮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該鎮確立了「增內涵、提品質」的城鎮發展新思路,全力推進民生城建;實施「亮鎮」工程,對鎮區進行提升改造,完成弱電入地、路面改造、路燈安裝、雨汙管網鋪設及文順橋引橋建設等工程;汙水處理站建成運行,補齊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3個短板,形成了四縱三橫城鎮新格局,拉大了城鎮框架,改善了鎮區環境,提升了鎮區品質。

「美家園鄉村振興天地廣,富百姓齊奔小康道路寬。」這是百姓刻在村口牌坊上的感受和贊語。

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奔小康,以實幹託起夢想,這是橫水鎮人的作風和目標。

來源:安陽日報

—>點我林州新視界

相關焦點

  • 洹河史話
    《左傳•成公十七年》載:「聲伯夢涉洹」,《戰國策•趙策》:「蘇秦說趙肅侯,令天下之將相盟於洹水之上」。  洹河,全長 160公裡,流經林州市、安陽市區、安陽縣,至內黃縣範陽口注入衛河。流域面積1953平方公裡,年均逕流量2.65億立方米,河床最大流量每秒1100立方米,為常年河。億萬斯年,奔騰不息,孕育了安陽古老而燦爛的文化,澆灌著安陽大片豐腴富饒的土地,哺育著安陽人民成長。
  • 2020年橫水鎮教師節座談會隆重召開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 9月9日下午,2020年橫水鎮教師節座談會在橫水鎮中心學校會議室召開,隆重慶祝第36個教師節。林州市教體局副局長劉雲、林州市教體局發展規劃科科長呂寶瑞、橫水鎮政府副鎮長李玉芳、橫水鎮政府教育助理宋新國參加了今天的活動。會上對王玉青、常彥福等34名優秀教師進行了表彰。座談會由橫水鎮中心學校副校長張為民主持。
  • 安陽橋的兩大傳說,屹立於安陽人母親河—洹河之上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貞,其咬於洹泉」的字名,所以洹河見之於文字記載,至少已有多年的歷史。洹河發源於林慮山,流至林州市的橫水後潛入地下,潛流到安陽縣善應露出地面。善應村頭的百畝泉水,串串騰升,即足「遏橫而入,逢善便擊」的洹水。洹河東流入內黃至範陽口入衛河,全長約170公裡。
  • 林州市陵陽鎮千畝水面溼地公園 初展芳容醉遊人
    為進一步提升城鎮品質、增強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感,陵陽鎮依託洹河水域,打造千畝水面溼地公園,為陵陽添加又一生態名片。清明期間,許多居民群眾前來踏春,大伙兒紛紛為家門口多了一處休閒娛樂好去處點讚。「去年,這裡還是一片荒灘。
  • 盡享山水田園之樂,廈門同安麗田園
    網名風二中、浣花莊主,詩詞愛好者,好山水,耽遊冶,愛生活。五月初,同事的父親從西北老家來,又給我們帶來一頭羊。對於這番盛情,必須有隆重的態度,於是我們又思量著再聚會一次。美食不可辜負,惟美景可相匹配,上次烤羊肉選擇在山水秀麗的雙龍潭,5月6日周末,我們就選擇相約在久負盛名的同安麗田園休閒農莊。
  • 山水田園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 :盛唐詩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等為代表,又稱王孟詩派。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大吉山水田園 - 現代快報
    大吉山水田園正坐落於古老的湯泉鎮,面山、臨湖,毗鄰千年禪院惠濟寺,從傳統徽派建築出發,提煉出古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精髓,其街巷式布局、院落式空間、中式建築風格,則極為巧妙地構築出了園、巷、宅、院、臺五層人居空間感受體系。
  • 「山水田園」構建勞動教育新樣態
    挖土成湖,微波粼粼;堆石成山,怪石嶙峋;噴泉遊魚,相逐成趣;綠植豐富,層次立體……學校呈現出可視化、立體感極強的園林格局。前瞻的理念配合前置的設計,讓南山湖小學校園氤氳出一片「山水風光,田園詩情」的意境,呈現出一派「仁者樂水,智者樂山」的氣象。勞動教育的課程目標有公認的三維向度:一是塑造勞動觀念,二是掌握勞動知識和技能,三是養成勞動習慣與品質。物象有限,意象無窮。
  • 林州市「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有序進行中 早淘汰 多補貼
    近日,林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了《致廣大運輸業戶朋友的一封信》,對「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補貼政策進行了調整,引導擁有「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的運輸業貨車司機及時到我市定點公司辦理車輛淘汰申領補貼工作,全力做好我市的「國三」柴油貨車淘汰工作,積極為藍天保衛戰做出貢獻。
  • 河南省縣級市,林州市
    林州市景色優美、名勝眾多,境內的林慮山群峰秀拔、峭壁險峻、林木蔥鬱、飛瀑流泉、景罕物奇,為世所稱,是北雄風光最勝處,號稱八百裡太行之魂,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更有千古之謎豬叫石、三伏酷暑結冰的冰冰背、三九嚴寒桃花開的桃花谷、黃華流水顛倒顛的黃華山等自然奇觀。
  • 【今日積累】山水田園詩派及主要代表人物!
    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其中以王維成就為高,他是詩人,又是畫家,能以畫理通之於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於李杜之外,別立一宗,對後世影響很大。中國唐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繼承和發展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韋應物、柳宗元等。
  • 洹河故道上的「河南趙州橋」
    PartA  浮雕刻工粗放富有質感  如今,永和橋橫跨在洹河故道上,雖然洹河已經改道,但永和橋仍是這裡的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之一。只是橋下充斥的不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生活垃圾。  我攀著小樹枝,蹣跚著來到橋下,仰望著滄桑的石橋,努力去找尋它當年的輝煌。
  • 絢爛花堤扮靚黃河之濱
    在黃河之濱感受一段花堤帶來的浪漫,又是一年盛夏好時光,蘭州市民可以在馬拉松公園邂逅屬於蘭州人自己的花海了。 蘭州馬拉松主題公園以「回歸田園,享受自然」為理念,打造紫色花卉主色調,在黃河的臂彎裡打造出一片花堤,讓大河之城多了一份浪漫氣質。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由於激情於山水和田園,並經常外出旅行或遊歷,所以終其一生都未曾入仕,這也是後世人為什麼稱其為「孟山人」的根本原因。孟浩然生活於盛唐時期,此時的大唐王朝不僅展現出了欣欣向榮之象,而且政治、經濟、文化都比較繁榮。再加上孟浩然出生於襄州襄陽,一戶稍有資產的書香之家。所以小時候的孟浩然,過著無憂無慮的讀書求學生活。
  • 冬遊美麗祥和的山水田園——耕讀山莊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處山水田園。這處山水田園,讓人內心瞬息之間得到平靜而又留戀其中。在廣西玉林五彩田園風景區中,就有一處能給人靜謐安祥的山水田園——耕讀山莊。但它始終是「生於斯也、長於斯也」的一片潔雅之土。寧靜又和諧、明快而清爽。耕讀山莊之美,在於山、水、榭三點結合外,還導入傳承耕讀文化元素,讓所到之人感受到,從「耕以致富,讀能榮身"上升到「胸懷天下,振興中華"的理念。故山莊緊扣「耕讀」,營造「耕耘田園花似錦,讀書山莊美如畫」的自然山水之融合之美,也給人往往能引起無限的聯想,從而生發真摯的家國情懷。
  • 2020年深圳創意十二月觀瀾山水田園活動介紹
    詳細信息:2020深圳觀瀾山水田園旅遊文化節(時間+地點+門票)2020年深圳創意十二月觀瀾山水田園活動介紹第16屆「創意十二月」活動期間,觀瀾山水田園旅遊文化園以特區40周年為契機,以【大美龍華·見「圳」時光】為主題,舉辦首屆山水田園旅遊文化節,活動將於12月20日啟幕。
  • 同樣是山水田園詩大家,陶淵明和王維的風格有什麼不同之處?
    山水之美自然之勝,自古就是詩人筆下謳歌和傾訴的共鳴之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的託物。五柳先生和摩詰同有田廬之靜美託思之經歷,然則二人不但時代不同,而且詩文畫風也各有千秋,大同而別有各自風骨與內涵美韻!大處著眼,同為山水田園的宗師級人物,陶淵明偏于田園而悠然見南山,王維則重於山水而人閒桂花落,五柳先生曰五柳就有柳色青青的鄉野豁達味道,摩詰為禪便是坐看雲起時的溪山清味禪悟,試為詳析得觀: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是他結束時隱時仕生活徹底歸隱田園的愉悅之作,組詩第一首開始就以「少無適俗願,性本愛丘山」開宗明義,直接言明自己喜愛田園風光的淳樸與自然
  • 山水田園的夢 我們做了幾百年
    山水田園就像一個心靈的避風港一樣,也許是起源於他們的「蓴鱸之思」,也許是對得道修仙的遐思,或者只是單純的對於山水田園天生的親近感。 即使灑脫不羈如李白,也要「且放白鹿青崖間」的自我安慰著,中國文人對於山水田園的「寄情」之深就好像李白的另一首詩寫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