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科學家,兩次登上世界頂級刊物《自然》

2020-12-09 焱書敏

閱讀之前,請先關注。

梁啓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少年人充滿朝氣,嚮往美好的未來。他們像早晨的陽光,充滿活力;他們像春天的小草,孕育著勃勃生機。

少年強大,祖國就會強大。

少年若是一株蓬勃的小草,祖國就是無際的草原;少年若是一隻翱翔的雄鷹,祖國就是那遼闊的天空;少年若是一條搏擊風浪的錦鯉,祖國就會是那深遠的大海。

自古以來,我國就湧現出大批年輕的愛國志士,他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著一首首愛國的篇章;他們用年輕的臂膀,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勇於拼搏,是他們最好的寫照;不斷進取,是他們永遠的追求。

曹原是我國又一個天才少年。

他出生於1996年,在兩年的時間裡就完成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全部課程。

由於參加高考有年齡限制,他只好等到自己年滿14周歲後才參加了高考,並以669分的理科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於18歲時在世界頂尖的麻省理工大學讀完博士。

他在初中時就聽自己的物理老師說過,如果誰能研究出常溫下的超導體,將足以讓整個世界震驚。

曹原為了研究這一課題,他日夜守在實驗室裡進行研究,他忍耐著灼熱的高溫和極度的寒冷,一直堅持自己的研究工作。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終於在一次旋轉角度時出現了奇蹟,當角度定格在1.1度時,瞬間讓石墨成為超導體,電源接通了。

這一重大發現,攻克了世界百年難題,將為人類世界節省巨大的資源,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曹原將這一重大發現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天才少年的實力,中國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讓世界刮目相看。

這篇論文,瞬間引爆了科學界,也讓年僅24歲的曹原登上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高居榜首。不但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更創造了世界的奇蹟。

論文一出,世界各國的科研單位都向曹原拋來了橄欖枝,爭相邀請他前往,都被曹原平淡地拒絕了。

他說,我的根在中國,學成後我還要回到中國去。

雖然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這就是中國的少年,他是中國的驕傲。

即便是天才少年,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學校的培養,更離不開祖國的教育事業。

個人的努力至關重要,祖國的培養更不能忽視。只有學有所成後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才不愧是中華兒女。

讓世界頭疼的疫情,被我們輕而易舉地控制了,我們有迎難而上的白衣天使;保家衛國的戰鬥,我們勝利了,我們有黃繼光、董存瑞式的英雄人物;常溫下的超導體被我們發現了,我們有曹原式的天才科學家,為人民爭光,讓祖國驕傲。有人說,真正的愛國主義不應表現在漂亮的話上,而應該表現在為祖國謀福利的行動上。

中國的少年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有所成後,也必然會用於建設自己的祖國。

只有科技才能強國。

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會更幸福。無論什麼時候,祖國都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強,則人民強。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科學家曹原:我為什麼不呆在美國,並拒絕了美國入籍邀請
    科技人才是每個國家都會爭奪的,一個頂級的科研人才很有可能會給一個國家的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發展。從上世紀以來人才爭奪就極其火熱,美國也正因為吸收了大量的德國頂級科學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強國。而我國如今科研也在快速起步,也湧現了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他們自然也是各個國家爭奪的焦點。而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天才科學家,20來歲就已經被評為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十位科學家之一,這就是中國天才科學家曹原:我為什麼不呆在美國,並拒絕了美國入籍邀請。
  • 她,15歲蟬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
    但有這麼一個女生,她初三不是忙著備考,而是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她就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受到上海青少年科學社的邀請,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而當她剛上高一時,她又再次受邀,而且是本次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最年輕的參會者。
  • 中國95後天才科學家,登上全球熱搜,有望成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在成千上萬個平凡人中,頂多就會出現一兩個天才人物,而他們的出現對於世界而言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人們常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不欺少年郎,」就是想告訴大家年輕人的發展潛力是無窮的。而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不止「後浪,」更是「滔天巨浪,」她所取得的成績讓世界震驚。
  • 四川科研團隊成果登上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封面
    怎麼擴大到規模化生產,還需要進一步在工藝和技術上進行研究 今年6月初,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封面文章,發表了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鄧旭、王德輝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以一項基礎研究登上頂級科學雜誌封面,這在四川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 拒絕美國綠卡,登上科學雜誌,24歲少年曹原正向世界展現中國奇蹟
    曹原——一個天才少年世界上的聰明的人有那麼多,總會有那麼幾個天才兒童,他們從小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智商與情商,他們的智慧甚至比許多成年人都要高。年僅14歲,曹原就已經參加高考,並且成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是鼎鼎大名的中科大的少年班錄取。在中科大少年班中,他也表現得十分出色。
  • 如何建設國內頂級的、世界水準的學術刊物
    2019年,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提出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為統領,推動我國科技期刊改革發展。高校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如何建設國內頂級的、世界水準的學術刊物,破除洋論文迷信?融媒體中心約請相關專家學者、機關幹部撰稿進行筆談,希望對各單位深刻理解認識培育一流學術期刊的重要意義提供參考。
  • 這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自然》雜誌推特帳號截圖4月9日,《自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帳號又發布了該社論的中文翻譯版本。
  • 中國年僅22歲少年,竟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中國年僅22歲少年,竟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在世界上有一本雜誌叫做《自然》,在國外的名氣非常大,而且還經常會評選出一些對世界有巨大貢獻的人登上這本雜誌,例如國際上非常有名的科學家們,像愛因斯坦、牛頓、霍金都曾在《自然》雜誌上留下過名字,由此可見這份雜誌的權威性!
  • 世界頂級科學家各國比較:美國680人,日本310人,中國是「黑馬」
    各國頂級科學家人數不一,美國有680人,日本有310人,而中國的頂級科學家人數令人驚訝,發展也越來越好。科技強國,一騎絕塵──美國就目前而言,美國的科技水平處於全世界領先地位。美國不僅擁有雄厚的科技人力資源,而且基礎科學研究實力非常雄厚。
  • 全世界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有多少呢
    美國近年科學家的數量也在年年攀升,其中在100名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中,就有616 位美國學者當選。這些學者中,有來自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有來自史丹福大學等美國的一流大學。美國確實在教育和科技方面佔據了優勢。 而緊隨其後的是英國,儘管英國在二戰中慢慢衰敗,但科學技術並沒有沒有衰弱。此後,德國、加拿大等分別以38人和37人緊隨其後。
  • 這個95後成都籍學霸,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
    倫敦時間5月6日上線的Nature雜誌 一位「天才少年」格外受關注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 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
  •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每一個人也都是希望自己能夠一夜成名,而成名的方式有很多種,依靠著自己的科研實力去成名,這也是一個異常艱辛的過程,可能努力了一輩子,也未必會完成這個夢想,但是中國的一個年輕的科學家曹原就做到了。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
  • 世界各國頂級科學家人數:美國有680人,日本310人,中國有多少?
    世界各國頂級科學家人數:美國有680人,日本310人,中國有多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那個時候,萬物還僅僅是一個很虛無飄渺的概念。那麼,據統計,各國頂級科學家人數:美國680人,日本310人,中國有多少?眾所周知,美國的科技實力在當今世界可以說是一騎絕塵,無人可比。這主要原因是二戰時期美國藉機獲得了不少利益,且由於二戰沒有實質上殃及到美國國土,因此美國受到戰爭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從那時起,美國就不斷積攢下了雄厚的經濟與科技實力。
  • 世界各國頂級科學家排名一覽:美國680人,日本310人,中國多少?
    ▲美國矽谷航拍圖那中國又有多少頂級科學家呢?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怎甘落後於別國,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以前的中國是一個物質貧困,科技貧困的國家。但是中國可謂是後起之秀,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中國的成就也是相當驚豔。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樣是世界工業第一大國、公認的世界經濟強國,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工業體系,也不缺乏尖端人才。
  • 《自然》雜誌創刊150周年,中國研究屢登封面,中國「芯」迅速崛起
    雖然英國期刊《自然》在1869年的創刊號就提及了中國,但中國成為這本頂級學術刊物日益關注的焦點還是近幾十年的事情。封面文章《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關注全球化時代中國的環境問題,文章肯定了中國應對環境問題的決心,也提出了建議。2008年7月24日的《自然》中國特刊封面上,展示了夜色中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特刊聚焦中國科學發展。2016年6月23日的《自然》中國特刊封面繪製的是青花瓷紋樣的試管和燒瓶,當中培養著火箭、衛星、海洋生物等。
  • 世界前1000名頂級計算機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中國呢?
    但如果說什麼人才最重要,在我看來計算機科學家絕對可以進入前三,甚至說第一都不為過,為什麼呢?因為當前很多其他方面研究發展都需要依賴於計算機的運算、編程,可以說計算機人才是基礎性人才,屬於建築中的地基,那麼我國目前有多少頂級的計算機人才呢?
  • 《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該雜誌是中國著名的地理刊物,其主要內容...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 中國天才曹原多次登上《自然》,堅決不改國籍!
    直到2012年,莫言才打破了中國人無法獲獎的魔咒,斬獲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對中國教育的抨擊依然沒有結束,2015年,屠呦呦斬獲諾貝爾生理學獎,打破了中國科學家無法獲得諾貝爾理科獎的魔咒。諾貝爾獎內行人都懂,作為世界上最高級別的獎,諾貝爾獎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榮譽,特別是物理、化學、生理學等三個理科獎,更是視為科學上的明珠。
  • 世界頂級科學家名單:美國632人,日本294人,你可知中國有多少?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同理,每一個國家的科學家並不少,但要在世界上排上名,成為行業領域內的頂尖技術科學家,那則是鳳毛麟角了。這樣的稀有科學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重點保護對象。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讓中國這項技術領先世界,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現代科技當中,半導體領域已經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領域,原因也是很簡單,畢竟現代科技已經是網際網路以及人工智慧的天下,而這兩個大領域的核心通常都是半導體,尤其是半導體晶片,在現代科技當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很可惜,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勢力一直是比較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