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認定存疑可口可樂符合國標 稱對人體無害

2020-12-17 騰訊網

人民網太原4月18日電 (記者冀業)4月18日凌晨4時45分,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就可口可樂(山西)飲料公司9批飲料疑混入含氯消毒液事件召開第二次新聞情況通報會,向媒體公布了山西省兩家國家級檢測中心的檢驗結果、山西省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組論證後得出的意見。專家組認為:該9批次產品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存疑產品檢驗結果均符合國標

4月17日22時,山西省質監局向媒體通報對可口可樂(山西)飲料公司9批次存疑產品核查初步情況後,18日凌晨3時許,兩家國家級檢測中心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院、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出具了檢驗結果。

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院長梁寶愛介紹,17日上午8時30分該院接到此次應急檢驗通知,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抽調了21名精幹人員組成了樣品接待、檢驗、後勤保障三個小組。該院參照國家標準GB/T5750.11-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消毒劑指標》中游離餘氯的檢驗方法,制定了詳細的檢驗方案,對檢驗所用的儀器、試劑等進行了充分準備。同時抽調了該院多年來檢驗飲用水餘氯項目經驗豐富的檢驗人員參與檢驗。該院樣品接待組於17日11時30分開始陸續接到了省質監局抽樣送檢的9個批次樣品,並下達了檢驗任務;檢驗組對每個樣品按照檢驗方案進行了反覆的試驗和驗證,經過了10餘個小時的檢驗後完成任務,出具了檢驗結果:送檢的9個批次樣品中游離餘氯檢驗項目的實測值均小於0.005mg/L,即低於GB17324-2003《飲用純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限量值。

山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主任傅英文介紹,17日下午該中心組織人員就檢測方法、檢測項目進行了論證,最後確定對產品中的亞氯酸根和氯酸根進行檢測,從送檢樣品檢驗結果來看,實測值均小於國家標準要求。

食安辦專家組論證認為對人體無害

來自山西省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專家組的邱服斌介紹,山西省食安辦17日連夜抽調了山西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的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並根據檢驗結果進行了認真研討論證,給出了專家組意見。

新聞情況通報會上,邱服斌代表專家組宣讀了專家組意見:

「根據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和山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新,對省質監局抽樣送檢的2012年2月4日至8日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9批次產品的檢驗結果,參照GB/T5750.11-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消毒劑指標》檢驗游離餘氯項目實測值均小於GB17324-2003《飲用純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的限量值0.005mg/L;參照GB/T5750.10-299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消毒劑指標》檢驗亞氯酸鹽、鋁酸鹽結果均未檢出。

專家組認為,該9批次產品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抽樣送檢獨缺事故發生後首日產品

山西省質監局局長常高才表示,此次抽樣送檢的產品不是企業送來的,而是質監稽查人員從企業的成品倉庫中抽樣的,對成品倉庫中沒有的批次產品,稽查人員則從市場上購買送檢。對此次2月4日—8日共9批次之外的其他批次產品,山西質監部門將持續跟蹤抽檢。如發現企業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其嚴肅處理。

應記者要求,梁寶愛公開宣讀了抽樣送檢產品的具體批次:2月5日生產的芬達(葡萄味汽水),2月6日醒目(蘋果味汽水),2月7日芬達汽水、可口可樂汽水、雪碧(清爽檸檬味汽水),2月8日零度可口可樂汽水、雪碧(檸檬味汽水)、醒目(蘋果味汽水)。送檢9批次產品為2月5日—8日生產。

對抽樣送檢產品中為何沒有2月4日生產的飲料的疑問,梁寶愛回應說,該公司成品倉庫已無2月4日的庫存產品,稽查人員經過多方努力但仍未能在銷售市場上獲取2月4日生產的飲料產品。

而之前相關媒體報導稱,可口可樂(山西)飲料公司員工透露,2月3日該公司夜班維修工對管道改造時誤操作,使消毒氯水混入生產用處理水,4日白班生產部員工上班後喝飲用水感覺氯味特重但未在意,一直持續到8日晚上才發現生產飲料用水中有大量氯水並立刻停產。

相關焦點

  • 山西可口可樂混入氯水被令停產
    早報訊 山西省質監局網站昨日發布消息稱,針對媒體披露的「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含氯軟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飲料產品」事件,經過調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4月28日,山西省質監局對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做出了停產整改的行政處罰。
  • 可口可樂道歉 「含氯門」事件回顧
    同時,可口可樂中國公司還指出被「媒體誤讀」,稱可口可樂山西裝瓶廠使用的包裝清洗用水(生產輔助用水),絕不是消毒用水,其水質符合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歐美各國的生活飲用水標準,可以放心飲用。為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該事件,證券時報網對該事件進行了回顧。4月17日,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的員工對媒體的爆料引發熱議。
  • 可口可樂含氯門事件被證實屬實 山西公司致歉
    可口可樂「含氯門」事件目前被證實情況屬實。  昨天,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已被要求停產整改。  山西省質監局昨天發布消息,針對媒體披露的「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含氯軟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飲料產品」中的問題,省質監局於4月19日組成調查組,通過現場檢查、抽檢樣品、查閱記錄、詢問員工等方式,認定媒體報導情況屬實。同時在調查中,還發現該公司存在個別生產條件不符合相關規定的問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山西省質監局對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做出了停產整改的行政處罰。
  • 男子告可口可樂稱4年喝壞8顆牙 願意拔牙供實驗
    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後,李先生認定患齲齒與喝可口可樂有直接關係。昨天,他一紙狀紙,將廣東太古可口可樂公司(以下簡稱「可口可樂公司」)及一家賣可樂給他的超市告上法庭。  「腐蝕牙齒的主因是含有碳酸」  昨天,李先生戴著墨鏡,不苟言笑坐在原告席上。被告一可口可樂公司和被告二超市均派律師出席庭審。
  • 可口可樂與咖啡因的故事
    從當時來看,這部分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但是「進步時代」有關咖啡因對身體健康不利的言論給可口可樂公司的咖啡因供應系統帶來了不小的威脅與打擊。可口可樂公司宣揚其含咖啡因飲料對人體無害的言論受到了來自文化力量的強有力衝擊。與前端系統供應者建立了互利共贏的關係後,可口可樂公司需要擔心的是商品鏈中的另一部分問題: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檢出酒精
    法國最新研究表明,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含有微量酒精,而其他主流品牌的可樂也半數如此。英國《每日郵報》驚呼,難怪這麼多人喜歡喝可樂!報導稱,儘管研究表明其酒精含量並不高,但仍引發公眾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研究:每升可樂含有酒精10毫克一項由法國國立消費研究所(INC)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測試19種可樂產品後發現,當中10款含酒精成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可口可樂旗下健怡可樂及零系可樂等。INC稱,每升可樂含有酒精10毫克,即0.001%酒精。法國法律規定,飲料酒精度超過1.2%會被視為酒類。
  • 可口可樂所含六種添加物均對身體有害
    近日可口可樂深陷「致癌門」,飽受指責的可口可樂公司依然堅稱自己的產品是安全無害的。那麼可樂到底有多危險?英國專家對可樂的主要添加物及其危害進行了整理分析,英國《每日郵報》網站上登出了這份研究報告。
  • 牙膏含多少氟對人體無害 新國標終於有了新說法
    中央電視臺10月12日《新聞30分》欄目的報導稱,長時間使用含氟牙膏,會產生耐氟菌株,再怎麼刷牙,也難以防齲,會對人體、尤其是兒童造成傷害。  有關專家指出,氟實際上是一種有毒物質,過量的氟不但會造成牙齒斑駁,更會降低骨頭的硬度,甚至導致氟骨症,氟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糧農組織列入「人體可能必需,但有潛在毒性的微量元素」,和鉛、汞等物質排在一類。
  • 雪碧含檸檬酸腐蝕易拉罐 專家:對人體無害
    不禁讓很多人擔心雪碧會「腐蝕」人體。昨日,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公共事務及傳訊高級經理王妍鳳向早報記者解釋,雪碧裡的檸檬酸有一定的弱酸性,會與鋁製或鋼製易拉罐發生一定化學反應,時間長了可能會導致罐體產生肉眼看不到的小眼。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雪碧罐內加了一層塗層,如果雪碧罐在運輸或存放時遭到巨大外力則會損害到內塗層,雪碧直接接觸罐體,就有可能出現小孔,時間長了,液體會漏光。
  • 澳大利亞:可口可樂廣告不當惹麻煩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 (Agencies)可口可樂公司不久前刊登的一則廣告讓其惹禍上身可口可樂南太平洋分公司(CCSP)於去年登了一則名為「身為人母,戳穿荒誕說法」的廣告。該廣告由澳大利亞著名女演員凱麗•阿姆斯特朗主角,聲稱可口可樂「對兒童無害」。除了聲稱可樂不會致兒童發胖及損害牙齒外,這則整版的平面廣告還試圖改變公眾對於可樂中含有大量咖啡因的看法。
  • 長春4人飲用美汁源後中毒 可口可樂稱產品合格
    經公安部門檢驗認定,這起事件剩餘飲料中含有劇毒殺蟲劑成分。  據《法制晚報》  [事件] 4人喝美汁源致疑似中毒  11月28日晚,長春市有母子二人飲用標誌為可口可樂美汁源果粒奶優(清新草莓口味)的飲料後,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經醫院救治,孩子死亡,其母正在救治中。
  • 專家:檸檬酸含量非常少對人體無害
    不禁讓很多人擔心雪碧會「腐蝕」人體。  昨日,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公共事務及傳訊高級經理王妍鳳向早報記者解釋,雪碧裡的檸檬酸有一定的弱酸性,會與鋁製或鋼製易拉罐發生一定化學反應,時間長了可能會導致罐體產生肉眼看不到的小眼。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雪碧罐內加了一層塗層,如果雪碧罐在運輸或存放時遭到巨大外力則會損害到內塗層,雪碧直接接觸罐體,就有可能出現小孔,時間長了,液體會漏光。
  • 可口可樂澄清美汁源果粒橙不實報導 稱已報案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針對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美汁源果粒橙不斷遭遇的網絡惡意造謠攻擊,可口可樂中國公司明確表示,已於1 月7 日正式向公安機關報案,要以法律手段追究惡意誹謗黑手的責任。 據了解,新年假期剛過,不少網民在微博,微信和QQ 群上同時收到駭人聽聞的誹謗信息:稱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已經播出,可口可樂承認旗下(果粒橙)含有美國禁用農藥「多菌靈」,並告誡不要喝這種飲料。甚至有網友反饋,一天之內收到4 次以上同樣內容的信息。 可口可樂中國公司明確表示,這顯然是一次子虛烏有的謠言和惡意攻擊。經核實,《焦點訪談》節目從來沒有播出過上述不實信息。
  • 網傳可樂榴槤同食毒超眼鏡蛇 專家稱純屬謠言
    近日,一條「吃榴槤喝可口可樂,毒過眼鏡蛇」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稱一位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時 ,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了可樂,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該消息引來大量的轉發與討論,不少網友對這一消息深信不疑。8月2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島城的營養及消化方面的醫生,確定該消息無任何依據,應是一條捏造的謠言。
  •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有什麼不同?看完總算是明白了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有什麼不同?看完總算是明白了 小編每次到了休息天都喜歡到超市去逛逛,逛完超市小編的手上總少不了會買上一瓶可樂,而且每次買可樂的時候小編都很糾結,到底買哪種可樂好呢,買可口可樂還是買百事可樂好呢?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可口可樂的「水平衡」
    但是,如果你由此認為,扶貧和廢品回收是可口可樂應該承擔的主要社會責任,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如何管理水資源才是可口可樂的首要責任。水是所有飲料產品的主要成分,這意味著每一瓶可口可樂的誕生都與水資源的消耗緊密相聯,因此,如何在產品生產和資源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才是可口可樂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問題。
  • 吉林下架美汁源果粒奶優 可口可樂配合調查
    可口可樂捲入「中毒」事件中。  11月28日晚,吉林長春市民劉某與其子楚某飲用可口可樂美汁源果粒奶優(清新草莓口味),相繼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經120送院救治,劉某昏迷,楚某死亡。  11月30日,可口可樂(吉林)飲料有限公司聲明稱,「獲悉此事後,我司立即進行嚴格自查,對同批次留樣產品進行檢測,未發現任何異常,所有產品安全合格。」  目前,可口可樂該飲料同批次產品已經在吉林省進行下架、封存、召回。
  • 可口可樂:神秘的商業模式
    可口可樂亞太區研發部副總裁稱:2025年實現所有包裝可回收,在當下熱議的垃圾分類中,可口可樂表示極力支持,這將有利於可口可樂推廣包裝的回收。可口可樂的配方是可口可樂公司最大的秘密,世界上只有兩個人知道可口可樂的配方,而根據公司規定,這兩個人不允許同時乘坐同一架飛機,以防飛機失事。
  • 可口可樂的世紀騙局
    舉個例子,在喬治亞州,羅伯茨家族和薩姆家族聲望極高,他們來當可口可樂的分銷商,給這瓶小小的飲料帶來了信譽和正面形象。戰爭時期,可口可樂公司稱自己的產品是提升軍人士氣的必需品,能給國家補充能量,由此爭取到軍方支持,可向國內外軍事基地無限制提供可樂。二戰期間,100億瓶可口可樂佔據了95%的美國軍需飲料份額!
  • 韓官方稱「毒衛生巾」對人體無害 民團批其草率
    但韓國官方9月28日發布的首次全面調查結果稱,韓國國內銷售的衛生巾對人體無害。韓聯社28日稱,韓國公民團體和消費者8月質疑衛生巾含有有害物質,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隨後開始檢查2014年以來在韓國國內生產或自國外進口的666種產品是否含有揮發性有機物(VOCs),並對人體危害程度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