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中科大校友兩篇論文登上《自然》

2020-12-12 合肥網

  他還是那個天才少年時間只讓他變得更強

      5月7日,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上連發兩篇論文,介紹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據介紹,其中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另一篇論文中,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

  早在2018年3月5日,《自然》雜誌在網站刊登重大研究成果,兩篇關於石墨烯的重磅論文的第一作者均為曹原。當年12月《自然》發布2018年度科學人物,1996年出生的中國男孩曹原登上榜首。2010年時,14歲的曹原從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併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在校期間,他榮獲了中國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獎——郭沫若獎學金。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胡霈霖

 

聲明: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解丹丹

相關焦點

  • 這個95後成都籍學霸,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
    倫敦時間5月6日上線的Nature雜誌 一位「天才少年」格外受關注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 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
  •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最強後浪
    #後浪#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
  • 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 曹原個人資料簡歷主要經歷起底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2018年3月,時年22歲的曹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有關石墨烯研究的重磅論文。因此,曹原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同時也被譽為了「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巨浪少年登上Nature雜誌,中國到底還有多少強大學生!
    今日,一名95後的天才少年因為一天兩登Nature雜誌而瞬速讓在各大社交網絡引發一股新浪潮。距了解,這名天才少年是來自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的曹原。他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95後博士登《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網友評論有點「偏」…
    《自然》雜誌發布2018年度科學人物,中國95後位居榜首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18日發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中國學生曹原。今年3月5日,《自然》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而他也成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該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
  • 中國95後年輕博士登上《自然》2018年度科學人物榜首!
    還記得2018年3月5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在網站刊登的來自麻省理工學院Jarillo-Herrero教授課題組關於石墨烯超導的重大發現嗎?據悉,這兩篇重磅論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來自中國的年輕博士,年僅21歲的95後博士生----曹原。
  • 95後博士生曹原連發兩篇Nature,均為一作,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後浪
    當地時間 5 月 6 日,中科大 2010 級少年班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95 後」博士生曹原與其博導 Pablo Jarillo-Herrero 連發兩篇 Nature 文章,介紹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中南林科大:全面調查兩篇雷同論文,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
    10月3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刊發了《同校兩碩士學位論文現雷同,中南林科大人員:會記錄並反映》一文。當日上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發來該校研究生院對此事的回覆。
  • 後浪:95後天才少年一天發表2篇重磅論文。如何成為天才?
    兩年前,一個95後天才少年進入大眾視野。這個天才少年在世界頂尖科學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文章,從此改寫了超導材料石墨烯的歷史。兩天前,也就是5月6日,這個天才少年一天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重量級論文,震驚了整個學術圈,也吸引了眾多吃瓜群眾。
  • 上科大女博士兩年發表三篇頂尖論文 「破格」直聘副研究員
    不到三年,這已經是該所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的第六篇論文。  這六篇論文中,「華甜」這個名字在第一作者的署名中出現了三次。在2016年10月和2017年7月的兩篇論文中,她的身份還是博士生,最近這篇論文的署名已變成「上科大iHuman研究所副研究員」。這距離華甜博士畢業僅僅一年——按照常規流程,博士畢業後要經過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兩個階段,才能晉升為副研究員。華甜則連跳了兩級。
  • 校友向中科大捐贈億元,又見大筆捐贈,這位校友到底是誰?
    來源:江瀚視野6月12日上午,中國科大732校友、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先生以個人名義向中國科大捐贈1.068億元人民幣,並成立「李西廷基金」,重點用於物理學院建設以及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到中科大高端科技項目等。
  • 四中國科大校友新晉IEEE會士
    龍騰(846,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王元勳(88少)、周靖人(9400,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與梅濤(9610,京東AI研究院副院長)等四名中國科大校友晉升會士。出版學術著作2本;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檢索論文50餘篇、EI檢索論文150餘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0餘項、受理髮明專利50餘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國防和軍隊科技成果獎共9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 華南理工本科生論文登上著名期刊《自然》雜誌
    本報廣州12月12日電 (記者林潔)記者今天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12月7日在其生物技術分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領銜、華南理工大學主要參與的合作研究論文《構建人類泛基因組序列圖譜》。
  • 96年博士生連發兩篇Nature,同學:他實在是太強了
    3月5日,《自然》連刊兩文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第一作者均為中國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曹原。曹原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博士生今年年僅21歲。2018年3月5日《自然》以背靠背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文章還配以第三篇文章作為評述前述成果。
  • 快訊:北京校友為中國科大62周年華誕慶生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快訊:9月20日晚,中國科大北京校友年會暨北京校友會慶祝中國科大創辦62周年大會圓滿落幕。何思杭是MIT碩士、清華大學MBA,曾在中國科大主持過李彥宏來訪等多項活動。她的表現堪稱完美。
  • 2020集微峰會中科大校友會論壇議程精彩出爐
    圍繞資本、圈子、平臺三大關鍵詞,將持續舉辦高規格、高水平的論壇,芯力量評選及校友聯誼活動,持續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最高端的行業峰會。在去年集微峰會校友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今年集微網將繼續舉辦科大校友會論壇,再續校友情誼,論道產業發展。本次科大校友會論壇共設有兩大主題:一是半導體投資的當下與未來;二是註冊制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
  • 中科大6名校友入選深圳百富榜,一人曾是高考理科狀元
    中科大本科校友李西廷也以1285億身家登上深圳創富百人榜第6位。這些深圳的創富者除了來自廣東近水樓臺先得月以外,安徽籍深圳富豪位居第二位。地理距離沒有阻擋徽商向南發展的步伐,深圳為他們提供了最廣闊的創富天地。
  • 中國科大校友汪揚任香港科技大學候任副校長(大學拓展)
    汪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學者,研究範疇廣泛;他在純數學及跨學科數學兩大範疇發表的研究論文超過100篇,當中不少刊載於頂尖的科學期刊。他曾於2006至2007年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課程主任。香港科大經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委任汪教授。
  • 清華大學軟體定義晶片團隊兩篇論文入選頂會MICRO 2020
    作為計算機體系結構四大頂級會議,清華大學魏少軍、劉雷波團隊有兩篇入選該會議論文。 這是該團隊既去年斬獲MICRO 2019最佳論文提名後,在體系結構頂級會議上的又一重要突破。 在會議上,他們做了兩篇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