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度在網絡上沸沸揚揚非常火爆的「嚴夫人」和「保時捷女」事件,已經漸漸冷卻。但是,這兩件事留下的教訓卻引人深思。
從兩個人表面的張狂,到對兩個人家庭背景的「挖掘」來看,兩個人都有些「富貴」的跡象。
「嚴夫人」女兒上高價幼兒園,前夫是「嚴書記」,可見有錢有「權」,既富且貴。
「保時捷女」開保時捷跑車,丈夫是派出所所長,雖然後來曝出保時捷乃「三手」,「包包」是假貨,但和普通百姓相比,仍可列入「富貴」人群。
兩人的遭遇,依我來看,頗有些驗證了《道德經》的教誨: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02《道德經》是中國智慧之學的代表作,曾被某些外國人譽為「最有價值」的一本書。《道德經》對人生智慧的啟迪,可謂字字珠璣。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講述的是:一個人富貴之後,如果驕傲放縱,就會帶來災禍。
這個災禍是怎麼來的呢?是自己招來的,是自己的「驕」招來的,怨不得別人。
中國有一句俗話「人怕出名豬怕壯」。一個人得到富貴,超越了多數人,無形中給很多人造成了「壓力」,很容易招到妒忌「眼紅」。
這時候,最好的做法是用謙和低調去平衡別人心中的妒忌和不滿。
如果驕縱張狂,仗勢欺人,就如同向眾人潛在的妒忌不滿之心火上澆油,怎麼會不招災禍呢?
03多數人的心理,都很難接受「為富不仁」的人。
在他們看來,「不仁」就是壞人,壞人有什麼資格享受富貴呢?壞人應該受到懲罰,壞人應該得到痛苦。不受懲罰,不受痛苦,壞人怎麼改過自新呢?
大家可以接受「為富且仁」的人。一個人雖然富貴,但是他不僅不驕橫,還很謙虛和氣,有慈悲心,肯接濟人,大家當然能夠接受。
在眾人看來,這樣的人是好人,好人應該享受富貴。好人享受富貴既不會給他們帶來壓力,還能使他們受益,何樂而不為呢?
區別好人與壞人,關鍵看「有德」還是「無德」。「有德」就是好人,「無德」就是壞人。
「無德」之人,富貴不如不富貴,因為富貴之後會招來災禍。古人的教誨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04
回頭再看「嚴夫人」和「保時捷女」。其實,她們也算不上真正的「富貴」。比她們更靠近「富貴」的是「嚴書記」和童所長。
《道德經》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真正富貴的人是掌握「富貴之道」的人,他們不張揚不炫耀,相反卻是儘量低調,生怕引起別人的注意和敵視。
一個人越炫耀什麼,他內心越缺少什麼。「嚴夫人」和「保時捷女」都只是靠近富貴「門檻兒」的人,她們有著邁入富貴之門的強烈願望,但是她們內心還充滿著「窮人炫富」的衝動,她們距離富貴還有相當遠的距離,她們絲毫不懂真正的「富貴之道」。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修為和德行,還是老老實實做一個普通人更平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