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繪畫,寫字,生活日用,包裝,印刷,工業等用紙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我們知道紙的來源於樹,竹子,桔杆、甘蔗渣、蘆葦……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紙經過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它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及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蔡倫就是古法造紙的鼻祖。傳承中華非遺蔡倫造紙,我們一起走進貴州,體驗古代發明專屬花草。
見過五彩斑斕的丹寨花草紙的人,都會對這樣一種花草與與碰撞出的美麗,典雅的凹凸紋理紙的獨特韻味念念不忘。
其實,這些自然韻味的丹寨白皮花草紙,不僅有美麗的細紋,純天然的壓花,它的造紙法更是源於中國最古老的手工造紙法。
看過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你會驚訝地發現,這些丹寨花草紙的做法,竟然和一千多年前的古法造紙完全相同。
在黔東南的一些偏遠村落,保留著一種傳承了千年的古法造紙術,據專家考證,其製作工藝屬唐代的造紙工藝。
古法造紙成品有白皮紙和彩色紙兩種。其中,彩色紙可分為雲龍紙、皺褶紙、凹凸紙、壓平紙、花草紙、麻絲紙六大系列。
不得不說,古代人的智慧和審美真的讓人敬佩。看看這些花草紙,將自然與勞動相結合,給生硬的紙增添一些靈動,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造就一種賦予生命感動的美!
如今,古法造紙的美不僅僅局限於紙,還被運用在裝飾上,燈罩,蒲扇,賀卡等……美化我們的生活,裝點我們的心情!
我們在用紙的同時,可以體驗造紙的樂趣。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們越來越趨向於內心的安寧。
古法造紙給我帶來的自然美,傳承千年古法造紙術,欣賞指尖上的技藝慢慢流淌,把時間用在美好的事物上,享受最好的生活。
讓我們一起傳承千年古法造紙術,體驗和製作一張你的專屬花草紙。
《後漢書·蔡倫傳》記載:「用樹膚、麻頭、敝布、漁網以為紙」,石橋造紙的主要原料就是構樹皮。
古法造紙的過程十分繁瑣:
一.麻料製作:採集構樹皮、剝皮曬乾、水漚、漿灰、煮料、河漚、地灰蒸、漂洗等步驟,才能把構樹皮處理成棉絮狀;
二.製紙:將棉絮紙漿兌水,按一定比例加入藥劑,攪拌均勻,再經抄紙、壓紙、曬紙、揭紙、包裝為成品。
第一步,煮料。將構樹削皮,刮去外層曬乾,同堂漂浸需要將樹皮放在水裡浸泡十多天。通過水漚、漂洗,加入石灰浸泡之後進行蒸煮,構皮麻已由白變黃,由硬變軟,變成皮料。
《天工開物》中記載,用石灰漿塗入煮糜,樹皮在火力和石灰的作用下,有機物緩慢溶解,植物纖維顯現出來。植物纖維的多少和長度,直接影響著後面造紙的質量。
一次蒸煮通常需要6-8天。
第二步,紙甄。將蒸好的皮料在河水中浸漚,通過五六天的浸泡和發酵,這個過程中,造紙所需的纖維就出現了。不同的紙張,對纖維的要求不一樣,紙張越好,需要蒸煮的時間越長,漂洗的次數越多。
第三步,漂洗。將蒸好的皮料放入河水中漂洗。將浸泡發酵好的樹皮,裹上地灰(柴火灰)再次放入紙甄中蒸煮。在反覆的漂洗和蒸煮之後,樹皮顏色慢慢開始變白色。
第四步,選料。將皮料纖維榨出水分,進行手工挑選,揀出雜質,並把纖維撕細。
浸泡好的樹皮,要經過反覆捶打之後,變成造紙所需要的紙漿。在經過幾千次的捶打,樹皮中的纖維被擠壓,拉伸,撕裂,又重新組合才能成為合格的紙漿。
工人每人每天捶打12個小時,只能提煉出10公斤的紙漿。
第五步,打槽。將一定量的料粑放入紙槽,加水用槽杆將料粑打散成棉絮狀。
第六步,做好了紙漿。
第七步,滑藥:將巖杉根和糯葉提取物製作成的液體加入,用碓打爛,加適量水製成滑藥,按一定比例兌入紙槽。並將滑藥與紙漿調勻。巖杉跟和糯葉提取物的作用是為了讓紙漿在抄紙時過程中粘連,又能將堆積在一起的紙張,一張張分離開來。
第八步,抄紙。「蕩料入簾」也就是抄紙,是造紙工序裡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來回晃蕩中,紙漿均勻地附著在竹簾上。
第九步,加花,這是特殊工藝環節。從山裡採摘來的新鮮花草,按照手藝人的構思放進專門準備好的溼紙漿篩網模內,再澆上一層紙漿,保留新鮮花草,原汁原味的色澤和形狀。
第十步,幹焙火透。將紙在牆上烘乾,紙張製造完工。
最後,直接用網模放置陽光下曬乾(或經烘乾),超薄型的紙纖維顯露出來的花草造型美麗自然,栩栩如生。
2006年,貴州石橋古法造紙,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現在,人們的窗戶用上了玻璃,寫字用了電腦,加上大量工業造紙的湧入,古法造紙徹底就失去了生存的市場。
雖然我們旅遊時也經常看到像油紙傘,燈罩,蒲扇,工藝本等,都用的花草造紙工藝製作,很有地方特色。
知道了古法造紙術的繁瑣工藝,我們會覺得好麻煩。我們無法真正體驗到古法造紙的繁瑣過程,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材料和製作方法,體驗花草與紙的融合藝術。
接下來,我們一起體驗簡單花草紙製作。
第一步:準備好紙漿,造紙框,水,勺子, 植物(葉子,鮮花,草等),打蛋器或者筷子可以攪拌用(打雞蛋用的,超市有賣)。
第二步:調紙漿。水和紙漿的比例是1:80至100。打蛋器會省時省力,筷子用攪拌很長時間,而且不一定均勻,首選打蛋器哈。
第三步:紙漿調好後,用勺子平鋪在造紙框上。平鋪過程中一定要檢查遺漏,或者堆積的地方,避免後面接拆紙時,容易損壞。
第四步:放上植物(造型可任意擺放)。擺放過程要輕,避免破壞平鋪好的紙漿。建議有花有葉,冷暖搭配效果好。
第五步:在植物上輕輕的再鋪一層紙漿,注意這一步一定要把鮮花全部覆蓋。這樣就會永久保鮮,乾花不影響。
第六步: 晾乾,等瀝水幹些再直立,以免紙漿下滑。
第七步: 將紙取出。製作自己喜歡的工藝品,比如小本子,小燈罩等。
這個過程比傳統繁瑣的古法造紙工序要簡單,易操作。
不僅可以做花草紙,還可以儘可能得利用綜合材料製作創意類紙。開發孩子創作潛能,體驗中國四大發明之古代造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