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金玉滿堂」、富有高貴,但是《道德經》告訴我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很好理解:財富太多,下場不好;驕奢淫逸,自取敗亡,下面為大家詳細分享:
範蠡,也就是陶朱公,幫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隱姓埋名開啟了他的創富之旅,「三聚三散」,不僅在當時富甲天下,更是為自己贏得了「財神」的稱號,可以說,古往今來沒有像範蠡那樣善於賺錢的人了!「三聚三散」是指他多次把賺到的錢全部的分給群眾,重頭再來,但是又多次的成為巨富,這樣的行為相信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富人敢這樣做,對於範先生而言,賺錢就像小孩過家家一樣簡單和容易,但就是這樣一位「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神級人物,卻因為富貴的原因而不能保全他兒子的性命,並非是因為範蠡自己「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而是他的兒子生活在富貴的環境當中,必然養成了很多驕縱的習慣而自取滅亡。
所以,很多人的認知和事實真相差異非常大,總認為「有錢就什麼都好了」,可事實上,我們觀察到很多有錢人患有嚴重的亞健康,或者就是孩子有問題,再或者就是婚姻有問題等等,的的確確是「天不賜全福與人」!
秦始皇應該算是千古以來雄才大略最牛掰的人物,可是呢?「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最終結果,秦朝在秦二世手中就丟了江山,各種天道運轉確實不是人們所能想像得到的!
所以我們發現,有智慧的有錢人同時也是大的慈善家,或許他們對於「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的理解更加深刻吧!生活當中,想一想,我們對於沒錢的朋友倒是經常習慣真心交往,但是對於有錢的朋友,彼此之間總感覺有無法言說的鴻溝,「有錢人」總是潛藏著被「劫富濟貧」的隱憂,而財富少的人也經常對於財富多的人嫉妒怨恨,這些話講起來很不好聽,但是事實上大家應該都是心知肚明!
「富不過三代」,多少富貴沖天的人瞬間敗亡,所以請大家牢記「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讓自己能夠更平順的過好一生吧,莫要為了名利讓自己陷入各種樊籠!同時那些有資源、有實力的人,也請莫要放縱自己的驕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