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2020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今天,由廣州市臺辦、廣州市協作辦主辦的2020廣州 臺灣商品博覽會(以下簡稱臺博會)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舉辦。本次博覽會展覽面積10000平方米,展位近400個,參展臺資企業達200家。

博覽會現場

  本屆臺博會以「轉型升級 合作發展」為主題,以助力臺資企業、臺商、臺灣青年創新創業為宗旨,是第28屆廣州博覽會的重要主題展之一,是廣州市「惠臺暖企」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涉臺領域的第一個大型展會。

  據了解,本次臺灣商品博覽會呈現出三大亮點。

  亮點一:貼近如今的消費趨勢,採用「直播+」的方式來幫助參展企業拓寬銷路,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相互結合,把展會打造成永不落幕的穗臺經貿文化交流盛會。

  本次展會專門設立電商直播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採用實體展覽+雲端商城形式,實現線上線下雙渠道同步展示、同步銷售、同步服務,幫助臺資企業打造品牌,拓寬內銷通路。同時,在現場設立網紅直播帶貨專區,聯合各大線上直播平臺,邀請兩岸網紅大咖、帶貨達人全時段現場帶貨,拓寬展會受眾覆蓋面,提升展會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電商直播館內正在進行直播的臺企

  參展企業萬旺達寶石董事長呂家男表示:「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公司從3月份開始進軍電商領域,所以今年的展會我們也選擇了用電商直播的方式來參展,雖然目前我們電商這塊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已經開始盈利了,相信在大陸政府和電商平臺的支持下,應該會越做越好。」

萬旺達寶石董事長呂家男接受記者採訪

  亮點二:「青創+」優化服務,聚集臺青來穗創業發展,把展會打造成「臺灣好青年,創業在廣州」平臺展示盛會。

  本次展會延續往年做法,設立面向青年一代的臺灣青年專館,涵蓋生物、農業、養老、食品、文創等多個行業的眾多臺灣青創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廣州在支持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方面的優質環境、政策優勢、便利服務和有利保障。同時,在臺灣青年專館還安排專人對臺灣青年參加廣州市「青創杯」、入住青創基地等方面的具體政策進行介紹和諮詢,並組織線上專題直播會和在線輔導,幫助臺灣青年築夢廣州、圓夢廣州。

博覽會上的臺灣青年專館

  展會臺灣青年專館相關負責人鄭明嘉表示:「對於剛來大陸或者進來一兩年的臺灣青年來說,他們缺乏在廣州或大灣區的資源,我們設立青年館這個平臺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在幫助他們對接廣州跟大灣區的資源的同時,整合兩岸的資源,讓他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先穩定下來,然後再迅速的向外擴張和發展。」

臺灣青年專館相關負責人鄭明嘉接受記者採訪

  亮點三:採用「精品+」策略,通過設立特色展區,精選展品盡顯臺灣風情,滿足各方採購互動需求,把展會打造成了關注臺灣特色精品、惠及臺灣同胞的兩岸友誼盛會。

  本次展會設立臺灣精品區、高雄特色區、臺灣漁業區等三個特色展區,突出名、優、特、美四大特徵,用展會搭臺,用文化唱戲,用精品惠民,匯聚臺灣生物科技、電子科技、美妝個護、珠寶首飾、餐飲美食等多個優勢品類的精選展品,全面展示臺灣本土文化風情和穗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成果,多方位滿足專業採購商及市民大眾需求。

參展的精選展品

  臺灣商品博覽會最受歡迎的是特色美食。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 實習生 陳蔚一 攝

  這個周末,廣州迎來復工以來最大規模展會——第28屆廣州博覽會。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廣州地區首個由政府主辦的大型綜合展覽會。本屆展會為期4天,將持續至8月31日上午,展覽面積約9萬平方米,以合作發展為主題,搭建廣州與國內外地區合作發展平臺,促進暢通國內大循環,共有30多個省市代表團參展參會,集中展示科技創新、精準扶貧、健康養老、食品餐飲、防疫抗疫等領域的創新產品。

  廣州展館凸顯科技創新能力

  記者在廣州綜合展館看到,主辦方挑選了許多優秀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廣州地區的經濟發展、投資環境、合作項目。其中,天河區、南沙區展館集中展示廣州的科創能力,通過自動駕駛汽車、智慧機器人、AI智能學習機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展現廣州地區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成就。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範圍,這給廣州地區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帶來許多政策利好。「觀眾在廣州博覽會可以看到我們的技術展示,一探自動駕駛的樂趣與便利。」南沙區參展企業小馬智行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參展汽車在車頂安裝有雷射雷達、高解析度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先進傳感器,幫助汽車識別周圍200米內的路況。經過多環境工況的道路測試與數據積累,該自動駕駛研發車型具備在城區複雜道路以及雷雨特殊天氣下安全行駛的能力。

  企業現場贈60萬隻口罩

  本屆廣州博覽會首設廣州國際公共衛生防疫物資展,集中展示國內外防疫前沿產品,推動全國防疫產業共同發展。該展覽旨在搭建全球公共衛生防疫、防疫醫療新基建及防疫防護物資供需交易一站式平臺,幫助國內防疫物資生產製造企業消化產能。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家口罩機企業現場展示口罩的生產過程,而且將現場生產的口罩以每人10隻,無償贈送給參展觀眾,此舉受到參展觀眾的熱捧。「這組設備每分鐘可以生產出130—150隻口罩。我們企業參展3天,預計總共將贈送出60萬隻口罩。」東莞市昊盛智能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建國告訴記者,開發高速平面口罩機能讓老百姓用上廉價又安全的防疫用品。此次參加廣州博覽會,為進一步展示防疫物資生產能力,預計贈送口罩的價值在10萬元以上。

  記者採訪了解到,本次參加防疫物資展的企業許多都有捐贈經歷,在抗擊疫情初期更是發揮了突出作用。「疫情初期由於供貨難,我們團隊曾經一起抱頭痛哭。後來產能跟上了,但是又面臨銷售危機。」深圳市施爾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愛容告訴記者,疫情初期企業克服原材料不足的壓力,向抗疫一線捐贈了大量酒精免洗消毒液。經過刻苦努力,企業經受住了國內疫情的衝擊,產品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目前銷售額已超過億元。「由於疫情的變化,我們不斷突破重壓,現在已經轉型成外向型企業了,八成以上的訂單來自海外。」黃愛容表示,由於專注於消毒用品,企業已經從比較冷門的行業變成了熱門行業,企業將藉助廣州博覽會搭建的優質平臺,進一步推動防疫產業發展。

  臺灣商品博覽會美食誘人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本屆廣州博覽會的特色專展之一,2020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吸引了來自島內和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的200餘家臺商參展,展覽面積達10000平方米。

  本屆臺博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系列政策,以「轉型升級合作發展」為主題,以助力臺資企業、臺商、臺灣青年創新創業為宗旨,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涉臺領域的第一個大型展會。

  記者在現場看到,最受參展觀眾歡迎的是臺灣特色美食,在一些現場製作糕點的展位前,更有市民排起長隊。

  本屆展會匯聚臺灣餐飲美食、美妝個護、珠寶首飾、電子科技等多個優勢品類的精選展品。在展示臺灣本土文化風情和穗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成果的同時,集中展示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在支持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方面的優質環境、政策優勢、便利服務和有利保障,展現臺灣青年樂遊廣州、樂學廣州、樂業廣州、樂創廣州、樂居廣州的豐碩成果。

(根據南方日報、你好臺灣網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關注兩岸婚姻家庭中的陸配力量
    「此時正值兩岸關係緊繃之際,堅持舉行論壇,是希望延續兩岸一家親精神,讓更多陸配及二代子女在臺生活、成長都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湛秀英說。湛秀英在論壇上表示,兩岸關係受當前政治氛圍及疫情影響,兩岸人員往來變得極為不便,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兩岸不管有沒有交流,身上流的血液、使用的語言、日常生活中的信仰與習慣,其實都是相近的。
  • 2020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在京舉辦
    2020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在京舉辦 2020年08月20日 14: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陳文韜 攝)  2020年8月20日北京訊 2020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以下簡稱「籤約儀式」),今日(20日)在中國臺灣網舉辦。9月20日至23日,天津市臺辦攜手天津市商務局、全國臺企聯、中國臺灣網,將在天津共同主辦2020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本次籤約儀式亦為系列活動之一。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2020上海臺北雙城論壇
    有臺灣媒體評論說,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兩岸具有指標性的交流活動,繼續搭起兩岸城市交流的橋梁。儘管民進黨當局製造種種障礙,在兩岸情勢緊張的大背景下,「雙城論壇」留下了彼此交流的一扇窗,難能可貴。  「雙城論壇」對兩岸關係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  兩岸應不應持續、深入交流?臺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島內輿論認為,「雙城論壇」對兩岸關係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兩岸一定會恢復正常和持續、深入交流。  這種交流是突破障礙的交流。雖然部分綠營政客鼓譟,但相信絕大多數臺灣普通民眾並不支持「臺獨」,和平仍是兩岸關係發展大勢所趨。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第十六屆「桂臺會」探討兩岸融合新路徑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在致辭中介紹桂臺在經貿合作、平臺建設、文化交流、落實政策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他表示,廣西是大陸與臺灣進行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省份之一。近年來,廣西與臺灣人文交流日益頻繁,經貿合作愈加緊密,進入常態化、機制化交流合作新階段。經貿合作成效顯著。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兩岸民間交流的「雲端」打開式
    上海市臺協會長張簡珍認為,「雲端」交流日益豐富,包括防疫、經貿等議題,使臺灣年輕人看到大陸的機遇所在。十多年來一直協助企業開展兩岸交流工作的旺旺集團品牌維護委員會主席趙宏利認為,相對於民進黨當局公開否定「九二共識」,臺北市長柯文哲仍然堅持推動「雙城論壇」以視訊的方式舉行,反映了推動兩岸交流才是臺灣主流民意。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兩岸企業家峰會「盛放」廈門、臺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舉辦時間一再延宕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終於在9日上午,在福建廈門,臺灣臺北兩市同步「盛放」。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廈門,臺北同步設立會場。兩岸知名企業家、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和青年創業者等700多人與會,商討如何緊抓大陸「十四五」規劃機遇,見證並推動兩岸產業不斷走向深化。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視訊回憶臺灣光復75周年
    10月18日上午,93歲高齡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南京─臺北視訊交流」中痛訴血淚史。他說:「臺灣自古屬於中國領土,但卻被日本侵佔了50年。今年是臺灣光復75周年,我們兩岸人民一定要銘記這共同的血淚記憶,攜手護衛和平,共創未來。」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空間更廣闊
    ,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持臺胞臺企在高質量發展中提質增效,在新發展格局中再上新臺階。據介紹,在峰會和各小組的推動下,一年來兩岸企業合作收穫了豐碩成果。國電科環集團與臺灣中鼎集團已啟動執行和平電廠2號機組煙氣環保改造項目;臺灣凱鴻公司中標了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和中海油集團中海化學火炬項目。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相聚一堂 共論船政文化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26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在福州召開。來自兩岸17所高校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圍繞船政與兩岸共同抗敵禦侮的主題展開研討。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賀信中指出,抗敵禦侮、臺灣光復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 各大媒體聚焦報導2020湘臺青年文化交流節啟動儀式
    9月28日,我省舉辦「雲月寄相思·瀟湘中秋情」2020湘臺青年文化交流節啟動儀式暨庚子年兩岸大學生瀟湘中秋夜活動,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2020鄭成功文化節在廈門開幕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阻礙了通行的距離,卻阻擋不了兩岸信眾共同舉辦鄭成功文化節的熱情。主祭官廈門鄭成功研究會會長鄭希遠先生、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先生帶領著來自廈門市鄭成功研究會、廈門市延平郡王祠管委會、創新今天台灣青年創業輔導中心等團體的38位陪祭、同祭人完成了一場尊古的頌典儀式。鼓初嚴、鼓再嚴、鼓三嚴……鼓聲中,兩岸主祭人浴手,迎神,完成了初獻、亞獻、終獻等環節。此次供品為傳統民俗食品,祭祀之後結合古代「鹿鳴宴」的精神,將點心分饗予參與活動的禮生及民眾,以示勵志與祈福。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兩岸電視主持新人「跨」海「雲」築夢
    金獎臺灣獲得者阮珮慈(中)、杜晴雯(右),左為臺灣旺旺中時副總編輯洪肇君。  記者了解到,第一階段臺灣區決賽,是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時際創意傳媒主辦,旺旺中時副總編輯洪肇君表示,在第一階段選拔時,可以看到年輕學子們的創意活力,有部分選手是第二次來拼總決賽權,「他們的進步顯而易見」。在24日晚間兩岸總決賽臺灣分會場全程觀看了整場比賽後,洪肇君先生對記者表示,臺灣選手的表現「可圈可點」。
  • 2020年第28屆廣州博覽會時間地點一覽
    2020第28屆廣州博覽會  時間:8月28日-8月31日  地點:>廣州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  由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28屆廣州博覽會將於2020年8月28日-31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辦。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的「空中相遇」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執行主席王欽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出席開幕式。  本屆論壇以「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主題,旨在進一步闡發與弘揚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特別是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後疫情時代下滬臺兩地交流大有可為
    作為兩岸互動最為「熱絡」的城市,上海和臺北近年來基層和民間交流頻繁。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些雙城交流活動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藉助雲端實現交流「不斷流」。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旅遊發展的過程中,上海有四點經驗值得與臺北業界同仁共享:守牢防疫安全是底線,各方通力協作是保障,釋放市場需求是重點,推動創新發展是關鍵。」程梅紅說。  同時「現身」論壇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文輝則表示,論壇擴大了兩岸文化旅遊產業的交流與合作,為廣大臺灣同胞和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多樣的發展機遇。
  • 綠色農業 融合發展 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18日漳州開幕
    來自美國、韓國、俄羅斯、荷蘭等20多個國家、全國20多個省份以及臺灣地區的2000多名客商、專家學者應邀參會。漳州市長劉遠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介說,自1999年以來,農博會·花博會作為全國第一個冠名「海峽兩岸」的農業經貿盛會,一路以花為媒,見證了「兩岸一家親」的變遷,密切了閩臺的經貿往來。
  • 廣州日報數字報-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在...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姝泓 通訊員穗臺宣)昨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
  • 臺灣醫療新知與技術,廣州國際大健康產業博覽會亮相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馬思泳記者皮澤紅報導 6月28日,來自臺灣多位知名醫學專家及醫療產業組織「臺灣健康產業團」齊聚廣州,首次以「展、會、團合一」的交流模式在第27屆廣州國際大健康產業博覽會中舉辦「兩岸健康醫療交流會」。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廈金「雲」聯動,共守一片海
    導讀:「雖然今年疫情讓兩岸暫時來往不便,但廈金兩地鄉親們的交流從未停止。」27日,來自兩岸的百名志願者走上海灘,以實際行動倡導海洋環境保護,守護兩岸共有的一片碧海藍天。參與活動的金門青年說,希望為兩岸海灘的純淨與平和貢獻一份心力,也希望藉此鞏固廈金之間的聯繫紐帶,幫助兩地人民在心靈距離上更進一步。
  • 福建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彰顯自貿區優勢的兩岸交流平臺
    雲南網訊 (記者 黎鴻凱)11月9日,第三屆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清新福建海絲行」大型採訪活動走進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實地體驗了解平潭自貿區優勢與特色的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  據介紹,進入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的人員每人每天可免稅(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購買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的臺灣商品,比如原產地臺灣的糧油食品、土產畜產、紡織服裝、工藝品、輕工業品、醫藥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