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本書,帶你去了解有趣有深度的科普世界

2020-12-14 每日書薦

1.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

作者:哈爾赫爾佐格

為什麼我們愛貓咪,恨老鼠,吃牛肉?

同樣是動物,我們竟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

一個令人啞然無言的問題;一個震撼你我內心的反思。

一本重新思考人類與動物之間關係的著作。

作者哈爾赫爾佐格用他巧妙的智慧透視我們對動物的矛盾情感。他以自己的經驗,親身探究各種既有的世俗觀念,藉由高度娛樂性和啟發性的故事,呈現動物與人類關係的差異。作者探討的是動物權利,這個複雜世界中的灰色地帶,並用啟發性的個人經驗,及自我否定的幽默感,敘述他透徹的想法。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有趣的逸事、最新的科學研究和他本人道德上的矛盾,探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複雜難題,從寵物、食物到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從動物囤積背後的心理因素到動物研究的道德困境,作者帶領讀者走進紛繁複雜的人與動物的世界。

2.

《數學天方夜譚》

作者: [巴西]馬爾巴·塔罕

流傳超過半個世紀的經典數學故事,在已故巴西數學家馬爾巴·塔罕的神來之筆下,活靈活現地串聯文字、數學與真理間的奧妙。

《天方夜譚》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故事書,裡面充滿了各種天馬行空的幻想,以及機智與善良的冒險。這本書以「天方夜譚」為名,將一個個數學難題幻化成冒險經驗的奇趣故事。主角「數數的人」撒米爾與他的朋友在阿拉伯一起旅行,在旅途中,他們遇見了種種數學難題,撒米爾靠著數數培養的敏銳與對數學、史實的了解而突破一個個難關。

故事充滿了史詩般的浪漫,有關數學的問題也涵蓋了印度的數學史。本書可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阿拉伯文化、數學成就和歷史,並且去深入探討數學的本質——永恆不變、至高無上的公理。

3.

《植物在想什麼》

作者: [法]雅克·達森

《植物在想什麼》是法國植物學家雅克.達森一本關於植物的書籍,在這本書裡,作者給我們提了一系列問題,作為一株植物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赫拉克利特在2500年前說過,「自然隱藏自己」,自然缺位植物蒙上了一層更加晦暗而不透光的面紗。植物,這種有機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命體,我們為他們賦予了很多名字,並將他們利用在生活中的各處,但對他們內部,我們大多是一無所知的。

植物有小心思嗎?答案是,有的,但需要我們怎麼理解呢?

現如今,幾乎家家都有兩盆盆栽,無論是裝點,還是怡情,還是環保作用。無不讓人體會到植物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植物在想什麼》並不是一本指導如何養花養草的生活方式書,而是教會我們如何真正地站在植物的角度上想問題,聽起來懸乎,但是又不是沒有道理。

作為科普類的書籍,本書從植物的生命存在、運動、敏感性、交流、時間觀、共生以及解碼七個方面進行闡述,向普通讀者全面而深入的介紹植物,帶領大家共同探索植物的內部世界。

相關焦點

  • 這幾本書,帶你去了解李娟的文字
    新疆北部遊牧地區的哈薩克牧民大約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支最為純正的遊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薩克牧民生命中必經的道路,是大自然給他們安排的艱辛壯闊的遷徙之路。他們盛裝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貧窮、愛情……他們是真正的「在路上」。
  • 這9本書,帶你從不同層次了解世界
    如果你對一個人感興趣,肯定會想要了解她的過去。如果你對這個世界真的感興趣,肯定也會想要了解它的歷史。今天給讀友們推薦的這9本書,都是世界史方面的經典之作。帶你打開一條通往世界史的路徑。一、中國史入門本書看點:◎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對於想了解中國史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入門讀物,讓你明確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和重要的時間節點。
  • 2019中信好書·科普新知榜|15本書,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本書是「博物小亮」對《海錯圖》進行考證的第三冊。耗時兩年,考證63幅「海錯」,成就了這本有文化、有手作,更有深夜食堂的海洋博物筆記。其實,從這幾年大熱的AlphaGo、自動駕駛,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的語音識別、智能翻譯、圖像識別……各種形式的人工智慧背後,都是深度學習在發揮作用。
  • 科普知識與專注力並行,這本書你值得擁有
    從小生活在平原內陸的我對這方面也是很缺乏的,而兒子從小就跟我生活在城市裡,周圍也沒什麼山,也沒什麼森林,更不了解山,也不了解山間的動物。如何讓孩子了解呢,除了看電視之外,我最喜歡的還是給他看書了。一本書就可以帶給孩子科普知識,鍛鍊孩子的精細能力、專注力與觀察力,一舉多得。
  • 科普太無趣?看這套科普漫畫,有趣揭示珍稀動物世界
    於是我開始去了解漫畫,了解怎樣分辨漫畫的好壞。學習根據第一眼看整體漫畫作品構圖來評定:作品整體是否協調?構圖方面是否擁擠?框格排的是否靈活?學習觀察分鏡,看看繪者選取的觀察角度是否適當、人物的位置比例是否協調等;學習通過細節處理來判別,內容和劇情的關係是否處理得當,比如一個語境出來,就會有相應的人物表情;或者看到漫畫作品,我們就能了解到作品人物中欲言又止的情況等等……最有趣的反差體驗是,這些對我來是學習與挑戰,而對於孩子,他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漫畫迷,甚至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其漫畫書的風格和優劣。
  • 《假如你是鯊魚……》:邊玩邊學,一本有趣幽默的鯊魚科普繪本
    如果一本書有海洋動物,那麼他看會反覆看這一頁,長達一個月。碰碰狐鯊魚寶寶兒歌成了他的最愛。對於魔幻的babyshark,弟弟聽了又聽。因此,根據孩子喜歡的事物,可以認字、讀相關繪本、玩相關遊戲等提升孩子表達能力、想像力,薰陶閱讀興趣。
  • 《假如你是鯊魚……》:邊玩邊學,一本有趣幽默的鯊魚科普繪本
    如果一本書有海洋動物,那麼他看會反覆看這一頁,長達一個月。碰碰狐鯊魚寶寶兒歌成了他的最愛。對於魔幻的babyshark,弟弟聽了又聽。因此,根據孩子喜歡的事物,可以認字、讀相關繪本、玩相關遊戲等提升孩子表達能力、想像力,薰陶閱讀興趣。
  • 西安交大送大一新生這本書,你讀過嗎?12本有趣有料的科普書盤點
    徐宗本院士在扉頁寫道,「願這本書能引導你成才,盼你從這些偉大定理中體味什麼是偉大,並力求自己成為偉大。」站在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口,人人都是新生和小白。那麼除了《天才引導的歷程》之外,還有哪些人人可懂、適合帶小白入門的科普書呢?
  • 6本通俗易懂的科普好書推薦,有趣又不乏專業知識,推薦給大家
    本期,將為大家推薦6本經典又有趣的科普好書,快來一起了解科學史上的趣事吧!1.《昆蟲記》,法布爾。你以為這是一本普通的講小蟲子的書籍?其實並不盡然,這是一本科學與文學完美融合的科普典範書籍。這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科普經典著作之一,作者本身便是物理學大師,更是科普界的一代宗師,這本書通過講述科學界入門的知識,繼而再向「無窮大」的方向進軍,通過描繪人類科學的各種智慧結晶,讓讀者感受到科學的美麗和大千世界的神奇,是一本既有趣,又有內涵的科普巨著。4.《極簡科學史》,蘇珊·懷斯·鮑爾。
  • 這本書有趣有料
    你印象中的科學家是什麼樣子的?小時候我經常看一些科學科普節目,裡面的科學家都是一臉嚴肅地在那裡做實驗。所以我在的印象中,科學家從來都不是有趣的代名詞。最近讀的一本書徹底推翻了科學家在我心中的固有印象。《瘋狂的科學實驗》《瘋狂的科學實驗》在書中為我們介紹了75個有趣而且瘋狂的實驗,裡面的腦洞你看了一定會驚呼的那種。之前也讀過一些有趣的科普讀物,但這本書還是在內容的瘋狂程度上,佔據之首。這些科學家的腦子裡有著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有著說做就做的勇氣。
  • 生動有趣的科普繪本
    作者:寶寶知道 打地鼠的小蘑菇說實話現在市面上的科普書還真不少,這也難怪,市場有需求嗎。誰有娃誰知道,娃3歲以後,掛在嘴邊的兩個句型就是「是什麼?為什麼?」,簡直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不過,看過無數科普書,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有趣、能讓娃邊看邊笑,笑到滿床打滾的科普書。
  • 假如只讓你帶五本書穿越回古代,你要帶哪幾本書呢?
    這樣就不用帶野外生存寶典了,那麼帶哪幾本書呢?對我們人類來說到底什麼最重要?那就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最重要,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保證能生存!我穿越到古代,除了保證生存以外,還要有所作為,所以這就有點難了!1、世界歷史要多詳細有多詳細,這只是穿越到古代,你不小心穿越到古羅馬了,咋辦?所以必須是世界歷史!
  • 這9本書,書名奇怪無比,內容卻有趣至極
    這9本書名奇怪的書,看似搞笑奇怪,但內容卻是經典,堪稱排鬱解憂、提升逼格之必備讀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名字與內容極具反差的書都有哪些。本書看點:◎有多少人曾以為這是修摩託指南而錯過這本佳作的?這其實是一部奇特而有趣的哲學小說。
  • 帶孩子們走進奇妙科普小世界~【附徐匯區博物館地址】
    帶孩子們走進奇妙科普小世界~【附徐匯區博物館地址】 2020-06-01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猛獁爺爺》,了解這個世界,了解人與生活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上百頁的歷史科普繪本——《猛獁爺爺:寫給孩子的人類簡史》。不管是內容,還是深度,比起一般童書,它都要厚重得多,所以我一開始擔心孩子不愛看。從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近現代與當代,萬年歷史長河,就濃縮在120頁,所以歷史科普繪本信息增量很大。 但又因為是寫給孩子的人類簡史,作者巧妙借用「猛獁爺爺」的家族故事,用生活經歷帶出宏大的歷史事件,伴隨著猛獁爺爺自己的哲學思考,並配有大面積的插圖,既不失深度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可謂是非常難得。
  • 有趣!《天蟲禮物》帶你走進蠶的世界
    絲綢之路有哪些掌故?……日前,江蘇大學陳克平教授出版科普讀物《天蟲禮物——走進蠶的世界》,以獨特的視角書寫中華民族在蠶業科學史上的勤勞智慧,展現繁華的天蟲世界。這也是陳克平繼2017年《逐夢天蟲》後,推出的又一本關於家蠶的科普讀物。一葉、一蠶、一繭、一帶、一路、一絲,跨越幾千年的中國文明史,給世人留下了無數美妙的回憶和遐想。
  • 這些科普類圖書陪你過假期,多多增長有趣的知識
    深海漆黑一片,壓力巨大,有生物生存嗎?海底的山那麼高,那麼險峻,又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萬物生長靠太陽」到了深海就行不通呢?海底的資源該怎麼開發………《深海探索》叢書將為你一一揭曉。你將跟著深潛器澘入深海領略「深海飄雪」,進入高分辨的電子顯微鏡中欣賞海水中的微觀世界,再來一趟超驚險刺激的太平洋海底之旅……所有你想知道的、你不知道的關於深海的秘密都能在這套書中發現。
  • 這7本書,讓你擁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狹隘往往源於無知,而這本書就通過科普的方式,讓你了解一些暫時不知道,但以後一定會用到的知識。這本書也像是一臺謠言粉碎機,愛科學,不愛流言;愛考證,不愛迷信;愛證據,不愛權威。通過捍衛真相與細節,一切謠言將在這裡被終結,從而幫助你樹立理性的生活方式,讓輕信與盲從止於科學。
  • 睡前讀了這本書,我居然夢見了陳道明!
    為什麼這一次卻煞有介事地寫出來呢?這就不得不說我睡前讀的那本書了,書名叫《到裡面來!探索大腦的內部世界》(以下簡稱《到裡面來!》),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讀物。睡前讀到關於做夢的內容,其中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做夢是(無)意識在玩耍……夢境是大腦的產物,是我們的大腦以意識存在時的經歷為素材製作的電影。」
  • 四本書,帶你識破數據是如何撒謊的
    今天介紹的三本書,能讓你在面對數據時,能夠更有批判性,也能幫你更準確地展示數據。這本書帶我們深入虛假信息和混淆視聽的世界,將統計學總結為十條簡單的規則,以及一條黃金準則。書中沒有數學公式,只有故事和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