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將「洋外教」管理納入法治軌道

2020-08-14 中國教育新聞網

當前我國教育機構(包括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對外籍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大。聘任外籍教師已經由傳統的聘請少數外國專家,拓展到各個層次、類型教育機構普遍實施的行為,管理對象與範疇發生重大變化,也出現一些新的突出問題。

有數據顯示,很多在中國從事教育行業的外國人不具有外教資格、不持有工作籤證。合法合規的外教數量明顯供不應求,外教行業呈現出魚龍混雜的亂象。如,有的教育培訓機構以外教資質屬於「商業秘密」為由,不予公開;有的聘用留學生當「臨時工」,甚至「長著洋面孔,就能當外教」,對外教資歷不進行任何審核,以致在國外有違法犯罪前科的人搖身一變成為金牌外教,關於外教猥褻學生、吸毒等負面新聞也屢見不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重拳出擊整治「外教亂象」,成為社會的強烈呼聲。

近日,教育部會同科技部、公安部、外交部研究制定《外籍教師聘任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面向社會徵求意見。該《辦法》的制定,有望堵上監管漏洞,將外教的聘任管理納入法治軌道。

一是監管對象全覆蓋。我國現行教師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外籍教師的聘任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可見外教並不在教師法適用範圍內,外籍教師包括哪些人員,對這個群體如何進行有效監管,一直是個政策模糊區域。此次《辦法》開宗明義,界定了外籍教師的概念,「由教育機構聘任、取得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在中國境內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外籍人員」,其中教育機構包括「依法設立的實施學歷教育的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自考助學機構、校外培訓機構」。在補充規定中,明確高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線上培訓機構也參照執行。可以說《辦法》對外教範圍的規定,涵蓋了外教的各種類型,實現了對象全覆蓋、監管無死角。

二是監管部門全聯動。外教的聘任和管理涉及多個環節、分屬教育行政部門、科技行政部門、外事部門、公安部門等多個部門。外教亂象治理難的癥結,很大因素在於各部門單打獨鬥、分段管理,只是掌握本部門所管轄事權下的外籍人員和涉外機構的相關信息,缺乏協調聯動機制,難以對外籍人員的行動軌跡進行完整呈現,更無從談起互相協同配合形成合力。《辦法》針對這一難點,首先明確了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外教的統籌監管,外事、科技、公安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外教相應的籤證、來華工作許可、入境和居留許可等管理工作;同時,還嘗試建立多部門聯動的協同工作機制,加強不同監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與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如,建立外教信息共享機制。科技行政部門把發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外籍教師信息實時推送給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則把從業禁止的外籍教師名單實時推送給科技行政部門。再如,建立違法線索互通工作機制。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及教育督導機構在日常監管中或者通過投訴、舉報等途徑發現教育機構有聘任外籍人員從事教育教學情形的,應當查驗其是否具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工作類居留證件和外籍教師備案號碼,有違法情形的,應當及時報告相關主管部門;而科技部門、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教育機構違法聘任外籍人員,或者外籍教師存在違法犯罪行為的,也需要及時向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有關情況及查處結果。

三是監管流程全鏈條。《辦法》從設立從業門檻、嚴格工作許可、規範聘任行為、加強崗位培訓、嚴格考核監督、完善獎懲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全流程監管。值得一提的是,《辦法》還提出將建立全國外籍教師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外教的誠信記錄和失信記錄都將記錄在案,對獲得政府及有關部門表彰、信用記錄良好的外教,在獲得許可、辦理相關手續等方面提供便利;而如外教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吸毒、性侵害等行為的,不僅記錄在案,更實行從業禁止,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防止「黑外教」和「毒外教」流入教育行業。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教育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立法研究基地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14日第2版

作者:張惠虹

相關焦點

  • 建章立制將「洋外教」管理納入法治軌道
    聘任外籍教師已經由傳統的聘請少數外國專家,拓展到各個層次、類型教育機構普遍實施的行為,管理對象與範疇發生重大變化,也出現一些新的突出問題。有數據顯示,很多在中國從事教育行業的外國人不具有外教資格、不持有工作籤證。合法合規的外教數量明顯供不應求,外教行業呈現出魚龍混雜的亂象。
  • 京彩好評: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 將共享電單車納入法治軌道
    無論是律師申請,還是省司法廳的復函,都體現了一種法治精神。城市治理,必須依靠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進行;眾多事關民生的頑疾難題,必須在法治軌道上探求化解之道。具體到共享電動自行車的治理,其一,要多聽民意。如何處理共享電動自行車,事關民眾的出行便利度,亦事關共享平臺企業。因此,不妨聽聽民眾、企業及法律界人士等有關各方的聲音,並在相互溝通中尋求共識。
  • 將流浪貓管理納入《養犬條例》應緩行|法治論苑
    在條例中增加「對流浪貓、無主貓妥善開展捕捉、收容、認領、領養等工作」的內容,並將《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更名為《上海市養犬和養貓管理條例》,使原本一直游離於法律視野之外的流浪貓管理也能夠納入法治的軌道。相關新聞在被有關媒體報導後卻引發了眾多質疑和批評。
  • 上海閔行區14個街鎮都有「法治把關人」,把基層治理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這一次,吳涇司法所所長瞿春敏不僅列席辦公會,還提出了把推進基層法治建設內容納入轄區規劃,並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清除隱性準入壁壘等建議,該建議最終被採納。據悉,今年以來,「司法所長列席街鎮辦公會議」制度已在閔行區得到全面落實,全區14個街鎮都有了基層「法治把關人」。
  •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治理
    他強調,要研究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全面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在法治軌道上切實推進疫情防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 洋面孔不一定是真外教,辨別真假外教看教學資質證
    有數據顯示,2014年在線語言教育用戶規模達到了1321萬人,2018年增長至1932萬人,預計2019年將以20.8%的增長率增長至2344萬人,迎來了英語培訓行業的火爆競爭狀態。主流媒體曝光中國的「假外教」市場在整個英語培訓市場上的「白熱化」的競爭中,「優勝劣汰」是自然規則。
  • 讓「教育懲戒」在法治的軌道上釋放陽光力量
    《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管理傳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我們傳統教育的精髓。在這裡,關鍵是公開、陽光。一方面,教師執行有標準;一方面,公眾監督有依據。
  • 故宮課堂首次迎來洋外教
    外教在線下故宮課堂給學生授課近日,中國傳統藝術殿堂故宮迎來了多名洋外教,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堂故宮雙語文化課程。據悉,本次故宮與VIPKID的跨界合作旨在讓孩子在中英雙語的環境下體悟中華文化精髓,培養兒童跨文化交流的全球視野。
  • 重慶將中小學法治教育 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估
    在2015年市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教師李欣認為,與培養法治社會所需現代合格公民要求相比,當前我市法治教育工作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李欣建議,獨立設置中小學法治教育課程,將法治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和校長的綜合考核。目前,相關教育部門對代表的建議進行了回復和落實,市教委已把學校法治教育納入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督導評估體系。
  • 新學期北京市部分中小學再次引入足球「洋外教」
    吉利奧:中國校園足球正蓬勃發展  近幾年,北京市校園足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引入「洋外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從2015年至今,教育部、市教委都曾分別選派來自南美和歐洲出色的教練員進駐到全市的不同學校,讓這裡的足球少年開闊了「眼界」。新學期,引入「洋外教」的腳步並沒有停歇。
  • 英語外教供不應求 洋面孔不一定是真外教
    母語非英語 學歷不規範 證書難辨別英語外教供不應求 洋面孔不一定是真外教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耗費巨資讓孩子跟著外教學習,希望孩子從小接受英語氛圍的薰陶。然而,合法的外教需要具備何種資質,大部分家長卻不甚了解。
  • 聚集鄰水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法治建設
    創新形式深入推進「七五普法」為深入推進教育系統法治建設,該局調整了推進法治建設領導小組,縣委教工委書記、局黨委書記、局長熊緯擔任組長,對法治建設工作親自調度,將法治建設納入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全面工作規劃,確工作任務和職責分工,加強工作調度和過程管理,統籌推進系統內普法依法治理有關工作。
  • 以法治為綱 聚保障之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紀實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題:以法治為綱 聚保障之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紀實新華社記者法治,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全面提高依法防控戰鬥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牢堅實的法治保障。
  • 濟南外教亂象調查:"洋面孔"值錢,母語非英語也搶手
    隨著國際化教育理念漸入人心,對濟南的家長來說,孩子出國讀書已經從「難選項」變成了「可選項」,甚至有些家長早早就將其列入了孩子未來的規劃中,「外語熱」熱度不減,更加注重交流的外語口語和聽力教學也越來越受歡迎。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記者調查發現,有了「洋外教」這塊金字招牌,一些英語培訓班收費不菲。
  • 濟南外教亂象調查:「洋面孔」值錢,母語非英語也搶手
    隨著國際化教育理念漸入人心,對濟南的家長來說,孩子出國讀書已經從「難選項」變成了「可選項」,甚至有些家長早早就將其列入了孩子未來的規劃中,「外語熱」熱度不減,更加注重交流的外語口語和聽力教學也越來越受歡迎。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記者調查發現,有了「洋外教」這塊金字招牌,一些英語培訓班收費不菲。
  • 官方要求將法律素質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中新網8月20日電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青團中央及全國普法辦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將法律素質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積極探索在中小學設立法制教育專職崗位,中小學要聘用1-2名法制教育專任或兼任教師。
  • 【兩會來了】人大代表黃美媚:建議將法治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
    【兩會來了】人大代表黃美媚:建議將法治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 作者:李梓毅 發布時間: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直播帶貨將網絡視頻直播與商業營銷相結合,藉助直播平臺達到推銷商品和服務的目的。在促進商品和服務在線銷售的同時,也實現平臺和主播的流量變現,已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新業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新高度。從政府官員、企業家到網紅、演員乃至普通主播,從高科技產品、奢侈品到普通日用品甚至各類服務,「人人當主播,樣樣可為貨」。