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名95後的天才少年因為一天兩登Nature雜誌而瞬速讓在各大社交網絡引發一股新浪潮。距了解,這名天才少年是來自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的曹原。他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突然引起各位網友熱議的 Nature雜誌,到底是什麼來歷?
據介紹,《Nature》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誌專一於一個特殊的領域不同,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誌(其它類似的雜誌有《科學》和《美國科學院學報》等)。目前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那我們可以知道,這位天才少年曹原的兩篇論文能在《自然》發布對自身乃至國家是有多麼重大意義的了。
曹原到底有多厲害?
曹原2010年從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併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在本科學習期間,他勤於思考善於鑽研,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B發表兩篇第一作者文章,並獲得郭沫若獎學金,2014年畢業後到MIT深造。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讀博士期間,他加入Pablo Jarillo-Herrero團隊,近期在石墨烯超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連續發表的兩篇Nature文章中,曹原均為第一作者,並且與導師共同擔任其中一篇的通訊作者,引起科技界廣泛關注。近日,在Nature發布的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中,年僅22歲的少年英才曹原位列榜首。曾被評為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
對於曹原能一連續上兩篇雜誌。網友紛紛也為此發出讚嘆。
其實中國天才少年還有很多,其中包括:
薛來:中國的一個天才學霸
2009年5月,薛來與林晨陽、李賢基憑藉獨立研發的「啟發多觸式界面數據傳輸」系統,榮獲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世界盃」之稱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團體一等獎。
王峰:世界記憶大師
2009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18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王峰以31.02秒的成績獲得快速記憶撲克牌項目的世界冠軍,以1小時正確記憶1984個無規律數字的好成績獲得記憶馬拉松項目的亞軍,成為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五、中國第一的「世界記憶大師」。
2010年,王峰成為2010年第19屆世界腦力錦標賽的總冠軍。只有20歲的王峰獲得了5金1銀的佳績,打破四項世界記憶紀錄,以9486分的歷史最高成績,奪得第19屆錦標賽總冠軍,成為大賽舉辦以來,第一個問鼎總冠軍的亞洲人。並且獲得由世界大腦基金委員會頒發的2010年「大腦年度人物」稱號。
陶哲軒:菲爾茲獎獲得者
陶哲軒是贏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他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等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重要數學家,被譽為「數學界莫扎特」。外,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工科,在照相機的壓縮傳感原理(調和分析在實際中的應用)方面獲得了突破性成果。
陶哲軒另一項著名的成果是與本·格林合作用質數級數解決了一個由歐幾裡得提出的與「孿生質數」相關的猜想:一些質數數列間等差,如3、7、11之間,均差4;而數列中下一個數15則不是質數。這個已經有2300年歷史的數學懸案,強烈吸引了他的興趣,他與同伴甚至證明了即使在無窮大的質數數列中,也能找到這樣的等差數列段,這個發現被命名為「格林—陶定理」。
或許天才是天生的,但是後天的努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頭腦每一天都需要不斷學習才能變得更強,只要你沒可以讓自己成就努力,不斷為此付出。下一個天才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