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紀相對較輕的老人照顧年長的獨居老人,這個『老夥伴計劃』是我們的三大『法寶』之一。」面對屏幕,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路街道恆益居委會主任盧璟瑭分享了社區養老經驗。
12日下午,一場以「敬老愛老傳美德、徐匯北投話養老」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在上海和臺北之間展開。與以往面對面的方式不同,徐匯區的14位居委會主任與北投區的10多位裡長通過視頻進行了交流互動。
睦鄰互助、獨居老人照護、老年助餐……這些社區養老的重點和難點成為兩岸「小巷總理」們熱議的焦點,各種創新模式和做法在視頻另一端收穫不少點讚。
參與活動的居委會主任此前都曾到訪北投區,多位裡長也來徐匯區進行過參訪。討論之餘雙方發出邀約:歡迎再來走走看看,互相學習借鑑社區管理經驗。
作為兩岸互動最為「熱絡」的城市,上海和臺北近年來基層和民間交流頻繁。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些雙城交流活動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藉助雲端實現交流「不斷流」。
11日在臺北舉行的「後疫情時代觀光旅遊新模式論壇」上,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程梅紅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臺北同行介紹了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後,上海旅遊行業如何加快復工復產步伐、促進旅遊市場振興,令上海旅遊市場呈現出「防疫有力度、服務有溫度、消費有熱度、創新加速度」的良好態勢。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旅遊發展的過程中,上海有四點經驗值得與臺北業界同仁共享:守牢防疫安全是底線,各方通力協作是保障,釋放市場需求是重點,推動創新發展是關鍵。」程梅紅說。
同時「現身」論壇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文輝則表示,論壇擴大了兩岸文化旅遊產業的交流與合作,為廣大臺灣同胞和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多樣的發展機遇。
2020「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上海臺北視頻研討會啟動 繆璐 攝
在此之前,已經連續第五年舉辦的上海「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也移師線上。兩岸法律界專家和青年法律人才通過兩場線上論壇,就「疫情過後的法律視角觀察」「陸資來臺的困境與思考」等話題展開「雲對話」。
疫情下,上海與臺北的城際交流同樣通過雲端延續。作為兩市之間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臺,「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7月22日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
在此次以「城市防疫、智慧經濟」為主題的雙城論壇上,兩大城市分享疫情防控經驗,探討「後疫情時代」產業發展路徑,熱議北臺都會區合作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上海市市長龔正表示,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凝聚更多共識,加強「後疫情」交流合作,為兩座城市共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兩地民眾謀取更多福祉。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說,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受疫情影響雙城論壇首次採用視頻方式舉辦,彰顯彼此持續交流的善意和決心。
海峽兩岸多所高校籤訂了合作備忘錄。 芊燁 攝
海外疫情蔓延,對全球消費市場形成衝擊。疫情嚴密防控下,一些大陸臺企不僅有序復產復工,海外銷售也實現逆勢增長。
疫情雖是不期而至,知名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對於海外市場的拓展卻是「有備而來」,二季度南美和北美市場銷售實現15%的增長,亞太市場增幅也達到約10%。
成立於1962年的旺旺集團,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來到大陸投資設廠,相繼設立30多家獨立分公司。憨態可掬的「旺旺」形象,以及旗下系列品牌均在大陸市場積累了極高知名度。
在大陸市場站穩腳跟的同時,旺旺集團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目前集團已與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業務往來。
市民來到湖南旺旺醫院領取免費的水神除菌液。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
「對旺旺集團而言,質量和食品安全是立身之本,也是『金字招牌』。」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負責人曹永梅透露,20多年間集團相繼導入多個質量體系認證,採用嚴苛的管理標準推動質量水平不斷升級。受疫情影響,海外消費者對休閒食品的需求猛增。擁有多項國際權威認證的旺旺產品因此受到青睞。
疫情下,還有許多大陸臺企像旺旺集團一樣,迎來海外訂單或銷售的逆勢增長。
作為筆記本電腦、雲端伺服器等產品領域的知名製造商,廣達上海製造城2019年產值高達1250億元人民幣。受疫情影響,今年2、3月公司出貨量一度下降,但此後海外訂單出現明顯上升。
「疫情期間,海外學校開展網絡教育、企業推行居家辦公,令電腦市場需求大增。」廣達中國製造總部董事長黃健堂透露,上半年公司實際產值達610億元,同比增長3.3%,全年總產值有望超過2019年。
如果說廣達搭上了海外「宅經濟」升溫的順風車,喬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則因應海外消費市場格局變化,通過主動轉型化「危」為「機」。
喬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復工復產 湯彥俊 攝
喬山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製造企業。疫情下,海外商業健康俱樂部相繼關停,導致公司商用類高端產品訂單大幅下滑。公司敏銳捕捉到健身愛好者被迫「宅家」鍛鍊的信息,迅速將產能由商用轉向家用,成功實現自救。總經理李永楷透露,公司到年底的工作計劃都已排滿。
從海外「宅經濟」升溫中覓得商機,這些根植大陸的臺企各有各的招數,也有共同的秘訣:疫情嚴密防控下的有序復產復工。
在各地政府部門支持和幫助下,旺旺集團旗下工廠2月初起有條不紊推動生產線復工、投產,恢復物流及市場供應。目前集團生產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為承接更多海外訂單提供了保證。
黃健堂透露,2月10日廣達啟動復工復產前後,上海市政府、松江區政府及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不僅給予科學防疫指導,也切實幫助公司解決了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難。
「大陸不僅擁有市場和人力資源,政府行政效率也非常高。」黃健堂說,臺商一定會在這裡「深耕再深耕」。
工人在生產車間工作。 湯彥俊 攝
工人在生產車間工作。 湯彥俊 攝
大陸各地臺資企業正有序穩步恢復生產經營。 湯彥俊 攝
(根據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