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華文化園,弘揚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

2020-12-25 叮噹媽咪輔食記

中華文化園位於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明春苑教育文化區內,文化園佔地33.3萬平方米,主體景觀由「一魂三園」組成。「一魂」為中華魂藝術牆,「三園」為靜園、動園和憶賢園,與景觀配套的北京優龍會議中心,設有中華食府中心、商品中心、文化娛樂和教育培訓中心。

文化園東門的設計獨具匠心,大門造型選用仰韶文化的曲腹彩陶盆和山東龍山文化的陶爵,組成了一個把酒迎賓的動態瞬間,象徵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同時,又像一杯斟滿的美酒迎接貴賓的到來,所以此門也叫「迎賓門」。

西門採用了我國戰國中期的青銅貨幣:「平首橋足布錢」的造型,它將布錢下面漏空的部分與大門的功能巧妙的結合。門牆的內側有各朝代所鑄錢幣的浮雕圖案,以展示我國歷史悠久的貨幣文化。西門外還有「八仙過海」的漢白玉浮雕,引申「當今社會人才輩出,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意。

五福捧壽圖廣場的正中央是一個碩大的壽字,在它的周圍有五隻蝙蝠各方盤旋,構成了一幅民俗之圖,「五福捧壽圖」,寓意五福臨門,象徵著吉祥長壽。

太湖石盛產於江蘇太湖一帶,我國工匠自宋代起就將其用於園林造景,中華文化園內的北太湖石山東省臨沂地區的費縣,由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用了3年的時間挖掘而得,所以又叫「四代石」。

竹曲園與四合院對稱而立,園中植物以竹為主,有石竹、早園竹、虎皮竹和黃金間碧玉等多個品種,故名「竹曲園」。園子北面是一座人工堆積的假山,山下有荷花池,池中有一亭取名為「聽雨亭」。

相關焦點

  • 弘揚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前言我們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使我們文化自信的出處。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之中,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養,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傳統文化的定義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振奮中華民族精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同志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振奮中華民族精神。
  • 舜緣文化受邀參加,2018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專家大會!
    2018年9月17-18日,舜緣文化受邀參加傳承祖先智慧精髓,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專家大會!高舉習近平時代弘揚中國特設社會主義傳統文化旗幟,發揚中國夢我的夢,以及中華文化文藝復興道路,舜緣文化榮幸受邀參加了本次大會,並在會議中發表演講,周易與百姓生活等主題,受到強烈的反應!
  •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點建議
    講話關於「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斷,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學習這個重要論斷,我認為,要著重領會以下要點。一、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高度,處理好傳承弘揚傳統與跟隨時代前進的關係。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孔子六藝文化園開發研學課程,拓展...
    入泮禮、古樂教學、射箭、投壺、活字印刷、韋編三絕、拉坯、彩繪……孔子六藝文化園內,開設了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研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曲阜師範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孔子六藝文化園是山東孔子少海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全資項目,位於膠州市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內,佔地面積33.5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場館包括孔子學堂、臺灣藝術館、黑陶藝術館、來德書院、新時代文明婚慶禮堂等。園區以傳承孔子思想、弘揚齊魯文化、拓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等為中心,是集文化、旅遊、教育為一體的高端傳統文化體驗基地。
  • 弘揚「福文化」 中福文化園的文創創新之路
    「福文化」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民俗文化,伴隨中國幾千年歷史文明的變遷與發展,如今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所謂福,在過去是指福氣、福運,而現在人對福的理解是幸福,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一個福字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孔子六藝文化園開發研學課程,拓展學生視野
    入泮禮、古樂教學、射箭、投壺、活字印刷、韋編三絕、拉坯、彩繪……孔子六藝文化園內,開設了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研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孔子六藝文化園是山東孔子少海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全資項目,位於膠州市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內,佔地面積33.5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場館包括孔子學堂
  • 西安高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良好家訓家風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 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為了教育和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起大家對傳統中華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引導未成年人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進一步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高新區文明辦、樊登書店聯合承辦的
  • 劉邦、漢文化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劉氏文化
    在歷史的風雲變幻中,漢族與神州大地各民族融合發展,構成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成分,漢文化也就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石。當然,漢文化並不等同於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包容了中華民族眾多種族的若干文化內涵,而漢文化則是其主要的精髓,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代,它都表現出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至今在東亞、東南亞乃至全世界,仍然擁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 弘揚光大中華文化元素
    「中華文化元素」,指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鑄造的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韻味的基本質素,如陰陽和諧、五行相生相剋、家國天下情懷、民本思想、區別於拼音文字的形義文字等。它們生長發育於中華民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中,蘊藏於中華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觀念文化中,為海內外華人所認同和信守。   中華文化的不同級次、不同門類包含著各具個性的元素。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  作者:李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強調「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 【理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涿鹿是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涿鹿是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始祖遺址黃帝城涿鹿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國上古史演義》裡說,「千古文明開涿鹿一部記載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從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黃帝戰蚩尤」開篇寫起的「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這件事,發生在我國古代的原始社會末期,戰場就在今涿鹿縣礬山鎮。涿鹿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隸屬張家口市管轄,位於長城以北,距首都北京70公裡。北有黃羊山屏蔽,南有桑乾河環護,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山川秀麗,風光旖旎。
  • 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民法典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新知新覺)
    我國民法典系統整合新中國70多年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借鑑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民法典編纂提供了豐厚滋養,使民法典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個維度
    原標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個維度 核心閱讀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資源,這些優秀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始終滋潤著華夏兒女,為華夏兒女提供了強大的精神養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民族共識,深厚的群眾基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途徑。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資源,這些優秀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始終滋潤著華夏兒女,為華夏兒女提供了強大的精神養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之一,在於它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社會風氣至關重要。
  • 北京中華民族園,了解中華各民族的文化及民族風情
    來北京中華民族園,了解中華各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風情,同時感受民族園四季的氣息和大自然的美好。北京中華民族園營業時間:08:30-晚16:50 北京中華民族園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民族園路1號信息來源:大河票務旅遊北京中華民族園以展示中華五十六個民族的民俗文化為主題,既是集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築、民俗風情、歌舞表演、工藝製作以及民族美食為一體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也是一座復原、收藏、陳列和研究中國56個民族文化、文物
  • 兩岸大學生參觀國博 感受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圖)
    兩岸大學生參訪團在國博前合影    華夏經緯網8月6日訊:參加2017新媒體研習營的兩岸大學生參訪團,6日下午參訪團參觀了全世界人氣最旺、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變遷
  • 弘揚傳承中華孝道文化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營造尊老敬老、共創和諧的濃厚氛圍,在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海澱區蘇家坨鎮人民政府、北京西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鳳凰嶺景區主辦、北京五礦君瀾酒店協辦的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活動之
  •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倫理文明,是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仁愛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許多偉大的父親、母親形象。目前世界上,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母親節,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父親節。「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炎黃子孫理應有一個充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的中華父親節、中華母親節,而不是過外來的節日,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