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堂,亦能守之 |《道德經》第九章

2021-02-27 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

我們能從《道德經》第九章裡學到的是:既要知進,也要知退,進退自如,方是依道而行。

首先從字面意思上來解釋這段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是手裡捧著的意思;盈,是滿的意思;已,是停止的意思。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手裡捧著的東西如果已經滿了,就不要再往裡面裝東西。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揣,通「捶」,「捶打」的意思;銳,尖銳。這句話意思是:通過反覆捶打,讓物體變得尖銳,往往難以長久保存。

接下來的十六個字,「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即便有金玉滿堂,如果只知進不知退,也是「莫之能守」;如果有足夠的富貴卻開始驕傲自大,往往就會招致禍患。唯有保持謙卑之心,依道而行,方能免於禍患。

聖賢的思想是相通的,在《陽明先生年譜》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十二月(1521年農曆十二月),制封新建伯,詔至日,適龍山公誕辰,先生捧觴為壽。公蹙然曰:「向寧濠之變,皆以汝為死矣,而不死。皆以事難平矣,而卒平。讒構朋興,禍機四發,前後二年,岌乎幾不免矣。天開日月,顯忠遂良,父子濫冒封賞,穹官高爵,復相見於一室,豈非幸歟?然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雖可幸,亦可懼也。」先生洗爵而跪曰:「大人之教,兒所日夜切心者也。」

公元1521年,明武宗駕崩,嘉靖皇帝即位。嘉靖皇帝在做藩王時就聽聞了陽明先生的功績,但彼時因為奸臣作亂,沒有論功行賞。所以即位不久,嘉靖皇帝便下旨,封陽明先生為「新建伯」。聖旨到來那天,恰逢龍山公壽辰,陽明先生捧觴為父親祝壽。

值此雙喜臨門之際,龍山公卻蹙眉道:「先前寧王作亂時,我們都以為你必死無疑,沒想到你不僅活了下來,還僥倖平定寧王,立下大功;隨即朝中流言四起,污衊你勾連叛賊,當時情況之危急,幾乎難以倖免。好在老天有眼,沒有讓你蒙冤遭禍,如今還得到了朝廷的敕封,這真是莫大的幸事!然而,『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雖然是幸事,也要戒慎恐懼才行!」

陽明先生跪在地上,對父親說:「父親的教誨,正是孩兒日日夜夜銘記於心的!」

陽明先生深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16個字的內涵,明白人世間「禍福相依並且相互轉化」的道理,所以面對莫大的榮譽依然能夠保持清醒。

換個角度來看,聖賢之所以能夠做到「功成身退」,之所以能夠在莫大的名譽利益面前保持清醒克制,正是因為他們對「行為作用與反作用」有著深刻的體證,因而意識到,每一份成績的背後,都不離開他人的擁護與上天的呵護,自己不過是在其中順勢而為、水到渠成。

與「金玉滿堂、富貴而驕」相反的是進退自如、依道而行,方能天長地久。


那麼什麼才是「依道而行」呢?

《道德經》第四十章裡談到,「反者道之動」,反,是循環往復的意思。「反者道之動」,其意思就是,道始終在循環往復地運動著,盈滿到一定程度就會漸漸減損,減損到一定程度就會慢慢盈滿。就像春夏秋冬一樣,冷到極點時春暖花開就不遠了,熱到極處時又會開始慢慢轉涼。

世間萬事萬物,無不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在運行著,只是有的周期長,有的周期短。短的可能是一天,長的可能是一個月、一年甚至十年。但不論周期長短,「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規律不會變,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如果你播種與收穫的周期是一天,就會對這一天的收成斤斤計較;如果你播種與收穫的周期是一年,就會對一年的收穫特別在意;如果你播種與收穫的周期是十年,你看待付出與收穫的目光就會更加深遠。

聖賢所從事的事業,都是百年甚至千年大計,所以不會為眼下一城一池的得失所動搖。

認識到這一點有什麼意義呢?就是要顯著提升人生的格局和境界。

如果我們能夠將自身的目光從一天提升到一年,再提升到十年,乃至百年、千年,生命的維度和空間就會被拉大,那麼在面對眼下問題與困難的挑戰時,就會更加從容淡定,以更清醒、更明智的頭腦做出真正能夠依道而行、帶來長遠價值的抉擇。隨著人生的格局和境界的顯著提升,就會越來越接近於「天長地久」的境界。

所以,老子接著又說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看字面意思,好像老子在勸人們功成名遂之後,就應當退隱山林,悠遊自在地享受生活。但這並非老子的本意。

千百年來,聖賢一直在教誨我們,要一以貫之地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所以這裡的「身退」,並非退隱山林,不是讓人們放下手中的事業,而是不去和別人爭名奪利。

陽明先生說,「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一個人只有放下了對名利的汲汲追求,才能真正制心一處,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當做的事情。

一些企業家立下了「為祖國健康工作六十年」的誓言,當仁不讓地在民族復興的廣闊舞臺上建功立業,為世界奉獻自己的光與熱。

陽明先生曰:「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如此,金玉滿堂,亦能守之。

相關焦點

  • 《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在緊張的逆推解讀《道德經》的過程中,為了使自己能夠有一個更開闊的思路,也為了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映《道德經》中每一個漢字的含義,我不僅查閱了
  • 道德經白話直譯第九章功成事遂
    道德經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譯文:君王如信奉人道,就會尚賢貴物,以人害道,不知持滿,就會引發人道之爭的惡性循環,以人道的貪心,這種惡性循環是不會自己停下來的。就象是為了使裝寶物的盆子裝更多的寶物,不停地碾展加高盆沿,以至於最後盆子的坍塌和毀滅,而象用這種行為來治理國家是不會長久的。
  • 《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金玉滿堂」、富有高貴,但是《道德經》告訴我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很好理解:財富太多,下場不好;驕奢淫逸,自取敗亡,下面為大家詳細分享:範蠡,也就是陶朱公,幫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隱姓埋名開啟了他的創富之旅
  • 以古漢字重讀《道德經》14:第九章 貴驕遺咎,功成身退
    梳理中無意間發現,凡是與「反者道動」相關的篇章,其章節次序在通行本中基本都是9的倍數: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暗含不善行多轍跡);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 每周一章1分鐘,共讀《道德經》· 第九章
    「老子《道德經》,全球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外文經典。這樣一本風靡西方世界的中文經典,至少應該讀一讀。每周一章「1分鐘」,全球華人共讀《道德經》。附林語堂翻譯的《道德經》英文版,感受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之Tao。」
  • 《道德經》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那該怎麼辦
    縣官說:你的罪過是金銀財寶太多了,而且都聚集在一起不用,而你周邊居住的都是窮人,你卻守著滿屋的金銀財寶,不肯分散你的財富,這樣才吸引來了小偷。也就是說,那個小偷本來是個安分守己的良民,正是因為自己過得很苦,而你又那麼有錢,才讓一個良民變成了小偷。所以小偷的罪過是輕的,你的金銀財寶才是引發別人犯罪的根源,判你跟小偷一樣的刑期已經手下留情了。
  • 道德經起名全集:堂堂正正的男孩名字,愛了
    易勝出自《道德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易勝」在文中並不是容易戰勝之義,「易」在文中是不易,「勝」是勝過之義。2.守堂出自《老子·道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解釋: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3.
  • 道德經第9章 錢財有度,福報莫盈,否則莫之能守,自遺其咎!
    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大同解析這一章是講的平衡,天下之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有名無名的過程其實也是有臨界點的。倒水超過這個點之後,不如其已;磨刀超過這個點之後,沒法再保持;金玉多過這個點,就守不住了;富貴過了這個點,自己就埋下了禍根。功成名就之後為了避免反受其辱,就應該身退了,這就是天道吧。
  • 寶寶名推薦:10個道德經才華橫溢的男孩名,福澤深厚
    一、《道德經天驕出自《老子·道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解釋: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滿堂出自《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意思是金錢再多,也難以守住;富貴了就驕傲,會招致禍患。
  • 《道德經》智慧學習,記點成語在心間(上)
    低調的「老聃」留給了世人智慧之源--《道德經》,後人解讀無數,爭議也不少,時隔數千年,誰又能說得清到底如何理解。儘管如此,人們根據自己理解,從書中總結出來的許多成語也是充滿了智慧,每一個都能讓我們受用無窮。且讓我們學習一些《道德經》的成語智慧在心間。
  • 《道德經》對「適可而止」的解釋讓人茅塞頓開,看後恍然大悟
    《道德經》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今天我們繼續參悟。古語有云:「滿招損,謙受益」,凡事過猶不及。《道德經》在第九章中更是深刻地表達了適可而止的人生智慧。原文如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 道德經裡還藏著這樣絕美的名字,智慧滿滿,意想不到!
    《道德經》中的句子極具悟性,用來起名對於孩子來說有不一般的美好祝願,希望孩子聰慧可人,學識淵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藏在《道德經》中的美名,一定有一個是你中意的!之玄出自《道德經》中:「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道德經》:富貴的時候驕縱,會給自己帶來禍害,富貴不能長久
    《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我們聽過一句通俗的老話,這句老話叫做三窮三富過到老。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人一生是有很多波折起伏的,不是完全處在一個高點,也不是完全處在一個低谷的。老子在道德經中第九章功遂身退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金玉滿堂不能長久的守住,古往今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要明白這一點。沒有人能夠長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或者是自己的榮華富貴等等。
  • 五十二個成語,洞見《道德經》的智慧
    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終。 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道德經》。此書深奧難懂,歷來眾說紛紜。以下五十二個成語均出自《道德經》,或許能夠帶我們,管窺老子思想的魅力! 一、玄之又玄 【解釋】:形容非常奧妙,不易理解。
  • 52個成語,洞見《道德經》的智慧!
    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道德經》。以下52個成語均出自《道德經》,或許能夠帶我們,管窺老子思想的魅力!8、金玉滿堂【解釋】: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出自】: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 道德經起名大全:10個有情有義的寶寶名字,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一、《道德經》中有情有義的寶寶名字1. 耀方出自《老子·德經·第五十八章》: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解釋:方正而不生硬,有稜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修邦出自《道德經》: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邦」一看就是非常古典的名字,不僅意蘊深遠,而且內涵豐富。譬如「邦」有國家民族大義,引申雄才偉略,才高八鬥之義。「修」有修養之義,搭配「邦」字,表達父母對孩子的美好寄託。寓意男寶寶博學多才,高瞻遠矚。
  •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作者||yesuo聽說老子已不知何年何月的事了,然真正開始關注老子並他的《道德經》源於那句「上善若水」。前些年房地產盛行時某房產公司將這四個字的廣告打得鋪天蓋地,很簡單的幾個字我當時似懂非懂,翻看《道德經》也覺得高深莫測,很難體會。今年有閒系統地認真閱讀《道德經》,居然很順利地讀完,並且深有感悟。後人總結云:大道至簡,說易行難。是也。現行的《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語錄體結構。
  • 道德經與樹形哲學之第十九章·絕聖棄智
    但能因此就覺得不交稅,百姓就能得更多利麼?君王司法,法能生德也能止民之爭,百姓因此而受益。若是君王不能得到報酬,君王又哪有時間精力去司法?君王不能司法,民爭不能止,德不能生,利不能生。所以百姓的利益反會受損。君王之位被稱為天下神器,對人而言,其與犁耙、獨輪車等人造之器沒有區別,人用器以生利。
  • 道德經的版本知識,附道德經注音念誦版(王弼本)
    先生創辦了開心書院(微信號:kaixinshuyuan),正推廣「開心道德經100誦讀活動」,即念誦100遍道德經,文章後面附的那個注音版,非常有價值,朋友們可以copy下來,放在手機記事本上,公交地鐵,等人閒暇,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道德經起名大全:10個勇敢堅強的男孩名,讓人魂牽夢縈
    天富出自《老子·道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解釋: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