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2020-12-20 心法無上秘教學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金玉滿堂」、富有高貴,但是《道德經》告訴我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很好理解:財富太多,下場不好;驕奢淫逸,自取敗亡,下面為大家詳細分享:

範蠡,也就是陶朱公,幫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隱姓埋名開啟了他的創富之旅,「三聚三散」,不僅在當時富甲天下,更是為自己贏得了「財神」的稱號,可以說,古往今來沒有像範蠡那樣善於賺錢的人了!「三聚三散」是指他多次把賺到的錢全部的分給群眾,重頭再來,但是又多次的成為巨富,這樣的行為相信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富人敢這樣做,對於範先生而言,賺錢就像小孩過家家一樣簡單和容易,但就是這樣一位「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神級人物,卻因為富貴的原因而不能保全他兒子的性命,並非是因為範蠡自己「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而是他的兒子生活在富貴的環境當中,必然養成了很多驕縱的習慣而自取滅亡。

所以,很多人的認知和事實真相差異非常大,總認為「有錢就什麼都好了」,可事實上,我們觀察到很多有錢人患有嚴重的亞健康,或者就是孩子有問題,再或者就是婚姻有問題等等,的的確確是「天不賜全福與人」!

秦始皇應該算是千古以來雄才大略最牛掰的人物,可是呢?「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最終結果,秦朝在秦二世手中就丟了江山,各種天道運轉確實不是人們所能想像得到的!

所以我們發現,有智慧的有錢人同時也是大的慈善家,或許他們對於「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的理解更加深刻吧!生活當中,想一想,我們對於沒錢的朋友倒是經常習慣真心交往,但是對於有錢的朋友,彼此之間總感覺有無法言說的鴻溝,「有錢人」總是潛藏著被「劫富濟貧」的隱憂,而財富少的人也經常對於財富多的人嫉妒怨恨,這些話講起來很不好聽,但是事實上大家應該都是心知肚明!

「富不過三代」,多少富貴沖天的人瞬間敗亡,所以請大家牢記「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讓自己能夠更平順的過好一生吧,莫要為了名利讓自己陷入各種樊籠!同時那些有資源、有實力的人,也請莫要放縱自己的驕橫!

相關焦點

  • 道德經第9章 錢財有度,福報莫盈,否則莫之能守,自遺其咎!
    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大同譯文拿著【容器】裝滿水,(再倒也倒不進去了)不如停下來;打磨【利器】而使其鋒利,這種狀態也無法長久保持。金和玉堆滿了屋子,也無法守住;富貴了之後會驕傲,其中的遺禍咎責也要自己承擔。功成名就而身退,這就是天道。
  • 金玉滿堂,亦能守之 |《道德經》第九章
    我們能從《道德經》第九章裡學到的是:既要知進,也要知退,進退自如,方是依道而行。首先從字面意思上來解釋這段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是手裡捧著的意思;盈,是滿的意思;已,是停止的意思。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手裡捧著的東西如果已經滿了,就不要再往裡面裝東西。
  • 從「嚴夫人」到「保時捷女」: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保時捷女」開保時捷跑車,丈夫是派出所所長,雖然後來曝出保時捷乃「三手」,「包包」是假貨,但和普通百姓相比,仍可列入「富貴」人群。兩人的遭遇,依我來看,頗有些驗證了《道德經》的教誨: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 《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黃帝陰符經》中「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這句話,今天我不在文章中做詳細的解讀,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句話意義非同小可,震撼天地宇宙,讓我們深感黃帝的偉大和黃帝超凡脫俗的高超智慧!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一定有其不同常人之處,一定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思想和做法,一定是超乎我們想像和認識的!
  • 《道德經》:富貴的時候驕縱,會給自己帶來禍害,富貴不能長久
    《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我們聽過一句通俗的老話,這句老話叫做三窮三富過到老。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人一生是有很多波折起伏的,不是完全處在一個高點,也不是完全處在一個低谷的。如果一個人處在高點的時候,他也不可能一生一世都守住自己的人生富貴。當時過境遷之後,無論多麼牛氣,多麼厲害的一個人,他都會隨著時間沉淪,自己慢慢喪失掉人生富貴的東西。老子在道德經中第九章功遂身退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 以古漢字重讀《道德經》14:第九章 貴驕遺咎,功成身退
    題解「貴驕遺咎」只是「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的簡縮,「功成身退」更是常用成語。就不細說了第十四章 原文《道德經》通行本第九章如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清華簡《德道經》第九篇章如下:植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 《道德經》中一番話,告訴了我們往後餘生該怎麼過
    老子在數千年前,其實就在《道德經》中對此說過一番話,告訴了我們,往後餘生,到底該怎麼過: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短短幾句話,其實就已經把人為何不能把榮華看得太重,說了個一清二楚。
  • 《道德經》對「適可而止」的解釋讓人茅塞頓開,看後恍然大悟
    《道德經》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今天我們繼續參悟。古語有云:「滿招損,謙受益」,凡事過猶不及。《道德經》在第九章中更是深刻地表達了適可而止的人生智慧。原文如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 熟讀《道德經》的人有多可怕?簡單三句話,掌握「人生法則」
    該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故後人改為《道德經》。2000多年來中國文化的主峰,被譽為「萬經之王」。它談天地法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談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它談處世原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 《道德經》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那該怎麼辦
    縣官說:你的罪過是金銀財寶太多了,而且都聚集在一起不用,而你周邊居住的都是窮人,你卻守著滿屋的金銀財寶,不肯分散你的財富,這樣才吸引來了小偷。也就是說,那個小偷本來是個安分守己的良民,正是因為自己過得很苦,而你又那麼有錢,才讓一個良民變成了小偷。所以小偷的罪過是輕的,你的金銀財寶才是引發別人犯罪的根源,判你跟小偷一樣的刑期已經手下留情了。
  • 如何打破「富貴而遭嫌棄」的魔咒?《道德經》告訴你答案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就像是一個魔咒,一語成讖,道出了很多人的命運結局。然而一年後的她卻聲稱自己債臺高壘身心俱疲,有些「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無奈。因為她所中的錦鯉巨獎,是由很多旅遊產品組成的,雖然旅行是免費的,但是有效期只有一年。也就意味著她必須在未來300多天裡,用光價值一億元的旅遊免單,簡直可以用疲於奔命來形容。
  • 道德經中最勵志的句子
    4、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虆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6、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7、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
  • 寶寶名推薦:10個道德經才華橫溢的男孩名,福澤深厚
    一、《道德經天驕出自《老子·道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解釋: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滿堂出自《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意思是金錢再多,也難以守住;富貴了就驕傲,會招致禍患。
  • 《道德經》最經典的5句話,大道至簡,領悟透了受益一生
    作為中國人,沒看過《道德經》是我們的損失,國外人都已經將《道德經》捧上了天,一大批外國普通網友被《道德經》中 " 上善若水 "、" 無為而治 " 等大道至簡的言語深深吸引,甚至經常在網上就此展開熱烈討論。根據統計數據則顯示,《道德經》的世界發行量已經超越《聖經》。在科技發展迅速、物質生活豐富的當今社會,外國人也在追尋心靈歸處。
  • 持盈保泰--富貴人群的難題
    本文由音頻課「黃明哲正解《道德經》」道友李得一學習後,結合課程思想所作。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經》第九章黃明哲詳解:這章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關鍵詞之一:進退取捨。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如果你抱著一盆水,水已經裝滿了,還要把它抱著,不如把它放下。這句話引出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富貴人家的重要主題——持盈保泰。
  • 道德經起名全集:堂堂正正的男孩名字,愛了
    易勝出自《道德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易勝」在文中並不是容易戰勝之義,「易」在文中是不易,「勝」是勝過之義。2.守堂出自《老子·道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解釋: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3.
  • 《道德經》裡這3句話,領悟透了會受益,網友表示:學到了
    作為中國人,如果還沒看過《道德經》,一定要抓緊時間去閱讀。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如今《道德經》的世界發行量已經超越了《聖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能做好,所以我們在承諾別人的時候一定不要隨口一說,而是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再去做決定。這樣的承諾才是真正的「一諾千金」,也會增加朋友對你的信任。一個人一旦有了信任,他就能更加堅定地立足於這個社會。第二句話: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 《道德經》:人生如棋局,別讓無知毀了你,讀後醍醐灌頂
    在《道德經》之中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人所期望的盈滿和富貴,其實都不能長久的相守,過度的驕縱也會自取滅亡,這就是「滿招損」的道理。富貴而驕乃人之常情,而人生的修養與智慧,卻是讓自己的理性戰勝人性弱點的修養,從而讓一切達到適度。曾國藩平叛有功,升任二品大員。但是他卻沒有把自己的藍轎子換成高級官員的綠轎子。
  • 《道德經》中的20句頂級妙語!迷茫時誦讀幾句,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一個人懂得知足就不會受到別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太大的危險,人生最大的禍根就是不知道滿足,人生最大的過錯就是貪得無厭。
  • 《道德經》:這才是人生最好的生活狀態,這五句話很多人不知道!
    《道德經》從古至今一直廣為流傳,它詳細的寫到了做人應當有的思想覺悟,幾乎全部都有提到,很多學者都細細的品讀這本書,甚至在現在的很多學校裡,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來學習,可見它的影響力有多大。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幾句道德經中的經典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