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叫外賣"不要香菜"備註最多 香菜招惹了誰?

2020-12-22 騰訊大浙網

昨天,某外賣平臺收集並整理出了溫州外賣大數據,其中備註最多是「不要香菜」。能把人分成「愛它」或「恨它」兩類的食物,香菜絕對是其中之一。

香菜學名芫(yán)荽(suī),古希臘文意為「臭蟲」,名字不好聽,但香菜的保健功能卻不小。而且,喜不喜歡吃,事實上是天生的。

反對者:香菜有股蟑螂味 這菜有毒

市民潘先生直接表示——香菜有毒!吃了要死!「我真的不能理解那些喜歡吃香菜的人,氣味那麼濃,把食物原有的味道都掩蓋了,他們是在吃香菜還是在吃東西?」

潘小姐是一名節目編導,她和母親的口味截然相反,她從不碰香菜,而她的母親卻格外喜歡吃。去年年底,她特地帶母親去吃火鍋。「我媽在自助調料那邊吃了四碗香菜,兩碗糖蒜,根本不管我給她點的肥牛、雞跟海鮮,我有點想哭。」

市民張小姐也是吃一口香菜會死星人。「我不吃香菜出了名,甚至在吃飯的時候有朋友會專門拍香菜噁心我。」

對於吃不吃香菜的話題,甚至有溫州人可以上演撕心裂肺的分手劇。

市民程先生表示自己曾經交往過一個愛吃香菜的女孩,但程先生自小就不碰香菜。「我覺得香菜有股蟑螂臭,我一聞到香菜味道就想吐。但是她很愛吃,吃麵、喝湯都要放一些。

曾經有一次吃火鍋,那個女生給端了滿滿兩大碗香菜,弄得我很反胃,點來的肥牛、蝦姑什麼的一口都吃不下。後來實在沒辦法,就和她坦白。」程先生回憶,吃香菜甚至都成為了他們倆之間的懲罰。「那時候我惹她生氣了,我會主動說吃兩口香菜當給她賠不是。」

最後程先生因為某些原因和那個女生分手了。「也算是種回憶吧,現在對香菜沒有那麼排斥了,但是女朋友還是想找不吃香菜的。」

擁護者:飯可以一天不吃,香菜不能一天沒有

雖然溫州市民在外賣平臺上留言最多的是「不要香菜」,但不可否認,對香菜的追捧者也不在少數。

市民鄭女士平時很愛下廚房,她是香菜堅定不移的擁護者,在她的觀念裡飯可以一天不吃,香菜不能一天沒有。「除了飯我也能吃麵條、年糕,但是香菜是誰也替代不了。」香菜是她每天必買的食材之一。

「我每天都要花4、5塊錢買香菜,香菜做菜味道會好很多,比如香菜涼拌木耳、或者紅燒羊肉牛肉,加一點香菜都會香很多。因為香菜是綠色,很多時候我也把當它作點綴,在燒好的菜上加一點,格外好看。」

還在上大學的邵同學直接表示,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沒有之一。「麵條,不放蔥,沒事,沒有醋,沒事,但是沒有香菜,那就不是面!」

戴先生是一名公務員,他毫不掩飾對香菜的喜愛,他說,「火鍋、串串、酸菜魚、沸騰魚,這些菜,沒有香菜根本就不完整!不要吃香菜的,請給我。」

也有對香菜路轉粉的。90後小夥馬先生表示自己以前也不吃,但到了大學,菜裡到處都有放,躲都躲不開,就吃了。「現在吃著吃著就習慣了,面裡沒了香菜反而還覺得少了點味道。」

溫州餐廳:放不放香菜全靠食客說了算

溫州餐廳裡是怎麼使用香菜的呢?昨天,記者隨機去了幾家餐廳採訪。

火鍋店: 一天要用掉十幾斤香菜,一個月花在香菜上的錢達3000多元

記者昨天聯繫上市區一家火鍋店,該店負責人表示,香菜在火鍋店裡主要是做調料用,他們會在調料的自助調料區裡放上一盤香菜,供客人自行挑選。「香菜不是人人都愛吃的,我們的火鍋底料裡不會加香菜,由客人自己選得多,每天都要用掉十幾斤香菜,一個月下來要3000多元錢,我感覺溫州人還是蠻喜歡吃香菜的。」

蘭州拉麵:一般情況都會加,不吃香菜的顧客會自己主動說

市區一家蘭州拉麵店主表示,蘭州拉麵本身就一定會有香菜,沒有香菜不好吃。「點我家面的人一般都知道面裡有香菜,但我也有遇見過不吃香菜的,以前做起來送過去,被要求重新做,但一般不吃的客人會自己主動說不要香菜。」

沙縣:店裡沒有香菜,蔥用的倒是挺多

昨天記者跑了幾家福建沙縣,發現沙縣普遍沒有香菜。一名店主說,「我感覺這種味道濃的菜北方人比較喜歡吃,南方人不怎麼吃。也有人來吃麵的時候向我們要香菜,但我們一家人都不吃香菜,所以不會買,但蔥什麼的我們用得挺多的。」

中餐廳:涼拌菜才會用香菜,餐前會問顧客有沒有忌口

記者了解到,許多溫州中餐廳會在涼拌菜中使用香菜,很多時候香菜都是用於最後的點綴。一名中餐廳的經理說,「我們會在點菜時問顧客有沒有忌口,要是不喜歡吃香菜的顧客會提出來,我們在下單時也會備註。」

甌菜大師周雄表示,香菜屬於外來菜,現在溫州人對香菜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在溫州人的餐桌上,涼拌淡皮、蝦皮香菜、涼拌木耳都是比較常見的吃法。不少餐廳也會在做清湯魚頭的時候加一大把香菜提味,其它時候,香菜就是作為調料。「現在很多溫州人還會在醬油醋裡加香菜,香菜成為很多溫州人必不可少的調料品之一。」

蝦皮香菜

法醫秦明習慣在兜裡放香菜,祛異味

火爆一時的網劇《法醫秦明》,編劇秦明就是一名法醫。

秦明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接觸的都是別人不願意接觸的東西,比如高度腐敗的屍體,石蠟化、巨人觀(一種屍體腐敗後細菌滋生導致身體膨脹的專業術語),滿是蒼蠅、蛆的現場,到處都是血腥、屍塊兒,這些都是別人沒有辦法去想像的,我們都要面對面地去接觸,我覺得這個就是最苦的。」

為了祛除手上的異味,秦明稱自己有個習慣:「在兜裡放一把香菜,這樣解剖完之後就拿出香菜搓搓手,祛祛手上的異味。」

溫都記者昨天也特地聯繫了溫州的幾名法醫,他們稱自己倒沒用香菜祛屍臭這種做法,那可能只是秦明的個人做法,不過也有法醫稱:「下次不妨學著試一下。」

香菜學名「芫荽」,古希臘文意為「臭蟲」,名字不好聽保健功能卻不小

《飲食指南》雜誌曾有一篇文章專門說到了「香菜」。文中用的是香菜的學名——芫(yán)荽(suī)。芫荽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由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中國。

香菜中含有許多揮髮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髮油散發出來的,能祛除肉類的腥羶味。因此香菜在烹飪中能起到祛腥羶、增味道的獨特功效,從而作為一味香料被廣泛推崇開來。

芫荽在英文稱「Coriander」,在古希臘文裡的原意為「臭蟲」。

美國《紐約時報》曾刊載了一篇報導,說芫荽和臭蟲以及肥皂三者均含有相似的植化素——醛類的氣味元素,就是這個元素讓它能散發出獨特味道。

印度傳統醫學認為,芫荽和其他辛香類食物一樣,可以祛風,促進消化和暖化腸胃。歐洲國家認為芫荽能降血糖,對糖尿病人有幫助。

現代研究證明,多吃芫荽葉子能降低壞膽固醇,主要是因為芫荽可增強肝膽功能,增加膽固醇的代謝,調節身體內的膽固醇組成。從營養學角度來分析,芫荽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K以及維生素B。

專家:愛不愛吃香菜是天生的,由個人基因決定

《科學fans》雜誌《為什麼越臭越愛吃?》一文中說,有研究認為,人的味覺偏好跟基因有關。2012年兩位加拿大學者統計發現,東亞人討厭香菜的最多,比例高達21%;拉丁裔和中東地區的人,討厭香菜的比例最低,只有4%和3%。研究認為,這是11號染色體rs72921001的位點多態性的作用。這是就特殊的味覺偏好而言。

生物學家考察了14604名討厭香菜和11851名喜歡香菜的人,用統計方法試圖找到相關基因,他們證明對香菜的厭惡其實是基因和遺傳學層面的,一組編碼為OR6A2的基因導致受體對香菜中的醛敏感,從而覺得香菜的氣味很難聞。所以不吃香菜往往不是因為「童年陰影」,他們對香菜的討厭是基於基因的。

綜合已發表的針對香菜的研究,「香菜味道的確比較特別,和臭蟲肥皂有點像,但愛它或者恨它,絕對是天生的。」

相關焦點

  • 溫州人叫外賣備註最多的是不要香菜 但也有愛慘了
    溫州網訊 2月16日,發布外賣平臺「餓了麼」收集的溫州外賣大數據,其中備註最多是「不要香菜」。能把人分成「愛它」或「恨它」兩類的食物,香菜絕對是其中之一。對於吃不吃香菜的話題,甚至有溫州人可以上演撕心裂肺的分手劇。
  • 不要香菜,千萬不要加香菜
    然而你身邊一定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看到這一堆美食只想說一句話不要香菜!千萬不要香菜啊啊啊啊!香菜崩潰一級外賣訂單備註一定要寫而且至少重複三遍外加一串感嘆號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半小時後拿到外賣美滋滋地打開一看圖片來源:Giphy.com自己點的外賣哭著也要吃但先得一根一根一根……把香菜挑出來香菜崩潰二級公司聚餐
  • 不要香菜!不要香菜!都說了不要加香菜!
    除此之外,康奈爾大學在對 3 萬人的基因調查中發現,那些覺得香菜聞起來像肥皂的人,他們的染色體上有一種叫OR642 的基因,這個基因和嗅覺感受有關。原來討厭香菜,是香菜成分和人類基因在作怪。◆香菜黨說◆嗑香菜仿佛可以看到天使的微笑愛香菜的擁護者,除了把香菜當成調味品,甚至激發了自己的創意,把香菜活出了各種的生命樣貌。香菜冰淇淋、香菜蛋糕已經不稀奇,就連香菜口味的洗髮品、化妝品也開始出現了。香菜黨都覺得香菜完全可以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嗎?
  •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香菜的來源及功效?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香菜的來源及功效? 芫荽,別名胡荽、香菜、香荽。為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是人們熟悉的提味蔬菜,是湯、飲中的佐料,多用於做涼拌菜佐料,或燙料、面類菜中提味用。
  • 為什麼香菜被很多人叫鹽碎?那為啥很多人非常討厭香菜?芫荽是啥
    母親告訴我,香菜在播種的時候若是不搓上一搓,那發芽率可是老低了,只有殼搓成兩半裂開,才長的旺盛。從菜地走過,莫名的芳香撲鼻而來,放在菜裡,哪兒能不香。河北河南一帶叫鹽碎,正確的文字應該是「芫荽」;廣東,東北等地也有叫「鹽西」,而四川人叫「鹽須兒」或是「鹽絮」,所有的小名版本與「香菜」都屬於方言式口語,擺脫不了它還是香菜的本身,芫荽才是書面表達方式。鹽碎就是「芫荽」的諧音。
  • 以後不能叫花澤香菜了,要叫小野香菜,那什麼時候能叫松岡愛衣?
    前腳在7月7日,知名聲優水樹奈奈宣布結婚的喜訊,對象是一名音樂人;後腳在7月8日,花澤香菜就宣布了和知名聲優小野賢章結婚的消息。這樣接二連三的喜訊,讓很多網友在送去祝福的同時,也開始感嘆「爺(姐)青結」,因為以後沒有「花澤香菜」了,要改叫「小野香菜」了。
  •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
    香菜在北方比較多,很多飲食中都配有香菜,香菜獨特的氣味,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也有一些人聞到後感覺噁心反胃。西安的羊肉泡饃,香菜必不可少,甚至有無香菜不泡饃的說法。還有蘭州的牛肉麵和火鍋的料碗,都會用香菜當佐料。
  • 全球15%人群患香菜恐懼症 香菜究竟有多恐怖?
    香菜做為評價兩極分化最嚴重的食材之一。不喜歡它的人對它嗤之以鼻,甚至有人表示香菜的味道聞起來像是這個...香菜英文名字的詞根是「臭蟲」可想而知它的味道對於某些人來說有多可怕。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表示,不愛吃香菜完全是因為基因導致的而全世界大約有15%的人是討厭香菜的。
  • 被嫌棄的香菜的一生
    香菜曾經廣泛被當作藥草使用,它有一個好聽的大名叫芫荽,《本草綱目》就說「芫荽性味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看看這是多高的評價:香味沁人心脾,食用可使全身通透。   還有一種香菜厭惡者絕對接受不了的治療嘔吐香菜療法:把香菜搗碎,瀝出汁液,可以再加兩勺甘蔗汁,每日兩次,緩解噁心嘔吐。
  • 香菜為什麼叫鹽碎?
    香菜這種東西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它在輔料、配料中的存在就類似於水果中的榴槤一樣,喜歡的人就愛這個馨香味,很多小吃、菜餚都要加一點進去才覺得提味,但不喜歡的人都不要說吃香菜了,就連聞到都覺得受不了。最初它是外來的「胡荽」香菜的原產地是歐洲的地中海地區,傳入我國的時機難以準確的追溯了,不過據說出香菜也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帶回來的,所以最初的那段時期裡,香菜的名字叫做「胡荽」。
  • 為什麼有人討厭吃香菜?這道題高考不考,但有必要知道
    來源:豹耳健康為什麼有人討厭吃香菜?來看看這篇文章是怎麼說的吧!香菜可謂是蔬菜界的大魔王,向來以和為貴的吃貨們碰到它,瞬間就分成水火不容的對立陣營。在香菜的真愛粉心中,這一抹鮮綠賦予了食物靈魂。任何好吃的食物,點綴上香菜才能稱為人間美食。他們認為:「不懂香菜的人,憑什麼自以為懂得美食」。然而,對於香菜的黑粉來說,它是噩夢一樣的存在,氣味類似於臭蟲。他們只要點外賣就備註:「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
  • 香菜的功效與作用 香菜不只是調料
    我們在生活中對香菜的用法經常是當調味品,有些菜餚也會拿香菜來做裝飾。尤其是做湯時必不可少,它雖然很少,但是香味卻很濃鬱,那大家還知道香菜的其他吃法嗎?香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香菜吧。香菜的功效與作用香菜其味辛,但屬於溫性,具有消食開胃,發汗的作用,尤其是對麻疹初期的沒有胃口,集食不下,脫肛等有很好的療效。
  • 香菜與香茅:愛與恨成兩極 香菜名字源於希臘語意指臭蟲?
    在印度吃過不少帶有香菜調味的菜式,咖喱裡也常用到香菜。雖然我對咖喱有點接受不了,但對香菜並不排斥,甚至可以說常吃,因為我長大的西北小城裡牛肉拉麵常常是人們的早餐,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油潑辣子)五黃(麵條黃亮)」著稱,翠綠的香菜有特殊的味道,對此敏感的人也不少,他們在麵館總要特意給澆湯的師傅叮囑一聲「不要香菜」。
  • 香菜:人之良藥?還是我之砒霜?
    香菜,作為一種常見的調味食物,經常出現在各種美食中,然而就跟榴槤,臭豆腐這類食物一樣,愛的人可以為它神魂顛倒,恨的人如見毒藥,避之不及。於是因為香菜,各路吃貨就分成了兩派,香菜黨和反香菜黨。香菜黨:多加香菜!
  • 香菜在我國北方地區為什麼又叫「鹽碎」?
    香菜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我國在公元前一世紀西漢時期,張騫從西域帶回的。現在我國東北、華北、陝西、甘肅和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但當初並不叫芫荽,因為匈奴被稱為胡人,所以當初的芫荽人們是叫胡荽。當然「荽」字也有講說,在這裡就不詳討了,這個字本身就是專門為香菜發明出來的。後來因為其獨特的香味而由「胡荽」被改稱為香荽又名香菜。
  • 抖音花澤香菜唱的歌叫什麼 抖音花澤香菜快樂肥宅之歌完整版歌詞
    抖音花澤香菜唱的歌叫什麼名字最近在刷抖音的時候會發現一首很甜美的日文歌曲火了起來,演唱者是花澤香菜,那麼抖音花澤香菜唱的日文歌叫什麼呢?這首歌叫做《戀愛循環》,是日本動漫裡面的歌曲。《戀愛循環》這首歌曲真的很甜,花澤香菜的聲音也很甜,二者結合後,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戀愛循環》是動漫《化物語》在第十集開始的片頭曲,是千石撫子的角色歌曲,隨著動漫《化物語》的播出,這首歌也是流傳了出來。《戀愛循環》此前在動畫與遊戲界可是掀起了一陣浪潮,花澤香菜也是因為這首歌曲讓宅男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當然這只是在日本,在國內之所以火起來,還是要歸功於抖音的功勞。
  • 由恨生愛,香菜72變,日本人的香菜情結
    但是不管蚵仔面線或是肉圓、牛肉麵等等都一定會加上一把香菜,讓很多日本人感到大傻眼。其實日本也有香菜,和臺灣、以及一些亞洲國家同樣稱為它為香菜(pakchee);在世界其他國家,則稱它為」芫荽」或「芫荽葉」,作為香料使用。但最近有種趨勢是將香菜用作菜餚中的主要成分,如香菜沙拉、火鍋菜餚、雞尾酒,甚至甜點。
  • 說了多少遍要香芹,不要香菜!
    01 不要香菜,那香芹呢?牛肉丸已經滿足不了家裡的潮汕媳婦了。潮汕媳婦從菜市場裡買來五六種連她自己都叫不出名字的魚。做湯、清蒸、香煎、紅燒全憑記憶和經驗決定。蔥和芫荽呢?「吃魚怎麼可以沒有姜蔥芫荽??!」——廣東媽媽;「只要有這個就可以了!」
  • 為什麼有人對香菜厭惡至極?終於真相大白-為什麼,有人,香菜,厭惡至...
    就像很多人為了「豆腐腦應該是甜的好,還是鹹的好」而爭論不休一樣,自從有了香菜,這個世界也分裂成為了兩類人,大部分喜歡香菜的人和小部分厭惡香菜的人。為什麼同樣的香菜,有人喜歡,有人厭惡呢?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吧,當然,這就要從西漢的博望侯開始講起了。
  • 在潮汕,「香菜」不是香菜,而是指清脆爽口、清腸排毒的它!
    這不,立夏剛過,可以供我們選擇的蔬菜就更多了,今天我們說的就是在潮汕地區被稱為「香菜」的一種蔬菜。香菜?這不是很平常的一種香料嗎?其實潮汕地區的「香菜」並不是別的所說的香菜,別的地方說的香菜潮汕地區叫做芫荽,潮汕地區的這種「香菜」,其實正確寫法應該是「芳菜」(「芳」這裡跟「攀」同音),因為「芳」這個字在潮汕話有「香」的意思,所以潮汕地區的對於香的描述都是說成「芳」。廢話不多說了,這種「芳菜」其實就是外面人說的油麥菜,是一種南方比較常見的蔬菜,也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一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